⑦出生:舍弃生命。徇:通“殉”。为某种目的而献身。
⑧有:通“又”。智:通“知”。
⑨吴王:指吴王阖(hé)庐(又作“阖闾”)。他用专诸刺杀吴王僚而自立为王。王子庆忌:吴王僚之子,以勇武著称。
⑩要(yāo)离:吴王阖庐之臣。要离刺杀王子庆忌之事,可参阅《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恶(wū):何。
六马:指六匹马驾的车。江上:长江岸边。
左右满把:指王子庆忌左右手接箭,各满握。
轼: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这二句是说要离身小力薄。
奚:何。
请:在这里词义已虚化,只起表敬作用。
挚:抓,攫取。
有间(jiàn):不长一段时间。
中江:渡到江水中流。中,用如动词。
捽(zuó):揪住头发。
卒:终,最后。
国士:智勇冠于全国的人。
幸汝:等于说“活汝”,饶你一死。幸,用如使动,使……幸运。而:你。
便事:有利于事业。便,利。
故主:指吴王。新主:指王子庆忌。
特:只,不过。之:“为”的间接宾语,代要离自己。
伏剑:用剑自杀。
卫懿(yì)公:春秋时卫国国君,名赤,公元前668年-前660年在位。卫懿公好鹤亡国,可参阅《左传·闵公二年》。弘演:卫懿公之臣。
有所于使:意思是受命出使国外。
翟(dí):通“狄”。
君之所予位禄者,鹤也:据《左传·闵公二年》记载:“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轩是大夫以上所乘的车,故有此说。
及:追上。荣泽:疑是“荧(yínɡ)泽”之误。荧泽,在今黄河之北(依杨伯峻说,见《春秋左传注·闵公二年》)。
报使于肝:向卫懿公的肝复命。
襮(bó):表,外衣。弘演剖腹,把懿公的肝置入自己的腹中,犹如给肝穿上外衣,故自称“为瀑”。
腹实:腹中之物,指内脏。
内(nà):纳入。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纳”。
桓公:指齐桓公。
当务【正文】
四曰:
辨而不当论① ,信而不当理,勇而不当义,法而不当务②,惑而乘骥也③,狂而操吴干将也④,大乱天下者,必此四者也⑤。所贵辨者,为其由所论也⑥;所贵信者,为其遵所理也;所贵勇者,为其行义也;所贵法者,为其当务也。
跖之徒问于跖曰⑦:“盗有道乎?”跖曰:“奚啻其有道也⑧?夫妄意关内⑨ ,中藏⑩,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时,智也;分均,仁也。不通此五者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无有。”备说非六王、五伯,以为尧有不慈之名,舜有不孝之行,禹有淫湎之意,汤、武有放杀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世皆誉之,人皆讳之,惑也。故死而操金椎以葬,曰:“下见六王、五伯,将敲其头矣!”辨若此不如无辨。
楚有直躬者,其父窃羊而谒之上。上执而将诛之。直躬者请代之。将诛矣,告吏曰:“父窃羊而谒之,不亦信乎?父诛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诛之,国将有不诛者乎?”荆王闻之,乃不诛也。孔子闻之曰:“异哉!直躬之为信也。一父而载取名焉‘。”故直躬之信不若无信。
齐之好勇者,其一人居东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于涂,曰:“姑相饮乎?”觞数行,曰:“姑求肉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求肉而为?于是具染而已。”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勇若此不若无勇。
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之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用法若此,不若无法。【解说】
“当务”就是合于时务。本篇列举了跖论盗道、“直躬者”告发其父窃羊、齐之逞勇者自食其肉,以及商太史据法力争立纣等事例,旨在说明:“辨而不当论,信而不当理,勇而不当义,法而不当务”是大乱天下的四害。本篇思想倾向属儒家学派。【注释】
① 辨:通“辩”。当:合。论:通“伦”。理。
②法:守法。
③骥(jì):良马。
④干(ɡān)将:古剑名。相传为春秋时吴人干将所铸,锋利无比。惑而乘骥,必失正道;狂而操吴干将,必伤害人。这里比喻为害必甚。
⑤ 四者:指上文“辨而不当论……法而不当务”四种行为。
⑥所:当是衍文(依陶鸿庆说)。下文“所理”中的“所”字也当是衍文。
⑦徒:徒党。跖论盗道可参阅《庄子·肤箧》篇。
⑧啻(chì):只。
⑨妄意:猜想,凭空推测。关:门闩,这里指门。
⑩中(zhònɡ):猜中。藏:指室内所藏之物。
入先:带头进去。
出后:最后离开。
备:具。六王:指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五伯:即春秋五霸。跖非难六王五伯可参阅《庄子·盗跖》篇。
尧有不慈之名:传说尧杀长子丹朱,故有“不慈”之说。
舜有不孝之行:传说舜放逐其父瞽瞍,故有“不孝”之说。
禹有淫湎之意:传说帝女令仪狄造酒,进献给禹,禹饮后认为很甘美,故有“淫湎”之说。淫湎,沉溺于酒。
汤、武有放杀之事:商汤起兵伐桀,桀流窜南巢,如同放逐;武王伐纣,纣在鹿台自焚;故有“放杀”之说。
五伯有暴乱之谋:指五霸为争霸主,骨肉相残,兼并小国,故有“暴乱”之说。
讳:避讳。之:代上文的“不慈之名”、“不孝之行”、“淫湎之意”、“放杀之事”、“暴乱之谋”。
操:持。椎(chuí):槌。
毃(què):同“敲”。击。
直躬:以直道立身。楚直躬者告发其父窃羊可参阅《论语·子路》、 《庄子·盗跖》。
谒:告发。上:指官府。
异:奇怪。这里是说直躬者之信与众不同,背离常情。
载:通“再”。两次。
直躬之信不若无信:“直躬之信”违背了儒家“子为父隐”的道义,所以说“不若无信”。
好勇:等于说“逞勇”,好夸耀自己的勇敢。
郭:外城。
卒(cù)然:通“猝然”。突然,意外地。涂:道路。
姑:姑且,暂且。
觞(shānɡ):古代饮酒器。这里用如动词,举觞饮酒。数行:指斟过几遍酒。
胡:何。革:更,另。
具:备办。染:调味用的豉酱。
啖(dàn):吃。
微子启:帝乙长子,名启,纣的庶兄,因多次谏纣,不被听取,故逃亡。周灭商后,微子启向周称臣,封于宋,为宋国始祖。
中衍:帝乙次子,微子启死后,继为宋国之君,他书或作“仲衍”。
受德乃纣也:纣,名受。这里说纣名“受德”,与其他古籍所载不同,疑有误。
置:立。
而:相当了“乃”、“则”。
后:王位继承人。
长见【正文】
五曰:
智所以相过①,以其长见与短见也②。今之于占也,犹占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古今前后一也③。故圣人上知千岁,下知千岁也。
荆文王曰④:“苋譆数犯我以义⑤,违我以礼⑥,与处则不安⑦,旷之而不榖得焉⑧。不以吾身爵之⑨,后世有圣人,将以非不榖。”于是爵之五大夫⑩。“申侯伯善持养吾意,吾所欲则先我为之,与处则安,旷之而不榖丧焉。不以吾身远之,后世有圣人,将以非不榖。”于是送而行之。申侯伯如郑,阿郑君之心,先为其所欲,三年而知郑国之政也,五月而郑人杀之。是后世之圣人使文王为善于上世也。
晋平公铸为大钟,使工听之,皆以为调矣。师旷曰:“不调,请更铸之。”平公曰:“工皆为调矣。”师旷曰:“后世有知音者,将知钟之不调也,臣窃为君耻之。”至于师涓而果知钟之不调也。是师旷欲善调钟,以为后世之知音者也。
吕太公望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二君者甚相善也。相谓曰:“何以治国?”太公望曰:“尊贤上功。”周公旦曰:“亲亲上恩。”太公望曰:“鲁自此削矣。”周公旦曰:“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成子有齐国。鲁日以削,至于觐存,三十四世而亡。
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于岸门,止车而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吴起曰:“窃观公之意,视释天下若释,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吴起抿泣而应之曰:“子不识。君知我而使我毕能,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取不久矣,魏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楚。有间,西河毕入秦,秦日益大。此吴起之所先见而泣也。
魏公叔痤疾,惠王往问之,曰:“公叔之疾,嗟!疾甚矣将奈社稷何?”公叔对曰:“臣之御庶子鞅,愿王以国听之也。为不能听,勿使出境。”王不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今谓寡人必以国听鞅,悖也夫!”公叔死,公孙鞅西游秦,秦孝公听之。秦果用强,魏果用弱。非公叔座之悖也,魏王则悖也。夫悖者之患,固以不悖为悖。【解说】
“长见”即远见。文章说:“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占则可知后。”这一段揭示了“长见”的理论根据。作者认为,古今前后是一脉相承的,“今”是“古”的发展,而未来的“后”又是“今”的继续。这种把历史看作是有规律的、连续的、发展的认识,在二千多年以前是很可贵的。本篇列举的五位具有远见的圣贤的事例都是为证明上述观点服务的。【注释】
①过:超过。这里是有差异的意思。
②长:远。短:近。
③一:一样。
④荆文王:即楚文王,春秋时楚国国君,名赀(zī),公元前689年—前676年在位。
⑤苋譆(xiàn xǐ):楚文王之臣。他书或作“管饶”、“管苏”。数(shuò):多次。犯:冒犯。
⑥违:背,违抗。
⑦与处:跟他在一起。
⑧旷:久。不榖:不善之人。这是春秋时诸侯的谦称。榖,善。
⑨以:从,由。爵:用如动词,授予爵位。
⑩五大夫:爵位名。
申侯伯:楚文王之臣。他书或作“申侯”。申,春秋时小国,为楚所灭。申侯伯之事可参阅《左传·隐公七年》,内容与本篇所载有异。持:把握。养:长养,助长。
先我:在我之前。
行:用如使动。
如:往。
阿(ē):曲从,迎合。
知:王持,执掌。
上世:前世。这句话大意是,楚文王之所以为善,是顾虑到后世圣人的毀誉,所以说“是后世之圣人使文王为善于上世”。
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名彪,公元前557年—前531年在位。
工:指乐工。
调(tiáo):和谐。
师旷:春秋时著名乐师,名旷,相传他精通审音辨律,因为是瞎子,史书又称“瞽旷”。
更:重新。
知音:指精通音律。
窃:谦词,私下。
师涓:春秋时卫灵公的乐官,善音律。据《韩非子·十过》记载,师旷与师涓同时,与本篇不同。
吕太公望:即太公望吕尚。吕,氏。太公望,号。
上:尚,崇尚。
田成子:即田恒(又名田常)。齐简公四年,田恒杀简公,拥立干公。自任齐相,齐国之政尽归田氏。
日以削:日益削弱。
觐(jǐn):通“仅”。
西河:指今山西、陕西界上黄河南北流向最南端的一段。也指战国时地处黄河西岸的魏地。
王错:魏大夫,魏武侯死后二年出奔韩。谮(zèn):说坏话诬陷别人。魏武侯:名击,魏文侯之子,公元前386年—前371年在位。公元前376年与韩、赵共灭晋。
岸门:魏邑,在今山西省河津县南。
仆:指驾御车马的人。
释:舍弃。(xǐ):同“屣”、“蹤”。鞋。
去:离开。
抿(wěn):同“抆”。擦。泣:指泪。
毕能:竭尽能力。
公叔痤:战国时魏惠王相。
惠王:魏惠王,魏武侯之子,名,公元前370年—前335年在位。问:探问。
嗟:叹词。
奈……何:意思是把……怎么样(怎么办)。
御庶子鞅:即公孙鞅,卫国人,又名卫鞅。初为魏相公叔座的家臣,后入秦辅佐秦孝公实行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秦封之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号商君,又称商鞅。今存《商君书》二十四篇。御庶子,官名。
为:等于说“如”。
悖:悖理,荒谬。
用:以,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