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者处世的头脑
“虚”不是空虚,而是一种宁静的清虚状态。“静”不是死静,而是一种祥和的动中之静。
有人曾看见希腊智者米松在一个幽静无人的地方独自发笑,就问他:“亲爱的朋友,你为什么在无人的地方发笑?”
米松回答道:“亲爱的朋友,原因正在这里啊!”
米松的意思很怪,但又很自然,他这“无人一笑”一共有五种以上的意思:
一、没有人,所以我想笑就笑。
二、这里只有我一个人,难道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吗?这太好笑了。
三、真好笑,我居然还能笑!
四、我真棒,任何时候都能让自己笑起来。
五、别人不知道我在这里笑,这真好笑。
米松这“无人一笑”,可谓悠然自得。其实笑的时候,在他自己可能什么意思也没有,就是莫名其妙地笑了一下。这一笑笑得恍惚,也笑得明白,总之,让人高兴!
快乐不需要解释理由,快乐就好。
与米松的“笑笑”(自笑其笑)一样,庄子有个著名的“忘忘(忘其所不忘)的说法。庄子说:
“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意思是说:人不能忘记已经忘记的,却能忘记还没忘记的,这就是真的忘了。
庄子这话看起来好怪,实际上也相当自然,他的意思大概有以下三层:
一、已经忘记的我知道它已经忘记,既然我知道已经忘记它,就说明它还存在,所以我其实没有忘记它。
二、还没忘记的正好可以忘记,就像没有丢掉的东西可能会丢掉一样。而已经丢失的东西因为不在手上,所以不会再丢掉。
三、忘记不能忘记的,要高于忘记能忘记的,真正的忘记是想忘就忘,这才是真正的忘记。忘了却还记着,这叫“忘记”。忘了就永远不再想起,这叫“忘忘”。
四、但是,“忘忘”也还不是忘,因为它还让我们记得有种东西叫忘忘。更彻底地忘是无名无姓,无事无言,无为无在。所以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意思就是至高无上的人没有自己,连自己都没有就不会有忘不忘的问题。神异的人没有功劳,他不靠做人做事改变世界。圣贤的人没有名字,他不赋予世界万物以性质,世界万物也不能指他为名。
基督教有一段著名的祈祷文: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基督教希望世人尊上帝的名为圣,而庄子说“圣人无名”,这是东西方哲学旨趣的不同,本身并不矛盾,都是指向“圣”。
老子在此处讲“致虚极”,“虚极”是什么呢?就是元极。道家的太极是个阴阳鱼,元极就是个圆圈,表示一切空无。佛家秘宗又借这个圆圈表示圆满,看来太阳的形状蕴含无限奥义。
太阳热烈而无声,老子因此悟出了道也是时时刻刻热力四射,但又寂静无声的。一切空无,一切虚幻中蕴实有,没有尽头,但又有边际。“极”者,极限也,指边界。苦海无边,知也无涯,但虚空有界,这就是“虚极”。
老子说“致虚极”,就是要让我们看到虚空也有尽头,世界是有限的,无限的是运动本身。因此,老子指出:人不应该畏惧虚空,也不应该追逐虚空,一切自有尽头,我们应该在静处品味人生。
老子说“致虚极”,就是要我们达到虚空的尽头,那就是一切实有,如有如来,无为无丧,逍遥自在。
怎样才能“致虚极?”老子马上说“守静笃”。“笃”就是实在,也就是前面说的实惠。老子最重实在,从不玩虚,请参考本书前面讲的“虚其心,实其腹”一章。
“守静笃”就是安静下来,守住内心信念。气守丹田,于是体内就会盛开丹田之花。
老子从太阳热烈而无声悟出道也是热烈而无声的,人应该安静。人越安静就越能发挥热力。同样的一锅水,老是去搅动它就开得慢,不去动它就开得快。人也是这样,老是动就会分心,不如静下来成功得快。
老子说“守静笃”,就是让我们安静下来,自我能量守衡。
无人的环境让智者悠然自得,有会于心。
老子说“致虚极”,就是让人索性达到虚空的边界,让空虚的更空虚,让沉沦的更沉沦,这样反能摆脱空虚与沉沦。
佛陀本是王子,厌倦了繁华世界,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宫女睡觉时丑态毕露,终于决定出家。
笑与悟,缘与迷与苦。一念圆觉,得大自在。
老子说:“守静笃”,讲的是要同时守静与守笃。“笃”就是实在。守静就是守住安静的心情,守笃就是守住实在。有的安静是狂躁的,看似安静,其实在默默发狂。真正的安静是实在的,踏实的,所以很舒服,而不是一静下来就心里空得慌。老子说“守静笃”,重点就在一个“守”字,能守就能静。
道家的“气守丹田”之说就来自于老子讲的“守静笃”。所谓“气守丹田”就是守住内在元气与内在意念,以达到长生久视的效果。人的丹田之气最可贵,也就是中医说的“精气神”,守住了就可以无疾无患。老子说“守静”,就是以静守静,不是以动守静。换言之,就是以丹田守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