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天命的注定·朱元璋帝王之路
1798300000072

第72章 将星凋零 —— 明朝开国诸将的结局(5)

二月初三,朱元璋把冯胜召京城,开门见山告诉他:樊父揭发你私埋兵器!冯胜站起来正欲申辩,朱元璋摆摆手止住他,说不必解释,没有就更好,朕也不愿多问。随即亲自斟上一杯酒令内侍给他递过去,冷言道:我多次原谅你的罪过,已仁至义尽,你喝了这杯酒回府去吧!皇帝的这种举动所表达的是一种赐死之意,冯胜愣了片刻,明白多言无益,便端起杯来一饮而尽,随即踉跄退出。一路上冯胜心中翻江倒海:狡兔死,走狗烹,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自己固然冤枉,但是,比起其他那些早已死去的开国将帅,自己已经十分造化了,还有什么可怨恨的呢?为了不牵连家人,冯胜自杀于回家的途中。这一天,距傅友德自杀仅两个多月。

宋国公冯胜是朱元璋手中处理的最后一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大将,细数此人的一生,是典型的小错不断,大过还真没有!故将冯胜之死是归咎于皇帝的猜忌,这对朱元璋而言并不冤枉,这一点也是史家公论,就连维护封建正统礼法的《明史》也客观地评点此案——“太祖春秋高,多猜忌。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此言不谬!

与傅友德的遭遇差不多,“无罪而冤刭”的冯胜,因为同太祖朱元璋之间产生龌龃,在他死后也无法享受哀荣,直到二百多年之后的南明时代,才被追授为宁陵王,谥号“武壮”。

第五个来说信国公汤和。在明朝的开国公爵中,唯一得到善终而没有争议的人物是汤和,同时,也只有汤和才真正是朱元璋少年时期的伙伴,当年朱元璋在皇觉寺走投无路之际,来信鼓动他参加起义队伍的正是此人。

尽管朱元璋与汤和的私交深厚,但在成为上下级关系之后,两人的关系开始产生龌龃。首次事件发生在至正十六年(1356年),当时汤和正奉命镇守常州,某天,他喝高了,言不检点,在酒桌上对部将说:“吾居常州如卧屋脊上,左转则在东,右转则在西。”意思是常州的地理形势,往西是自家的大本营应天朱元璋,往东则可投靠张士诚。部将将此话向朱元璋作了报告,朱元璋听后表示:“此吾腹心旧将,姑置之。”虽未追究责任,但心中的不快则是肯定的。等到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时,汤和论功本可以封公,朱元璋却只封他为中山侯,位列侯爵第一。当然,这主要是由于汤和平日“嗜酒妄杀,不由法度”等过错的缘故, 否则,若仅仅是因为一句没有坚定原则的酒后之言就在论功封赏时给他穿小鞋,则显得皇帝太没气量,也是无法服众的。

如果说第一次产生矛盾仅仅源于一件生活小事,那么,第二次的矛盾则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原则性的大事:前文曾讲过,洪武四年(1371年)初,朱元璋任命汤和为征西将军,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兵分两路,攻伐四川。先是汤和大军被夏军阻于三峡天险,朱元璋批评他“逗留缓事”;攻下重庆之后,汤和大军被阻于保宁城下,朱元璋又遣使予以严厉斥责,质问:“将军徘徊不进,何也?”平定四川之后,大军回师京城,朝廷封赏平蜀将士,朱元璋重赏傅友德、廖永忠等人,却再次教训汤和道:“朕前者命尔统师伐蜀,尔乃驻兵归州,逗留不进非頴川侯越关度险,直入剑阁,致戴寿撤瞿塘之兵还援汉州,德庆侯因得乘虚攻破瞿塘,则西蜀何由可下?后攻保宁又不勇往,尔,朕旧人自濠、梁相从,军功不细,宜爵尔为公,缘功过不相掩,封尔为第一侯爵。今又不能自奋而使他将得上功,朕甚为尔惜之。朕之论功行赏,如衡鉴之于物,无少差爽,必合于大公至正之道,虽欲尔私,不可得也。”汤和不傻,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令皇帝感到不爽了,吓得赶紧跪下,叩头谢罪:“陛下嘱臣以大任,而臣愚劣失机缓事,死有余责。陛下天地之量,宥而不诛,臣已过望,况敢希重赏乎?”言毕,哽咽啜泣,不能自已。朱元璋见汤和的态度诚恳,再回想这位发小当年的种种好处,觉得总揪住他的小辫子有失忠厚,便于第二天下诏赏赐汤和良田一万亩,算是对老朋友的一个安慰。

这件事情过后,汤和方才真正警醒起来,自此以后,他或北征出塞,或屯田练兵,或督建中都,虽无奇功堪称,却也兢兢业业,本本分分,甚合皇帝之意。这天,朱元璋把汤和召到便殿,推心置腹地对他说:这些年来,你打了很多胜仗,也打了一些败仗,战事要因时制宜,没有铁定之规,不过,有几点需要牢记:推德必自迩,示威必先大,使之以信,任之以专。推德即树立榜样,须从自己亲近的人做起,如此则远处的人便能受到感召;示威即建立法度,须从大人物做起,大人物悚然则小人物畏惧。用人诚信,则人不违抗;任人以专,则事易成功。这些都是你的短处,今日特意说与你听。

皇帝的这番肺腑之言其实还包含了一种尽释前嫌的安慰之情,听得汤和热血激荡,感激涕零。果然,事隔不久,朱元璋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进封汤和为信国公,加光禄大夫、大都督府左都督、左柱国,议军国事,食禄三千石。值得一提的是,皇帝给汤和的铁券诰书写得别有意味:

古者,哲王立纲陈纪,赏有功,罚有罪,执此道而天下安。朕起自草野,赖诸将效力,平群雄,定祸乱,君主华夷。当定功行赏之时,尔和虽居旧将之行,惟守毗陵(常州),于忠有慊,虽未彰显,其情在心。朕念相从之久,泯前过而封见功,爵以中山侯。今者,朕服念尔勤劳,特释尔过,授以信国公之爵,食禄三千石,永为子孙世禄,仍与尔誓,除谋逆不宥,余犯死罪,尔免二死,子免一死。於戏!人臣无将,可谓忠矣;威福不专,可谓智矣。尔其慎守斯道,以训后世。敬哉,毋怠!

这次进爵令汤和喜忧掺半,喜的是终于得到公爵的尊荣了,忧的是自己的过错被镌刻进了铁券,并且,诰文中还特意提醒自己“人臣无将”、“威福不专”,意思是不要当乱臣贼子,不要作威作福。这些细节表明皇帝心中对自己的芥蒂依然存在。

接下来数年,汤和仍旧带兵出征,为国效力——“十三年,从徐达练兵北平;十六年,出镇四川永宁;十七年,巡视闽浙城池,训练军士;十八年,总兵讨五开、九溪叛蛮,俘蛮獠四万余人”……此间,常遇春、邓愈、李文忠、徐达等大将陆续离世,汤和开始处于最抢眼的位置。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汤和想到开国之前朱元璋对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赞赏,决定主动交出兵权,告老还乡。

洪武十九年(1386年)的一天,汤和单独拜见朱元璋,恳切地说道:老臣今年已经六十一岁,年迈体衰,不堪供陛下驱策,恳请陛下可怜,恩准老臣退休,他日能将这把骨头埋在家乡!汤和此举令朱元璋十分高兴,当即批准,赐钞万锭,并诏定工部马上在凤阳为汤和修建府第,同时也为其他公侯在凤阳建造府第。按照朱元璋的预想,其他勋臣一定会效法汤和,主动交出兵权,孰料,那些人装痴作傻,毫无反应。两相对比,朱元璋对汤和的好感进一步加深。时逢倭寇扰边,而凤阳府第尚未完工,朱元璋便令汤和前往浙江的温、台、明、越等地修筑沿海城堡,设置松门等防御卫所。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凤阳府第修好,朱元璋诏令汤和回乡养老。辞行这天,“上赐玺书劳之,赐白金二千两、黄金三百两、钞三千锭、彩缎四十表里,赐其妻胡氏白金一千两、黄金二百两、钞二百锭、彩缎三十表里”,此外,皇帝还亲率文武百官为他送行。如此丰厚的赏赐和荣耀的排场,可谓皇恩浩荡。

多年的历炼加上对皇帝的诚心感激,汤和真正变得乖巧谨慎了,与人言语,绝不涉及朝政和国家之事,所得赏赐也多数分给乡亲故旧,另外,每年正旦,他都要去京城参加新年朝贺大典,并借机与皇帝叙叙旧。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这次进京,汤和因途中“感风疾失音”,一下子病倒了。皇帝闻讯,亲自前去探望,安排御医诊治,然后派安车送汤和回乡,之后,再令他的女儿鲁王妃回凤阳为父亲侍疾。经过悉心医治和调理,汤和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

一晃几年过去,太子朱标病逝,功臣将帅们或被杀或病故,老战友老伙计们差不多全部离开了人世,物是人非,年过花甲的朱元璋感到莫名的孤独和惆怅,这个阶段,他尤其怀念往事,怀念当年的朋友,于是,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派人用一辆安车把汤和接到京城。这时候的汤和已经老态龙钟,气息奄奄,两位老人乍见面时,朱元璋“见其病笃,对之流涕”,汤和更是热泪盈眶,失声啜泣,良久,两位老人又破泣为笑。朱元璋忘情向这位老友回忆起他们的少年时光,说到高兴处,还不时地拉拉他的手,拍拍他的肩。汤和虽口不能言,却频频点头,手舞足蹈,一脸的快乐和满足。

此次会面,朱元璋知道汤和将不久于人世,便“命择茔域治后事”。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信国公汤和在凤阳病逝,享年七十岁。朱元璋闻报,“辍视朝一日,遣使吊祭,仍命亲王各遣官致祭,追封东瓯王,谥襄武,赐葬凤阳曹山之原,仍命塑像祀于功臣庙”。

总的来说,朱元璋在处理与汤和的关系问题上,其方式还是值得称道的,纵观两人之间数十年的磕磕碰碰,全是汤和犯错在先,朱元璋的惩罚在后,然而,朱元璋到底还是给了汤和一个圆满的归宿,使得两人最终不失君臣之义,不背历史骂名。

第六个来说德庆侯廖永忠。本书前面讲过,至正十五年(1355年)夏天,巢湖水军统帅廖氏兄弟投奔朱元璋的麾下,为朱元璋冲出和州,占据应天做出了重大贡献。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月,时任枢密院同知的廖永安率舟师深入太湖追击张士诚的部众,因孤军深入,被张士诚部将吕珍所俘,廖永安誓死不降,数年后死于张士诚的狱中,朱元璋感动之余,封他为楚国公。

廖永忠在其兄死后,倍受朱元璋的信任和器重,每有重大战役,总是让他担当重任。鄱阳湖大战,朱元璋的座舰被敌军所困,廖永忠一舰当先前来解围,经过殊死力战,击溃敌舰,朱元璋称其为“奇男子”;武昌战役,廖永忠再建卓越功勋,朱元璋亲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作漆牌两块悬于廖府;大军南下时,廖永忠以征南副将军之职随同征南将军汤和攻打方国珍和陈友定,已而独领征南将军之职,平定两广;洪武三年(1370年)跟随大将军徐达北征;洪武四年(1371)年,又以征西副将军的身份率军平蜀……

总之,廖永忠建立的功勋不在汤和、邓愈、冯胜、傅友德等公爵之下,可是,在大封功臣时他仅被封为德庆侯,朱元璋的理由是:廖永忠“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向,以徼封爵,故止封为侯”。所谓“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向,以徼封爵”,是指在功臣大分封前夕,廖永忠找到与自己关系比较友善的检校杨宪,托其帮助打探一下皇帝对自己的封爵态度。杨宪是个惯于玩弄权术的阴谋家,故意在皇帝面前泄露此事,这让本身就具有雄主好猜特质的朱元璋感觉十分不爽,恰巧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杨宪又案发被杀,事情对廖永忠更加不利,论功原本可以封为公爵的他,结果只被封为侯爵。不过,朱元璋在批评廖永忠时,只说他指使“所善儒生”,而没有点出杨宪的名字,即没有把他归于杨宪同党,已经算是讲了情义,给他留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