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分手快乐
1796800000016

第16章 也许结束才最好(3)

五、爱为什么离你而去

想拥有美满的两性关系应该这样做:抛弃你灰姑娘的梦想;放弃不切实际的期望值;懂得宽恕;还有许多让你们彼此欣赏的法则。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你们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些奇妙的法则之前,你和他已经头也不回地朝另一个方向走去,爱情不再是让人心动的旋律,而是伤心的回忆。你不愿意这样,你愿意留住爱,愿意让爱这种东西在你与他之间缠绵,流连在你们身上,可你还是失败了。因为爱,你和他不再关怀、不再想念,甚至不再尊重,你们淡漠,甚至遗忘。你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为什么没有留住爱情?

“我无法忍受这种盲目的爱情”

我国现代文坛上的女作家萧红在其爱情生活上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纵观她的三次爱情悲剧,其在感情上屡屡陷入困境尽管与此不无关系,但其对爱情的策划不力,未能很好地去加以设计,加以把握是其爱情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

其爱情策划失败之处首先在于缺乏充分的前期调研:无论是李姓大学生还是那位军阀的儿子,萧红都并不清楚对方的背景,可以说她丝毫没有考虑到要对对方在做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再释放自己的情感,而是贸然便掉人感情的漩涡不可自拔,先后与这一李姓大学生和军阀的儿子同居。在对对方一无所知情况下开始的爱情,保险系数就可想而知了。等她做着爱情的美梦憧憬未来时,先是发现李姓大学生已有妻室,后是军阀儿子的不辞而别,这接二连三的爱情打击,让萧红不知如何去安顿她那失重的情感。接下来,爱情、事业均陷入山穷水尽地步的萧红又遇到了她的第三位恋人——青年作家,尽管他们一起度过了一段相德以沫的幸福生活,但同样因为缺乏充分的前期调研,萧红对青年作家暴躁的性格并未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性格上的不和谐逐渐暴露出来,最终导致了萧红的第三次爱情的破裂。

由此可见,爱情生活中充分的前期调研是保证爱情生活美满和谐的前提,缺乏充分的前期调研自然就难以避免爱情生活中的盲目性,那么爱情成功的保险系数自然就不高了。

萧红本名张乃莹,1911年6月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县一个乡绅之家。作为张家长女,她自小并没有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温暖。父亲、母亲乃至祖母对她总是“恶言恶色”,还常常无缘无故地打她甚至用石头砸她。9岁那年,生母死后,继母对萧红更是费尽心机地虐待。家里唯一爱护她的只有慈善的祖父,可祖父为人老实,在家中没什么地位,并不能改变萧红不幸的境遇。压抑与孤寂,造成了萧红敏感自卑的性格,留下了忧郁、感伤的印记。并使萧红对温暖和被爱特别“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1927年8月,萧红来到哈尔滨的东省特区立第一女子中学读书。在那里,她受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气氛的熏陶,迷上了新文学,开始对鲁迅、茅盾的作品以及辛克莱的(屠场》、法捷耶夫的(毁灭》等发生了兴趣。

也正是在这期间,萧红结识了一位由北平考人哈尔滨政法大学的姓李的青年。这位大学生向萧红表达了爱慕之情。她从童年起就渴望温暖与被爱,更何况在少女青春妙龄时期。萧红快乐地编织自己第一个爱情的梦,诗的梦……

不料,1930年夏天,萧红拿到初中毕业证书回到家里时,父亲已将她的终身许配给了一个大军阀的儿子。这时,祖父已经去世了,这个家庭给她的最后一点温情消失了。萧红毅然离开了这冷清的宅院,逃避了这桩包办的婚姻。

她回到了哈尔滨,很快同那位姓李的大学生同居了。萧红为获得自由而高兴地唱出了“春曲”;“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姑娘啊!春天到了。”

不久,萧红和这个大学生坐上了去北平的火车。一路上,萧红的眼里洋溢着幸福的喜悦,她想到北平投考艺术专科学校,还梦想组织起一个温暖的家庭。身边的那位大学生却若有所思地呆坐着,仿佛在忧虑什么。当他们来到一个小胡同的小院门前时,开门的竟是一个梳着发髻的年轻少妇,她抱着孩子疑惑地看着萧红。从那位大学生胆怯恍惚的眼神和嗫嚅不清的解释中,萧红明白了:这便是他真正的妻子。

“我走了,再见。”萧红矜持地昂头走开了。走出很远后,她伤心地哭了,最后又回到哈尔滨。

这时,那军阀的儿子闻讯赶来,乘机死乞白赖地纠缠萧红。也许是了然一身的孤寞太使她疲倦,也许是失恋的打击令她心灰意懒?萧红妥协了,她只想安顿那失重的情感,而对于军阀儿子的底细却未加细究。

1931年春,他们在北平同居在一个公寓里。萧红就读于女师大附中。

一年后,萧红怀孕了,随军阀儿子同往哈尔滨,住在一家旅馆里。他们一住半年,欠下了一笔食宿费。军阀儿子托辞回家取钱,从此一去不返!

春日的梦,冬夜的梦,就这样破碎了。萧红感到“全人类离得我更辽远”。

山穷水尽的萧红,向哈尔滨《国际协报》文艺周刊发出了求救的呼号。同《国际协报》关系密切的一位作家,听到消息后来到旅馆探望萧红。萧红的才华打动了这位青年作家,他带着萧红逃离了恶浊的旅馆,将她送进了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在那里,她生下了一个女儿。萧红产后的身体十分虚弱。又因为交不出医疗费,她常常要受到医生的冷落。

青年作家常常来看她,并对医院那种冷落人的态度和做法提出了责问。衰弱到了极点的萧红,这时特别需要温暖的照顾和强有力的护卫。当他来接萧红出院时,他们相互拥抱了。

就此开始的是萧红和青年作家的一段患难与共的历程。因为生活无着,萧红的身体又十分虚弱,他们把刚出生的女孩送给了别人。辗转漂泊了不少日子,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落脚处,“筑成了一个家”。萧红在这个豪放的男性的宽厚臂膀里得到了小憩。

他们的生活是贫困的,但相濡以沫的日子也是幸福的。他们一方面为生存而奔波,一方面又加入了反满抗日的斗争行列。1933年春,萧红在这位青年作家的鼓励下,写出了第一个短篇《王阿嫂之死》,以后又陆续创作了不少小说,并与青年作家一起自费出版了他们合著的一本小集《跋涉》。1935年,萧红完成了以后震动文坛的《生死场》。该书正式出版后,受到了广泛的赞扬,奠定了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鲁迅先生称赞萧红说:她是我们女作家中最有希望的一位。

事业上成功了,可萧红在感情上却陷入了困境。青年作家暴躁的性格,与萧红忧郁的心情之间的不和谐,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显现出来,这种不和谐深深刺痛了萧红的心。“往日的爱人,为我遮避暴风雨,而今他变成暴风雨了!让我怎来抵抗?”

由于感情的不和谐,青年作家的感情转移了,转给了事业,转给了其他的人。这对于感情上受尽磨难、脆弱敏感的萧红来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她对于爱依附得太深了!她多次努力,对自己曾热恋过的人抱着很大的期望。但她还是失望了,忙碌着的他已无暇顾及她的感情了。

萧红后来在决定与青年作家分手时,曾对一位知心朋友讲到:“我爱她,今天还爱,他是个优秀的小说家,在思想上是同志,又是一同在患难中挣扎过来的!可是做他的妻子却太痛苦了……”接着她又说:“你知道么?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

1938年2月,萧红和共同生活了六年的青年作家在西安分手了。

不久,另一个作家在追求着萧红,从武昌直至西安。虽然萧红不满意这位作家的书生气,不能马上把感情转移到他身上来,但她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个女性,一个软弱、缺乏自信、感到无力支撑自己感情的女性。她太希望把自己的情感依附在一个男人身上了,因此将一根二十几节的富有弹性小竹棍,有所象征地交到了这位作家的手里。

这年4月,萧红和这个作家回到了武汉。不久,这个作家去了四川,萧红也来到了重庆。

因为在码头跌跤伤了胎儿,萧红流产了。从这以后,萧红的心情十分阴郁,脾气也变得暴躁易怒。在朋友们的关怀照料下,萧红的身体才逐渐得到了一些恢复。1939年五六月间,萧红和这个作家再度生活在一起。萧红太需要安宁和休息了,但她却无法得到满足。因为和这个书生气十足的人一起生活,很多事情需要她出面应付,甚至邻人与这位作家发生争执,也得由她出面抵挡。曹靖华先生听到了萧红的遭遇,感叹地对她说:“认识了你,我才认识了生活。以后不要再过这种生活了……”

可以后的生活,对萧红来说更加艰难,为了躲避大轰炸,1940年春天,萧红和这个作家来到香港。这时,她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咳嗽、头痛、失眠,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个在人生道路中跋涉了29年的女子,已经被病魔逼到了生命的尽头、爱抚、温暖、尊重、安宁……这些渴求得到的东西,她得到了多少呢?即使全部给她,此时也已经晚了。

1941年圣诞节的前两天,萧红病情急剧恶化,被医院误诊为喉瘤。喉管开刀后,她不能发声,痛苦万分。她在纸上写道:“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942年2月23日,萧红默默离开了人间,年仅31岁。

“我不知道为什么”

香港影坛明星翁美玲当红之际,为情所死,曾引起香港万人痛惜,哀其正当韶华却红颜薄命。翁美玲的星运之路可以说是平坦顺利,一帆风顺,而观其爱情历程,她却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分析其失败原因最根本的是爱情策划过程中的方法不当,导致了其爱情的难尽人意。

其策划失败之处首先在于爱情策划的前期调研工作力度不够,导致了其爱情目标选择失误。翁美玲和其男友均为演艺圈内人物,作为圈内人,翁美玲应当深知演艺圈一向是是非之地,男欢女爱的绯闻迭出不止。在决定要将绣球抛向圈内男士之前,最首要的就是要接受男友,也就是接受他的生活和绯闻的心理准备。而翁美玲却是浑浑噩噩一头扎进情网,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是导致两人爱情破产的导火索;而在感情日益危机的情况下,却又不能及时止步,该分手就分手,反而陷入其中不可自拔,以致为情所死,实在是不智之举。

其次在爱情策划的实施过程中,因为缺乏对目标对象心理的准确分析,导致具体策略实施不当,使本已危机四伏的爱情生活雪上加霜;如为了刺激情人的爱,叫女友为她拍了一张半裸体的照片送给情人,结果,事与愿违,非但引不起情人兴趣,反而引来早就对翁的桃色新闻心生不满的情人的一顿奚落和侮辱。对男友的心理需要完全懵懂,使其爱情难以保持天长地久。

翁美玲的爱情悲剧使人可叹、可悲,却又有可鉴之处。在爱情的前期调研中,爱情目标必须明确,明确知道你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爱人,也就是说必须具备容忍他的一切的心理准备,否则,危机是无法避免的。而爱情技巧的操作也必须有备而发,因人而异,切记要杜绝其盲目性。

翁美玲,1959年5月9日出生于香港,曾在玫瑰岗中学读书。翁美玲的生父是上海人,生前在香港海关任高级职员,翁美玲的继父从商在伦敦开烧腊店。

1970年,翁美玲随母亲来到英国定居。母亲在敛桥经营外卖食品店,她在英国中央艺术学院攻读了4年,毕业后在一个大公司任布料设计师。

作为家中的掌上明珠,翁美玲自幼受到钟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她很少参加社会活动,仅在英国由华商总会主办的华埠小姐竞选活动中,两次当选为华埠小姐的亚军。

1982年香港小姐竞选使翁美玲跻身电视圈,走上演艺之路。

翁美玲喜欢在接触新鲜事物中,充实个人的生活经验。1982年她来到香港参加香港小姐的选举,成功地参加了决赛,可是,在群芳争雄中未能进入三甲,登上港姐宝座,但她在决赛时,表现不俗,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司仪问:“香港车多路少,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车辆?”

“可举办汽车比赛,淘汰旧车。同时,用旧车的废料填地,开辟新路,方便行车。”

翁美玲略带微笑的回答,诙谐戏谑,令人捧腹。

电视台十分欣赏这位口齿伶俐,容貌甜美的落选港姐,首先委托她出任电视台《妇女新姿》主持人。落选后的翁美玲成为无线电视台的基本艺员。

1983年,“无线”开拍《射雕英雄传》。70年代香港佳艺电视台曾拍地此片,由米雪主演黄蓉。此次“无线”重拍,十分重视,从改编剧本到美工、服装设计、乐器配备等都力求有所突破,而更看重的是精选主演黄蓉。因为当年米雪因主演黄蓉而出名走红,只有超过米雪,才能成功。

翁美玲有着轮廓清晰而又娇憨的面孔,晶莹乌亮又透着机智的大眼睛,高隆而丰满的鼻子,小巧玲珑的嘴唇,给人一种甜蜜又可爱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