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宰相全传
17963200000018

第18章 三国(3)

将要北征三郡乌桓,各将领都说:“袁尚,是一个逃亡的敌人罢了,夷狄贪婪而没有爱心,哪里会被袁尚所利用?如今深入征讨他,刘备必定说服刘表来袭击许都。万一发生事变,后悔也来不及了。”只有郭嘉算定刘表必定不会信任刘备,劝曹公北征。夏季五月,到达无终。秋季七月,发大水,沿海道路不通,田畴请求担任向导,曹操听从他,带领军队出卢龙寨,寨外道路断绝不通,于是开山填谷五百多里,路过白檀,经历平冈,走过鲜卑族地区,向东直扑柳城,距离柳城二百里时,敌人才知道消息。袁尚、袁熙和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里抵之等人带领数万骑兵迎战曹军。八月,曹操登上白狼山,突然跟敌人碰上,敌兵非常多。曹操的辎重尚在后边,披戴铠甲的人很少,左右的人都害怕。曹操登上高处,望见敌军的阵势不整齐,就出兵攻击敌阵,派张辽做先锋,敌军大崩溃,斩了蹋顿和名王以下多人,投降的胡人和汉人共二十余万人。辽东单于速仆九和辽西、右北平各头领,扔下他的族人,跟袁尚、袁熙逃奔到辽东,相随的部下尚有数千骑兵。当初,辽东太守公孙康倚仗地处偏远不肯归服。等到曹操打败乌桓,有人劝说曹公立即征讨他,就可以捉住袁尚兄弟俩。曹操说:“我正让公孙康斩下,送来袁尚、袁熙的人头,不去麻烦军队了。”九月,曹操率兵从柳城回来,公孙康随即斩了袁尚、袁熙和速仆丸等人,把他们的人头送来。将领中有人问:“曹公回来而公孙康斩下并送来了袁尚、袁熙的人头,是什么原因呢?”曹操说:“公孙康向来害怕袁尚等人,我紧逼他就把力量联合起来,放松他就会互相算计,情势就是这样啊。”十一月到达易水,代郡乌桓代理单于普富卢、上郡乌桓代理单于那楼带领他们的名王前来祝贺。

十二年春季正月,曹操回到邺城,开凿玄武池来训练水军。汉朝廷撤销三公的官职,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季六月,任命曹操为丞相。

秋季七月,曹操南征刘表。八月,刘表去世。他的儿子刘琮接替他的官职,驻扎在襄阳。刘备驻扎在樊城。九月,曹操到达新野,刘琮就投降了,刘备逃跑到夏口。曹操向江陵进军,下令给荆州的官吏百姓,要和他们一起除旧布新。于是评定降服人员的功劳,封侯的有十五人,任命刘表手下大将文聘做江夏太守,让他统领原来的军队,荐举并任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人。益州牧刘璋开始接受征调服役,遣送兵员补充曹军。十二月,孙权协助刘备攻打合肥。曹操从江陵出征刘备,到了巴丘,派张部救援合肥。孙权听到张邵的军队到来,就逃跑了。曹操到了赤壁,跟刘备交战,失利。在这时候大瘟疫流行,官兵很多染病死亡,于是率军回去。

五、诱韩遂胜马超

此时汉中马超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人反叛。曹操派曹仁去讨伐他们。马超等人驻扎在潼关,曹操命令各将领:“关西士兵精锐强悍,要坚守壁垒不要跟他们交战。”秋季七月,曹操西征,与马超等人的部队夹着潼关驻军。曹操紧紧地牵制敌军,而暗中派徐晃、朱灵等人乘夜渡过蒲阪津,占据黄河西岸扎营。曹操从潼关北面渡河,还未渡过去,马超追赶渡船急忙攻打。校尉丁斐因而放出牛马来引诱敌人,敌人骚乱去抢夺牛马,曹操才得以渡过河去,沿着黄河修筑通道而向南推进。敌人撤退,在渭口进行抵抗,曹操于是在许多地方设置士兵,暗中用船载着士兵进入渭水,架设浮桥,夜里,分兵在渭水南岸扎营。敌人乘夜攻打军营,伏兵打败了他们。马超等人驻守在渭水南岸,派遣信使请求割让黄河以西地区讲和,曹操不答应。九月,进军渡过渭水。马超等人频繁挑战,又不答应;坚决请求割地,送儿子来做人质,曹操采用贾诩的计策,假意答应他。韩遂请求跟曹公相见,曹操跟韩遂的父亲是同年幸廉,又与韩述是同辈人,于是两人马靠着马交谈了好一阵子,但不涉及军事,只谈京都老朋友之间的旧事,拍手欢笑。会见完毕,马超等人询问韩遂:“曹操说了些什么?”韩途说:“没有说什么啊。”马超等人对他起了疑心。另一天,曹操又给韩遂写信,有多处修改涂抹,好像是韩遂改定的样子;马超等人更加怀疑韩遂。曹操就与马超等人约定日期会战,先用轻装的士兵挑战,交战了很久,才出动勇猛如虎的骑兵夹攻,大败敌军,斩了成宜、李堪等人。韩遂、马超等人逃跑到凉州,杨秋逃到了安定,关中平定。各将领中有人问曹操道:“当初,敌军把守潼关,渭水北岸沿途空虚,不从河东攻打冯翊却驻守潼关,拖延一段日子而后北渡黄河,为什么呢?”曹操说:“敌军把守潼关,如果我军进入河东,敌人必定去防守各个渡口,那么就无法渡过西河去,我故意把大军开向潼关;敌军全部人马在南面防守,西河的防备就空虚,所以徐晃、朱灵二位将领能够专力夺取西河;然后率军北渡黄河,敌人不能跟我们争夺西河,是因为有徐晃、朱灵二位将军的军队啊。连接车辆树立栅栏,修筑通道向南推进,既是作不可战胜的准备,又把兵力薄弱显示出来。渡过渭水修建坚固的营垒,敌人前来也不出去应战,是以此来助长敌人的骄气啊;所以敌人修筑营垒而请求割让土地。我顺从他们的请求答应了他们。顺从他们的心意的原因,是使他们安心而不做准备,我们乘机积蓄士兵的力量,一旦攻击他们,就如同所说的迅雷不及掩耳的了,况且军事上的变化,本来就不是只有一种方法啊。”起初,敌人每有一支部队到达,曹操就露出高兴的脸色。敌人被打败之后,将领们询问其中的原故。曹操答道:“关中地区辽阔,若果敌人各自据守险要的地方,没有一二年是不能平定的。如今敌军都前来集中,他们人数虽多,却互不统属,军队里没有统一的主帅,一战便可以消灭掉,取得胜利比较容易,我因此高兴。”

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逝世,享年六十六岁。遗令道:“天下尚未安定,葬礼不得遵循古代的礼制,安葬完毕,都要脱掉丧服。那些率兵驻守卫戍的将领,都不得离开驻守部队。有关的官员恪尽职责。入殓时用平时的服装,不要埋藏金玉珍宝。”谥号称武王。二月丁卯日,安葬在高陵。

评论说:汉朝末年,天下大乱,英雄豪杰同时崛起,而袁绍在四州虎视眈眈,强盛无敌,曹操运用谋略,征服天下,掌握申不害、商鞅的法术,兼备韩信、白起的奇策,官职授予方正。有才干的人,各凭自己的才能,克制情感,专用智谋,不念旧恶,最终能够总揽朝廷大权,成就了伟大的事业,这是因为他的智慧、谋略最优异啊。可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超越当代的俊杰了。

清廉杰出通达雅正--荀彧传

荀彧(163~212),字文若,颍川郡颍阴(今河南许昌)人。祖父荀淑,字季和,任朗陵县县令,生活在汉顺帝、桓帝年间,在当时很有名。荀淑有八个儿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任济南相。叔父荀爽,任司空。

一、弃袁投曹力荐贤士

荀彧年轻时,南阳人何颙很赏识他,说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永汉元年,荀彧被举荐为孝廉,任命他为守宫令。董卓作乱,荀彧请求出任地方官吏。任命他为亢父县令,于是他弃官回到家中,对乡亲父老说:“颍州是四面受敌的军事重地,天下一有变乱,就会成为兵家的要冲,应当赶快离开这里,不要久留。”乡亲们大多怀恋故土,犹豫不定,正好冀州牧的同乡韩馥派骑兵来迎接他们,却没有人跟着去,荀彧独自率领家族的人迁到冀州。而这个时候袁绍已经夺得了韩馥的职位,对待荀彧用上等宾客的礼节。荀彧的弟弟荀湛及同郡的辛评、郭图,都被袁绍任用。荀彧考虑袁绍最终不能成就大业,这时曹操任奋武将军,在东郡,初平二年,荀彧离开袁绍跟随曹操。曹操非常高兴,说:“你就好比是我的张子房。”任命他为司马,当时他二十九岁。这时,董卓的威势震动天下,曹操询问关于这事的意见,荀彧说:“董卓残暴酷虐已经很过分了,一定会因变乱而告终,不会有所作为。”董卓派部将从关东出兵,所经过的地方大肆掠夺,到颍川、陈留,然后回去。乡人留下没走的大多被屠杀、掠夺。第二年,曹操领兖州牧,后来任镇东将军,荀彧经常以司马的身份随从曹操。兴平元年,曹操征讨陶谦,任命荀彧掌管留守的事务。正赶上张邈、陈宫依据兖州叛乱,暗暗地迎接吕布。吕布到了兖州,张邈便派了刘翊告诉荀彧说:“吕将军来帮助曹使君攻打陶谦,应当马上供给他军用物资、粮食。”众人都感到疑惑。荀彧知道张邈叛乱,马上召集部队设置防守,迅速召来东郡太守夏侯惇,然而兖州的各县城都已经响应日布了。这时曹操率领全军进攻陶谦,留守的兵力很少,而且督战的将领与主要官员大都与张邈、陈宫勾结。夏侯惇到达后,当天夜里就杀掉谋划叛乱的几十个人,士兵们才安定下来。豫州刺史郭贡率领着几万名士兵来到城下,有人说他与吕布同谋,城里的士兵都很害怕。郭贡请求见荀彧,荀彧、夏侯惇等人说:“您是一州的镇守,前往一定危险,不可以去。”荀彧说:“郭贡与张邈等人,平时并没有什么勾结,现在来得很快,计划一定没有定好;趁他主意未定时劝说他,即使他不采纳我的意见,也可使他保持中立,如果先怀疑他,他就会愤怒之下制订下计划。”郭贡看到荀彧没有惧怕的意思,认为哪城不容易攻下,于是带兵回去了,荀彧又与程昱商议,派人去劝说范县、东阿,终于保住了这三个县城,等待曹操。曹操从徐州回来,在濮阳攻打吕布,吕布向东逃走。兴平二年夏季,曹操在乘氏县驻扎。那里发生了大饥荒,人吃人。

陶谦死后,曹操想趁机夺取徐州,然后再回师平定吕布。荀彧说:“过去汉高祖保住关中,光武帝占据河内,都是为了稳固根基来控制天下,进军可以战胜敌人,退守可以坚持固守,所以虽然有过窘困失败,然而最终成就了大业。将军原来是以兖州为根据地起兵的,平定了山东的战乱,百姓没有不归顺悦服的。况且黄河、济水是天下的战略要地,现在虽然残破,然而仍然易于保护自己,这就是将军的关中。河内啊,不可不先安定。现在击败了李封。薛兰,如果分出兵力向东去进攻陈宫,陈宫一定不敢顾及到西面,在这段时间内带领士兵收割已经成熟的麦子,节约粮食,积蓄谷物,一举就可以打败吕布。打败了吕布,然后向南面联结扬州,共同征讨袁术,以便控制淮水、泅水一带,如果放弃了吕布而向东进攻,兵力留多了,进攻徐州的兵力就不足;兵力留少了,那么老百姓就都去保卫城池,无法砍柴拾草。吕布乘虚入侵,残暴杀掠,民心更加害怕,只有鄄城、范城、卫县可以保全,其余的地方并非我们所有,实际上也就没有兖州了。假如徐州无法平定,将军应当回到哪里去呢?况且陶谦虽然死了,徐州仍不是容易打败的。他们鉴于往年战败的教训,将会因为害怕而联合起来,相互呼应。现在东面都已收割麦子,一定会坚壁清野来防备将军,将军进攻无法取胜,掠取又没有收获,不出十天,那么十万大军没有参加战斗就已经自己疲惫了。前次讨伐徐州,实行了威严的惩罚,那里的子弟想到父兄受到的耻辱,一定会人人自动防卫,没有投降的心思,即使是攻克下来,还是无法控制它。事情本来就有放弃这个得到那个的情况,用大换小是可以的,用安易危也是可以的,权衡一时的局势,不考虑根基是否牢固也是可以的。现在三方面都没有利,希望将军深思熟虑。”曹操于是停止了进攻。大力收麦,重新与吕布作战,分出兵力平定了各县。吕布败走,兖州于是被平定。

建安元年,曹操击败了黄巾军。汉献帝从黄河东面回到洛阳。曹操商议迎接天子迁都许昌,有人认为山东没有平定,韩暹、杨奉刚刚把天子送到洛阳,北面与张杨联合,不可能很快控制住局面。荀彧劝曹操说:“过去晋文公迎接周襄王返回到王城,诸侯像影子一样跟随,高祖东征讨伐项羽,为义帝服丧,因此天下人归顺,自从天子流亡,将军首先倡导组织义军,只是因为山东的战乱,不能够远行到关方,然而仍然分别派遣将帅,冒着危险与朝廷联系,虽然在外面抵御暴乱,但内心仍忠于王室,这是将军匡扶天下的本来志向。现在皇帝圣驾回来,东京荒芜,义士有保存朝廷根本的想法,百姓怀念旧主而增加了哀痛的心情。应该趁这个时机,遵奉皇上顺从民众的愿望,可以达到安定的境界;主持公正使天下的英雄豪杰臣服,是总的策略;扶持正义召引天下的英俊人才,是最高的品行。天下即使有人叛乱,一定不能成为祸患,这是显而易见的。韩暹、杨奉他们怎么敢为害呢?如果不及时平定局面,各地都产生了叛离的心思,然后才去考虑它,就来不及了。”曹操于是到洛阳,迎接天子到许昌定都。天子任命曹操为大将军,进升荀彧或为汉朝的诗中,代理尚书令。荀彧常在朝廷中承担重任,曹操虽然在外征战,军政大事都与荀彧一起筹划。曹操问荀彧:“谁能够代替你为我谋划?”荀彧说:“荀攸、钟繇。”先前,荀彧谈到出谋划策的人士,推荐过戏志才。戏志才死后,又推荐了郭嘉。曹操认为荀彧会识人,他所推荐的人都很称职,只有严象任扬州刺史、韦康任凉州刺史,后来战败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