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回首风云岁月
17921900000092

第92章 梦里见到家人

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锦绣竟然

穿上军装

话说这家兴分到了军部电话连,当上电话兵没有几天,部队又上了火车。

运送部队的火车称作军列,电话连乘坐的是军部机关的列车。军部电话连这次在这列火车上共占了六节车厢。四个排一个排一节,连部的人员、炊事班、总机班、饲养班一节,装骡马的是一节敞开的车厢。

军列凌晨二时从驻地泰安发车,三点多就到了济南车站。

车一停下,一排排长曲初之就大声喝道:“伙计们,下车去活动、活动,就在站台上活动,火车只停十五分钟,不要跑远了。”

此时,有人把闷罐车的车厢门拉开了,大家都先后下了车,在站台上伸伸胳膊、踢踢腿,吸吸新鲜空气,有人去找地方方便。

这时,已是1950年阳历11月的上旬、阴历九月的立冬前后,山东的天气已冷了下来。

可在济南车站上,半夜里还是热气腾腾,灯火通明。

火车站台上尽是各路开往北方的解放军,人挤人、人碰人。

连长叫排长、班长找排长,老张叫老李,小王找小陆,嘈杂声一片。

南来北往的货运列车,特别是军列,一列接一列;一列列满载着军人、军车、大炮、骡马,拉着长长的汽笛声,向北飞驰而去。

这等景象,似乎大战爆发在即!

停车十五分钟,一转眼就到。

大家立即又上了火车,回到自己的位置,脱掉鞋子,两脚朝被窝里一伸,就睡下了。

火车运送大部队,人员还是乘装货的瓦罐车,或叫闷罐车比较理想。在装货的闷罐车车厢的地板上,铺一层厚厚的稻草,稻草上再铺条被单,睡在上面软绵棉的、十分松软,不亚于有弹簧的“席梦思”。

再加上火车在铁轨上奔跑时,发出的非常有节奏的“格登、格登”的声响,车厢左右、右左不停地摇晃着,战士们就像孩提时睡在摇篮里似的,不一会儿,就很快被催眠睡熟了,一个个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好做美梦的家兴,毫不例外地一会儿就梦见了母亲、姐姐、君兰、丽绢、当然也少不了锦绣。梦见的自然是一些往事,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但是,也会有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在梦中出现。如锦绣穿上了军装,和自己肩并肩、手牵手,有说有笑地在向前走着------

“醒醒,大家醒醒,天亮了,到天津了,下去活动、活动。在车站上,军后勤部的同志给我们准备了稀饭,开水。大家将就一下,去打碗稀饭,吃点自己带的干粮当早饭。不要忘记,水壶里开水灌灌满。动作快点,在这里只停半个小时。”还是排长曲初之把大家叫醒了。

这些都是老兵,听到排长一声招呼,动作真敏捷,只两、三分钟,一个个就拿好饭碗、干粮、水壶,下得车去弄稀饭、灌开水。有人就站在站台上吃起“早餐”,有人很快回到车厢里,在“席梦思”上坐下,享受“美餐”。也有人先去方便一下,再做其它的事情。

家兴虽是个新兵,但是他的动作并不慢,因为他到底从小就在外面闯荡过,经过磨练、吃过苦、受过罪。

特别是经过青训班半年军人生涯的历程,完全能够适应这军人的战斗生涯。

电话连的班、排长和同志们都很喜欢小李、这个来自大上海的文化新兵。

不久,火车又开动了。

大家早饭也算吃过了,心情都还挺好,就开始同往常一样,说东道西讲个没完。

火车出了天津站,没有继续朝北开,而是转向了东。

“排长,我们部队到底开到哪里去?”有个战士提出了问号。

“我怎么知道。”排长不介意地答着。

“班长,你知道吗?”还有一个战士接着也问一班的宋班长。

“排长都不知道,我当班长的消息难道会比排长还灵?”宋班长也同样回答不知道。

军部电话连的同志,以往个个都是消息灵通人士。这次真是特别例外,部队上了火车,目的地到底在哪里,不要说班、排长,就是指导员孔文都丝毫不知。

“大家就不要打听了,这是国家一级机密,反正到了目的地,就不是机密了。”一班班长宋福喜说着,就拿出一副扑克牌,于是大家就凑过来打起了扑克。一会儿“捉猪猡”、一会儿玩“四十分”------

火车出了天津站,就一直向东而去。大站、小站都没有停,一个劲地向东驶去。

看来这次部队的任务一定非常紧急,行动非常秘密,否则怎么连向曲初之排长这样的“老老兵”,都什么消息也打听不出来。

今天这列军车目的地是哪里,家兴同大家一样不得而知。

但是凭他在学校里学的地理知识可以推断,是往中国同朝鲜的边境开去。

但是,是不是会开过鸭绿江,就不清楚了。

家兴想,反正他不是司令员,这种推断是多余的,还是听领导的,到了目的地一切不就都知道了。

火车轮子不断地转动,火车在飞快地向前跑着。

过了一站又一站,大家不时地从这瓦罐车厢半开着的车门隙逢,向外张望着站台的站名:唐山、山海关、葫芦岛、锦州、海城、鞍山、辽阳、沈阳。

下午三点多钟,军列驶进了沈阳车站,徐徐地停了下来。

车一停稳,连部通讯员小梁就在站台上,一边奔跑,一面高声喊道:“司令部召开紧急会议。正、副排长,班长跑步到第三节车厢,其他人不准下车,不准下车-----”

班、排长们纷纷跳下车,直往第三节车厢跑步而去。

车厢里的战士们知道,现在情况非同一般。因此,大家都没有吱声,静静地在那里等候去开会的人回来。

二十分钟左右,去开紧急会议的人都回到了各自的车厢。

汽笛又响了起来,火车轮子又在铁轨上慢慢地滚动了起来,越滚越快。

班、排长一上车就先进行了入朝动员。

这次动员真是别开生面,是在开动着的火车上,以车厢为单位进行。

第一排排长曲初之,中等个儿、身体粗壮结实,眼睛大大的,脸庞圆圆的、黑黑的。平时说起话来不急不慢,笃悠悠的,显得很稳重。战士们叫他“老老兵”,因为在全连,他当兵最老,他是抗日末期在胶东家乡、参加游击队打鬼子的,后来升级来到了野战军。

“全排的同志们,向我靠靠拢,我有话要对大家讲一讲。”

大家知道,排长肯定有重要的事要讲,于是就呼啦一下围成一圈。

“我现在向同志们宣布,我们今天的最终目的地是朝鲜!”

这时,大家真是鸦雀无声,静听排长发话。

曲排长先开口说出大家急着想知道的事情,又说道:“同志们,美国人把战火烧到了兄弟邻邦朝鲜、烧到了我们中国的大门口、鸭绿江边,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开到朝鲜去,帮朝鲜兄弟一把,把美国人赶出朝鲜去!”学生出生的老战士李培文先开了口。

农民参军的战斗小组长、孙小才也发言道:“排长你爽快地说吧,上级怎么决定我们都没二话,指到哪里打到哪里,去教训教训那些美国佬!”

“情况万分紧急,多余的话就不说了。现在我传达上级三条规定:”

有的人要拿出纸和笔纪录。

“同志们,不许记,只允许耳朵听、脑子记。上级规定是这样的三条:第一条,从现在起,我们这个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名称暂时放一放,改叫中国人民志愿军。”

家兴问:“这是为什么?”

要问到底为什么,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