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回首风云岁月
17921900000007

第7章 第 七 回 再难也要上学

话说小家兴听妈妈说,要送他到学堂里去读书,心里暗自欢喜。但是他想要去读书,就应该同君宝一起去,否则怎么是兄弟呢?

于是,家兴就到君宝家里。

君宝的妈妈问家兴,说:“你找君宝有什么事,是读书的事吗?”

“是的,我姆妈说我已经八足岁了,不能老是在弄堂里白相,做孩子王了。从小不读书,长大后就做不了大事。”家兴说了自己妈妈的想法。

“我也是这样想的,你们两人该上学读书了。”君宝的的妈妈也说。

“我正是来同君宝说这个事的。”家兴说道。

“那太好了,可君宝说要他去读书,就要把丽娟也带着,要让她一起去读书。一同去读书我也同意,但她的学费谁来付?”君宝的妈妈说道。

“这个付学费的事么,君宝姆妈,你不是很喜欢丽娟的吗?”。家兴笑着说道。

“我是喜欢小丽娟,但是替她付学费是另外一回事,她又不是我们沈家的人”君宝的妈妈说道。

“姆妈,我和家兴已经认了她做妹妹了!”君宝对妈妈说。

“这是你们小孩子的事情,不过这话又得说回来,这小丽娟人很聪明,现在不读点书,今后长大就太可惜了!这样吧,我再同你爸爸商量一下,再同丽娟姑母谈谈看。”君宝的妈妈松了口。

其实家兴也知道,君宝的妈妈心里想的是什么。

这两个男孩子接着就一同去找丽娟。

“丽娟,读书的事你姑母怎么说的?”君宝问道。

“我姑母说一下要付六块银元的学费,相当困难。”丽娟说的是事实。

“你不读书长大了做个睁眼瞎子,就太可惜了!”家兴说。

“两位哥哥,帮我想想还有啥个好办法?”丽娟在恳求两位哥哥。

“君宝正在同他姆妈说,他已认了你这个妹妹了,你的学费叫他姆妈付,我也会同我姆妈说说看。”家兴说。

“这怎么可以,我又不是你们的真妹妹。”

“假妹妹以后不可以成为真妹妹吗?”家兴开玩笑地说着。

后来,这事总算比较圆满地解决了。丽娟姑母拿出两块银元,君宝和家兴的两位妈妈,先各填两块银元,还与不还以后再说。

这样,这三人总算可以一起去读书了,了了这三个孩子的心愿。

三个孩子读书的事算是解决了,但是家兴妈妈的想法还真不少,她想得很多很多。就在家兴要开学的前一天,吃过中饭,她独自一人在阁楼上,想起不少往事。她十八岁那年,从浦东川沙农村来到上海南市,同李顺发结婚,已有近二十个年头。这些年来日子过得还可以,要不是日本人到中国来打仗,可能还要好一些。但再仔细想想,对比几个亲戚,自己家还是很不如意。她觉得有很多心里话,要同儿女讲讲。于是就把蓝珍、家兴叫到了阁楼上,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家兴,你明天就要开学读书了,到了学校一定要用功,不能再贪玩了。”说完转而又对女儿说:“蓝珍,我原来对你的想法,现在看来是不对的。总认为姑娘长大了要嫁人,不必读太多的书,能写个名字,记个豆腐帐就行了。所以只给你读了两年书,现在想想姆妈真对不住你。”

“姆妈别说了,事情已经都过去了,往后还是把弟弟家兴培养好。”兰珍说道。

“我的女儿真是顾这个家庭的大局,一直帮姆妈领着弟妹。就是我中间生的一男一女没能留住,养到五、六岁就都走掉了。家兴,你知道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就是想李家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使李家今后能兴旺发达起来。”家兴的妈妈在对儿女说心里话。

“这个我知道。”家兴很懂事的样子回答妈妈。

“知道管知道,我还是要多说几句,你现在就是太贪玩了。当然,好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但一个人长大后是要靠有学问、有本领、有才能,才可以成家立业。”家兴的妈妈进一步说道。

“姆妈,这个我也懂得。”

“我知道你是懂事的孩子,但姆妈有话还是要说在前面。我们李家有两个远房侄子,我自己娘家有一个外甥,都读过很多书,现在不是在外国人洋行里做买办,就是自己开洋行做老板,做进出口生意。一赚就是几百、几千、上万大洋。还有一个过去的邻居,先是在一家典当做曹奉,后来自己开起了钱庄。这些人家住的是洋房,穿的是西装,吃的是山珍海味,进出包车、汽车,家里佣人一大帮。”家兴的妈妈说的更加具体了。

“姆妈,这些人家你不是都领我去过,我都看到了。”

“看到就好,家兴,你阿爸做裁缝,再怎样做也难达到这等地步。包做军装就那么一次,后来就再没有这种机会。现在单靠帮人做做裁缝,手艺再好,也挣不了多少银洋。俗话说得好:‘一根针没有三钱重,二十四根肋骨根根动,’‘一针不去,一针不来。’吃劲吃力,发不了大财。”妈妈说的没有错

“这些我也看到了。”家兴说道。

“是的,全家想过上好日子,实在的是希望你将来有学问,有学问才能做大事。家兴,妈妈下过决心,日子再难过,再穷,当掉包脚布,也要给你上学读书,读完小学读中学,读完中学读大学。”妈妈在说着自己心里在盘算的计划。

“姆妈,教育孩子读好书,发家是一个方面。还要教育孩子长大了,今后怎么做人也很重要。一个人从小就要学会勤劳、诚恳、勇敢------”姐姐也插上来说道。

“对!蓝珍说得更加全面一些。老古人说:一个人是‘三岁看八岁,八岁定终身’。这话虽然说得绝对了一些,但从小就要教育好,不是没有道理。”妈妈说的,是古人总结的经验。

“姆妈,我还听老师说过: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说一个人小的时间不努力,长大了再感到后悔,是没有用、来不及了。家兴,你不要嫌姆妈和姐姐罗嗦,你要听进去,牢牢的记在心里。”姐姐又补充说。

这时,家兴想起有几次,妈妈带他到姓曾的一个表哥那里去玩。这个表哥住在博物院路,解放后叫虎丘路,开了一家很大的进出口洋行。

这个表哥年龄不到四十,人的块头大大的,西装笔挺,一付大老板的神气。他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婆刚去世。他那里一楼是洋行三开间的门面,里面有十几只橱窗,柜台,陈列着几十种非常漂亮,出口的丝绸服装样品。二楼是会客室、吃饭间和厨房,三楼是办公室,四楼是他家的居住房间。这个洋行雇用的职员、佣人有三十多个,上上下下很是热闹。他那里是生意兴隆,人丁兴旺,美中不足的是少了一个老板娘。

这位表哥看中了表妹兰珍的美貌,但是蓝珍不愿意,因为是做填房,这事就作罢。

而家兴,确看中了表哥开的洋行,梦想将来也能做这种进出口的大生意。

这些事情后来是如何发展的,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