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回首风云岁月
17921900000173

第173章 讨论股份占有

股份公司

家族企业

经营原则

初步商定

话说这春天正迈着轻松的步伐,笑盈盈地向着人们挥手示意,健步走来,春天又回到了祖国的大地。

一年之间在于春,春意浓浓、万象更新、四处飘香。改革开放的春风,也自南方吹拂到了上海这个美丽的城市。

这时,东方总公司在家兴的策划、指挥下,按预定计划成立,而且正式挂牌开张运营了起来。虽然是以丽绢、家兴、君兰三个人的名义联合成立、经营的东方公司,而且结果如何还是未知数,但毕竟是起步了、开始了。

家兴儿时就想自己也能开设个什么公司,经营国际间的贸易业务的美丽梦想,也见到了倪端。所以这段时间他心里真是非常地高兴。

这天下午,家兴召开了家庭会议,讨论全家投入东方公司的经营问题。家兴先把东方公司第一次董事会的精神讲了一下,锦绣听后说:“这个决定蛮好,虽然我家占的股份不多,但董事会九个成员,李家占了四个有一定的优势。”

家兴接着征求三个孩子的意见,说:“公司第一次董事会,虽然做了个决定,但具体怎么办还都没有深入讨论,没有定论。我事先给你们三个孩子吹过风、透过气。为了慎重起见,在公司开第二次董事会之前先听听大家意见。爱国、海燕、立业怎样想,就怎样说,关起门来在家里说不要紧。”

爱国看看父母、弟妹,想了许久才说:“我跟爸爸做房地产生意心里还是挺高兴的,自己虽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爸爸造过房子,有一定的基础。虽说做房地产和造房子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总有些相通,再说还可以边做边学习。另外,董事会既然已经决定服装业务由海燕负责,可我现在手里的一个服装公司怎么办?是不是也交给海燕接手。”

海燕看看哥哥爱国,爽快地说:“你的那个服装厂是做外贸定单的,我不感兴趣。还是你自己继续经营,或者交给建芳经营。”

家兴插话说:“建芳的职位已经确定,管理公司总的财务工作。”

其实,前些日子,家兴、锦绣,包括丽绢,就先后同海燕说起要她加入东方公司的事情。海燕听后就再三的思考到底怎样应对。

海燕是1960年出生,今年也已经31岁了。她高中毕业做了一段时间工人,后来进了区属的服装公司,当上了共青团的干部。之后又下了海,自己摆摊、开店,经营服装零售生意。23岁那年,同孔文的女儿思英一起去了日本,读书、打工三年。26岁回国,不久就和在日本一起读书结识的张敏结了婚,生了个女儿,取名张慧。这海燕和张敏结婚时,两人用在日本打工赚的钱,还掉了向丽绢所借的出国款子,还买了两间私房。一家三口小日子过得也还可以,同时还用积余的款子做本钱,仍开个门店,做起了服装零售生意。后来手里的钱越滚越多,现在正在考虑自己开设个小的服装工厂,想把生意慢慢地做大。而思英的经历和海燕基本相同,服装生意做得也可以,可就是婚姻问题不理想,至今还是孤身一人。

这几天,海燕、思英、立业、庆生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也曾多次讨论过同丽绢阿姨合作的方式、方法。

“那么燕子你说说,到底想怎么做?”锦绣问女儿。

“我的想法很简单,第一,做国外的服装定单没有兴趣;第二,我要做自己能够控制得住的中外时装,能够跟上世界潮流,自己设计、制作,销售一条龙,也就是做自己能掌握命运的生意;第三,是关于资金问题,多就做做大,少就小做做,我是想独立经营。

东方公司想帮忙也可以,我做不做董事都无所谓。如果可以合作,东方公司投入资金,我以技术、知识和经营,作为投入,不投入实际资本金,或者支付少量的象征性的保证金。至于占股份不一定百分之四十九和百分之五十一的比例,因为实际投入的资金是东方公司的,我能占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股份就可以了,事实上我还是个高级打工者。至于什么我的资金投入,由丽绢阿姨先私人借给我,支付低息,以后归还的说法。我想,万一还不出把我人卖给她,也不值几文钱,就是终身为奴也抵不了多少债,”海燕是以非常认真的语气说这番话的。

父母也十分仔细地听着女儿的说白,感到说的有一定道理。家兴又问立业说:“立业,说说你的想法。”

立业看看大家,稍微想了想,也开口说:“要听我的想法,基本和姐姐的相同。在国外搞经济合作,以技术、知识投入也是可以的。只要两相情愿,在签订协议时说清楚就行。至于各占多少股份,可以通过商量确定,同样在协议上写明白,包括责任和风险。”

家兴听后又问:“那么思英、庆生怎样想?”

“我们四个人已经商量过几次,想法基本一致。”立业毫不掩饰地说道。

这立业现在也挺成熟了。他比姐姐海燕小三岁,今年28岁。他23岁大专毕业,接着去美国留学了四年,目前刚回国不久,正在考虑接下去是如何发展自己的事业。他在美国学的就是电器工程,现在要他负责开设家用电器方面的公司,还真是比较对路,他愿意一试。至于怎样做法,确实也比较慎重地想了许久。他年少,有冲劲,有知识,在美国留学时就在一家大的电器公司边读书、边打工,后来又在这家公司实习设计和管理。

这时,丽绢来到家兴家,正在开着的家庭会议停了下来。丽绢坐定后就说:“你们好像在开家庭会议。”

“是的,在听听孩子们对加入东方公司进行合作的意见,”家兴便说。

“这很好,会议不要停,继续开下去。小燕、立业,说说你们的想法,阿姨正想听听。前几天我对你们说了公司董事会的决议,你们说要想想,商量商量。商量得怎样了,不要紧,都是一家人,直说无妨。反正我们这就是个家族企业,什么问题都可以商量、变通。我在法国时是这样做的,你们也到外国去留过学,懂得经济合作的规矩。我只有一条原则,就是要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其他一切都可以商量。”

于是,家兴把刚才讨论的,给丽绢完完全全地叙述了一遍。丽绢听后想了片刻,马上就表了个态,说:“你们这两个孩子的想法不错,说明是成熟了,做事是认真的、负责的,有主见、有见识,我很欣赏,同你们进行合作完全可以放心。家兴大哥,这样吧,我们三个人明天上午再讨论一次,把决议修改一下,再开第二次董事会,把公司今后经营的框架基本定下来。”

“这可以,我把方案再修改一下,以供最后讨论决定。丽绢,还有我们曾经谈起的、准备到南方考察的事今天也定下来,怎么样?”家兴又说。

“你联系、准备得怎样了?”丽绢问。

“是这样的,我在没有离开研究部之前就已经定下,准备组织一些大型企业政校的校长去南方考察。现在已经定下了,决定去三十位企业政治学校的校长,我们东方公司也准备去十来个人,一起组成一个考察团。”家兴说。

“为什么要一起组团?”锦绣不解地问。

“这个团确定还是由我带队,由市委宣传部名义出具介绍信,请广东省委宣传部接待。这样到深圳去考察就比较方便,可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出面接待我们,到了那里可以到处走走看看,考察得比较深入一些,收获能大一些。”家兴说了考察组团的打算。

“这叫搭便车。”锦绣说。

“是这样。”家兴应答。

“这可以,就这样定好了。广州我经常去,但真正去深入地考察一番,还没有过,这次我一起去。那么我们要去几天?”丽绢表态后,又问道。

“准备来去七天,去时乘飞机,回来坐火车。”家兴说。

“爱国,我们去的人,一切费用全部由东方公司支付,具体由你负责操办。我看,在深圳考察完后,我们这一行人,再一起去香港、澳门转上几天。锦绣、爱芬,还有红梅,三位夫人一起去,过去没有这样的可能,现在完全有这个条件,既进行考察,也顺便旅游一次,放松放松,这春天是旅游的好时光。这事情就这样定了,大哥,哪些人去,人头你定下来就行了。”丽绢一贯的办事风格,是既大方、又干脆利落,而且说了算数,从不反悔。

不久,去南方考察的一切手续就已全部办妥。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三十位政校校长,研究部的三个工作人员,加上林处长和家兴等东方公司的十四个人,考察团一行将近五十人,从虹桥机场登上了飞往广州的飞机。

说起乘坐飞机,这个考察团的成员情况各异。这三十名大型企业政校的校长,可能有不少人是第一次走上飞机。这些人感到坐飞机是件新鲜而陌生的事情,手脚有些不知所措,生怕出差错的样儿。

那么接下去的情况如何,且看下回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