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回首风云岁月
17921900000145

第145章 接受新的任务

农民十万

修筑大堤

战天斗地

热火朝天

话说这个家兴在上海休假满一个月后,回到了扬州,又作了一段时间的联络员,到了1969年阳历的十月底,扬州部队分管干部工作的一位首长和干部科的科长,同他谈了下一步工作的三个去向:一是回原来野战军部队,但可能要往北方调动;二是留在扬州地方部队,部队党委表示十分欢迎,可以分在部队机关工作,家属可以调来随军,如果家属大上海不想出来,那第三条路是只好复员回上海了。

“给我多长时间考虑?”

“给你考虑三个月时间。是这样的,你现在的关系还在野战军,如果走第二或第三条路,我们去把你的关系转过来。不过,现在先有一个重要任务交给你去完成。有一个十万民工正在施工的大型水利工程,工程团指挥部里原来我们部队派去的政工组的组长已经调走,你马上去接替指挥部政工组组长的这个职务,工程完工的时间很紧,只两个来月,春节前一定要结束。”

“结束后让我回上海同家里商量。”

“是这样。”

家兴听完地方部队首长的谈话,就非常明确地说:“组织上对我下一步的去向是十分负责的,我会慎重考虑,做出恰当的选择。组织上对我的去向如此负责,我表示感谢。这次交给我水利工程政治工作的任务,我一定会圆满地去完成,不会有丝毫松懈情绪,请首长放心!”

“李家兴同志,你回野战军继续干下去,当团职干部的年龄,将近四十岁是大了些,但到地方部队还比较合适。再说你是大学生,上过朝鲜战场是战斗骨干;论政治水平,工作能力都很强,你从来扬州到现在已经五年了,我们对你是了解的,真的很想你转到我们地方部队来工作。”

接着家兴打起背包,到了水利工地上。一到工地现场,指挥部的汪总指挥马上对家兴的来到表示欢迎,还简单地把工程的情况、进度,当前紧迫要解决的问题作了介绍。现在主要问题是工程的土方量,虽然已经完成百分之八十,但接下来天气渐渐地冷了,这堤坝快要结顶,民工们挑土爬的坡度越来越大更加费劲,取土的距离越来越远,想在两个月内完工有一定的困难。家兴也向汪总介绍了自己工作的简历。汪总把政工组的副组长丁德贵叫来相互认识了一下。然后,家兴到政工组同全组同志见了面。

这个政工组有近三十多个干部,下面还设立了好几个小组,有组织、宣传、保卫、群工、秘书等,每个小组都有五、六个人。家兴和大家见了面,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什么话都没有说,从第二天起,连续三天分别同几个小组的组长和组员谈话、了解情况。接着又和几个组长一起到工地上,同各个县的带队干部,以及民工们进行谈心。后来又和政工组丁副组长一起,在这二十四里长的大堤工地上,从东头到西头跑了两个来回。最后他又向指挥部的工程组、后勤组的同志们,比较细致地了解了工程和后勤保障上的一些基本情况。

第四天上午,家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了政工组各个组组长的“诸葛亮”会议。会议一开始,他就说了五个“怎么办?”请大家出出主意,一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任务重、时间紧怎么办?

天气马上要冷下来怎么办?

不少民工反映粮食定额不够吃怎么办?

有的单位认为劳动工分定额不够合理怎么办?

有些民工出工不出力怎么办?

开始大家都没有反应,会议冷场了好长时间。

家兴说:“我们不是经常说,‘三个臭皮匠,凑个诸葛亮’吗。我提的这五个怎么办?也是这几天大家向我反映的一些问题,我不过是把它归纳了一下。怎么解决?各人肯定都有一些想法或好的建议,我是真心实意请大家来当‘诸葛亮’的。大家大胆地说吧,我是不抓辫子、不打棍子。说对了不也是一种贡献吗,说不对也不要紧,不采纳就是了。再说今天在这个会上提些问题,大家来辩论一下也未尝不可。”

宣传组的组长先开了口,说:“我本来想新来的李组长,是解放军里老资格的宣传科长,一到工地肯定会拿出一整套解决问题的宣传工作的计划或者方案,我们只要照办就是了。可李组长一到工地,就带着我们到处跑、到处听,自己一语不发。你不是下车伊始就哇啦、哇啦,这工作作风很值得我学习。现在叫我说我就说,这五个怎么办?确实是我们这工地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过有些是属于我们思想宣传工作范畴的,有些是工程组、后勤组的事情,有的是各个县的后方要解决的,有的是制度上的问题。我们政治工作口子,不能一揽子全部揽过来、包下来。”

保卫组长接着说:“我从业务观点出发说一点意见:任务越是紧迫越要抓阶级斗争,一定要革命大批判开路-----”

好像点了一把火,讨论开始热烈起来了。有人就说,现在工地上原来各单位放在这里的批斗对象,陆续都解放了、走了,只有那个我们地区的第二号批斗人物、原来的扬州地委陈副书记还没有解放,但是批他已经批得疲塌了。批判他始终是那么几句话,他回答的也是老一套。“我有罪,我有错误,我向毛主席请罪,向同志们认错,请同志们批判,我一定接受教育!”你问他有什么罪,错在哪里,他就说:“正在想,还没有想好。”

也有人说:大批判是必要的,但我们这里的民工大都是挑选来的贫下中农。总不能把各个县里的认为是坏人,拉到工地上来做批判的靶子。

也有人说:属于工程、后勤的“皮球”,我们踢过去就是了,我们拿来讨论就多此一举。

还有人说:我看我们工地上的宣传气氛要搞得更加热烈一点。把学习毛主席著作推向更高的高潮,好好研究怎样活学活用,学用一致。

“李组长,还是你说说,你现在总归是我们的头,大家是想听听你的意见。”丁副组长就对家兴说道。

家兴想了想,说:“好吧,我既然是来做这里政治工作的头,总要说说自己的想法。可是我只来了几天功夫,应该说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再说我对水利工程又是门外汉,好在同志们大都是水利上的行家、老兵。这几天我听了同志们的不少反映和好的建议,又同老丁反复商量,就弄了以下几条,大家看看是不是可行。一共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我们政工宣传本身的任务,准备做三件事,一是进一步向全体民工宣传我们这项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当前的工程进度、困难,以及如何在春节前完成任务,回家过春节。我想编写一份简单、明了的宣传资料,在工地上立即运用各种宣传手段,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并且组织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二是工地上的一些宣传标语、口号,马上换上更加鼓舞士气,动员如期完成任务的内容。三是组织工地现场文娱宣传活动,让民工们自己唱自己在这次劳动中的好人好事、先进事迹,鼓舞士气。第二个方面是建议指挥部领导立即组织召开一次三级干部会议。会议的内容:一是讲工地当前形势,动员奋战60天,提前、全面完成隔堤堤坝工程的施工任务。二是在会上交流解决当前困难的做法或经验,不需长篇大论,而是一事一议。第三方面是把我们已经了解到的、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建议,整理一下报告给总指挥。我刚才讲的,是不是可行,请大家讨论一下,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可以修正或补充。老丁,你再说一下。”

“我想是这样,对李组长刚才说的工作意见,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有修改和补充都可以,如果要想一想后再补充的也行。现在可以原则上先通过,边执行边充实。请大家敞开思想说吧。”老丁说过后,大家的发言非常热烈。

大部分同志认为这个计划实事求是、符合实际、踏踏实实、切实可行,也有的谈了些补充的意见。

会议最后,老丁对如何落实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对大家作了明确的分工,随后立即分头去执行。

家兴和老丁一起去向汪总指挥作了汇报,汪总听了很满意,批准了政工组的这个政治工作计划,采纳了召开三级干部会议等建议。并且又立即召开了指挥部负责人会议,共同来贯彻政工组的这个工作意见和建议。

工地的三级干部会议如期召开,开得很成功。各县应该解决的实际问题,劳动定额、劳动工具、民工吃粮、防冻保暖等,迅速得到了解决。工地上宣传也开展得轰轰烈烈,到处红旗招展,换上了一批新的标语口号。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大幅醒目标语随处可见;高音喇叭里不断地播放着筑好这隔堤的目的、意义、面前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号召;民工们自编自演、自拉自唱,演唱工地上不断涌现的好人好事和先进事迹。

不久,这隔堤堤坝工地上呈现一派战天斗地、热火朝天、你追我赶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壮观场面,工程进度正在加快进行着。家兴和政工组的同志们,在完成政工业务的同时,到这水利工地上和民工们一起参加挖土、挑土、推车、打夯等劳动。他看看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而且工程进度加快,眼看即将完成,心里非常喜悦。

接下去的情况如何,请看下回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