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回首风云岁月
17921900000134

第134章 又是一场误会

接到电报

提迟休假

原因不明

让人着急

话说这家兴和张荣把君兰夫妻送回上海后,第二天就开车了回镇江部队。

家兴离家时,说好接着回上海休一个月的假,可十多天过去了,没见家兴回来,也没收到他的一张纸片。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出了什么问题?是部队在调动,家兴生病了,还是有了其他什么不测风云!真是猜不着。

正当锦绣急得团团转的时侯,突然接到家兴拍来的一份电报,这电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上面只有四个大字:推迟休假。其他什么也没有说,再说这电报又是直接拍到锦绣的妈妈家里,这又是为什么?真让人费猜疑!

结婚后,特别是有了孩子后,锦绣比较多的时间是住在自己妈妈那里,因为去医院上班近一些。最近就是到婆婆那里,对于家兴休假的事也不多说什么,怕婆婆担心。但接到电报,她这下可沉不住气了,马上赶到家兴家里去问婆婆:家兴有没有来过信,临走时有其他什么话留下。家兴的妈妈说家兴走时也只说马上回来休假,其他没有说什么,走后也没往家里写过一封信。

锦绣拿出收到的电报给婆婆、兰珍姐姐和姐夫看。这一家人一看电报,认为肯定出了大问题,又猜测可能是同家兴开军车去扬州把君兰夫妻俩接回上海的事情有关。

君兰也弄不明白出了什么事,他想想自己从扬州回到上海,领导上给他落实了政策,恢复了工作,给了他新的住房,还补发了三年的工资。要么部队的政策同地方不一样,特别严格。

由于不知道家兴现在人在哪里,君兰认为还是想办法先联系一下。他先是同锦绣一起从学校打长途电话到镇江,但是怎么打都打不通。后来两人就跑到邮电局去打长途,打镇江0101部队,好容易拨了进去,又接到了宣传科。但是电话里的声音很小听不清楚。对方说李科长已经被叫到、还是被抓到无锡的荣港一个什么招待所里去了。其他就什么也听不清了,说着、说着电话就断掉了,再也打不进去了。

锦绣回到家给爸爸、妈妈和婆婆说了这个情况,家人决定她还是到无锡去一次,看个究竟。她又把这个事同医院领导一讲,医院管人事的副院长也为锦绣捏了把汗。爽快地同意给锦绣半个月假期,立即去无锡找爱人。家兴的妈妈本想同媳妇一起去找儿子,但是锦绣没有同意,说:“你近七十岁的人了,最近天又这么冷,气喘病又正在发作。我先去看看再说,两个孩子我带着,他俩也很想爸爸了。”

君兰本想一起去,但是他回上海后刚上班。锦绣只好自己领着孩子,乘上火车到了无锡,下了火车出了站,就打听荣港。人家的回答无锡没有荣港,只有荣巷,那里有很多解放军,她就乘上去荣巷的公共汽车。

锦绣走后,家兴的妈妈更是忧虑,等了十几天,也不知道锦绣去无锡的情况到底怎样?真是坐立不安!

一天下午,她刚想闭一下眼养养神。忽然送信的来了,姐姐兰珍接过信拆开一看,看了信的内容更慌了。妈妈就问信上说的什么?兰珍看了又看,最后对妈妈说:“这信怎么这样说:‘我已到了部队,家兴一切不------’不字的后面,好像是‘要紧’两个字涂掉了。再后面三个字,‘是很好’,落款是锦绣。家兴现在到底是‘不要紧’还是‘不是很好?’真是吃不透了。看来还是有问题。”

“其他还说什么?”

“其他就什么也没有说。”

“那信是什么地方发出来的?”

“信封上也没有写。”

妈妈一听这话,差一点要昏倒。非常紧张地说:“不行,这次我一定要自己到镇江部队里找家兴了!”

兰珍就去问君兰,君兰看看问题确实非常严重,就说还是他一个人去镇江,但妈妈坚持要亲自去一次。于是两人就先来到了镇江高丽山脚下,找到了张荣。张荣一见家兴的妈妈,还有君兰陪着,说是来找儿子,就笑了,说:“怎么回事,你们婆婆、媳妇间出了什么问题?”

君兰就把两人来镇江这事由说了一番,张荣听后笑得更加厉害了,说:“家兴最近是从营房科调到了宣传科当科长,前些日子又被调到军部演出队当队长去了。他人现在在无锡,锦绣也到了无锡,我昨天才同他俩通过电话。”

张荣说后,老人家悬在半空的那颗心总算落了地。但是她还是要见到儿子才放心。

张荣就说:“你们两人先在我家住下,我的浦东娘子翠妹现在是随军家属,你们也是熟人。在我家多住几天,然后我抽空开汽车陪你们两人到无锡去。”

这家兴妈妈和君兰在张荣家住下的事先放下不说,再来说家兴。

从上海回到镇江部队,正想回上海休假的家兴,突然接到命令,指名调他到无锡军部去组建战士文娱演出队。他本想休完假再去报到,但军政治部的回答是三天内必须到职。军人对上级的命令只有服从,他只得给锦绣发了一份简单的电报:四个大字,“推迟休假。”自己按时去无锡军部宣传处,向蒋副处长报了到。

“李科长,听说你想休假。”

“是的,已经到了年底了,现在休不成,看来今年的假期又只好上交了。”

“那就叫你家属来无锡,军部招待所就在荣巷,条件也不差。我家属也是临时来队住在招待所里。再说我们是老战友了,叫你家属和我家属一起来做个伴不是很好吗。”蒋副处长建议家兴把爱人叫来无锡。

“这办不到,我家属在上海医院里当医生,工作比我还忙。另外我刚来这里就把爱人叫来,恐怕不怎么妥当吧。不说这些了,你交代任务吧。”

蒋副处长就说:“任务是这样的,军部的文工团已经撤消,但主要骨干大部分保留着没有散掉。最近,军和各个师、团,都由下而上搞了文娱会演,出了一些好的文娱节目,发现了一些文娱人才。几次大、小会演、节目评审,你基本都参加了,而且你文娱方面有一定的功底,又有相当的组织领导能力,所以领导上指名调你来当队长,组建这个战士文娱演出队。”

接着蒋副处长就把演出队如何组织向家兴说了个明白:这个文娱演出队的规模和原来军的文工团差不多,编制八十到九十人。原来文工团留下的有十几个人,其中有乐队指挥、导演、编剧、歌舞教练、主要歌舞演员,还有管理道具、布景、服装的人员以及化装师、灯光师等。原来的几十件中、外乐器,灯光、道具、布景,服装、化装油彩、幕布等,全部都在,一样不少。整个演出队分三个部分,乐队二十来人,演员分队四十人,队部十几个人。决定抽调各师、团里的文娱骨干,有干部和战士,共五十来人;另外再从地方文娱单位、医院借十来个女的文娱骨干。调下面人员的命令已经下达,向地方借人也已经联系好,都在三天内,12月15日前全部来报到。

后来情况如何,且由下回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