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回首风云岁月
17921900000120

第120章 家兴回家探亲

心头盘算

见了妈妈

还有亲人

该说什么

话说这家兴班师回国后,所在的三团部队驻地在上海市西南郊的黄浦江边,隶属闵行县。

部队在驻地安顿下来后,尽管大家非常想家、想亲人、想朋友,但部队在回国的规定中有一条严格的保密纪律:即在一个月内,任何人不得向外泄露部队已经从朝鲜回国的消息。

其实家兴思念亲人比谁都心切,但他现在是团的政治工作的头,更要以身作则。

在家兴的心里是想着马上能见到想见的人,但表面却还要显得若无其事。

他把团政治处本身人员稳定思想的工作,交给了政治处的政治协理员去办理,而他自己则带着政治处的一些股长、干事,深入到营、连、排、班,跟战士们谈心、聊天,了解干部、战士回国后的思想情况。

这样,家兴自己的心情看起来好像还比较平静、轻松。

部队在朝鲜作战两年,各个伙食单位节约的不少伙食费、烤火费还有马草费等,都陆续加到了平时的伙食里,所以这段时间里的伙食,显得挺不差的。

有的连队供给人员,调剂得比较适当,几乎三天两头有鱼有肉,吃得是不错。

部队出国作战辛苦了两年,回国后改善一下生活也是合乎情理。连部队驻地附近的一些老百姓都说:“解放军好来,天天像在过年!”

回国一个月过去了,对保密规定的执行,检查下来情况良好。部队禁止对外通信的军令解除了,三团干部、战士的书信,开始像雪片似地飘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1953年的元旦刚过,就交了立春,离阴历新年,没有几天了。

一天上午,家兴正在为回家探亲做准备,办公室里的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家兴拿起电话听筒一听,是政委孔文的声音。

“我是李家兴。”

“你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一次。”

“是,我马上来。”家兴放下电话,立即来到政委办公室,就问:“政委,有什么紧急任务?”

“师里刚才来了电话,地方的慰问团,腊月二十八、九要来三团慰问两天,我们要立即作好迎接慰问团的准备工作。你探亲的事情只好推迟几天了。”

“我已经通告了亲友,告诉腊月二十八到家。”

“这样,今天下午就召开各营营长、政治教导员紧急会议,立即组织布置一下对慰问团的接待工作,同时还要给你增加一项任务,就是给我们团的团长,写一份在慰问大会上两三千字的讲话稿。这篇稿子要体现我们三团的文化水准和政治素养,有劳你这位大秀才动笔啦!”

“政委,知道了,坚决完成任务。”

“这还差不多,像我们志愿军,不,现在是解放军三团的政治处主任的风格。马上去写,写好后先给我过过目,然后交给团长。至于他怎么用,怎么讲,那是他的权利了。”

当天下午,三团召开了各营的军、政干部联席会议,由团长、政委把工作布置了下去。然后,家兴关起门来开始他的大作——写讲话稿。稿子写好后交给了孔文,孔文看后略加修改,抄写清楚交给了团长,团长看了也表示满意。

腊月二十八,上海各界人民慰问归国志愿军代表团的一个分团,来到了三团部队驻地,进行了亲切、热情的慰问,慰问活动一连进行了两天。

慰问的事情暂且不表,现在,回过头来讲讲家兴的妈妈。接到家兴说部队已经回国,过两天要回家探亲的来信,母女两人见信后心里的高兴劲,当然是可想而知的了。

锦绣呢,从医院下班回到家,就把家兴的来信拆开看了,见信中说他腊月二十八要回家团圆。她连忙跟妈妈、外婆说了一声,也顾不得吃晚饭,就直奔家兴家而来。她一踏进门就非常兴奋地说:“姆妈,家兴要回来了!”

家兴的妈妈也立即回话,说:“是的,我们也接到信了。天主保佑,总算是平安地回来了。”

这时,姐姐、姐夫也过来了,君兰和爱芳也来了,就一起讨论怎样迎接英雄。

腊月二十八一早,君兰、锦绣、爱芬都来到家兴家里,大家忙着打扫屋子,准备饭菜,真是兴高采烈。

等到上午十点多钟还没有看到家兴的人影。但送信的投递员来了,又送来了一封家兴来信。妈妈接过信就交给了锦绣,说:“你拆开看看。”这信只有二十个字,上面写着:妈妈,部队有新的任务,我回来探亲的事改日再说。

锦绣念完信,大家像是坠入了云里雾里。这极其兴奋的心情一下都跌落到了谷底。难道是出了什么大事,还是有别的原因?大家谁也说不准。部队现在什么地方,发信的地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0937部队三支队,这地址、部队到哪里去找呢!大家确实是没了主意,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还是君兰说:“不要着急,部队刚回国,可能有点什么急事,我们再耐心等等吧。”

看来只有这样了,君兰等三个人想回家了,姐姐给留住了。吃完中饭,三个人就都走了。

腊月三十,妈妈和锦绣、君兰又接到家兴的第三号“通告”,把事情的原因讲了个明白,才消除了大家的层层疑虑。这次家兴犯的“罪”真是不小,这第二号“通告”,实在写得也太简单了,害得妈妈和锦绣两人,两天两夜没有吃好、睡好。

大年初一一清早,家兴赶到闵行公共汽车站,买了早上第一班六点钟的汽车票,上车后一直乘车到了徐家汇,出了汽车站,就跳上了一辆三轮车。

这时,早上还不到八点,家兴坐在三轮车上,一路上除了跟三轮车夫随口聊聊、看看这久别的城市风光;再就是闭目养神,回想一些甜蜜的往事,特别是在盘算,到了家中同妈妈、姐姐、锦绣、君兰,爱芬、邻居们,都应该说些什么?

九点,家兴坐的三轮车进了弄堂,弄堂里的一些孩子,见车上坐的是一个解放军,就纷纷地跟在后面叫着、嚷着:解放军,解放军,解放军来了!这泰利地产公司员工居住区里的邻居们,不少人走出家门来观看这个解放军是谁,一下子围到家兴家门口的大人、孩子有二、三十人。

照老规矩,还是姐姐给付了三轮车钱,家兴跳下了三轮车。他现在是满面红光,喜气洋洋,高高的个头,宽宽的肩膀,四方脸,白白的皮肤,浓眉大眼,高高的鼻梁。他今天穿了一套崭新的棉军装,外面披了一件美式呢制军大衣,脚穿一双黑色高帮皮鞋。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上方,别着这次慰问团给每一位中国人民志愿军颁发的和平鸽纪念章、志愿军纪念章、军功章等,整个人显得格外的威武、神气。

邻居们一看原来是家兴,就纷纷与这个“最可爱的人”打起了招呼。

“家兴,你回来了,你辛苦了!”

“我们的英雄回来了,你们看多神气!”

“家兴,你当了大干部了,我们祝贺你!”

“我说过这个家兴长大了肯定有出息,果真不错。听说你年纪轻轻已经当了团级干部了,进步真快呀------”

家兴一面同邻居们又是作揖,又是握手的,一面不断地对大家说着:“各位叔叔、伯伯、阿姨,大家新年好!新年好!”

“恭喜发财!恭喜大家发财!”

“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

“谢谢大家------”

要知后来又怎么样了,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