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回首风云岁月
17921900000118

第118章 肩头压力加重

职务上升

压力加大

关系复杂

难以处理

“前几天他来过,说他要同他父亲划清界线。这是他对你母亲讲的,我没有兴趣去听他的。”外婆告诉了锦绣,这个王有德的最近消息。

锦绣还对外婆说起了在朝鲜的一件事。在野战医院里,姓王的还是死死缠住她不放。有一次,锦绣一人在房中时,王有德突然闯了进来,跪在锦绣面前向锦绣求婚,还拿出了一只钻石戒指。幸亏爱芬及时进来给解了围,还痛骂了这个王有德一顿,说他真是个死皮懒脸的人。自己也给他说绝了:你姓王的就是当总统、做皇帝,我谷锦绣今生今世也不会嫁给你。可是他还是不死心。我前世大概同他结过什么冤仇,今世里要来找我了结。

最后又说到了母亲,外婆又说:“小绣,你走后,我再三再四地做了你母亲思想工作,最后总算给做通了。不要看你妈妈她是个老师,其实思想相当顽固,我着重对她讲了这样的道理:儿女的婚姻,要让孩子自己做主,今后好坏不会怪父母;家兴为人真诚、诚恳,好学上进,能吃苦、肯努力,前程无限!而这个姓王的缺乏诚心,华而不实。锦绣如果嫁给姓王的,虽然现在各方面还可以。但是将来肯定要吃苦头。”

“今天,在火车站上,姆妈还问我,怎么没有见到家兴。”

“我都听到了。”

这一夜,这一老一小几乎没有睡,整整说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这三个大学生,去学校报了到。不几天,都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学校宣布了工作分配方案,还征求个人意见。结果是君兰留在学校当老师,锦绣和爱芬分到一家大医院当见习医生。锦绣在内科,同听诊器、血压计打交道;爱芬是外科,要同手术刀结下一辈子的不解之缘。学校和医院给了三个人十天的假期,各人可以处理一些个人的事情。锦绣静下心来,给家兴写了一封有十张信纸的长信。

看完锦绣的长信,家兴最感兴趣的,就是丈母娘肯接纳自己这个女婿了。家兴马上也回了一封长信,祝贺她走上工作岗位。一方面汇报了自己现在的情况,同时再次向锦绣表达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决心。这两封信对两人的思想和工作的作用是巨大的。

再说家兴到了新的岗位上,感到肩上的压力很大。过去只要把自己管好,工作只要肯动点脑子,腿、手勤快一点就行。现在可不同了,要处理好来自几个方面,党委内部各个委员,政治处的各个股、同各个营的政治干部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觉得一个人只有一个脑子真的不够用,能是长两个、三个脑子才好呢。家兴特别感到困惑的是,同团的一把手、老政委的关系很难相处、老政委总认为家兴年纪太轻,缺乏斗争经验,光凭有些文化无济于事。

不久,国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反、五反”运动,这对家兴来说,又是一件十分陌生的事情。像上海人说的,是“新娘子上桥第一回”。

运动刚开始时,说部队比较纯洁,只需进行正面教育,是提高思想觉悟。后来慢慢就不对了,说凡是同经济有关系的同志,必须人人过关,都要说说清楚。但是有的人不知怎么搞的,就是越说越说不清楚。

一次,下面一个连队报告,据原国民党十六兵团起义过来的一个小战士的交代:曾贪污过十斤黄金,两卡车轮胎,一卡车的白报纸。

团党委会上,老政委肯定这是个大案,提议立即上报,这个战士立即“隔离审查。”家兴却说这事要慎重一些,要看一看、等一等,主张不要马上将这名战士隔离审查。谁知过了一天,这个战士一觉睡醒过来,说根本没有这个事情,全是自己编出来的,想出出风头。这事把大家搞得哭笑不得。老政委自己也觉得没了面子。

家兴提出,部队现在是在战场上,面前的主要敌人是美帝国主义,这运动需要降降温。老政委一听就真的来火了,马上给家兴扣了一大堆的帽子:抓运动不力,右倾,书生气等。还说美帝国主义要斗,内部有敌人也要狠狠地斗。可家兴没有同老政委争论下去。

有一天,家兴到下面的一个营去视察,这个营部的一位管理员,身上前后都挂上了大贪污犯的牌子,被营部的一些战士牵着在驻地周围游街。朝鲜老百姓对此看不懂了,就问:志愿军东木,依个木啦?意思就是说:志愿军同志,这是干什么?但是志愿军同志都不做回答,只是摇摇头。家兴问这个营部的一位副教导员,为什么这样做?得到的回答是:可以大胆怀疑!

家兴做了这个营的政治教导员工作,制止了这种做法。可整个工作已经晚了一步,这个营的一个营部会计,因为家庭出身有点问题,财务账目又不是太清楚,加上领导上没有好好讲明政策,斗得又过分了一点,这个会计就开枪结果了自己的生命。

直到后来上级来了指示:部队还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如果确实个别同志有问题的,要报告上级,经过批准后才能处理。部队在后方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练兵运动,做好战前准备工作。此时,群众运动才立即停止下来,在朝鲜后方,部队又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练兵运动。

家兴算是又交了一次好运:不久,老政委调到师里去当副师长,上级把孔文给调来当团政委。孔文一来,家兴得救了,孔文对家兴的工作是既压担子,又具体指导。

这时,已是1952年的9月份。在朝鲜阳德以北,有时志愿军已经能把大部分制空权掌握到自己的手中。美国人的飞机已经不像以往那样,可以那样猖狂地,肆无忌禅地在志愿军的头上,到处任意乱飞了,只是偶然还会来捣乱一下。

就在部队热火朝天地开展练兵运动期间。有一天,家兴到二营了解情况。上午九点来钟,天空忽然出现了不少白色发亮的星星点点,逐渐向头顶飞来,随来的团政治处的几名股长和干事兴奋了起来,有人喊道:“李主任,看,美国飞机又来了,空战要开始了。”

不出所料,不一会儿,十几架我军的米格15也升上了天空,同美国的大批F86,也就是俗称油挑子的喷气式飞机在空中斗了起来。双方的飞机一会儿你高我低,一会儿我高你低。我追你赶,相互追逐,在空中盘旋、翻滚。

这些飞机,有时后面还拖着一条条、长长的白烟,这白烟会弯弯的,渐渐的消失在空间。有的飞机钻到了云层里,过一会儿又冒了出来。

双方的飞机在空中斗法,斗了好长时间,终于开火了!“咯咯、咕咕”,米格飞机的机关炮,油挑子的火箭筒,加上双方飞机上的机关枪,不断地响了起来。

一架油挑子尾巴冒烟了,翻了个滚,坠了下去;又一架着火了,一个倒栽葱直往下掉,再也抬不起头了;有的美国飞机明显是中了“头采”,负伤了,摇摇晃晃地朝东南方向逃逸而去;有的飞机中弹后,倒也干脆,轰的一声,直接在空中爆炸了事。

家兴他们在地面观看,数了数美国人的飞机,被志愿军空军击落、击伤,至少在十架左右。我们的米格飞机,也有一架被美国飞机打中了。

在地面观看这场空战的志愿军和当地的朝鲜老百姓,人人拍手叫好。一位老股长非常骄傲地对家兴说:“李主任,你知道我们的空军是谁指挥的吗?”

“不知道”家兴摇着头说道。

那么后来的事情又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