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回首风云岁月
17921900000104

第104章 家兴双喜来临

第一0四回家兴双喜来临

又是入党

又是提干

怎样当好

文化教员

话说这家兴在收到锦绣来信的第二天,又收到了母亲、君兰的来信,心上的石头总算都落了下来。接着他就抓紧时间给母亲、锦绣、君兰和爱芬一一写了回信,又把组织上正式升了他的职务,为军部电话连的文化教员,正排级待遇等情况报了一大喜讯。家信发出后,家兴确实了了一桩牵挂多时的心事。马上就高高兴兴地准备起他职务变动的大事。

在班务会上,电话连一班的同志们集体为家兴做了鉴定,说了不少赞扬小李的好话。第一排全体指战员还为李家兴热热闹闹地开了个欢送会。开过欢送会的第二天,家兴收拾好自己所有的东西,就去连部报到上任。

由于家兴到连部报到晚了一天,原来的文化教员因为新的单位急催他去上任,所以没有碰面交接工作。也就没有人告诉他,这文化教员该怎样当。

“请问李家兴是不是在这里?”正当家兴在犯愁如何当这文化教员时,忽然外面传来一个女兵在问连部通讯员小梁的声音。

“管理科的周教员啊!找我们李教员?他就在里面。”通讯员小梁认得周教员,回了话后就把她领进了防空洞,对家兴说:“李教员,有位女同志找你。”

家兴坐在桌子前,正低着头在整理原来的文化教员留下的一大堆资料。听说有女同志找他,觉得有点奇怪。他抬起头来一看,确实是个女兵。

“你是?”家兴诧异地问道。

“我是周红梅,怎么,当了官了认不得人了?我是你的同乡加同学。”这个女兵看着家兴说。

家兴一看来的人,果然是周红梅,便不好意思地说:“你看我这个人,只顾得整理资料,没有好好看看是谁来了。对不起,真对不起!你请坐。”随即搬过一只炮弹箱,给周红梅坐下。同时在桌上拿了只茶缸,倒了杯开水递给了周红梅,说:“没有什么好招待,吃杯开水,再暖暖手。周教员,今天是怎样想起到我这里来,有何贵干?”

周红梅就说:“我们在山东泰安分手有两个月了吧。本来早想来看看你,但是以前你是在班里,我一个女同志来班里看你,有些不大方便------”

家兴一听就明白了,这个周红梅心里还有我,还是看得起我这个曾经当个小兵的李家兴。现在她既然找上门来,应该热情接待。再一想她一分到部队,就当了文化教员,比自己先走了一步。还是那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家兴正犯愁,怎样当好这个文化教员。送上门的老师,为何不抓住她,虚心地向她请教、请教呢!可他再一想,现在是在部队,这男女之间打交道要绝对掌握分寸,冷热适度。

“周教员,听说你在管理科当文化教员,做得很出色。”家兴用一种既平淡又赞许的口吻说。

“你说得好,其实我的工作只是一般化啦,领导上叫做啥就去做啥。对了,我们是同学,你还是叫我小周,我叫你小李。你看怎样?”红梅要从称呼上拉近两人的距离。

“可以,这样比较随便一些。”家兴很坦然地说着。

这小李仔细地打量着周红梅,小周也反复地看着小李。小周说她在上海参军前好像见到过小李,小李也说,这小周和他在上海读书时一个同班男同学长得非常相像。

“你的那位同学叫什么名字?”周红梅问。

“也姓周,名字叫红桂。”家兴说。

“我哥哥就叫周红桂。”周红梅这下惊喜了起来。“对了,我在上海解放前夕,有一次和我哥哥去静安寺市西女中学秧歌,学唱歌,好像是见到过你。”

“你还教过我怎样扭秧歌,你歌还唱得挺不差的,这世界实在太小了!”兴家回忆着过去的事情说道。

“跟你一起去学歌、学舞的还有一个男的、两个女的。听说是大学生------”小周也想起过去的事情说。

“以前,你家里我去过好多次,有事同你哥哥商量,可都没有见到过你。”家兴又说。

“可能我正好都在外面有事情------”

家兴当知道这周红梅,不仅是自己一个好同学的妹妹,而且和她还是青训班的同学,现在还是同行,都当上了文化教员。两人越说距离就拉得越近。原来在家兴思想上的一些顾虑消除了,他主动地和她亲切地又握了握手。两人又谈起了在青训班、以及到朝鲜当文化教员的一些感受。于是,家兴就向周红梅请教,怎样当好连队文化教员。

这两个人正说得起劲,指导员孔文来到家兴处,一见周红梅在家兴这里,开始也觉得蛮好奇的。就说:“小周教员,你怎么------”

周红梅就把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以及同李家兴的关系,给孔文说了一遍。家兴也说了想拜周红梅为师,讨教怎样当好这连队的文化教员。

“原来是这样,太好了。小周教员,你就帮帮小李。小李现在正在对怎样当文化教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这下有人来领领路,真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你们两人好好商量一下,小李你拿出一个计划来,等两天交给我。噢,我还要告诉你一件事,你入党的事,政治部机关党委正式批准了,你从现在起,已经是中国共产党的侯补党员。侯补期三个月,从1951年4月20日起计算。现在正式先通知你,以后党支部开党员大会时,我再向全体党员宣布。你的党小组长是连部通讯员小梁,回头他会找你的,希望你能继续努力学习,工作,经得起考验。”孔文讲完,周红梅向李家兴表示了热烈祝贺。孔文走后,周红梅真的毫不保留地帮家兴搞了个工作意见。

隔了两天,家兴把《怎样做好连队战时文化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交到孔文手里。孔文很仔细地看了两、三遍。

“小李,这个工作意见我看不错,基本同意了,我再给连长看看。这个意见具体怎么执行,你再想想。你就着手先做起来,我们边做、边完善。现在部队比较普遍的是轻敌思想,最典型的是一班大胡子战士于大虎。他在入朝轻装时,把香皂、肥皂、剃胡须刀,都留在了临江。他认为一条干粮袋,一个星期就可把美国人打败。结果这二次战役打了一个月,他就一个月没有好好洗脸、刮胡子。战役结束我见到他时,他成了黑脸大汉,只有眼珠子、牙齿是白的。这个故事你是最熟悉的。”孔文说了一个轻敌思想的典型例子。

“为这个事,我们一班的同志都曾笑话过他呢。”家兴也笑着说。

两人说到这里,就转到了正题上。孔文对家兴说:“现在上级指示:既要鼓舞部队的士气,又要有持久作战的思想准备。志愿军西线部队,在元旦发动了第三次战役,打得很顺利,攻占了汉城。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在战场上被打死了,现在换了个李奇微。这个李奇微还不好对付,在我军过春季时,他就组织了强大的反攻。于是就打响了第四次战役,这次战斗打得很艰苦。西线志愿军占领汉城前后共70天后,在3月14日放弃汉城,目前我军的大部份部队已撤回‘三八线’以北。”

“那第四次战役,为什么没有我们军的任务?”家兴问。

“我们这个兵团在第二次战役时,虽然把陆一师、美三师、美七师赶跑了,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我们部队战斗减员,特别是冻伤十分严重,有的师就有几千人,需要用几个月的时间好好休整一下。估计下一个战役肯定会用上我们军,但是什么时间用上就不知道了。因此,现在我们就是要抓紧一切时间,养精蓄锐,准备再战!”

过了几天,家兴向指导员、连长汇报,怎样贯彻前几天他提出那个工作意见的行动方案,以及落实方案的具体组织措施。这行动方案叫“四学、一帮、一开展”。具体是:组织连队干部、战士,学朝语、学业务、学文化、学唱歌;帮助战士书写家信;有组织的开展连队的文娱宣传活动。

“小李,我认为你这个方案很好,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措施得当。连长,你的意见如何?”孔文看了方案说了自己的意见,又征求连长的想法。

“我看很好,你这个方案很实在。工作最终的落脚点非常清楚,有助于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完成连队担负的工作任务。”连长对方案作了肯定。

“小李,这个方案连里批准了,你就大胆地开展吧。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和连长,我们会想一切办法帮你解决!”孔文最后对家兴说。

后来又如何了,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