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言情凤于九天:异世神扇
1789700000895

第895章

上班的同事们很少与我说话,我也懒的与他们相融在一起,虽然有不少的女人时不时故意的与我汕汕的没话找话的说些个话语,多数时只是听着而不发一语,不是有意将自己的身份抬的高些,而是自己的心根本不在这一处天地里,有时也想着使出些手法将毕业证直接取了来,可那样做真是有违了自己的心愿,无论行何事还是光明正大的好,毕业证到手的那一天就是自己离去的那一时。

眼看春节又过去了,说不牵挂在远方的那些个亲人可真是委屈的紧了,只是目的还未达到怎么能回的当然,这几年来每个月即与红红通一次电话,没想到时间一长通话日就此固定了下来,成了每月十五日下午六时为通话的时间,从电话那一端传来的吵嚷声知道不少的人聚在了电话机旁,等着红红说完话后俱是抢着话筒与我说着关心的话语,心里感动不已,觉的生活也是极有意思的了。

趁着冬季放了假,也曾四处游走,知道在距矿十数公里外还有一个庞大的矿藏,不知为何单位就没有人能发现的了,这一时应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先顾好自己再说。

去年七月新分来的女大学生每天纠缠着我吱吱喳喳的说个不停,这让我觉的烦心之极,到得后来才知她并不算是单位的一份子,而是到上层建筑所统管的下层领域来渡金来着。据她说,要不了一年她就会去省城,她的工作岗位也早已安排的妥当,去后就会在省石油公司的某一外勤基地当个不小的头儿,后来的日子里每天都眼巴巴的看着我,说是她已与他的父亲说好了,走时要带着我一起走,当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再后来听单位的同事们悄声议论,那位女大学生的父亲原来正是这个系统的最高层领导,看来古人说的一点没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现今这方天下也不会例了外。

除了偶尔的受到些人们的议论,生活平静的几乎没有一丝丝的波澜,这样也好,正合了自己的性情,只要工作上没有大的漏洞,领导们才懒的多出些事来,直到去年年底时发生了一些事。

上级单位派了几名工程师前来考查,每天神神秘秘的与领导们开着会,多多少少的有些风便透过会议室的门和窗飘到了一些人的耳中,听好事者说起才知道这个矿原来已是要采的空了,对于这么些职的今后的工作该如何安排,成了了领导们最头痛的大事。

同办公室的毕业于国家地质大学的张海啸自从得知了这个消息,天天紧皱着眉头唉声叹气,道是“自己的命怎的这样苦,才得了个好单位又不知以后干什么”。对于他说的话我一直很难理解,社会如此之大众生芸芸纷纷,怎的还能没个落脚之地了?

不过当得知他的境遇心里也生了些同情,毕竟是一个农家的苦孩儿,走出秦岭踏入坦途所吃的罪也非普通之人所能想象的。于是将矿不远处的那个大矿的消息悄然的告知了他,本意是安慰他这个单位撤去的可能性为零,从而让他能安下心来。

谁知这位张海啸同志真是名如其人,只一天的功夫在我看来可能全国的百姓们都知道了张海啸同志发现了一个国内罕见的大金属矿,这也导致了这个年过的紧张无比,光是上级主管单位派来的考查小组就多达了几十个,最后上级勘探部门专为此吊来了数台钻机、又请了人打了几十个探坑,最后张海啸出具了相关报告后欣喜的告知我,上级单位开始着手准备开此大矿,而他将成为那个矿的主要负责人。

转眼要放了大假,张海啸做为未来大矿的负责人并未能回了家,而是直接去了省城,听其他的同事说,他上吊了,一吊就吊成了局长的助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不定将来会成为局长的接班人。听了这些风言风语真心的为张海啸感到高兴,不过也隐隐的觉的他这么做似乎有些过于的自私,转念再想一想一个人苦思孤诣的天天想着拚了命的向上爬,好不容易的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岂能放松了手?倒也能够理解。再后来听说张海啸与那个要带我走的女同事要成了一家人,真心的为他们感到开心。

转眼间又过去了数月,离我拿到毕业证的日子越来越近,心里不知怎的也越来的越有些紧张,在这个关键时候可不能出了事,眼看着时间到了七月中旬临近了八月,明知道再有一个月毕业证即到了手中,可心中却很不安,直到一天下午接了红红的电话才明白过来,家里出事了。

汪洪光带着车队唿哨南下,到了福州后接了一笔他以为的前所未有的大单,要将一批货物运送到郑州,光是运费足够再建起一个新的车队,这让汪洪光欣喜若狂,一口应承了下来,谁知二十余辆大车满载着货物还未到了杭州即被武警拦了下来,却原来是批走私的货物,而且货物里面夹带了毒品,随后汪洪光和司机们一起被压送到了省城,这也成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大案。

红红得知消息后忙通知了王小晓,小晓一时也有了些着忙,带着陈建军和“过江龙”到了刑警处,到是见着了汪洪光,可惜的是怎的也拿不出自己不是毒贩的证据来。

陈建军胆子大了些,从汪洪光口中得知了接货人的确切信息,也没有告知其他人,而是与程长征和“过江龙”三人直下了郑州,然后装成是送货之人去寻找那个接货的主,几天过去后并未寻着人,按着汪洪光的说法,三人想了一个十分愚蠢的主意来,由陈建军装盼成了购毒品之人开始走街串巷,这么一来还真的让陈建给寻着了正主,相互说了几句话陈建军真是大喜之极,那人正是接汪洪光货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