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言情凤于九天:异世神扇
1789700000609

第609章

屋内并无多余的长物,只有一张桌、一把椅和一张小床而已,阳光斜斜的透着屋中飘荡着的灰尘将屋内照的通明,小心的看了看灰尘几乎在所有的平面上堆积了有两指的高,看来主人当真是离开有太久,踩着灰土行到了桌前隐隐的可以看见灰尘下方着一卷物事,如同卷起了纸筒,也许这灰土掩埋了一些这屋的主人留下的记忆,想起在庐山龙首崖时所遇到的那些事,强行制止了自己想要拾起灰土下的物事的想法,张了嘴对着桌面重重的吹了口气。

本想着一口气而去便能让灰土渐渐的散了,可真没想到一口气一出顿时气如同狂风般横扫了屋内的一切事物,首先是桌儿轰然碎裂散坠在了地上,椅子和那张小床也随后四分五裂的成了一堆朽木,屋内的滚滚而起的灰尘几乎将眼前的一切均罩入其内,慌乱立定了脚根不再乱动,心里更是多了些惊异。

本以为自己早已只是虚灵而无气力,这一口气本想吹的狠些以便让灰儿们能够稍稍的后退些,现在那个在桌面上的物事也散落在了地上,不过张眼看去并非纸筒而是一些乱散着的木简,穿木简的绳已是朽的早化成了灰了。

待屋内的尘埃落定方才飘到了地上散成一片的木简前蹲下了身细细的看去,木简上隐约可以看见一些用默写了的字迹,干脆坐在了地上一片片的看了起来。

身前最近的一片木简上写着“相本无相相由心生”,另一片上写着“天人化一兮风雨不侵”,心里一时有些不太明白,看来当是一些经文了,于是小心的伸着手去抚木简,还好并未随着我手碎成粉沫,一片片的拾了后在地上摆了开来,猜测着原文可能的顺序排成了一篇文章。

“相伴相生虚本无生,生中复复何兮其生,生见复又相生相离,相本无相相由心生,离生去生兮方可生,天人化一兮风雨不侵,跳出生天得又重生,跨天地兮生生不息,苦于心智虑其再三,敬告后生生本无生,不知相生方可知生,生生不灭方知为生。余知生矣。”

我呆呆的坐在了地上看着木简上的文字一时不知它要向我说些什么,似乎满篇均是在论述生的含义,对于生字的内蕰看来这个人当是了解的再清楚不过了,只是让我实在是想不明白,即然他已是知生为何不见他的人影,想来解开了了心里的疑问大笑而去,从此逍遥天下也说不定。

怔了许久方才隐隐的想起来了些什么,对于“生”这个字世人们的解法真是千奇百怪,可是对于修行之人生当是有了另一重内容,我所理解的生应是性命的长驻,可是在文里对于生字所论却是脱生逃生的不要生,然后如同世人们口中所传的凤凰在烈火中再去重生,不由的摇了摇头,如果不去考虑生何来的生,不会是人们口中所说的“至之死地而后生”罢。

缓缓的起了身看看四周,阳光依然如旧,只是屋内的物事碎碎的堆了一地,点了点头身子向后一退已然站在了屋外,侧了身看了看另一间草屋,心念动时已是站在了小屋之内。

这间小屋内的摆设与方才那间几乎如出一辙,桌上似乎也有些物事,想想方才的景缓缓的飘到了桌前轻轻的吹了口气,灰尘已是娑娑而落露出了一捆与方才相似的木简。

伸了手将木简慢慢铺开,上面的墨字似乎已有些看不太清不过也能隐隐的看些出来,便站立了身子慢慢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去。

“至今日方悟生之本即先无生,由无生方重生,可获大道。余观众仙无不以此这乐,时时死而复生竟无穷尽也,一生人二生魂三生神也,余历尽三生悟前人谬误甚多,余留札于后入者可观之。”

心里的疑惑更盛,这也就是说这个留言之人死了三次后领悟了天地间关于“生”的大道,最后成了个神不知所终,可是对于生生死死的人怎能勘的透了,想起古人也曾说过“生不如死”的话,是不是从中得到了些什么逃出了生死的轮回进入了那方虚空,这可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如果有人让我去这么做我百分之二百的不赞同。

看文中所写的似乎这个神还留下了些手札,不知他所说的后是个什么地方,扭头看了看屋门方向似乎并未有任何物事的存在,如果门的方向做为了前那床的方位正应是后了,呆立了片刻后向着床的位置飘去。

到了床前细细的辨识,果然在床侧放置着一捆捆的木简,小心的取下了最上面的一捆在地上展开来,上面所写的正是一篇札文,不过标题却是一个字,“生”。

“生本为重生,重生方可再生,三生后通晓天下逃出苦海,悟欲生即先无生也,无生即可再生是也。”

怔怔的想了想有些糊涂,伸手取下了第二捆木简。

“此生非彼生,悟其道而为之方可再生。苦强行而为则无生矣,慎之慎之,余观天下无人能跳出此界,欲渡有缘竟十年未果方知众生芸芸俱谈生却不知生为何物也。入室者当知。”

取下了第三捆木简后矮下身来盘坐于地上的灰土之中,伸手将地上的灰尘扫向两侧,将木简平铺于地细细的读去。

“歌曰:气从虚生本应生,生生无尽缓中行,闾合凤尾扫群山,直冲泰斗见神明,一点太上重清灵,方落九霄见仙君,顺势后萦下九天,反转回荡睡梦眠。”

这些内容我能看的清楚心里也能明白,留札之人所述的正应是气息自已能够周转生天将体内的气机强盛,然后从中体会安然的将自己放入那似梦非梦似醒非醒的境界之中,也正是我最初在修行时常常所用的方法。

由此看来此人当真是与我走了一条相同的大道,只不过他将死当成了生不知何意,也许对修练他有着自已独到的见解,可者这些文本就是记录了他修行时所遇过的一些事,不由的点了点头再取下一捆缓缓的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