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言情凤于九天:异世神扇
1789700000051

第51章

李华忙道:“哥哥的确有事,才回来的晚了点。”揪着我耳朵的手放了下来,我疼的赶紧用手不停地揉着。

“哼。下次外出不告诉俺,你等着就是了,”见没被哄出什么,吕护士甩了甩长长的辩子狠狠地挖了我一眼。

我慌不迭地点着头,忽然想起主要的事,对吕护士道:“姐,你给俺看看这上面写了些什么。”赶忙从口袋中掏出昨天描了字的小纸片递给了她。

吕护士接过来看了一下,眉头皱了皱对我道:“去俺爹那儿,让他看看,这有些儿字怎么有点不像现在的。”

于是,我们一行三人出了我家的门向吕护士的家而去。在路上碰上了校长,拿过我描的纸片看了一会,叫我们一起到了学校。

学校的图书馆只有一间,约二十个平米,钥匙在校长手中。

进了门,校长径直走到了一排书架前,抽出了厚厚的一本书,招呼我们坐了下来,一个从开始不停地翻动着,不住嘴地嘟囔着。

时间过的很快,眼见的天到了晌午,外面到处乱跑的孩童已渐渐地没了影,大概是家去了,毕竟到了晌午饭的时候。

校长终于长长地出了口气道:“不错,就是这了”然后将在桌上堆的书一一放回,拿起一张到处写满了字的白纸接着道:“这是一篇用古文写成的的一部分,用的是一种很古老的草书之类的书法书写的,是一个人对后来一个人留下的话。你们找俺就对了,这乡上认得它的人除了我不作第二个人想。亏了俺学了些个书法,要不然还真拿它没辙。俺已经把它变成了现在的简化字,你们看看吧。”脸上挂着甚是得意地微笑。

吕护士一把夺了过去,将纸上的字不连续地念了出来。

原来那些个字果真是一个人的留言,那个人在墙上写得是,“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髓,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即三万六千神备于兆身,成真人。惶惶真子留。”

至于洞口的四个大字则是“蓬玄洞天。”

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李华更是一脸地迷茫。两人你看看我,我瞧瞧你,不敢作声。

吕护士念完后将纸片使劲一甩扔到一边:“走了,快家去吃饭了。”

我赶紧将吕护士扔了的纸片拣了起来,拉着李华不顾吕护士的大喊小叫飞速地向家跑去。

校长在后面连声喊着:“慢点慢点,看看,别摔着。”

成年后的我一直保留着那张纸直到李华的再次出现,我拉着他在省图书馆中查到了相应的文字记载:蓬玄洞天,仙人们的第二大洞天,周回一千里。

山图公子著书《云笈七签》,有天地官府图,叙洞天福地,蓬玄洞天就属山图公子管辖。只不过那个留言是不是山图公子所写或是他人所留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惶惶真子是个什么人或物的,只怕是一个谜了。

好日子总是过的很快,眨眼间已到了上元佳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在这些日子里已恢复了根深蒂固的传统的村民们要大肆庆贺,乡上也重新组织了迎紫姑、放花灯、打灯谜和大秧歌表演,还特地从省里接来了戏班,至于魔术什么的有了上次的教训,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表演的,不过这已是多少年来的第一次了。

据村长说晚上还要燃彩灯、放焰火。

据村民说有还有些个好事之人,颇具善心在乡政府的大道上搭了大木桥一座,即可观灯赏月又能让村民们游百病。游百病的意思是在上元节夜出游时的女人们一定要找个桥儿走一圈,能治病延寿,这也不过是百姓们的一种心愿而已。

对于迎紫姑,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知道。

据老人们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嫉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是故百姓们多以女人扮做紫姑,于夜间在厕所旁边、猪栏的前面燃香供奉,迎而祀之,以保佑家里清洁无秽、五谷丰登什么的。

按老人们的话说,刚解放那阵,这些活儿年年都要作的。那时那秧歌舞的是“十里八村人人跳,猫儿狗儿都学会了”。

只是到了后来在个跃进什么的年份,乡在改了公社后第二年大灾,光村上接流民数已达数千,村口架起了十数口大锅,在后来被强行拆除的老爷庙里安置他们,以至于老书记一病不起。也据流民说已有冻饿而死人之事发生,从那时往后就不再有此等热闹了。

也是在那一年的上元节,老人们的老人们从雪地里硬是救回个已昏迷的年轻人,他那时的身份很是不好,村民们不为已甚,让其为孩儿们启蒙,这才有了后来的校长,讲起此事老人们相互唏嘘不已。

这些日子李华依旧的早出晚归,我知道他做什么,也不便与老人们言明,只能吱唔地替他遮掩,直到前夜厉声与他说道今日不可外出,将与老人一起至乡上共渡佳节,他才一觉睡去,太阳高挂时还未起得床来。

吃罢早饭后,村长架了马车,约了校长和我们一家乘兴而去,能与两个村上的顶尖人物同坐车儿而行,老人们很是开心。

路上,各村村民络绎不绝,兴高彩烈地向乡里进发。

一路无话,太阳正晌午时已到了地方。

李华紧拉着我的手,好奇地看着天上用铁丝高高地挂的、地下用绳儿串成一捆捆地无所不在的各式灯笼,瞧着身前身后熙熙嚷嚷的打扮的五颜六色的村民们,兴奋的脸儿有点发红。

老人们对此是大加评价,这个做的好,那个欠些火候。李华也时不时地插上几嘴,招来一串白眼,可并不在意地继续着他认为正确的话语,有几次让些卖灯的村民直接轰了去,仍然是兴致不减,导致我与村民们口角不断,对李华有些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