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铁骑王者——成吉思汗
17890100000016

第16章 攻金报仇(3)

智勇双全的木华黎,也在思索这件事。他听成吉思汗此说,十分振奋,便回禀道:“请大汗放心,建立炮军之事,由我来安排办理,如有差谬,甘受大汗处罚。”随之,木华黎立命唵木海为随路炮手达鲁花赤(宣差,一方之官),挑选精明强干的500余人进行炮技训练;又命将金国、西夏俘获的能工巧匠,赶修从金军、夏军那里缴获的大石炮。1214年诞生了蒙古军的第一支炮兵部队。

成吉思汗非常关心这支特种兵的建设。他下令,今后凡屠城,一切能工巧匠都在免屠之列;凡归降的能工巧匠和懂技艺者,都要受到特殊优待。冀州(今河北冀县)人贾塔刺浑在归降蒙古后,因懂炮兵技术,受到成吉思汗重用。贾塔刺浑在金国招募会用炮的壮士数百人,为组建蒙古炮军作出了贡献,因功被成吉思汗授予龙虎上将军、行元帅左监军,后来又升总领元帅。中都人薛塔刺海,带领金国炮手300人投归蒙古,被成吉思汗封为炮水手元帅,不久,以炮功升任炮水手军民诸色人匠都元帅,负责组织修炮和造炮。其子也以炮功屡屡升迁,成为当时著名的炮兵世家。另一个炮兵世家是清州(今河北青县)人张荣,归降蒙古后,因熟悉炮技,以功被成吉思汗授予怀远大将军、元帅左都监,掌管蒙古船炮制造事宜;后升炮水手元帅。张荣受炮伤后,成吉思汗极为关切,特地安排他到北方养病。其子、孙袭职后,均以炮立功,成为蒙古炮军的骨干。

蒙古自从建立炮军后,不仅有一支善于野战、天下无双的铁骑,而且还有了炮兵这样一支威力强大的攻坚力量,真是如虎添翼,所向无敌。

九、乘机占中都

1214年春,成吉思汗退出金国后,金帝完颜珣对蒙古军的凶猛善战和诡一直心有余悸。他担心有朝一日蒙古军再来进攻,那时中都难保,金国就将灭亡了。于是,同年五月,他下令向南京(今河南开封)迁都,命平章政事完颜承晖为中都留守、都元帅,左丞相抹撚尽忠为左副元帅,奉太子完颜守忠等留守中都。六月,金廷开始迁都。金帝因不信任契丹人组成的磨军护送,行至良乡(今属北京),命令他们将铠马全部交还女真军,因而激怒了磨军官兵,遂发动兵变,杀死主帅女真人详衮,而举砍答、比涉儿、札剌儿3人为帅,回兵向中都进发,并派人去联络蒙古,归降于成吉思汗。

正在鱼儿泺(位今张北县西北)驻扎避暑的成吉思汗,闻讯大喜,决定乘金磨军哗变和金廷迁都混乱之机,发兵进攻中都。他说:“金帝既与我和好共处,今违约南迁,破坏和议,是我出师有名;金麿军来归,中都人心惶恐,正是我出师之良机。”特命三摸合拔都率蒙古军、石抹明安率女真降军,出其不意从古北口入长城,会同降蒙磨军,合围中都。为了牵制金军力量,成吉思汗又命木华黎率军进兵辽西,协同辽王耶律留哥尽取辽西和辽东之地,使金军首尾不得相顾。

三摸合拔都和石抹明安遵照成吉思汗的旨意,率军袭破古北口南下,正好与降蒙磨军对中都形成夹击合围之势。遂以一部兵力围城,迫敌困守;以主力设伏打援,扫荡和招降中都外围各州县,断绝中都与外界的联系,使中都变成一座死城。

时至1215年3月,金帝派往中都救援的最后一批军队3.9万人及运粮队,被蒙古军全歼于涿州和霸州一带。自此中都援绝粮尽,饥困益甚,人以相食。成吉思汗乘金中都之危,遣使到南京,向金帝完颜殉逼降,要其撤去帝号,改封为河南王成蒙古的附庸。这是要金国不战而亡,故遭到金帝的拒绝。

成吉思汗宣谕三摸合拔都和石抹明安,为了减少自身的伤亡和对城市的破坏,对中都继续围而不打,静待其降。五月初二,金中都主帅完颜承晖见大势已去,服毒自杀;副帅抹撚尽忠贪生怕死,潜出城外南奔;余众以城降,蒙古军入城。

成吉思汗闻中都大捷,特命大断事官失吉忽秃忽等人赴中都犒军,并检视中都金银币藏。金国守藏官以金银为礼物拜见,忽秃忽坚辞不受。不久,忽秃忽还报述职,成吉思汗问:“曾否受贿?”忽秃忽回答:“未敢接受。”成吉思汗问其原因,回答道:“今城既陷,其物全归大汗,他人不得私有。”成吉思汗赞扬忽秃忽识大体和廉洁奉公,加以厚赏,并号召将臣效法。

1216年,成吉思汗为了弄清金国在黄河以南的实力,以军事威慑迫使金廷早日崩溃,特派三摸合拔都率蒙古精骑万余,由西夏出发南下,绕过潼关,远程奔袭金国新都南京。兵至京郊杏花营(今开封西20里),适遇金援军赶到,交战不利,三摸合拔都率军西克潼关、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等地,旋东进再至南京城下,发现金新都屯有重兵,势难骤破,遂北渡黄河而返。此次武装袭扰活动,使成吉思汗明白了金国确实还有力量。欲在短期内灭金是不可能的事。加上西域闹事,于是决定转移战略主攻方向,只留少量兵力在金国,而抽调主力准备西征(蒙古军西征,见第四章)。

1217年初,蒙古军主力陆续撤离金境。金军乘机陆续收复黄河以北除中都(今北京)、北京(今昭乌达盟宁城)等几个战略要地外的广大地区;有些地区则被地主武装所控制。成吉思汗听到这些消息后,忧心忡忡,欲物色一位能代他在金国境内维持局面的统帅。谁能担此大任?他想到的最佳人选是木华黎。

木华黎,是成吉思汗麾下一员出类拔萃的大将,从蒙古草原到中原战场,他作为成吉思汗的参谋长,辅佐大汗运筹全局,或独率一军征战,均立战功,被誉为蒙古四杰之一,位在诸将之上。他与大汗的关系,正如成吉思汗所说,“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一样。

1217年秋,成吉思汗把指挥攻金战争的大权授予木华黎。诏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统帅在金境内的蒙古及其他别部、契丹、蕃、汉诸军,共约1.3万人。授权他凡一切攻金事宜,不须请示报告,皆可自行决策处理。为了让木华黎有充分的指挥、生杀大权,还特地赐他九旃大旗——类似封建帝王的尚方宝剑,并告谕诸将:“木华黎建此旗,以出号令,如朕亲临也。”最后,成吉思汗又对木华黎说:“为了西征,主力军都随我去了,只给你留下很少兵马,你可招集各地豪杰,以为己用,具体办法由你自己去定吧。”

按理说,大汗给木华黎只留下1.3万兵马,以如此之少的部队,在长城内外、黄河流域的广阔战场上作战,不用说是打败金军,恐怕连支撑局面也是极不容易的。然而,智勇双全的木华黎,既能深刻理解成吉思汗的战略意图,又能顾全大局,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辱使命。他深感有大汗的授权,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强大的敌军也能战胜。

事实果真不出成吉思汗所料,不几年木华黎在金国地面便开创了新局面。1220年,木华黎略定辽西、河北、山西、山东等地。1221年,木华黎引军西渡黄河,夺取陕北、关中、晋南等地。他的主要诀窍是继承和发展成吉思汗的战略战术,充分利用金国境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招纳和重用了60多个汉族、契丹族等地主武装首领以及反金的农民武装首领,来为蒙古争城夺地,瓦解敌军,壮大自己。其中有河北清乐军(又称黑军)首领史秉直的儿子史天倪、史天泽,有河北地方武装首领、金中都留守、行元帅事张柔,有北京契丹军首领寅答虎、吾也而,有兴中府(今辽宁朝阳)土豪、兵器制造专家石天应,有金邢州(今河北邢台)节度使武贵,有南宋济南治中严实,南宋涟水(今属江苏)忠义军统辖石珪,南宋京东安抚使张琳,有辽东川州宗族首领刘世英、刘德仁弟兄,有金万户王玉,金将小史李帮瑞(后为木华黎至宋大使)等人。

在此期间,木华黎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认真采纳汉将的建策,改变蒙古的屠城政策和夺地不守的“行国”惯例,不嗜杀,禁剽掠,释放反复者,注意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注意占领地区的治理,巩固了后方基地。

1223年,木华黎病逝闻喜(今属山西)军中。成吉思汗闻报,无比悲痛,诏令木华黎之子孛鲁(时年27岁)袭职,继续指挥攻金。孛鲁继承父志,于1227年迫降山东义军首领李金,授以山东淮南楚州行省,此举使许多州县闻风归附,把蒙古势力延伸到淮河中下游一带。

在木华黎父子指挥下,蒙古军已稳固地控制了旧黄河以北广大地区。金国皇帝退守河南,以重兵屯驻潼关附近,沿黄河2000余里,分为四段派几十万大军坚守,形成蒙、金隔黄河对峙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