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航天科学探索发现全纪录
17880900000006

第6章 航天人物(6)

1961年4月12日清晨,汽车载着加加林沿着“英雄大道”直奔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此时此刻,加加林的体温不能升高半度,脉搏不能多跳5次,否则就要由另一位同样受过充分训练的人代替他,加加林真不愧是一位冷静沉着、坚毅勇敢的宇航员。两小时之后,加加林被固定在“东方1号”“宇宙飞船”的座舱里。这是一个直径2米多的球形座舱,座舱只能乘坐一名宇航员,它有3个观测窗口,配有各种仪器仪表和一台电视摄像机。宇航员的坐椅是弹射式的,可以在发生意外险情时弹射脱险,也可以在降落时弹射出飞船。莫斯科时间9时7分,6台发动机发出轰鸣,“东方1号”离开发射台徐徐升起,宇宙航行开始了。加加林在飞船中,起初感觉巨大的飞船很慢很慢地离开了发射装置,但很快就觉得超重在增强。他感到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沉重地压迫着整个身体,就连手脚稍微动弹一下都十分困难。9分钟以后,飞船顺利地进入地球轨道,加加林顿时产生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奇妙感觉,他知道这时已经进入失重状态。这对于地球上的人们来说是从未有过的体验。他是第一个品尝失重之“蟹”的人。忽然间,一切都变轻了。双手双脚,以至整个身体,所有没有固定的物体都飘起来了。从水管子里流出的水滴,变成了小圆珠。它们自由地在空中移动着。碰到舱壁时,就粘附在上面了,像是花瓣上的露珠一样。加加林小心翼翼地解开安全带,轻而易举地离开坐椅,开始向舷窗飘浮。当他从窗口看到下面的整个地球时,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真是太美了!”是的,地球看起来像个大圆球,色调浓艳,五彩缤纷,一个蔚蓝色的光环套着地球。这条环带一点点加深,逐渐变成海蓝色、深蓝色、紫色,最后转变成浓墨般的黑色,非常赏心悦目。正当加加林陶醉在欣赏地球美妙的景色之中时,突然,一下子全黑了下来,飞船进入了地球的阴影带。从舷窗向外看去是黑暗的深渊,满天的星斗。宇宙中的星辰亮极了,它们不闪动,发出平稳的冷光。10时15分,“东方1号”“宇宙飞船”环绕地球一周飞近非洲大陆上空。10时25分,飞船开始减速进入稠密的大气层。加加林透过舷窗,看见了包围着飞船的熊熊大火和惊心动魄的紫红色反光。但是,尽管他置身在一个迅速下降的大火球里,座舱内的温度却仍然只有20℃。在大约7公里高空,加加林从座舱里弹射出来,用降落伞降落在苏联的一个村庄附近,很快被接回莫斯科去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就这样顺利结束了。

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和飞行教练员在一次例行训练飞行中,因一架双座喷气式飞机坠毁而罹难。年仅34岁的“人类进入太空第一人”加加林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加加林的太空之行开启了人类探询宇宙空间的新纪元,在他之后,苏联和俄罗斯相继有100多名宇航员先后飞入太空。为纪念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的壮举,俄罗斯把每年的4月12日定为宇航节,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缅怀这位英雄人物。

“卫星之父”吉洪拉沃夫

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的出世,造就了一个新时代。除了发射这颗卫星的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科罗廖夫之外,这颗卫星的总设计师吉洪拉沃夫同样功不可没。

吉洪拉沃夫于1900年7月生于弗拉基米尔城,少年时代就开始涉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著作,对宇航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吉洪拉沃夫19岁时志愿参加苏联红军,25岁时毕业于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工作后曾研制出一批创纪录的滑翔机。1927年,吉洪拉沃夫结识了科罗廖夫,后来他们一道加入了火箭研究小组并倡议建立了喷气推进研究小组。他们在莫斯科的一间地下室里开始着手研制火箭发动机。

1931年,莫斯科成立了“反作用研究小组”。一年多后,研究小组创建了实验火箭工厂,这个厂的厂长就是科罗廖夫。当时,实验厂下设四个组,其中第二小组由吉洪拉沃夫领导,他负责研制火箭发动机。就是在这里,吉洪拉沃夫研制出了苏联第一枚液体火箭09号。这是一种采用胶状汽油和液氧作推进剂的火箭,被称为半液体火箭。1933年8月17日,09号半液体火箭发射成功,飞行高度0.4公里。几天后,另一枚改进的09号半液体火箭上升了1.5公里。

第一枚试验液体火箭发射成功以后,吉洪拉沃夫萌生了研发人造卫星的思想。他认真研究了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宇宙火箭列车》、《火箭最高速度》等著作,论证了就当代火箭发展水平而言,能够获得第一宇宙速度发射卫星所必备的条件。1934年2月17日,吉洪拉沃夫去卡卢加城会见齐奥尔科夫斯基,受到了这位宇航先驱的教诲。老人家在询问了吉洪拉沃夫的有关情况后,为他的研究计划拟定了一批重要的研究项目。吉洪拉沃夫由此确定了自己的目标:研制人造地球卫星。同年,他在一次会议上提出:用火箭把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到同温层和宇宙空间去。可不久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苏联全力投入伟大的卫国战争,于是这个设想只有到了卫国战争结束以后才提上了计划日程。吉洪拉沃夫组织了一个专家小组,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和研究,证明当时单级火箭最多只能达到每秒7公里的速度,而且仅考虑到使用最好的推进剂,而未计入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认为,只有靠多级火箭的接力来加大推力,才有可能达到每秒7.9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

吉洪拉沃夫研制人造卫星的设想,曾遭到一些人的冷嘲热讽,有人认为这是不现实的,把吉洪拉沃夫讥笑为“怪人”。但吉洪拉沃夫不以为然,不但不改初衷,还倡议成立一个特别小组,探讨制造人造卫星的理论问题。1948年6月,他申请在一个学术年会上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然而有些科学家把他的报告说成是“幻想文学”,在“浪费时间”。但科罗廖夫支持他,并建议把他的研究成果列入研究所的研究计划。后来,吉洪拉沃夫在另一个年会上作了题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借助多级火箭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和制造人造地球卫星的可能性》的报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当时科罗廖夫正在研究的单级火箭速度可达到3公里/秒。在此基础上,吉洪拉沃夫在报告中完成了对二级火箭的分析工作,提出完全可以把较重的卫星送上地球轨道。鉴于他的科学论证更加充分,科罗廖夫保持了吉洪拉沃夫的“卫星”小组,并在1953年把这个小组吸收进进了设计局。

1954年,吉洪拉沃夫提出了论证人造地球卫星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建议。他在建议中指出:“目前所进行的新产品研制情况,允许我们考虑在近几年内制造人造地球卫星的可能性,适时合理地组建科研机构,以便对卫星的研究工作进行初步的探索。”科罗廖夫和科学院院长凯尔迪什都表示赞同。1956年1月30,他们一致决定开展研制人造卫星的实际工作。

1957年6月,苏联设计制造出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1号。8月31日,科罗廖夫和吉洪拉沃夫一致决定进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联合试验。火箭和卫星于9月初相继被运到发射场。10月4日,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此后,吉洪拉沃夫又为苏联载人“宇宙飞船”和星际探测器的研制作出了许多贡献。1974年3月4日,吉洪拉沃夫在莫斯科逝世,终年74岁。

吉洪拉沃夫设计的“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总共在太空飞行了92天,第二年1月4日“寿终正寝”,坠入大气层烧毁。尽管它其貌不扬,尽管它“真正所能做的只是发出蜂鸣声”,但它却先声夺人地宣告:人类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

火箭控制专家比留金

航天运载工具一般包括火箭结构、动力装置、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火箭飞行,首先离不开动力装置,因此作为火箭动力装置的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对于运载火箭的成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把发动机比喻为运载火箭的心脏,那么控制系统就犹如运载火箭的大脑。控制系统保证运载火箭的稳定飞行和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因此控制系统的发展,对于运载火箭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宇宙航行的命运。在火箭的控制装置方面,苏联著名的火箭专家比留金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比留金生于1908年。早年丧母,生活艰难。1926年随父自原列宁格勒迁居莫斯科,中学毕业后进入中央航空气动力研究所当钳工,又被选派到颇负盛名的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院仪表系深造,毕业后回到航空气动力研究所任工程师。1944年他领导了一个飞行自动化小组,开始从事火箭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他参加专家小组赴德国考察火箭技术发展情况,参与接收工作。比留金带着工具到处收集废墟中遗存的火箭仪器设备,特别注意寻觅作为火箭“感觉器官”的控制系统,以便探索新的研制途径。

1947年起,比留金承担研制苏联第一枚远程火箭自动控制系统的任务,一年后通过试验,取得很大进展。接着参与研制P—2火箭的控制系统并获得成功。这种控制系统虽然复杂一些,但仍和自动驾驶仪类似,技术上没有特殊要求,后来在研制P—5火箭过程中,新的控制系统失去稳定,谁也搞不清可靠性差的原因在哪里。虽然当时既没有任何模拟试验设备,也无电子计算机,一切都要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另辟蹊径,寻找症结,但比留金却知难而进,亲自试验,动手计算。他终于发现这是一种火箭静态非稳定现象。这就是说,切不可把火箭看做是刚体,火箭具有弹性,又装有液体燃料,控制系统中的陀螺仪表必然引入附加误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研制一个控制火箭发动机参数的系统,即所谓视速度调节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控制火箭飞行保持在稳定状态。比留金攻克了这个难关,使火箭控制系统前进了一大步。

1957年8月21日,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枚P—7洲际火箭。这种火箭更加复杂,有大量调节参数。比留金成功地解决了它的控制问题。这一新型洲际火箭成为苏联研制从“卫星”号到“联盟”号运载火箭的基础,从而得以可靠地把一颗颗卫星、一艘艘飞船送入太空轨道飞行。

比留金在火箭控制系统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矢志不渝地改进和完善火箭控制系统。电子计算机刚刚问世不久,他就大胆地把它引入到航天器上来。除了在运载火箭上采用外,还曾把它装在“月球9号”自行星际站上,首次实现了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在他的领导下,苏联研制成功了各种“宇宙飞船”和自行星际站的控制系统。

比留金不幸于1982年病逝。作为同科罗廖夫一起担任苏联航天总设计师委员会的6名成员之一,比留金默默无闻地为火箭控制系统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载入了苏联航天史册。

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世界著名的火箭控制专家,比留金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大师们的成才之路、成功之路其实就是一条创新之路。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可走,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可能取得最后成功。

列昂诺夫的太空“第一步”

随着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如今,宇航员在太空行走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了,尤其是美国和俄罗斯宇航员,为了建造和修理空间站,他们经常到太空去漫步,甚至一待就是几个小时。然而,人类进行第一次太空行走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因为当时对舱外活动所要遇到的各种情况还知之甚少,因而太空行走就被认为是一种风险极大的事情,搞不好宇航员可能有去无回,成为“人体”卫星。最早成功进行太空行走的是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

1965年3月18日上午10时,苏联“上升2号”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这次被选为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有两名,一位是驾驶员列昂诺夫,另一位是指令长别利亚耶夫。结果飞船刚一起飞,就遇到了麻烦,本来应该进入距地球300公里的预定轨道,但运载火箭却过分卖力,实际高度达到了500公里。按照原定计划,飞船围绕轨道飞行第一圈时,列昂诺夫就开始进行出舱准备。他身上系了一根与飞船相连的缆索,长5.35米,内有一根电话线,目的是与飞船保持联络,防止宇航员飘离飞船。但直到第2圈,列昂诺夫才打开了向内开的舱门。11时34分51秒,地球上的人们从电视上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当“上升2号”飞越里海上空时,气闸舱的圆形舱盖开始移动并逐渐开启,接着,身穿航天服的列昂诺夫先从舱口伸出了他戴着头盔的脑袋和肩膀,然后是整个身体。地面指挥中心听到列昂诺夫从太空中传来的声音:“我正在脱离。”接着又传来两遍同样的声音:“人——外——出——到——宇宙——空间啦!”人们从电视的荧光屏上看到,列昂诺夫的动作过程像是潜水员从潜水艇中进入海底,只不过潜水员通过的是水闸,宇宙中的危险性不知要比水中的危险性大多少倍。由于飞船和宇航员都处于失重状态,空间漫步不是在走,而是在飘。动作稍有疏忽,宇航员就会飘离飞船而永远回不来了。为了保证安全,一根长5米的缆索把宇航员紧紧拴住。缆索中的电话线保证了舱内外两名宇航员的通话,电缆线还把舱外宇航员在宇宙空间的一切生理感觉、生物功能测量数据传回座舱并发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