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的艺术形象,这是理性主义的特点之三。最基本的简洁是美的耐久的保证。简洁是那种“合理的、不言自明的、清楚的、未经修饰的性质”。秉承理性主义“形式追随功能”的哲学,在建筑形式上,多以抽象的几何造型,如直线、圆、长方体、圆锥体等构成建筑的基本造型,在外立面并不追求过分的惊人效果,建筑的艺术通过细微的设计来作充分的表达。如柏林德累斯顿银行,建筑布局采用了与历史有联系的方圆结合形式,但从外立面上根本看不出来,进入大厅后才能体会到空间变化的玄妙,方圆形式因此构成了多重立面表达:内与外的,直与曲的,如此等等。在外立面处理上,遵从严格的高度限制和规划条例,淡赭石色的砂岩墙面上镶嵌突出的垂直窗洞,青铜色的窗框,可调色的光影形成高贵而内敛的气质。
从总体上看,德国理性主义建筑已发展得极为成熟,在结合可持续建筑技术、城市文脉等人文主义因素之后,理性主义已经一改草创之初的平淡、刻板,形成精致的、耐人寻味的、功能实用的、具有历史感的建筑风格,这其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节)德国建筑类型和典范
16世纪初,德国建筑地方性很强,迟迟不能形成有影响的风格。建筑平面布置不整齐,没有内院,体形自由。有些城市建筑型制和形式稍稍整齐一些,它们的尖顶格外锋利,格外高,像出销的剑。16世纪后,受意大利影响逐渐明显,柱式被广泛采用,构图趋向整齐,风格趋向一致。德国南部建筑大多为北意大利式样,西北部比较接近于荷兰式样,北部较多地保留了中世纪的建筑传统。
18世纪后,德国建筑移植了法国建筑艺术,兴建了一批公共建筑。这些建筑部具有独创性,有强烈的德国特色,室内装饰达到很高的水平。德国建筑主要是基于理性主义,以简洁实用为主,很多建筑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有体育建筑、工业建筑、文化场馆建筑等等。
1.体育建筑
无论是古罗马的大斗兽场,还是现代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和穹顶式的大型场馆,这些部是“体育设施”。现代的体育建筑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开始出现的,70年代以后,由于建筑材料领域的技术革新,大跨度结构技术在向轻型化、大型化发展的同时,开始出现了体现材料本身特性的结陶与设计。其中薄膜材料实现实用化后,因其重量轻、形状可以变化、采光性好等特性而产生了悬索结构的高自由度造型和充气结构等不同于以往构思的结构造型。
(1)体育场馆
为了迎接1960年的奥运会,罗马兴建了多项体育设施,小体育宫就是其中之一。这座体育宫是为举行篮球和拳击比赛用的,要求容纳6000~8000名观众。负责这项工程的建筑师是阿尔巴尼·特罗齐,结构工程师是有名的皮埃尔·奈尔维。奈尔维是位钢筋混凝土大师,善于把结构的力学性能同结构的形式美结合起来,因此也不妨称他为建筑师。罗马小体育宫是奈尔维的一个著名代表作,由于结构形式优美,以致人们常常仅记住奈尔维的名字而把建筑师的名字遗忘了。
小体育宫平面为圆形,直径60米,屋顶是一球形穹顶,在结构上与看台脱开。穹顶地上部开一小圆洞,底下悬挂天桥,支配照明灯具,洞上再覆盖一小圆盖。就视觉而言,略嫌低小。穹顶宛如一张反扣地荷叶,由沿圆周均匀分布地36个“丫”形斜撑承托,把荷载传到埋在地下地一圈地梁上。斜撑中部有一圈白色地钢筋混凝土“腰带”,是附属用房地屋顶,兼作联系梁。球顶下缘由各支点间均分,向上拱起,避免了不利地弯距。从建筑效果上看,既使轮廓丰富,又可防止因视错觉产生地下陷感。小体育宫地外形比例匀称,小圆盖、球顶、丫形支撑、“腰带”等各部分划分得宜。小圆盖下地玻璃窗与球顶下地带形窗遥相呼应,又与屋顶、附属用房形成虚实对比。“腰带”在深深地背景上浮现出来,既丰富了层次,又产生尺度感。丫形斜撑完全暴露在外,混凝土表面不加装饰,显得强劲有力,表现出体育所特有地技巧和力量,使建筑获得强烈地个性。
在这项工程中,奈尔维不仅表现了娴熟的结构技巧、创造性的构思能力,同时也表现出很高的建筑意识。小体育宫的天花非常美,像是一朵凹凸相间的葵花。一条条精致的拱肋,轻盈秀巧,又像是昆虫的薄翅。Y形支柱是浅色的,支点很小,从里面望去,整个穹拱仿佛悬浮在空中,似乎观众一阵掌声就能把它送上苍天,真是意境无限。难怪有人称奈尔维为“钢筋混凝土的诗人”。
(2)体育中心
德国体育场坐落在距慕尼黑市中心区仅4公里的地方。并于1968年开始施工,1971年底全部建成。总占地面积为3平方公里,主要建筑有可容8万人的体育场,可容7000人的体育馆,可容9000人的游泳馆和各种球类及自行车的训练、比赛及赛前活动等场地。还有高达290米的电视塔和广播电视中心,以及为运动员、观众和新闻工作者服务的奥林匹克村和新闻报道城。场内有大片人工湖和土山,85万平方米的草坪、树林,还设有露天剧场和观景台,形成了环境宜人引人入胜的体育公园。
该建筑最显著的特征是巨大的帐篷屋盖,这成为建筑技术上轰动一时的奇迹,同时也成为“慕尼黑的标志”。由45岁的斯图加特建筑师拜尼施受1967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上德国馆一个小小的帐篷式结构的启发而创造的。它覆盖了半个体育场、整个体育馆和游泳馆及人行走廊区,面积达7480平方米。屋盖重达3400吨,由12根40~80米的高大桅柱及45根34米高的小桅柱支撑。屋盖的网索钢缆每一小格为75平方厘米,通过数以十万计的柔性缓;中装置接头以保证自由伸缩,上面覆盖浅灰棕色透明丙烯塑料玻璃。除了使64000名观众免受日晒雨淋外,这个屋顶构成了建筑自由、奇特、富有个性和独创性的外部轮廓。它的形体与周围的草坪、树林、山坡和湖泊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优美宜人的景观。同时,透明的屋面使室内视野不受阻挡,室外景色一览无遗,颇为壮观。这个屋顶也是世界上最贵的屋顶,当时造价为1亿6500万马克!
体育场不仅外形别具一格,而且配套设备齐全。看台共有4.7万个座位和3.3万个站席,观众离场上最远处的距离为195米。西看台上面最高处有体育评论员室。南北看台上方装有电子显示牌。看台下面设有更衣室、休息室、工程技术室、诊疗室、会议厅、贵宾室和新闻记者室等,还有停车场以及小卖部、餐厅和必要的通讯设施用房。场内铺设了天然草皮,草皮下25厘米处按照设计铺设了全长18.95公里的管道,形成加热管道网,冷天可以导入热水,增加场地的温度,这样可以保证草皮四季常青。运动场的跑道是塑料跑道。奥林匹克火炬塔安装在体育场南侧的小山丘上,这样从各体育场馆都可以看到。
2.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是指从事各类工业生产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房屋,是工业建设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从事工业生产的房屋主要包括生产厂房、辅助生产用房以及为生产提供动力的房屋,这些房屋往往称为“厂房”或“车间”;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房屋是指为工业生产存储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仓库、存储与修理车辆的用房,这些房屋均属工业建筑的范畴。
工业建筑既为生产眼务,也要满足广大工人的生活要求,随着科学技术及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建筑的类型越来越多,生产工艺对工业建筑提出的一些技术要求更加复杂。为此,对工业建筑的设汁目标要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1)办公建筑
在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附近,有一幢凌空悬立,银光闪烁的圆筒形塔楼,它就是德国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简称BMW)办公楼。这幢办公楼不但以其闪光的外观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更以其独特的建筑方法而闻名于世。
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塔楼建成于1972年,由德国建筑师卡尔·施万策尔设计。办公部分有22层,层高3.82米,净高2.9米,加上底层及中部的设备层和塔顶的三层,总高约100米。每层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平面如同四个连在一起的圆形花瓣。这四个花瓣是相连并相通的,自然形成四个单元,每个单元能容纳40人办公,家具可以灵活布置,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
这幢塔楼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了一种罕见的悬挂式结构。整个塔楼不是自地面一层层叠建而成的,四个花瓣形的办公楼是悬挂在四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吊杆上的,吊杆则悬挂在中央井筒一个16米高挑出的支架上。支架如同一平放在井筒上的十字,分别承受四个“花瓣”的重量和风荷,十字架将本身的重量和“花瓣”的荷载及风荷载经过中心井筒传递至地面。
塔楼的围护结构采用的是与层高尺寸一样的铸铝墙板,内层力口隔热板,窗子采用隔热玻璃,上部向外倾斜9度,以便噪音反射到吸音天花板上,地面满铺地毯,以减少和吸收噪音。
这幢塔楼下部是辅助建筑,有餐厅、电子计算机房、程序设计室、印刷所、电话交换机房等设施。地下层有一个可容1500辆汽车的停车场。
在办公楼东部还有一个碗状展览大厅,其外形酷似美国建筑师赖特设计的古根海姆美术馆。人们可循着一条凌空的螺旋形坡道顺序参观。大厅中央有一组放映室,可在四周圆弧形的墙面上投射出全景电影。
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办公楼结构新颖,风格独特,充分体现了当今世界工业建筑技术的发展。
(2)能源建筑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优秀能源,它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当今世界一致公认的最清洁、最无害的能源。世界各国有不少科研机构在研制和发展太阳能,其中,德国南部城市弗莱堡取得的成就最为显著。
弗莱堡位于德国、法国和瑞士三国交界的边境地区,历史悠久,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弗莱堡太阳能光电板生产厂科技中心,是展示该市太阳能研发成果的窗口。该建筑的外墙和屋面都是用它们生产的光电板组成的,因此,建筑本身犹如一幢太阳能利用的博物馆。
该建筑南北两侧在外观上迥然相异,北边是很实的方形实体,而南侧主要以通透的玻璃为主,很显然,这是建筑形式对当地气候的直接反映。
南侧的玻璃外墙是整个接待中心的亮点,墙面呈一定的倾斜度,通过计算选择的倾角,可以获得更多的直射阳光。两端部分外墙板,全部以该厂生产的太阳能光电板覆盖,耀眼的蓝紫色加上新材料的特殊质感,不但满足了主动利用太阳能的技术需要,而且还成为一种非常时尚、精美别致的装饰。当然,这也是该厂展示科研成果和新型产品的橱窗,具有强烈的宣传效应。玻璃外墙的上半部分伸出三层通长的遮阳板,表面也覆以光电板,其安装角度经过了精确的计算,既能保证一年中最大的平均阳光直射角,同时还能使其在夏天能尽量遮挡直射日照,而在冬天又能让更多的低高度角阳光射入室内,增加室内环境温度。玻璃外墙的下半部分每隔一个开间安置了可开启的窗户,它们能根据室内温度、湿度自动调节各自的开启角度,保证合适的通风量。
建筑的北侧由于不能得到直接日照而设计得比较封闭,窗户面积比南面要小得多,墙体做足了保温,并加设了空气间层,用手敲击,有明显的共鸣感。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降低建筑室内的热损失。
该接待中心在主动节能方面还做了很多文章。太阳能的利用是其重点。除了在南立面上加太阳能光电板之外,屋顶上也安装了不少。这些光电板可吸收的太阳能,在转化为电能之后,能满足整个建筑除了水以外的全部能耗,而且还能给生产车间提供一部分电力,基本做到了“零能耗”。除此以外,建筑在通风上也有很周到的考虑。在接待中心室外东、西两侧远离城市道路的草坪上,设有三处通风口,新鲜空气由这些采风口通过三根直径为1.2米的地下通风管送入室内。地下基本恒定的温度满足了给空气加热或降温的要求,因此,不论是夏季还是冬季,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都保证在让人感觉舒适的范围。再配合适量的外墙和顶部通风,建筑在空调、采暖上的能耗都可以大大减少。
除了降低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之外,建筑师还注意了建造过程本身的生态问题。考虑到建造时对地基土层的破坏以及对地下水系统的干扰,环绕建筑四周有深约一米的地沟,从地表汇集地面雨水,让雨水回到地下,有效地恢复和保持了地下生态系统的平衡。
弗菜堡太阳能光电板生产厂接待中心大楼,被专家们评定为节能和维持生态的样板。
3.文化场馆建筑
文化场馆主要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等这些文化场所。下面逐一介绍德国代表性的建筑杰作。
(1)剧院建筑
柏林国家歌剧院的正式名称为“柏林德意志国立歌剧院”是柏林一家最重要的歌剧院。因它位于菩提树大街,故又被称为“菩堤树剧院”。1740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刚一登基,就下旨盖了一座豪奢的大剧院。承当这项工程的任务,落到了当时在波茨坦宫廷效力的著名建筑家文茨劳斯·冯·诺贝尔斯多夫头上。他用了两年时间,将剧院盖成。1756年该剧院因经过7年的战争而关闭。1764年,歌剧院重新开张。1843年8月18日,一场大火焚毁了剧场,但只花了一年多,新剧院就落成了,而且各种设施都得到了改善。
随着柏林资产阶级地位的提高,剧院顺应时尚,也向平民开放。从19世纪后期到1918年革命,剧院一直保持着高水准的演出,但其间由于俾斯麦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风格显得保守,60余年间,只有三场首场演出。1896年,德皇威廉二世嫌旧歌剧院过于陈旧,不能适合时代需要,命令兴建一座新的歌剧院。但计划久经耽误,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更是遥遥无期地搁置了。革命后的1919年11月,剧院划归文化部管理,正式更名为国家歌剧院。从19世纪末到纳粹上台前这段时期,剧院的历史极为辉煌,它广邀名家助阵,不断推陈出新,然而辉煌过后,紧接着是空前的黑暗,在纳粹统治时期,剧院往日开放与探索的风气荡然无存,很多艺术家被迫流亡国外,但仍有一些名家在此工作,如卡拉扬等人,水平并未下降。1933年,纳粹掌握了国家政权,这个市立歌剧院改称作德国歌剧院,剧院被置于戈培尔的直接领导之下,建盖了当时号称世界最大的歌剧院。但由于政治上的干预较多,剧院演出水平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