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世界建筑文化
17875200000033

第33章 欧洲建筑文化(5)

其一,它拥有巨大而厚重的体量感,给人的印象是宏伟和肃穆的。究其原因,在中世纪,建筑师的重要任务是将修道院和教堂建造得如要塞般坚固,因为当时的欧洲依然处于兵荒马乱之中,古罗马的拱顶制造技术正适合于中世纪的需要,这种建筑形式既坚固又防火,相比于早期的巴西利卡式木结构建筑更为实用。但是,因为砖石拱顶的沉重,需要有厚重的墙壁和巨型圆柱来支撑,这便形成了建筑厚重的外观,也导致室内不能直接采光。

其二,罗马式教堂具有宏大的室内空间,随着礼拜仪式的复杂化和信徒的增加,需要更为宽阔的空间。于是在罗马式教堂当中三堂和五堂的中堂非常多见,加洛林形制的双耳堂和双半圆形后堂也被采用,圣坛区域扩大,并且出现了后堂回廊以及附设的礼拜堂。这种形制的变化,被认为是西方教堂建筑史上的重要改变。它使得罗马式建筑内部出现了变化统一的面貌,同时,室内布局也朝更为规则,更为和谐的方向发展,建筑师开始以标准的尺寸规划建筑的平面与空间,从而建立起罗马式建筑的秩序感。

在欧洲的大多数地区,罗马式建筑早期的石作技巧还是很低劣的,石头的表面很不齐整,砌在厚厚的灰浆岩上。券和拱的建造还很慢,没有完全掌握它们的结构。建筑物表面非常粗糙,墙垣很厚,主要的装饰是墙面上浮突出来的一排排的小圆券,大多在檐下。在进行建筑装饰时,拜占庭和阿拉伯人的装饰艺术被广泛运用。至12世纪,罗马式建筑几乎遍及全欧洲,不同民族和地区有其各自独特的表现。如在法国有各种地方学派;德国的则形式质朴;英国和西班牙都是接近法国罗马式的。西欧的封建艺术继承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等结构式样,很多建筑材料又取自古罗马废墟。罗马式建筑文化是建筑文化发展史上重要的阶段性形制,在建筑语言的表达和结构技术方面为其后的哥特式建筑的诞生做了铺垫。

罗马式建筑的内部使用筒拱、十字拱结构,由于顶部的荷载较大,支柱普遍比较粗重,后期的罗马式建筑在十字拱顶上使用了骨架券。建筑平面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在古代巴西利卡基础上再在两侧加上两翼,形成不等臂的十字架形,又在圣坛后边加上一些小屋,这种形式称为“罗马式十字形”;另一类是等臂的十字形,称为“希腊式十字形”。罗马式十字形的平面象征基督受难的十字架,因而成为欧洲最正统的教堂建筑形制。

在罗马式教堂中,开始大量使用浮雕和圆雕。当时人们大多不识字,把圣经中的故事和人物雕刻在墙上和柱子上,能使人们看得懂、理解教义的精神。雕刻的形式多样化,技巧也不断提高。雕刻的风格综合了蛮族传统木雕的影响。

总体看来,罗马式教堂的是比较封闭的空间,沉重的墙、墩子和拱顶,狭而高的中厅和侧廊,深而远的祭坛,幽暗的光线,产生了浓重的宗教氛围,以唤起信徒压抑和内省的情绪。罗马式教堂的基调沉重、厚实,具有不可动摇之感,仿佛是坚定的宗教堡垒。罗马式建筑文化在总体上厚重、坚固,宣泄了一种宗教激情,具有强烈的精神表现性,是建筑文化发展史上重要的阶段性形制,在情感语言的表达和结构技术方面为哥特式建筑的诞生做了准备和铺垫。

罗马式建筑有古罗马的建筑形式,但已不完全是古代罗马的形式了。大体说,这种建筑可以归纳为罗马拱券与“巴西利卡”大厅相结合。下面说一些实例。

先说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1063~1092年)。这是一座典型的罗马风建筑,它是由四部分建筑组成:中间是主教堂,其平面是拉丁十字式的,即“十”字的四个翼有一翼特别长。这一翼就是巴西利卡式的大厅。第二个建筑是圆形平面的洗礼堂,位于大教堂前面。第三个建筑是钟楼,即著名的比萨斜塔。此塔建造不到一半高度时,就倾斜了(由于地基的关系),后来停下来,但不久又继续往上建造。后来它便成为世界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第四个建筑是北墓。这四部分建筑形成一个区,称“奇迹区”,作为文物受到保护。

再说日耳曼的科隆使徒教堂(1220~1250年)。从这个建筑的外形可以看出,它与古代罗马建筑的不同之处,在于建筑的整体的比例。虽然它也用古罗马的半圆拱,但拱柱的比例拉长了,由原来的2∶1的高宽比变成为3∶1甚至更高,而且整个建筑也渐渐向上瘦长起来。从好多罗马风建筑教堂形象可以看出,上面已建有许多塔楼,而且用尖顶。这种建筑形式,也许出于基督教对天国的追求。另外,在大厅和拱廊内部,多用十字拱肋顶,不同于早期的屋架形式。

第三说杜伦姆教堂。此教堂位于英国伦敦,建于1093~1133年,是一座教堂团僧侣教堂。这是英国最有代表性的罗马风教堂。其东翼的拱顶可能是意大利以外地区带肋拱顶的最早做法;而中厅的带肋拱顶则是最早结合横向尖拱券的做法。中厅的柱墩交替使用圆形及复合形,柱墩上带有凹线装饰与带线脚的拱券,其中的歌坛是1093~1104年建造的,耳堂是1100~1110年建造的,中厅是1110~1128年建造的,带勒顶是1128~1133年建造的。

第四说昂古来姆主教堂。此教堂位于法兰西南部,这里本属罗马帝国的殖民地,因此建筑本来就保留了不少的罗马遗风。这座建筑的立面上,无论是券柱形式,还是其他细部装饰,都表现出典型的罗马风的形式。这座建筑的平面,明显地表现出它的拉丁十字特征。

(3)哥特式建筑风格

哥特式这个词最初使用于文艺复兴的时代,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和美术史家瓦萨里首先提出来的,原本含有轻蔑之意。“哥特”本意为“蛮族的”或“半开化的”的,15~16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史学家想用这个概念来说明,当时的西欧建筑艺术相对于文艺复兴而言如同“一幕野蛮的序曲”,这多少带有贬抑的态度。从18世纪起,人们开始对中世纪艺术进行重新评价,认为“哥特式风格”是中世纪建筑史中最为绚丽的一支奇葩,是建筑艺术与技术的较大突破,甚至完全可以与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风格比肩。

哥特建筑风格最早出现在法兰西岛地区(中世纪封建割据时期法国的王室领地),随后即有森斯、塞尼斯、里昂、巴黎、夏尔特、伯各斯、兰斯、亚眠、布尤瓦等各地教堂迅速跟风,从12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初,大批哥特式的大教堂被建造于世。法国的哥特建筑,不久便传到了周边的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地区,且蓬蓬勃勃地发展了起来。

如果用简练的语言来描述哥特建筑的主要特点,那就是用尖券、拱顶、飞扶壁、束柱、尖塔、玫瑰窗、花窗棂、透视门等造型语汇,形成了瘦骨嶙峋、玲珑剔透的外观,产生了向上升腾、超尘脱俗的幻觉。由于上帝的形象是虚无飘缈的,所以哥特教堂弥漫着一种神秘又欢快的气氛,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圣德尼修道院教堂是在从罗马风风格向哥特风格转型的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本笃会修道院长苏格在巴黎近郊建造的圣德尼修道院教堂(1144年)成为当时新风格的样板。苏格是知名的神学家和高级行政官员,曾率法国托钵僧团在欧洲各地主持教堂建设。他写的两本书《圣德尼教堂的落成》和《行政管理报告》,都是描述哥特建筑起源的珍贵文献。他的论点是,愚钝的心灵需要通过物质来了解真理。苏格苦苦思索着天堂的象征,认为教徒仅仅有一个神圣的灵魂、有一种虔诚的意图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对圣器的装饰来表达教徒的忠诚,并且要用世上无与伦比的规格举行圣礼。于是苏格将教堂门扉镀金,“让阴暗的灵魂复活,在那里耶稣基督是真正的大门。”所以,中世纪艺术比文艺复兴艺术的透视性更为深刻,因为它是“真正意义上的透视,是透过可见的看到不可见的。”苏格毫不怀疑彩色玻璃对他的重要性。按照他的解释,这些半透明的彩色玻璃代表神圣的符号,好像掩盖神物的面纱。它是如此鲜明,无法抵御,竞诱使苏格将教堂改造成透明的宇宙,于是整个宇宙变成了一张被神光笼罩的面纱。苏格还运用肋顶在各种层次上将精神提升入天堂。

由此可以看出哥特式建筑有如下结构特征:

第一是尖拱的运用。在罗马风的半圆拱中,距离中心点的高度和宽度是相等的。但尖拱因为有几种不同的曲率,即使宽度不同,仍然可以维持原本的高度,这样就更容易形成完整统一的空间、自由发挥的空间。

第二是使用肋骨券。拱顶可分解成承重的“券”和不承重的“蹼”两部分。券架在柱子顶上,而蹼架在券上。这是一种框架式的结构,券成了肋,重力的传递很明确。这样蹼的厚度就可大大减少,可以薄到25~30厘米,不仅节约了材料,也减轻了重量,并且可以在建造时先砌筑好肋骨券,然后用蹼填充到几个券之间去,从而少用模板,而且施工便捷。

第三是四分或六分肋骨拱顶。哥特教堂每四个墩子所形成的矩形“间”里还要砌筑对角线的券,甚至在中央再加一道横向的券,变成四分或六分肋骨拱顶。这样的结构非常牢固,每个墩子顶上都放射出好几个券,仿佛树木的分枝,产生盎然的生机。群柱喷薄而出,甚至没有柱头来中断这种向上汹涌的气势。

第四是使用飞扶壁平衡中厅拱顶的侧推力。飞扶壁是哥特建筑在结构上的一大创造。它利用飞券将墙体所受到的压力传递到一定距离外的墩柱上,由于墙体的解放,窗户可大开,而中厅外侧凌空跨越的飞扶壁,轻灵通透,极富弹性,克服了大多数罗马风教堂的沉闷甚至笨拙。这种前所未有的结构创新,成就了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哥特教堂和古希腊、古罗马建筑一样,都雄辩地说明了建筑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统一。

然而,单纯的形式、空间和结构的分析,都无法对作为精神理念、宗教或哲学的物质化的哥特教堂进行精确的阐释。哥特教堂不仅仅是一种封闭的体积和几何的限定,它更是光的作品,由光线而改变。在森林一般的教堂内部,光引领人们向上仰望天堂的圣父,在细长的树丛中,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抬头凝视树叶之间洒下来的阳光。

(4)巴洛克建筑风格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色彩强烈,装饰和雕刻富丽堂皇,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巴洛克风格产生的时代背景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对新世界的探索;中产阶级的兴起和中央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宗教改革运动的起伏斗争。巴洛克风格的艺术具有气势雄伟、生机勃勃、强烈奔放的特征,同时洋溢着庄严高贵、豪华壮观的气韵,在表现形式上打破了各种旧艺术风格的常规。巴洛克艺术的重要成就反映在教堂和宫殿的建筑及其装饰上,它所追求的是把建筑、雕刻和绘画结合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巴洛克建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享乐豪华,追求感官享乐和炫耀财富。喜欢大量使用贵重的材料,充满了装饰,色彩鲜丽,满室的珠光宝气。

二是恍惚怪异,追求新奇效果。建筑师们标新立异,前所未见的建筑形象和手法层出不穷:如利用夸张的透视法和增加层次,制造视错觉,改变距离之深远前后感;不顾结构逻辑,非理性地采用波浪形曲线与曲面、折断的檐部与山花、柱子的疏密排列来强化立面与空间的凹凸起伏和动态;运用光影变化,形体的不稳定组合来产生动荡迷惘的气氛等等。

三是倾向于自然。当时提倡在郊外建造别墅、苑囿。这是由于新兴贵族追求新奇。在城市中,一些广场也要比以前开敞得多。而且在装饰上追求自然形态。

四是表现欢乐的气氛。这与中世纪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中世纪的艺术文化,无论是雕刻、绘画等,往往表现出悲哀、苦难的情态,要向上苍祈求宽恕、赎罪;经过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世俗化之后,到了巴洛克时代,就变成为追求富贵和享乐。因此,巴洛克,无论是绘画、雕刻还是建筑,总是令人激动和欢愉。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1568年,维尼奥拉设计了这座教堂的平面图,后来鲍达进行了改革,现存的立面就是鲍达设计的。立面分为三层,两层皆装饰成对的柱子,柱头的装饰很华丽。在它的中厅外墙与侧廊外墙之间有一对大涡卷形装饰。中央入口处的山花改变了传统的单独样式,变成较小的三角形山花嵌入弓形山花的双重山花。这些都具有巴洛克建筑设计的基本特点。

第一位巴洛克风格的大师是贝尔尼尼(1598~1680),他不仅是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还是举世闻名的雕刻家,巴洛克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维多利亚圣母堂的白色大理石雕像《圣泰瑞莎的狂喜》,是贝尔尼尼的重要作品之一。他以巴洛克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圣女在祈祷中自然流露出神魂超拔、与主合一的心灵状态。其风格之华丽自不必说,对于古希腊最看重的平衡,他也敢于舍弃。

从贝尔尼尼的作品可以看出巴洛克艺术的特点:教堂将建筑、雕塑、绘画结合成一个整体,注重作品的形式感,特别是在雕塑中注重绘画的效果,善于运用细腻手法和夸张的构图,表现人物瞬间激烈的行动与精神状态,使作品具有了较强的戏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