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世界建筑文化
17875200000017

第17章 亚洲建筑文化(9)

佛教、耆那教及印度教共同认定的宇宙模式是:世界漂浮在浩瀚宇宙的正中央上方,世界的中心是5~6层平台构成的大山,众生住在最底层,负责守护的神居于中间,上方有众神的27个天国。这种对神山的崇拜不仅见于古印度,在两河流域、美洲、埃及和希腊,人们都可以从山形的塔庙中找到这种神山思想。因此,印度人在为神灵建造住所时采用了山形土丘与洞窟的建筑模式。至于最典型的佛教建筑率堵坡,最初的形式接近神山,而非一种建筑物——那是一座牢固密闭的超大型土丘。后来才逐渐用砖或石将它包住,以增加其耐久性。阿育王在位时兴建了许多石窟式神龛和佛塔,并广派僧侣到波斯和古希腊世界传教。因此,当时东西方建筑文化已存在着广泛的交流。

(1)率堵坡

印度的率堵坡原是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率堵坡就是坟冢的意思。开始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在佛出生、涅盘的地方都要建塔,随着佛教在各地的发展,在佛教盛行的地方也建起很多塔,争相供奉佛舍利。后来塔也成为高僧圆寂后埋藏舍利的建筑。

率堵坡层台阶上覆有一半圆形的顶盖,上有直指蓝天的刹。现存最大的率堵坡在桑吉,约建于公元前250年。它的半球体直径32米,高12.8米,鼓形基座的直径36.6米,高4~3米。半球体用砖砌筑,用红砂石饰面。率堵坡顶上有正方形的一圈石栏杆,围着一座托名为“佛邸”的亭子,冠戴三层华盖。率堵坡四周均立有石栏,公元前1世纪时在周围四个方位辟门,称“陶然”门。门高10米,两石刻立柱间,横排三条石枋,门柱和门枋上满布雕刻,题材多为佛祖的本生故事。陶然门的形式对中国的牌坊和日本神社的鸟居都有一定影响,它的栏杆仿木结构,横挡木断面呈橄榄形,粗壮豪放,为古印度建筑所特有。

每个率堵坡都是神圣的纪念碑。即使没有供奉与佛陀有关的遗物,至少也标志着这里是圣迹地。绕着宇宙中轴运转的顶盖以刹收束,象征灵魂通向不同层次的意识形态。四个入口装饰着代表佛陀的符号:车轮、树木、三叉戟和莲花。信徒在进行朝拜仪式时,以佛时钟(即顺时钟)方向绕神龛走,研读墙上雕刻的佛陀生平。

率堵坡可以演化出多种形式,如仰光大金塔和尼泊尔“觉如来”式。率堵坡的造型从土丘状、钟状、台阶状、坟冢状到宝塔状均有,甚至很难区分什么是庙,什么是率堵坡了。

据分析,率堵坡的半球形屋顶象征天宇,构思比较原始古朴,但它概括了古印度人所能感知到的最宏伟形象。它完整统一,具有肃穆的纪念性。四周水平栏杆的衬托和四座陶然门轴线的强调,更增添了它庄严隆重的性格。

(2)佛塔

印度佛教的另一重要遗迹是佛祖塔。据说为了表示对佛陀悟道圣地的纪念,公元前2世纪,在菩提伽耶建造了一个庙和一座塔,现存之塔为14世纪时重建。佛祖塔为金刚宝座式,由中央主塔和四小塔组成,五个塔都是修长高耸的方锥体,共同置于一个方形平面的台阶上,由于五塔相互间距较小,远看像一个整体。中央主塔高55米,小塔高约为主塔的三分之一。五个塔表面均布满浮雕,但锥体的轮廓仍十分鲜明,顶部相轮呈圆锥状,直指蓝天。在四个小塔的陪衬下,主塔更显庄严雄伟。这种金刚宝座式塔也传到中国,在藏传佛教中较多采用,如北京香山碧云寺塔,可从中寻到它的踪迹。

2.耆那教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耆那教是印度很古老的宗教,提倡苦修和禁欲。耆那教的创立同佛教一样,也是缘于对婆罗门教的反抗,其出现的时间几乎和佛教相同。耆那教也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并主张尊重一切生命,反对杀生,采取禁欲和苦行的方式修行,以求得彻底的解脱。耆那教信仰只在印度境内传播,且远不如佛教和印度教在印度本土曾经出现过的影响大,但其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信徒。

(1)耆那教发展历程

印度的耆那教历史悠久,它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耆那教的第24祖筏陀摩那被尊为该教真正的创建者。“耆那”其意为胜利者,是他的称号之一,此教便由此而得名。其弟子们尊称他为摩诃毗罗,即伟大的英雄,简称大雄。该教反对婆罗门教的吠陀天启和祭祀万能纲领,认为苦乐皆由前世所造,必然应偿,不可改变,吠陀和祭祀都不能使罪人解脱。该教反对婆罗门教的婆罗门至上纲领,主张种性平等。耆那教认为宇宙由“命”与“非命”组成,命有动与不动两种。动的命是被束缚的众生,轮回于世间,普遍存在于一切存在之中,其种类可分六种:单根(身),如植物;二根(舌、身),如虫;三根(鼻、舌、身),如蚁;四根(眼、鼻、舌、身),如蜂;五根(眼、耳、鼻、舌、身),如兽;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如人。不动的命存在于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之中。非命分为定形与不定形两种。定形的非命为最小而不可分的原子所组成,具有色、香、味、触的属性。不定形的非命为时间、空间、法、非法。时间为一切存在的持续、变化、运动提供可能性。空间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场所。法是运动的条件,如水能帮助鱼游动。非法是静止的条件,如树荫为旅客休息提供了方便。

耆那教认为一切有生命的物类本性是清净圆满的,但为业所系缚。业是一种特殊的、细微不可见的物质,其流入命并附着于命上,称作漏入。业有八类:智业障覆命的智慧;见业障覆正确的直觉;受业障覆命的幸福,滋生苦乐;痴业障覆正信,产生情欲;寿业决定生命长短;名业决定身体的特质;种业决定种性、国籍;遮业决定性力。若要解脱,必须制御八业。其制御方法的持五戒(耆那教的五戒),修三宝(耆那教的三宝)。五戒是不杀生、不欺诳、不偷盗、不淫欲、不蓄私财。三宝是正智、正信、正行。耆那教实行各种苦行,认为只有苦行才能排除旧业,使新业不生,达至寂静,使命呈现原有的光辉,脱离轮回苦,获得解脱。

耆那教最初的活动中心是恒河流域,公元前3世纪,由于摩揭陀地区12年连续发生灾荒,于是耆那教开始由北南移,转移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区。公元1世纪左右,它分裂为天衣派和白衣派,后来两派又继续分裂。白衣派主张男女一样能获得拯救,各种姓一律平等,否认裸体的必要性,主张僧侣穿白袍。允许出家人占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许男女结婚生育等。这一派主要活动区域是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地。天衣派较为保守,注重苦行,歧视妇女,禁止妇女进入寺院和庙宇,对白衣派的主张均持反对态度,要求僧侣基本上裸体,只有最伟大的圣人才能全裸。这一派主要活动在南印度的卡纳塔克邦以及北方邦。

从公元8~12世纪,耆那教在印度部分地区由于受到当地统治者的重视与支持而得到发展,如在卡纳塔克、古吉拉特等地分别修建了不少耆那教寺庙,使非暴力思想广泛传播。到12世纪后,随着当时阿富汗军事力量的入侵和伊斯兰教的传入,耆那教徒大批被杀,不少寺庙被焚,致使耆那教遭到很大破坏。13世纪时耆那教处于衰微状态,但在南印度的泰米尔纳杜和卡纳塔克等地的耆那教仍有些秘密活动。

耆那教虽然不讲究信神,但却重视崇拜24祖,因此,在印度建立有关24祖的寺庙4万多个。耆那信徒除了在庙宇中崇拜这些祖先外,在家中也进行许多崇拜仪式,诸如念诵耆那,给偶像沐浴和献花,诵唱耆那的赞美诗,教徒进行沉思和守戒等。每年每月都有例行斋期和节日活动,如大雄诞生纪念日、赎罪节等。

耆那教与佛教几乎同时代产生,但两者发展状况大不相同,佛教的发展大起大落,今天在印度信佛教的人已廖廖无几,而耆那教却不断稳步发展。到了近代,耆那教不断向外传播,今天在斯里兰卡、波斯、阿富汗、阿拉伯等地均有一定的影响。

(2)耆那教庙宇建筑

公元1000~公元1300年,印度北部兴建了大量耆那教庙宇。其中最主要的地区是阿布山。耆那教的建筑外观远没有印度教建筑那样雄伟壮观,通常是覆盖有朴素圆顶的低矮建筑,但在其他形制上基本与印度教建筑相同,它们的庙宇型制与印度教很相似,不过更开敞一些,柱厅外墙也不完全封闭。平面常为十字形,正中有八边形或圆形的藻井,叠涩而成,用柱子和柱头上长长的斜撑支承着。建筑物内外一切部位都精雕细琢,有的地方甚至作透雕和圆雕,这种华丽的雕饰似乎与耆那教严格的戒律产生尖锐对比。

阿部山维马拉寺建于1032年,神殿前院中央有八角形藻井,直径7.62米,檐口距地面3.65米,穹窿顶高约9米,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造,亭内布满雕刻。尤其是穹窿部分的带状雕饰及其上面16尊智慧神像,精巧程度令人惊叹。阿部山维马拉寺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耆那教庙宇。

3.婆罗门教建筑特点

从公元10世纪起,印度各地普遍建造婆罗门教庙宇。形式和规格都参照农村的公共集会建筑和佛教的支提窟,用石材建造,采用梁柱和叠式结构。其外形从台基到塔顶连成一个整体,布满雕刻,建筑形式各地不同:北部的寺院体量不大,有一间神堂和一间门厅,都是方形平面,共同立于高台基上。门厅部分的檐口水平挑出,上为密檐式方锥形顶,最上端是一个扁球形宝顶。神堂上面是一个方锥形高塔,塔身密布凸棱,塔形曲线柔和,塔顶也是扁球形宝顶,神堂是一间圣殿,四方正方位开门,整个庙宇象征婆罗门教湿婆、毗湿奴、梵天三位一体神。最杰出的是科纳拉克的太神寺。

南部寺院规模庞大,通常以神堂为主体,还有僧舍、旅驿、浴室、马厩等。周围是长方形围墙,神堂顶上,每边围墙中央的大门顶上都有高耸的方锥形塔,造型挺拔、简洁,虽满布雕刻,仍保持单纯几何体的轮廓。典型的例于是马村拉大寺。

中部寺庙的四周有一圈柱廊,内为僧舍或圣物库。院子中央宽大的台基正中是一间举行宗教仪式的柱厅,它的两侧和前方,对称地簇拥着3个或5个神堂。神堂平面为放射多角形。神堂上的塔不高,彼此独立,塔身轮廓为柔和的曲线,有几道尖棱直通相轮宝顶。一圈出挑很大的檐口把几座独立的神堂和柱厅殿联为一体。

4.印度伊斯兰建筑特点

12世纪末开始,一些伊斯兰教的教徒在分裂的印度北方建立了几个小王国,也为印度带来了清真寺、陵墓、经院等新的建筑形式。后来伊斯兰教的势力在印度日益壮大,到了16世纪中叶,信奉伊斯兰教的莫卧儿王朝统一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区,伊斯兰建筑也由此在印度达到了鼎盛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有许多中亚、伊朗的匠师来到印度,带来新的工艺,对印度建筑也产生了有益的影响。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是陵墓、清真寺,同时宫殿、城堡等非宗教的世俗建筑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莫卧儿王朝在阿格拉堡离宫所建的清真寺正门叫布兰—达瓦扎,为八角形平面,中央开了一个巨大的凹廊,门洞处理成火焰形。这座建筑的构图很严谨,各部分比例经过严格推敲,显得很和谐。建筑的外观采用红色的砂石,并镶嵌上白色的大理石花纹。

伊斯兰风格给印度建筑带来了穹顶。穹顶就是半圆形的屋顶,样子有点像洋葱头,顶上有一个尖。印度的古尔·艮巴士墓建了一个60多米高的大穹顶,其宏大的规模超过了著名的古罗马万神庙,在古代世界是屈指可数的大型结构,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成就。

16世纪最著名的陵墓是皇帝胡马雍墓,带有非常舒展的台基,陵体上面建有大穹顶,整个建筑采用纯净的大理石和砂岩砌筑,外表纯净,几乎没有雕刻。这座建筑标志着印度伊斯兰式的陵墓造型已经基本成熟。

莫卧儿王朝最伟大的建筑是17世纪中叶建造的泰姬·玛哈尔陵,这座陵墓同时也是印度最著名的建筑,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第三节)印度建筑类型和典范

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印度就出现了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这两座宏伟的大都市。特别是摩亨佐·达罗城,从现存遗址来看,显然曾经经过严格的规划:全城分成上城和下城两个部分,上城住祭司、贵族,下城住平民;城市的街道很宽阔,拥有很完整的下水道;城里有各种建筑,包括宫殿、公共浴场、祭祀厅、住宅、粮仓等等,功能很明确。在那么早的时间就拥有如此成熟的城市,实在令人惊叹。除了城市建筑外,印度建筑类型还包括神庙建筑、石窟建筑、宫城建筑等。

1.神庙建筑

印度的一支大教婆罗门教的历史也很长,其主要的宗教建筑形式是神庙,公元前3世纪就已经有雏形出现。印度进入封建社会后,婆罗门教逐渐排挤佛教成为主流宗教,导致印度出现了大量的婆罗门教神庙。

婆罗门教的神殿往往墙壁与屋顶融为一体,很像超大型的雕塑纪念碑。北方的神庙一般由方形的门厅、神殿及神殿顶上的塔三部分组成,四周没有围墙。婆罗门教崇拜的是三位一体神,其神庙就是神的具体化身,据说门厅和塔分别象征着死亡之神湿婆和护持神毗湿奴。神殿内部的空间又小又黑,里面有一个圣坛,象征着创造神梵天。北方神庙塔的造型轮廓多呈曲线形,很有动感。北方最有名的神庙建于公元1000年的达立耶——玛哈迪瓦庙,其屋顶由若干个小屋顶拼合而成,重重叠叠,既像小山,又像波浪。印度所有神庙的雕刻都是极度繁复的,让人感到眼花缭乱。

南方神庙的组成部分也是门厅、神殿和塔,但在周围加了一圈围墙,围墙每边有门,门顶上也建塔,后来门上的塔越建越高,中央神殿上的塔反而缩小,于是门塔成为标志,整座神庙很像城堡的样子,格局也逐渐变得复杂起来,所以南方神庙的规模是最大的。比如16世纪所造的拉玛神庙,就有四道围墙,最外面的一圈墙的尺度达到920×758米,在轴线上建了七座塔。再如马都拉大寺,共有门塔11座,最高的四座有45米,其余逐渐减小,以此来标志不同神殿的等级差异。南方的塔一般是方锥形的,体型简洁,显得比较刚健有力,同时表面多用小圆雕,工艺也很精湛。

印度中部地区的神庙兼有南方和北方的一些特点,但也有自身的个性。神庙的周围不是墙,而是一圈柱廊,在院子的中央布置一个大厅,这个大厅是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然后在大厅的两侧和背后,设置3~5个神殿,神殿顶上依然有塔,但是都不算高。著名的例子是1268年所建的卡撒瓦神庙,主殿平面是十字形的,东西27米,南北25米,屋顶上的塔有9米多高。主殿带有非常精致的镂空石板窗户,制作很精细。殿周围带有一圈带柱廊的房子。

2.印度石窟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