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曾经在黔城呆过,做黔城的县令,也就是今天的县长。那是上千年前他遭贬的事。曾经有一首名为《芙蓉楼送辛渐》的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现在,在黔城修了一座楼,名唤芙蓉楼,红檐绿瓦,引诱着仰慕王昌龄的当代人来瞻仰。但那天,没几个人来游玩,因为王昌龄尽管了不起,也没人仰慕他了,再说他又没葬在这里,只是在这里做过几年县令,就没人来参观。两人看过孔庙,便向芙蓉楼走来。不一会儿,两人走近了一处红沙砖砌的门洞,门洞内坐着个姑娘,姑娘说:要买票,五块。
汉林掏钱买票,史斌将他的手拂开,掏出钱买票。两人来黔城的车票是汉林买的。史斌不想显得那么小器。史斌说:我买。史斌把十元钱递给小姐。小姐给了两张票。两人走进了公园。公园里鸟语花香,一条路上树木郁郁葱葱,浓荫蔽日,这给汉林的感觉非常好。我日他的,这里真好。史斌左右望望说。
小地方有小地方的美,汉林说。
也就是几步路,两人就走到了名为芙蓉楼前。一看,不过是一幢不高的红楼。花里花俏的,三层,不像一座古楼。老实说,修建得很丑。汉林想王昌龄真的在这里做过县令?洛阳朋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他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能背。这真的是王昌龄送洛阳朋友的地方?洛阳朋友真的从洛阳跑到这个鬼地方来了?要知道那时候交通是极不方便的呵。汉林说:王昌龄真的在这里当过县令?
当过,史斌说。
想想这里当年是多么荒凉啊,我怀疑一千年前这里没什么人居住。汉林说,遥想古代,人们的生活一定很单纯,那时候的中国是个彻头彻尾的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出门不是走路就是骑马,坐轿子的,只能是官。
那时候的人活得纯朴,可能没这么多欲念。史斌想象着说。
汉林笑笑,如果真是这样,那也是那时候的社会没这么多物质,占有欲就没今天的人强烈。物质膨胀了人的私欲。
史斌说:这个社会发展了。
人的私欲也发展了,汉林边走边答。
两人步入花里呼哨的芙蓉楼,一幅王昌龄的画像呈现在两人眼里。画像上的王昌龄面目清癯,戴一顶两头翘翘的官帽,一身长袍。汉林想象一千多年前王昌龄在黔城当县令的情形。他脑海里闪现了一个人坐在躺椅上看书的形象。他的想象与他的爷爷联系了起来。他爷爷就是常常躺在躺椅上看古书。生命是逃离不了时间隧道的。无论你是站着还是躺着,无论你意识到了还是没意识到,时间总是拥着你前行,一秒也不停留。时间带领一切生命往前面走。时间产生于五十亿年前,产生于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汉林暗暗庆幸自己生活的年代。王昌龄生活在渺远的封建社会,爷爷生活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接下来的左的年代。汉林庆幸自己生活的年代是一片阳光,正如他小时候,父亲教育他时说的:你们这代人真的很幸福,我小时候,家里穷得一个星期才有一餐肉吃。夏天里,再热,也只有给地上洒井水降温的份儿,睡觉时拿把扇子拼命扇,扇子一掉,那就是我睡着了,可是不到一个小时,我又会热醒,竹铺上一竹铺的汗。汉林想起父亲当年说过的话,心里有所悟,一笑。
走吧,没什么东西看。史斌懒懒地说。这些东西都太拙劣了,哄游客的。
两人走出芙蓉楼的后门,走到了一个斗笠似的亭子上。一条白晃晃的巫水伸向远方。一只只船横七竖八地停泊在岸边。船都是破破烂烂的机房船,乡下人却运用着一些简单的机械挖掘河沙。淘金。马达声响彻在巫水两岸。彼岸是一座座树木都砍光了的山包,连绵起伏地延伸过去,直至肉眼所及的天边。史斌说这里在解放初期还是一大片原始森林,还有老虎、熊、野猪和野牛出没。这就是说,破坏它的不是古人而是现代人。汉林似乎看见一大群乡下人在盲目地砍伐森林,看见他们用人类的智慧设陷阱捕捉老虎和黑熊,看见他们因捕捉到一只大黑熊而欢天喜地的形态。人类的毁灭能力是十分惊人的,汉林瞥着光光的山包说,任何美好的自然风光,破坏起来都相当快。看看对岸吧,山还在,树没了。
史斌瞧着对岸的山,说这都是过去的干部指挥农民干的好事。
史斌又说:那些鸟人什么都不懂,只知道破坏。
汉林坐到亭子里,觑着眼前这条被淘金者弄得浑浊不堪的巫水,又瞧着在船上走来走去的乡下人,他有一种他们生活得很愚蠢和很顽强的感觉。他们同野草一样存在在山坡、树木、田野和河流之中。但他们比野草和动物更具破坏性,因为他们是人。汉林说,地球上,最恶的是人,人在破坏一切,因为人太想占有更多东西了。
史斌说:要占有那么多东西干吗?我有时候也不明白。
汉林笑,问史斌:你能说清楚你是哪种类型的人吗?
史斌思考的模样想了下,说我只知道我整体上是个好人。
汉林又笑,人人都认为自己是好人。
没有人承认自己是坏人,即使他很坏,他也不会认为自己坏。汉林,我觉得人活得太清醒了,其实很痛苦,所以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更难。
汉林笑,是糊涂点好,那么清醒,痛苦什么的那还不都到你脑海里来了。
史斌递支烟给汉林,问他:你现在有了新女朋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