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的成语小百科
17844800000027

第27章 成语典故与成语故事(15)

当时有个叫苏代的,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的弟弟,他也极力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苏代得知魏国割地求和的事后,就对安厘王说:“侵略者都是贪得无厌的,你想用领土、权利,去换取和平,是办不到的,只要你国土还在,就无法满足侵略的欲望。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扑灭呢、柴草一天不烧完,火是一天不会熄灭的。”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安厘王只顾眼前的太平,一味地委屈求和,根本不听苏代的话,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前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学知识】

“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讲求方法,如果方法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

不耻下问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典故】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学知识】

“不耻下问”比喻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学问的,因此虚心向地位和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因为每个人都各有专长,相互交流正是一个知识互补的过程。

磨杵成针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潜确类书》卷六十:“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

【典故】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

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要磨一根绣花针。”

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

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代诗仙。

【学知识】

“铁杵成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努力,肯付出,勤奋刻苦,持之以恒,那么没有什么事是办不到的。

(六)数字成语

一曝十寒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典故】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有一位着名的辩士叫孟轲,大家称他为孟子,孟子善于通过打比方来发表议论。

孟子多次进谏齐王,告诉齐王应该如何治理好国家。当孟子留在齐王身边辅佐的时候,齐王便下定决心,励精图治。但孟子一离开齐王,那些奸臣就又围绕在齐王身边谗言惑主,动摇齐王治国的决心。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做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他痛心地说:“大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它十天,它哪里还活得成、我见到齐王的机会少之甚少,即使给了他些良好的影响与帮助,我一离开,一些和我主张不同的人,又带给他许多不好影响。我怎么能使齐王的思想、品质好起来呢”

接着,孟子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认为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

【学知识】

一曝十寒用来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的时候就用功一会儿,想不起来的时候就疏于学业的话,也是学无所成的。

两败俱伤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史记·张仪列传》:“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典故】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聪明、讲话幽默的人,名叫淳于,他知道齐宣王正准备要去攻打魏国。便去晋见齐宣王,说:“大王,您听过韩子卢和东郭逡的故事吗、韩子卢是天底下最棒的猎犬,东郭逡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狡兔。有一天,韩子卢在追赶东郭逡,一只在前面拼命地逃,一只在后面拼命地追,结果呢!它们两个都跑到精疲力竭,动弹不得,全倒在山脚下死了。这个时候,正好有个农夫经过,便毫不费力地把它们两个一齐带回家煮了吃掉。”

齐宣王一听:“这跟我要去攻打魏国有什么关系呀、”淳于答道:“大王,现在齐国发兵去攻打魏国,一定不是能在短期内就可以打赢的。到头来,双方都弄成民穷财尽,两败俱伤,不但老百姓吃苦,国家的兵力也会大受损伤,万一秦国和楚国趁机来攻打我们,那不是平白送给他们机会一并吞掉齐国和魏国吗、”

齐宣王听了淳于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停止攻打魏国的计划。

【学知识】

“两败俱伤”比喻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得到好处。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凡事不要过于冲动,要动脑筋思考。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两袖清风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典故】

于谦是明朝着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他曾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于谦作风廉洁,为人耿直。于谦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当时各地官僚进京朝见皇帝,都要从本地老百姓那里搜刮许多的土特产品,诸如绢帕、蘑菇、线香等献给皇上和朝中权贵。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着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他曾作过《入京诗》一首: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绢帕、蘑菇、线香这些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为贪官污吏的搜刮,它们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所以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免除百姓的不满。这首诗嘲讽了进贡的歪风,表现了于谦为官清廉、不愿同流合污的铮铮风骨。

【学知识】

“两袖清风”比喻为官清廉或表示贫穷,手头一点积蓄也没有。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为官应当清正廉洁,在其位谋其职,为百姓做事才是官员应该做的,如果利用官职,搜刮百姓的财产,终究会不得民心。

一箭双雕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典故】

南北朝时期,北周有个叫长孙晟的人,智谋过人,武艺高强,尤其善于骑马射箭。他每次和伙伴们在一起赛马打猎时,从来没有人能胜过他。后来,他成为北周的一名武将。

北周的北方边境外,是突厥人生息的地方。突厥族的首领名叫摄图,与北周通使结好。当时双方交往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都挑选武艺高强的人当使者。因为摄图精通武艺,所以他从不把北周的使者放在眼里。

有一年,摄图向北周请求通婚,要娶北周的公主。北周皇帝就派长孙晟协助正使宇文神庆,护送公主去突厥完婚。

摄图见长孙晟身体强壮,臂力惊人,很喜欢他,便请宇文神庆把长孙晟留下来,住上一年。宇文神庆答应了摄图的请求。以后,摄图经常邀请长孙晟一同外出打猎。

有一次,摄图和长孙晟正在散步,忽然看见两只大雕在高空中来回盘旋,正在互相争夺一块肉。摄图立刻命人取来两支箭,递给长孙晟说:“你能把这两只雕射下来吗、”长孙晟二话没说,接过箭,飞身上马,向大雕盘旋的方向奔去。这时,两只大雕还在为争夺食物而纠缠不休,激烈搏斗。长孙晟举起弓,搭上箭,身体随着大雕在空中的盘旋而慢慢旋转,找准最好的角度,只听“嗖”的一声,箭离弓而去,这一箭,不偏不斜,竟把两只雕的胸脯同时射穿。顿时,两只雕双双坠地。

人们都被长孙晟的高超箭法惊呆了。接着,围观的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称赞他的弓声像霹雳,坐骑像闪电。摄图也连连赞扬他的好箭法,同时也更加佩服长孙晟了。

后来,长孙晟回到隋朝,屡立战功,威名远扬,深得隋文帝的信任。

【学知识】

“一箭双雕”这一成语,本意是形容箭法高明。后来,用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能达到两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