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与入仕,道家与儒家,本是同根生,却沿着各自的道路踏出了纵贯千年的不同痕迹。在今天,“儒”,代表着你的智识,你的作为,你的努力;“道”,彰显着你的胸怀,你的修养,你的魅力。寓儒于道,或者寓道于儒,精神就不会生锈,而是会青春永驻地反射阳光。
人生这张山水画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船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林语堂《苏东坡传》
人之所以为人,全在于那一点精神,而不是其他。哪怕你是骑着三轮儿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上街,只要露出真我率性,就一定会引得满街人的注目。
1939年,林语堂一家五口赴美,从美国旧金山下船上岸,林语堂一家人住进相当豪华的宾馆,房费是每间每日18美元,相当于60大洋,当时在美国很少有中国人住一流宾馆。林语堂这样做,除了让妻女好好休息,他还有个想法,即不让美国人瞧不起中国人!可能对这一家人的穿戴感到好奇,或许觉得黄种人住进这样的高档宾馆不可思议,林语堂一家人在餐厅用餐时,美国人都投来好奇的目光。林语堂夫妇神态自若,三个女儿却有点发慌,她们从没这样被人盯看过,女儿羞得不敢抬头,这时,次女林太乙悄声问爸爸:“那些白人为什么这样看我们?”
林语堂呵呵一笑,大声说:“我们在外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既要平和又要自豪,既不能妄自尊大更不能自卑自弃。”因为美国人听不懂中国话,所以林语堂尽可放心说话。
略作停顿,林语堂又说:“外国文化与我们不同,我们可以学它的长处,但不要因为外国人笑话我们与他们不同,就感到自卑,甚至怀疑我们的文明。因为我们的文化比他们的悠久而又优美。”
女儿问道:“面对外国人我们该怎样做?”
“外国人和我们是一样的人,没什么可怕的。关键是有话直说,不阿谀奉承,不唯唯诺诺,不自卑狂妄,直起腰来做人做事,只要你有本领,外国入就会尊敬你,佩服你!”
没错,只要你有本事,不自卑、不自贱,那么所有人都会尊重你的。
有一个贫穷的姑娘,她18岁了,却从来没拥有过一样真正属于自己的“奢侈品”,比如洋装,比如发夹。
这天,妈妈给了她50块钱,因为明天就是她18岁生日,妈妈让她为自己买点什么。她兴奋过了头,因为终于可以第一次昂首挺胸地走进商店了。
她来到卖饰物的屋子,试了一个墨绿弹绸的发夹,那个亮闪闪的小东西别在她油亮的发辫上简直就像美丽的公主。只不过,需要耗费掉她30元钱。
权衡再三,她终于戴着它走了,一路上她跑着,跳着,神采飞扬,她撞到了一位老人,老人刚要叫住她,她飞快的步子早已不知带她到哪去了。
大街上的人们诧异了,他们镇上竟然还有一个这么漂亮的姑娘。像仙子一样的漂亮姑娘啊!大家惊讶的目光和女孩儿们嫉妒的表情让姑娘觉得春天来了,真的来了。她摸摸发烫的脸颊,觉得小发夹的魔力真的是不可思议,就决定回去再看一看。
刚到了商店的拐角处,一个人拦在她面前,原来竟是她刚才碰到的老人。她大吃一惊。只见那位老人笑吟吟地对她说,我就知道你会回来,你看,你把它掉了。老人伸出手,里面静静地躺着那个墨绿发夹。
一切俗物,都如同那个发夹,虽然能为你增光添彩,但没了它,只要你精神不失,照样能让人见之忘俗。
就像林语堂说的,是那种令人沉醉的意境气氛。
既然自己渺小,就渺小好了,可是一定别忘了,你还有一半是博大。它不显山,不露水,在幽然中生,在自然中长。
一个人,想活出自己的意思,就不要在乎自己的渺小,而是要努力地,坚决地,把画面上的所有描成烘托和渲染,让它们反衬出你精神的可贵和人生的价值便好。
若此历练
我们必须先有哭,才有欢笑,有悲哀而后有醒觉,有醒觉而后有哲学的欢笑,另外再加上和善与宽容。
——林语堂《醒觉》
我们总归是知道,这个世上的哭确实比笑要多。想让人生之路平平稳稳,光辉灿烂,一定是不可能的事情。若是沉溺于痛苦之中难以自拔,那就一定是个傻子,为人,怎么能忘记阴雨过后一定有彩虹,晴天总比雨天多这个道理呢?
林语堂告诫人们,人一生当中绝对会碰上不如意的时候,它甚至会令人痛苦得无处存身。这些不如意有很多种,例如,生意失败、失恋、被羞辱、工作不顺、家道中落,等等,依各人承受程度不同,这些不如意也会对各人形成不同的压力与打击。面对这些劲敌有人根本不在乎,认为这只是人生中必然会碰到的事;有人会对此淡然一笑,很快挣脱沮丧,重新出发;但有些人只被轻轻一击就倒地不起,哭得像丧失亲人一样,这显然是不应该发生的。
因此,你一定要记得,不管你遭到的不如意程度如何,只要你在主观感受上已到了沮丧、消极、痛苦,几乎要毁灭的地步,那么先读读林语堂的这句话,再下决定。
林语堂此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长女林如斯自杀,当时她仅有48岁,却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宿舍里吊死在窗帘杆上。这对他们无疑是晴天霹雳。
在爱女死去,经受了难以承受的打击后,林语堂首先坚强地站起来。当夫妻相对无言,以泪洗面时,林语堂总劝说妻子要坚强,要勇敢地跳过眼前这个万丈沟壑,于是,他们总相互安慰说:“我们谁也不要再哭了,我们不哭了。”
女儿问父亲:“人生有何意思?”
“活着要快乐。”因为声音哽咽,林语堂再也说不下去。
好在《当代汉英词典》的校样下来了,林语堂精神为之一振,他开始慢慢投入校对工作。为了让妻子廖翠凤尽早恢复常态,林语堂让她打盖图章,即林语堂校完一张,廖翠凤就用红章盖上去表示校过,他们需要的是时间来消弭痛苦,而林语堂觉得自己可以做到;确实他跨过了心中那道门槛,写下了《八十自叙》,为自己的人生和写作生涯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对于每个人来说,总有一天痛苦会到来,在那个时候,你不能去计较面子、身份、地位,也不要急着出头,这种日子很容易让人沉不住气,但只要沉得住气,只要“存在”,就有希望,就有机会。这不是在安慰你,而是事实本就如此。
孔子曾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告诫人们,享受乐趣时不要太过分,而忧愁的时候也不必过于伤感。这是一种中庸的美感,用区区八个字就道尽了奇妙的处世态度。
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说你没希望的时候,你也不要气馁,因为你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而不是什么怯懦的动物。在这种时候,你需要的就是对自己的信仰,相信自己,自己不会输给任何人,即使面临着短暂的失败,也要抱着信心再试一次。就像那个不说放弃,不说失败,而只是淡然一笑说知道了999种东西不适合做灯丝的爱迪生。
有一棵小树被人砍断了树干,它悲哀地想:我即使活下来,也会成为一棵怪模怪样的树。那个人为什么不把我连根拔除?
但每日阳光温柔。
但每日雨露芬芳。
小树的伤口很快如珍珠般愈合,又从珍珠里发出嫩绿的新芽来。小树默默生长,竟长成了一棵壮观的大树。
受摧残者茁壮成长!
而另外一棵小树因为一直没遭受什么意外,长到半大的时候,就因为树叶太多垂弯了腰,反而不如那棵曾被砍伐后重生的小树挺直、健壮。
佛陀走过旷野,看到这两棵树,不禁心生欢喜,就说道: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他为何欢喜?
他为何如是说?
那棵自然之树可谓“法”,在规律中存在。那棵被摧残重生的树可谓“非法”,在反抗规律中存在。其实这两者都有其规律,都是“法”。
“法”与“非法”都是法,因此都为智者所不取。一切法之外,乃见真法。
林语堂先生悟得了,并传授予我们,既如此,就再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事情了!或者,面对困境,苦一半以自强,乐一半以自慰,也是一种过人的智慧吧。
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一个木匠想做一个斧子的把柄,他只要看看自己手中那把斧子的把柄就够了。他无须另求标准。人就是人的标准。所谓推己及人是也。
——林语堂《孔子的智慧·导言》
人都是有这样心思的,即“我看我是一枝花,我看别人是烂草堆”。不管做什么,穿什么,吃什么,总是觉得自己行的正,穿的美,食的精,而别人无论如何是赶不上这个境界的。于是,人人都觉得自己个儿“高人一等”,对别人则是毫不留情地斥以贬责,甚至还全盘否定,岂不可笑?
孔子说,仁者爱人,林语堂先生也说,推己达人。他们同是在告诉人们这样的道理,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宽容别人,用热爱自己之心去体谅别人的行为。如此一来,既让别人觉得你是大度的,可敬的,又为自己避开了不少的争吵和气愤,难道不是很好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晚上,一位老禅师在寺院里散步,忽然发现墙角边有一把椅子,一看就知道是哪位出家人违犯寺规翻墙溜出去玩了。
这位老禅师不动声色地走到墙角边,把椅子移开,就地蹲着。没过多久,果然有一位小和尚翻墙进来,他不知道下面是老禅师,于是在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落地的时候,突然发觉自己踩的东西软绵绵地,忙低头一看,发现原来踩的不是椅子,而是院子里的老禅师。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木鸡般地呆立在那里,心想:“这下糟糕了,肯定要被杖责了。”但是,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老禅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平静而关切地对他说:“夜深天凉,快回去多穿点衣服吧。”
老禅师宽恕了小和尚的过错。因为他知道,此时此刻,小和尚已经知错了,那就没有必要再饶舌训斥了。之后,老禅师也没有再提及这件事,可是寺院里的所有弟子都知道了这件事,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夜里翻墙出去闲逛了。
这就是老禅师的度量,他给犯过错的弟子提供反省的空间,使其悔悟,自戒自律,所以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宽容地对待别人的过错,这是何等的胸怀,学会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气度,因为你能容得他人不能容,所以你也必将拥有了别人不能拥有的。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宽容地对待别人是一种良药,医治人心灵深处不可名状的跳动,滋生永恒的人性之美。我们不仅要宽容朋友、家人,还要宽容我们的敌人、对手。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以大局为重,你会体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要知道你并非踯躅单行,在这个世界里,虽然人们各自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但是纷纷攘攘中难免有碰撞。如果冤冤相报,非但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而且只能将伤害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上。
宽容别人,除了不让他人的过错来折磨自己外,还处处显示着你的淳朴、你的坚实、你的大度、你的风采。那么,在这块土地上,你将永远是胜利者。
林语堂先生的智慧是,只有宽容才能愈合不愉快的创伤,只有宽容才能消除一些人为的紧张。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心存芥蒂,从而拥有一份流畅、一份潇洒。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与人发生摩擦和矛盾,其实这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常常不愿去化解它,而是让摩擦和矛盾越积越深,甚至不惜彼此伤害,使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用宽容的心去体谅他人,真诚地把微笑写在脸上,其实也是善待我们自己。当我们以平实真挚、清灵空洁的心去宽待对方时,对方当然不会没有感觉,这样心与心之间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这样我们也会获得宽待,获得快乐。
自高自大、对他人缺少敬意的人,应该体会体会佛经里“众生平等”的说法。
你要知道,最轻贱的生命也值得尊重;最轻贱的工作也值得尊重。这也是敬自己呢!
知足是镶在心上的水晶
一个强烈的决心,以摄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热的欲望,以享乐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该无福可享,则亦不怨天尤人。
——林语堂《中国人之德性》
说起知足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是个道家学术中推崇的“清静、无为”,“顺天知命”的衍生物。其实不然,你我都要清楚,知足,先有“知”后才有“足”,是起先铆足劲儿去做,到达一定的程度后再收手。这其中又包含着个“满意”的过程。就如林语堂先生所说,做事情要先讲究个轰轰烈烈,为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以期获得最理想的快乐,可是努力了,却得不到,也大可不必怨天尤人,否则就是违背自然所给你的愉快的权力了。
知足,果真是儒道结合的亲生血脉,更是人们精神能否晶莹剔透,生命是否阳光灿烂不可或缺的道具。
关于欲望,关于满足,千百年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许有的人认为钱财在身即是满足,这也无可厚非,但只要记得物极必反的道理,该收手时就收手,该回归“道法自然”的时候就开心平静地知足。才会得到灵魂与肉体的双重富有,应该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理想吧!
然而,如果这个想法都不能实现,我们又当以何种态度去“乐得知足”这不完美的人生呢?
林语堂说,譬如他至少需要两件清洁的衬衫,但倘是真正穷得无法可想,则一件也就够了。他又需要看看名伶演剧,将借此尽情地享乐一下,但倘令他必须离开剧场,不得享乐,则亦不衷心戚戚。他希望房屋的附近有几棵大树,但倘令是地位狭仄,则天井里种一株枣树也就够他欣赏。他希望有许多小孩子和一位太太,这位太太要能够替他弄几色合胃口的菜肴才好,假使他有钱的话,那还得雇一名上好厨子,加上一个美貌的使女,穿一条绯红色的薄裤,当他读书或挥毫作画的时候,焚香随侍;他希望得几个要好朋友和一个女人,这个女人要善解人意,最好就是他的太太,非然者,弄一个妓女也行;但倘是他的命宫中没有注定这一笔艳福,则也不衷心戚戚。他需要一顿饱餐,薄粥汤和咸萝卜干在中国倒也不贵;他又想弄一甏上好老酒,米酒往往是家常自酿了的,不然,几枚铜圆也可以到汾酒铺去沽他妈的一大碗了;他又想过过闲暇的生活,而闲暇时间在中国也不稀罕,他将愉悦如小鸟,若他能: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倘使无福享受怡情悦性的花园,则他需要一间门虽设而常关的茅屋,位于群山之中,小川纡曲萦绕屋前,或则位于溪谷之间,晌午已过,可以拽杖闲游河岸之上,静观群鹈捕鱼之乐;但倘令无此清福而必须住居市尘之内,则也不致衷心戚戚,因为他至少总可得养一头笼中鸟,种几株盆景花,和一颗天上的明月,明月固人人可得而有之者也。
其实,知足的真面目就是顺其自然,既不严厉,也不苟求,既不费心耗神地追求对自己来说显得奢侈了些的东西,也不让自己那颗小小的心充斥太足俗物的纷扰;既要知天、知地、知命、又要乐风、乐雨、乐春秋四季;既要用儒的进取原则认真地去努力,又要用道家的清心寡欲来遏制那些过分的需求;既要达观处世,又要近山泽、近田园,给自己寻一片宁静,享受身心的几度空灵和明净,这就是知足了。
学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