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曾国藩智慧全集
17602800000023

第23章 曾国藩的教育之方(2)

译文:我们家的门第鼎盛,但是对于家庭的礼节之类的事,却没有认真注意。纵观历史上那些长久的世家,男子要注意耕读这两件事,妇女要注意纺织和酒食这两件事。

农耕社会的特色,儒家文化的浸润,渗透于字里行间。曾国藩也是秉持这样的持家之道。他自己从先辈“半耕半读”的家风中成长起来,又结合自己治学、为官的人生经验,进一步发扬了耕读传家的传统。他与妻子欧阳夫人一起勤俭持家,教子育女,在封建社会末叶的残阳夕照中,形成了一道独具特色的士大夫治家图景。

欧阳夫人是曾国藩的结发妻子,也是他的老师欧阳凝祉的女儿,婚后与曾国藩育有三子五女。长子曾纪第早夭,实际活在世上的有七个。欧阳夫人早年在湘乡老家,道光二十年(1840年)携子纪泽进京与曾国藩团聚。在北京的十二年中,她生下五个女儿:纪静、纪耀、纪琛、纪纯、纪芬,以及第三个儿子纪鸿。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离京,欧阳夫人带领子女回到老家,在乡下持家教子十余年,直到同治二年(1863年)才随居曾国藩官邸。欧阳夫人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她自从嫁入曾家门,便秉承丈夫的意愿,亲自操持家务,纺纱织布,烧菜煮饭,克勤克俭,毫无怨言。曾国藩虽然长期身在军旅,后又总督两江,经手的银钱何止千百万,但他以廉洁自律,“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欧阳夫人在家的生活远不像一般高官家庭那样宽裕。

一个家族能够兴盛不衰、人才辈出,离不开好的家族传统。大致而言,官宦人家的子弟多骄逸,颐指气使、盛气凌人而不肯实干,因而很难有大的作为;商贾人家的子弟多奢侈,往往沉湎于享乐之中,乃至饱暖思淫欲,也很难振作精神,干一番事业;工农人家的子弟由于社会地位低微,生活范围狭窄,虽多朴实却被限制了眼界;读书人家庭虽知书明理、眼界较宽,却往往缺少吃苦耐劳的品德。比较下来,似乎只有半耕半读或半工半读家庭的子弟比较有出息。由此看来,家庭对后代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曾门家教有着良好的传统,有记录可查的可上溯七代。到曾国藩的父祖辈,事例更多起来。他的父亲曾麟书承继家教,是曾国藩常常挂在嘴边的。

曾国藩认为,耕读之家,最能维持长久。耕,代表生产基业;读,代表基本教育。在过去的家庭中,除极少数的例外,每个青年子弟总要读三五年的书,即便是一般女子也至少要读一两年的书。正由于此,中国文化在世界历史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基于这样的认识,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既继承了其家族的传统,特别是其祖父的家训,又融入了自己的见解,其内容可用八句话和八个字来概括。

八句话即八本堂。咸丰十年二月,正是曾国藩反攻为守的大战初期,他却一面辑录经史百家杂钞,一面作书寄至家中,名其所着曰“八本堂”:

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这八句话,是曾国藩从经历、学识等各方面得来的妙谛,也就是其家庭教育的根本。曾国藩终生行之不懈,也教导其子弟终生行之不懈。

八个字即“书(勤读书)、蔬(种蔬菜)、鱼(养鱼)、猪(喂猪)、早(早起)、扫(打扫)、考(祭祀)、宝(善待亲族邻里)”

八字家规。后人曾戏称其为治家的“八宝饭”。一个家庭有了这个“八宝饭”,真是得了吃不完、用不尽的聚宝盆,可以传至世世子弟,以至无穷也。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以“八本堂”为经,以“八宝饭”为纬,经纬连贯,脉络相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家理论体系。因此,曾氏家书、家训流行于民间,甚为广泛,相当于一部优秀的家庭教科书。

除“八本堂”、“八宝饭”之外,曾国藩的家训还有“三不信”: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

曾国藩不仅告诫甚严,而且还规定功课,按时检验。但若只是教诫子弟、妇女,而自己不能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则会收效甚微。曾国藩一生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他能说能做,说了便做,不说也做,言传身教皆是典范。因此,曾氏后人才会人才辈出,各领风骚。

教育子孙勤苦节约

曾氏名言

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译文:不管是大户人家还是小户人家,士农工商各种人,只要能够做到勤俭节约,这种人家没有家业不兴旺的;如果骄奢倦怠,那么没有家业不衰败的。

作为晚清朝廷寄予厚望的重臣,曾国藩统领湘军,辅佐国政,发扬湖湘文化,有着多方面的成就,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之誉。曾国藩十分重视对后代的指导,虽然日理万机,但一有时间,就会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还常常与他们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曾国藩十分清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虽然后来官越做越大,但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自己常说:“余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盖子孙若贤,则不靠父辈,亦能自觅衣食;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他在京城时,见到的世家子弟都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因此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来北京居住。他让他们住在老家,门外也不能挂“相府”、“侯府”的匾。

他对女儿的要求也同样严格。在家书中他告诫几个女儿:“衣服不宜多制,尤其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

他自己的生活也相当简朴。传说他在吃饭遇到饭里有谷子时,从来不把它吐掉,而是用牙齿把谷剥开,把谷子里的米吃了,再把谷壳吐掉。

据曾国藩的后代回忆,曾国藩的原配欧阳夫人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生活俭朴,甚至有些贫窘。曾国藩要求自己“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欧阳夫人在家手无余钱,只能事事躬亲,下厨烧灶,纺纱织布,无所不为。

曾国藩幼女曾纪芬就曾经回忆说:“先公在军时,先母居乡,手中竟无零钱可用。拮据情形,为他人所不谅,以为督抚大帅之家不应窘乏若此。其时乡间有言,修善堂杀一猪之油,止能供三日之食;黄金堂杀一鸡之油,亦须作三日之用。修善堂者,先叔澄侯公所居,因办理乡团公事客多,常饭数桌。黄金堂则先母所居之宅也。即此可知先母节俭之情形矣。”

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家人的另一条要求是“勤”。他敦促家人坚持每日工作,并多次为全家人都拟定了严格的工作计划:“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难能可贵的是,处于清末社会的曾国藩有很多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比如他就明明白白地对子女说:“余将来不积银钱留与儿孙。”他对他的学生李鸿章解释自己的苦心:“儿女有出息,给钱有何用?儿女没出息,给钱又有何用?”

按照中国古代传统是“穷养儿,富养女”。曾国藩对儿子的要求相当严格,对几个女儿甚至媳妇也一点儿不含糊;不但每日要求她们做女红,而且每日每人该完成多少,都有详细的规定,还教导她们读书识字。在他的教导下,曾家的女性中出国留学者有之,取得博士学位者有之。她们在很多领域做出了贡献,和曾家的男人们相比毫不逊色。

1875年,幸运的满女曾纪芬嫁入了湖南衡山的聂家。她带去的嫁妆里面有一份十分特殊的“功课单”。这是她父亲曾国藩为家里的每个女眷规定每日应该完成的工作,内容是:

早饭后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食事);巳午刻纺花或绩麻(衣事);中饭后做针线刺绣之类(细工);酉刻(过二更后)做男鞋或女鞋或缝衣(粗工)。

曾纪芬出生在北京,是曾国藩最小的一个女儿,湖南人称之为“满女”。曾国藩非常喜欢这个满女。曾纪芬12岁时,曾国藩给她看相,然后很满意地对夫人说:“满女是阿弥陀佛相。”曾国藩看得很准,曾纪芬果然在几个兄弟姐妹中最为长寿多福,最后成为夫家聂氏家族的精神领袖。

虽然贵为一等侯爵的女儿,但在父亲严格的家教下,曾纪芬从来没有享受过贵族小姐的奢侈富贵。有一次全家去南京的时候,曾纪芬穿了一件蓝呢夹袄,配了一条缀青花边的黄绸裤。这条黄绸裤还是她去世的嫂嫂贺夫人留下来的。结果她父亲看见之后,马上教训她太奢侈。曾纪芬连忙换了一条绿色的裤子。这条绿裤也是贺夫人留下来,曾纪芬的三姐穿过后再给她的。

曾国藩对家人都十分严厉,只有对曾纪芬不一样。曾纪芬小时候头上生了虱子,只能把头发剪得很短,直到11岁,才开始留长发。当时女孩子流行的发式是梳一个抓髻。梳法是先用铁丝做成一个架子,再把头发绕在架子上面。曾纪芬觉得很好看,也想照着梳一个。但是她把铁架子做得太大了,小小的脑袋上顶着个大抓髻,看上去十分滑稽。曾国藩看见了就打趣她说:“赶快叫木匠来,把门框改大一些!”

疼爱归疼爱,曾国藩对满女的督教和其他子女一样严格。曾纪芬17岁的时候,曾国藩当时正好担任两江总督,政务繁忙,但仍旧亲自为她制定每天的“功课单”,还规定必须按期检查功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