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处处留心,选准话题
领导无论出席什么会议,参加什么活动,都有随时讲话的机会,应该处处留心,全神贯注,及时了解和掌握会议和活动的主题、议程安排、参加人员,认真听取其他领导的讲话或发言,明确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并作认真思考。领导可以设想:如果让我即席讲话,我准备讲些什么?有了这种警觉和思想准备,即席讲话时,就会心中有数,不至于心慌意乱,临时抱佛脚。
思想准备,只是即席讲话的基础。一旦真的请你讲话,你还必须迅速找一个话题。选择话题很重要,有人说,恰当的话题是即席讲话成功的一半。选择合适的话题,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选择与主题相关的话题
任何会议和活动都有自己的问题即主题,所以任何讲话、发言和讨论都应紧扣这个主题,否则就会跑题,干扰会议方向。比如在企业技术改造会议上,你大讲特讲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不免有点离题,听众也会觉得你不知所云。如果你能紧扣企业技术改造,选择一个好的角度切入,发表独特、精辟的见解,定会得到听众的称赞。
二、选择自己熟悉的话题
围绕自己熟悉和体会比较深的话题讲话,能够有效地消除紧张情绪,打开思路,激发讲话欲望,应付自如;能够准确表达你的思想和观点,容易谈出深度、谈出新意。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听众、打动听众。千万不能单纯地为了求新、求奇,选择那些自己还没搞懂的话题,更不能冒充内行,乱说一通。否则,要么不能自圆其说,中途卡壳,讲不下去,草草收场;要么破绽百出,班门弄斧,贻笑大方。尤其是在一些重要场合,引出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话题后,会难以收场,置自己于非常被动、尴尬的境地,影响自身形象。
三、选择听众感兴趣的话题
讲话是让人听的,你讲得效果如何,水平高低,关键是看听众的反应。听众的反应是衡量讲话是否成功的标准。因此,选择话题首先要考虑听众是否关心,是否愿意听。如果听众对此不感兴趣,尽管你讲得津津乐道、口干舌燥,也是白白浪费唇舌。即席讲话要尽量选那些与听众关系密切、听众熟悉、有一定新意、能给人以启发的内容作为话题。吸引人的话题,也并非奇闻轶事或深奥的哲理。
四、选择有独到之处的话题
这一点很重要,衡量讲得好不好,有没有水平,关键是看有没有新意,有没有新话,有没有独到之处。如果老生常谈,把众所周知的事情、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喋喋不休地讲个没完,就没有多少意思,听众也会感到厌烦。因此,要在仔细观察现场气氛,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好的话题。切忌把别人说过的话题拿来再说,力戒雷同,追求新意。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转换角度,提高层次,另辟蹊径。要从思想上站在圈外,纵观全局,仔细观察,再作决定。若先说,就要出奇制胜,先声夺人;若后讲,也要后发制人,道别人之未道,方显独到。至于先说还是后说,要根据现场而定。总之,要选择一个适当角度、最佳时机来展示自己。
第二节迅速构思,组织材料
话题确定之后,如何紧扣话题展开阐述,把话说透,需要迅速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在头脑中迅速构思,形成讲话的框架。二是围绕框架抓取材料。
即席讲话准备的时间虽然不多,但是无论如何,也应围绕话题,迅速在脑海中构思一个简单的讲话提纲。开头怎么开,讲什么;主体部分讲几个观点,把观点概括好,用关键词、关键句把它列出来;结尾怎么结。有点、有线、有骨架,一篇简单的讲话提纲就有了。
围绕讲话提纲,在有限的时间内,抓紧打一个腹稿。如果讲起来方寸不乱,从容发挥,没有明显的语病,这篇即席讲话就算成功了。打好腹稿,应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概括好主题
我们知道,文章都有主题,只有这样,读者看了才知道你要表明什么,你要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没有主题或主题不鲜明的文章只是文字的堆砌,毫无意义可言。文章是这样,领导讲话也是这样,因此,领导讲话也要有主题。可以说,领导讲话就是口头作文章,没有主题,就相当于堆砌废话,同样没有意义可言。领导讲话前,先要把主题提炼好,所有的讲话内容都要围绕此主题来进行。
二、提炼好观点
观点是用来论证话题的,是为话题服务的。观点要正确、鲜明、集中。与话题无关的观点,会使讲话跑题;与话题相悖的观点,会使讲话自相矛盾。观点是即席讲话的核心,应贯穿于讲话的始终,在讲话中起着纲领性作用。观点要相对集中,与话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不讲。在所要表达的几个观点中,要有先后之分、主次之别,抓住主要观点讲深讲透。
三、组织好句群
句群也叫句组,是一篇讲话的基础。一个句群有一个明确的意思,称为“意核”,它可以使几句话连接成句群。如果我们准备几个“意核”,发挥成句群,即席讲话的腹稿也就出来了。即席讲话前可先想好几个“意核”。假若你被邀请参加一个乡镇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并请你作即席讲话,你就可以稍加思索,列出一组“意核”:第一,这次会议很重要。第二,会议有几个特点。第三,突出抓好几个环节:要下大气力抓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要切实加大管理力度;要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要切实抓好技术改造。第四,切实抓好落实。然后从容不迫地边想边说。有的讲话可分成几大段,每段又分几条,每条定几个“意核”。围绕这些“意核”展开,补充、联想、举例。这样可以使即席讲话有条不紊。
美国公共演讲问题专家理查德曾推荐了一个精选腹稿结构模式。他认为即席演讲应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1)喂,喂!这两个“喂”的意思是,必须首先激起听众对你演讲内容的浓厚兴趣。他主张开口直接用生动典型的事例画龙点睛,道出主题。
(2)为什么要费这个口舌?这部分应向听众讲明为什么要听你的演讲,演讲的内容要使听众感到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产生紧迫感。这样就易于吸引听众。
(3)举例。若想把论点形象、简洁地印入听众的脑海,就必须举例。生动的事实列举,不但能深化记忆,激发兴趣,而且也能开拓主题。
(4)怎么办?这是最后一步。在这一步,一定要告诉听众你谈了大半天是想让大家做些什么,最好讲得具体一点。
当确定了讲什么,并构思出了讲话腹稿后,关键是迅速抓取材料。讲话离不开材料,材料是讲话的基础,有了材料才有话可说,观点才有寄托,讲起来才能运用自如。没有足够的材料,脑子里一片空白,就会词不达意,言之无物,语焉不详。凡是讲话水平比较高的人,大都是知识面比较宽,对情况比较熟,掌握材料比较多的。
即席讲话无法事先作充分准备,完全依靠随机应变。当即抓取材料,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讲话者平时的知识积累;二是眼前的人和事。无论哪方面的材料,都要尽量选用论证观点强有力的材料。材料作为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因此,要注意选择那些能够反映观点、支持观点、论证观点的材料。只有这样的材料,才能与观点有机统一,使观点更加形象,更加有说服力。有的领导在即席讲话时,对引用的材料,往往不加鉴别、不加选择,不管对观点有用无用,顺嘴就说,使材料与观点不大相符,废话过多,说服力不强。
第三节先声夺人,抓住听众
即席讲话的开头,也叫开场白。开场白很重要,能不能马上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关系到整个讲话的成败。好的开场白就像一个出色的导游员,一下子就把听众带入讲话者为他们设计的胜境。好的开场白,容易打开局面,便于引入正题。即席讲话应做到先入为主,以强大的气势或声势首先抛出强有力的论点,以压倒或征服听众。开场白不能平铺直叙,啰里啰唆,而应该不落俗套,干净利落,语出惊人,这样才能达到出奇制胜,先声夺人的目的。
对开场白的技巧,高尔基曾说:“最难的开场白,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由它定的。一般要花较长的时间去寻找。”第一句话是最重要的,其作用如同音乐的基调。
开场白有故事型、开门见山型、阐明观点型、幽默型、引用型及悬念型等多种形式。不管采用哪种形式,要抓一些带根本性、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抓住听众心理,或讲故事,或设问,或讲客套话、祝贺语等。总之要简短精辟,不拖泥带水,迅速转入正题。
一、故事型
故事型开场白,就是在讲话开头先讲一个与你所讲的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故事,从而引出你的讲话主题。比如,在一堂演讲练习课上,要求学生以《当我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为题,练习开头,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开场的:
大家一定会记得这样一个传说吧:阿拉伯有个神奇的山洞,里面收藏了40个大盗偷来的金银财宝和珍珠玛瑙。只要掌握一句咒语,洞门就会自动打开。有一天,一个叫阿里巴巴的人无意中知道了这个咒语,他打开了财宝之门,成为巨富。
这个开场白,运用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将大学校门比作通往财富之门,非常妥帖,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开门见山型
开门见山型是当众讲话者经常使用的一种形式。其特点就是开宗明义,一开始就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把讲话的主题或观点亮出来,让听众明白,接着进入讲话主体部分。话一出口,要谈什么内容,赞成什么,肯定什么,批评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观点十分明确,毫不含糊。这样的开头能使听众很快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想听下文的欲望。
例如:******同志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开场白,就属于这种开门见山的开场白:“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开宗明义,直陈主题。选自《新编当众讲话训练手册》,曹希波编著,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年12月第2版。
三、阐明背景型
这种开头就是把讲话的原因或者背景交代给听众,让听者一下子就明白为什么要讲话,讲话的理由是什么;或者说明讲话的背景及在这种背景下讲话的初衷。用这种方法开头平常、自然,很少有波澜,似无标新立异之嫌,但也是平时人们使用最多,也最好把握的一种形式。
在开场白中,有时为了融洽讲话者与听众之间的感情,还采用一些礼貌性的话题与听众沟通。它主要分为楔子和引子两部分。例如,1984年4月27日,美国总统里根在人民大会堂发表了如下讲话:
谢谢您,周培源博士,谢谢各位尊敬的女士和先生。今天,我很荣幸能够来到这里,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在人民大会堂向贵国发表演说的美国总统。
我和我的夫人一直盼望来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访问,同你们伟大的人民见面,以睹贵国历史宝库的风采。北京宽阔的大道使我们赞叹,贵国人民的热情待客,使我们深深感动。我们惟一的遗憾,就是这次访问的时间太短。看来只能像唐代一位诗人所写的那样“走马观花”了。但是中国的“汉书”里还有另外一句话叫“百闻不如一见”,南希和我深有同感。
这段开场白可看作全篇的一个楔子。里根一上来就向大会主持人及全体听众表示了深深的谢意,对中国表示高度赞扬,对中国古老文化有深厚理解。从礼貌、礼节上讲,这都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这番话很快架起了里根总统与听众之间的感情桥梁。接着里根总统又说:
12年前,前总统尼克松来到北京,他走下空军一号专机同******总理握手。事后,******总理告诉他,你那只手,是从世界上最浩瀚的大洋的彼岸伸过来的手,是经过25年的完全隔绝之后重新伸过来的手。
从那次握手开始,美国和中国都打开了自己历史上新的一页。我认为现在历史又在召唤了。
这两段话就是整个讲话的引子。通过引子这座桥梁很快把讲话引入正题,连接自然,恰到好处。
再如,1950年6月2日,法国驻德大使朗索瓦·庞赛在两国市长参加的联席会议上的讲话,开场白也非常精彩。他说:
联邦主席先生,市长先生,法兰西的市长先生们:
我以十分愉快的心情接受德法两国市长会议的邀请,前来参加闭幕式。对能借此机会重游斯图加特感到高兴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不瞒大家说,如果我回想起我第一次是怎样在贵国的城墙下度过的话,我就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感触。联邦主席先生知道我这个人比较容易伤感。可是还有什么地方能比斯图加特这地方更令人感到舒适的呢?那次露宿城下差不多过去了半个多世纪。1902年,当我还是个年轻的中学生时,就来到过斯图加特这神奇的地方……
然后,引入正题:
由于我的独特经历,由于我对斯图加特独特的感情,所以,我始终把德法两国及两国人民之间的互相理解放在心头,作为大使,我要谋求的正是这一点。
庞赛选用了一段极具人情味的插曲作为开场白,从容迅速地沟通了他与听众之间的感情,很自然地引入正题让听众接受。这是一个极为和谐的开场白。特别在一些礼仪性场合作即席讲话,适当运用楔子和引子,对于沟通与听众的情感,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有效地引出下文,充分表达意图,是一个很好的铺垫。当然,楔子和引子不宜过长,否则会显得拖拉,说了半天还没有进入主题,有喧宾夺主之感,反而让听众失去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