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性格的力量:成也性格败也性格
17584600000003

第3章 性格障碍——是什么妨碍了你的成功(2)

(15)吸取教训。愤怒是一次学习的机会。通过了解自己愤怒的来源,我们可以把愤怒的能量转化为建设的动力。在平时注意那些让你烦闷的情境,不要让环境影响了你的心情,使你愤怒起来。比如:排队拥挤,空气恶劣,再加上等候时间长的话,人就容易发怒。这时,乘机放松一下,做做白日梦打发时间,有助于你的心情平和。

发脾气有时像是穿衣服,不同的式样和风格适合不同的场合,如果精于此道,你就很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

拙劣的服务和粗暴的侍应:碰到这种情况时,你首先必须确信自己是正确的,否则最好免开尊口。第二条原则是直接面对那个说话能算数的人。其次,用若隐若现的威胁做武器,让对方不得不妥协。如果最亲密的人冒犯了你:此时的最佳方案是选择与他的反应刚刚相反的方式,这样能迫使他从你的立场看问题。再者,行动胜于语言,这句话在很多时候都有效。

如果怒火燃烧在办公室:办公室里是最难将喜怒“形于色”的地方,不恰当的发脾气只会使自己显得缺乏能力并且到处树敌。所以,要非常小心。对同事:“对事不对人”永远是上上策。只需要告诉他这种情况需要如何解决,而不要对他的能力或者性格做任何定位。对上司:永远不要对上司发火,除非你已经做好准备要换份工作。

这些都是你在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时必须加以注意的地方,也许正是一些小小的疏忽导致你种种的不顺。当然,在任何情况下,发脾气都只在背水一战的时候才用。

当身着漂亮衣裙的你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漫步在赴约的路上,却被疾驰而来的车溅得一身泥水时,是不是会愤怒得满面通红甚至破口大骂呢?生活中很多人都可能会。其实,这也是一种普通反应,即这种情况下产生愤怒的心理并使脾气变得异常暴躁,是一种正常的异常心理现象,特殊情况下动怒和激怒是一种痛苦和压抑的释放。

然而,如果你是一个稍有不顺心不如意就大动肝火的人,那么就该给你敲警钟了。火气大,爱发脾气,实际上是一种敌意和愤怒的心态,当人们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相悖时就会产生这种消极的情绪反应。一个人有爱发脾气的毛病,确是令人苦恼和遗憾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人要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这话未免有点过头,但发脾气的确容易使人失去理智,有时甚至会使亲朋成为冤家对头。

脾气暴躁,经常发火,不仅是强化诱发心脏病的致病因素,而且会增加患其他病的可能性,它是一种典型的慢性自杀。因此为了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必须学会控制自己、克服爱发脾气的坏毛病。

能否有效地抑制生气和不友好的情绪,使自己更融于他人之中呢?这主要在于自己的修养和来自亲人及朋友的帮助与劝慰。实验证明,在行为方式有改善的人中,死亡率和心脏病复发率会大大下降。为了控制或减少发火的次数和强度,必须对自己进行意识控制。当愤愤不已的情绪即将爆发时,要用意识控制自己,提醒自己应当保持理性,还可进行自我暗示:“别发火,发火会伤身体”,有涵养的人一般能做到控制。同时,及时了解自己的情绪,还可向他人求得帮助,使自己遇事能够有效地克制愤怒。只要有决心和信心,再加上他人对你的支持配合与监督,你的目标一定会达到。

3.自负型性格障碍

自负的人一般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他们经常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太顾及别人的看法。不求于人时,对人缺少热情,似乎人人都应为他服务,结果落得门庭冷落。

自负就是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心高气傲的人,有的自视过高,总爱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有的固执己见,唯我独尊,总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在明知别人正确时,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自负的人一般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他们经常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太顾及别人的看法。不求于人时,对人缺少热情,似乎人人都应为他服务,结果落得门庭冷落。

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自认为是“天之骄子”,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应得到优待,于是在择业过程中,总是抱有洋洋自得、自负自傲的心理。面试时,夸夸其谈,海阔天空,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使用人单位难以接受。在自负心理的支配下,不少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不正确,心理定位偏高,结果高不成低不就,迟迟不能落实单位。看到别人都签了约,他们常常会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对社会、学校和他人都可能怀有不满情绪,但有时也会向相反方向发展,出现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从而不敢应聘求职。

如果说每一种异常心理之所以产生都有一定原因的话,那么自负心理的产生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对此,我们有必要追根溯源一番。

(1)过分娇宠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个人自负心理产生的第一根源。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他们的自我定位首先取决于周围人对他们的看法,家庭则是他们自我定位的第一参考系。父母宠爱、夸赞、表扬,会使他们觉得自己“相当了不起”。

(2)生活中的一帆风顺:人的认识来源于经验,生活中遭受过许多挫折和打击的人,很少有自负的心理,而生活中的一帆风顺,则很容易养成自负的性格。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如果他们在学校出类拔萃,老师又宠爱他们,就会养成自信、自傲和自负的个性。

(3)片面的自我认识:自负者缩小自己的短处,夸大自己的长处。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对别人的能力评价过低,自然产生自负心理。这种人往往好大喜功,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就认为自己了不起,成功时完全归因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失败时则完全归咎于客观条件的不合作,过分的自恋和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举手投足都看得与众不同。

(4)情感上的原因:一些人的自尊心特别强烈,为了保护自尊心,在交往挫折面前,常常会产生两种既相反又相通的自我保护心理。一种是自卑心理,通过自我隔绝,避免自尊心的进一步受损;另一种就是自负心理,通过自我放大,获得自卑不足的补偿。例如,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很好的人,深怕被经济条件优越的人看不起,便会假装清高,在表面上摆出看不起这些优越者的样子。这种自负心理是自尊心过分敏感的表现。

夜郎国的国君因为问了汉使一句“汉朝与夜郎国谁个大”,那顶“夜郎自大”牌的妄自尊大的帽子,就铁板上钉钉子似的,无可争议地一戴就是千百年没商量。

但夜郎国王不仅没有妄自尊大,而且他的“自大”也“大”得很有道理。

因为夜郎国地处偏远的贵州西北部,他虽贵为一州之王,但“不知汉广大”。从人之常情来说,从人之好奇心来讲,面对不远万里而来的汉朝使者,无论换了谁,都会问一声“汉孰与我大”的。而且他作为一国之君,是更有责任去了解这个与他的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汉朝的基本国情的。更何况古有语云“不知不为过”,本“不知汉广大”的夜郎国王,又何过之有呢?如果夜郎国王明知道汉朝比自己大得不可相比,他还要如此相问,那他才当之无愧是一个失却了理智的妄自尊大之人呢!

而夜郎国王之所以会问这个被世人视为愚不可耐的自讨其辱的问题,根本原因,还在于夜郎国王面对着让他俯首称臣的汉使者,他心有不服,心有不甘,于是他要问“汉孰与我大”。他的言外之意便是,如果汉朝并不太大,甚至于没有夜郎国大,那么他又为什么要我俯首称臣呢?由此看来,夜郎自大,不仅不是妄自尊大,而且还是自强不屈精神的表现。他敢与汉朝比大,至少可以说明,他并不认为他的夜郎国弱小可欺,可以随随便便臣服于任何人,即使面对强者,他也要问一问,争一争。这样的夜郎自大,是无可非议的。如果面对汉使者,夜郎国王不仅不敢问汉大汉小,而且一上来就是唯唯诺诺,俯首帖耳,一副妄自菲薄的奴才模样,毫无一点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样“自小”的夜郎,才应当令人鄙视耻笑呢。这里还需指出的是,汉朝人修的《汉书》,自然难免“大国沙文主义”思想,对边远的所谓荒蛮之地,历来鄙视之,在他们看来,这些夜郎国们,只能老老实实俯首称臣,绝不可有非分之想。所以夜郎国王只是问了一声“汉孰与我大”,他们就觉得是不可思议的愚昧和妄自尊大,要竭尽嘲讽之能事了,而后人也因果相袭,囿于成见,懒于细加考究了。

人,其实是很需要一些貌似妄自尊大,实则是敢于争强争胜的“夜郎自大”精神的,特别是那些弱小者,面对各式各样的挑战,总要比一比,争一争,绝对不可轻易言败。

事实上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如果是那样的话,则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被后人超过,到那时,试想,你还有什么可自负的呢?

4.猜疑型性格障碍

好猜疑的人最终会陷入作茧自缚、自寻烦恼的困境中,结果还导致自己的人际关系紧张,失去他人的信任,挫伤他人和自己的感情,对心理健康构成极大地危害。

有一个寓言,说的是“疑人偷斧”的故事:一个人丢失了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从这个假想目标出发,他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谈举止、神色仪态,无一不是偷斧的样子,思索的结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原先的假想目标,他断定贼非邻子莫属了。可是,不久在山谷里找到了斧头,再看那个邻居儿子,竟然一点也不像偷斧者。

这个人从一开始就自己给自己先下了一个结论,然后自己走进了猜疑的死胡同。由此看来,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就像一个圆圈一样,越画越粗,越画越圆。最典型的恐怕就是上面这个例子了。现实生活中猜疑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几乎都同这种作茧自缚的封闭思路主宰了正常思维密切相关。

我国古代寓言“疑人偷斧”讽刺了那种疑心重重,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甚至毫无根据地猜疑他人的人。在猜疑心的作用下,被猜疑人的一言一行往往都被罩上可疑的色彩,即所谓“疑心生暗鬼”。有些人疑心病较重,乃至形成惯性思维,导致心理变态。一个人如果心胸过于狭窄,对同事、朋友乃至家人无端猜疑,不但会影响工作、影响人际关系、影响家庭和睦,还会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

猜疑是建立在猜测基础之上的,这种猜测往往缺乏事实根据,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毫无逻辑地去推测、怀疑别人的言行。猜疑的人往往对别人的一言一行很敏感,喜欢分析深藏的动机和目的,看到别人悄悄议论就疑心在说自己的坏话,见别人学习过于用功就疑心他有不良企图。好猜疑的人最终会陷入作茧自缚、自寻烦恼的困境中,结果还导致自己的人际关系紧张,失去他人的信任,挫伤他人和自己的感情,对心理健康构成极大地危害。为此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过:“猜疑之心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惑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因此,消除猜疑之心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之一。

哪怕是一点点猜疑,也可能让你失去最珍贵的东西。

一个小镇商人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当这对兄弟长大后,就留在父亲经营的店里帮忙,直到父亲过世,兄弟俩接手共同经营这家商店。

生活一切都很平顺,直到有一天一块美金丢失后,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哥哥将一块美金放进收银机,并与顾客外出办事,当他回到店里时,突然发现收银机里面的钱不见了!

他问弟弟:“你有没有看到收银机里面的钱?”

弟弟回答:“我没有看到。”

但是哥哥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咄咄逼人地追问,不愿罢休。

哥哥说:“钱不会长了腿跑掉的,我认为你一定看见了这一块钱。”语气中隐约地带有强烈的质疑意味,怨恨油然而生,不久手足之情就出现了严重的隔阂。

开始双方不愿交谈,后来决定不再一起生活,在商店中间砌起了一道砖墙,从此分居而立。20年过去了,敌意与痛苦与日俱增,这样的气氛也感染了双方的家庭与整个社区。

20年后的一天,有位开着外地车牌汽车的男子,在哥哥的店门口停下。

他走进店里问道:“您在这个店里工作多久了?”哥哥回答说他这辈子都在这店里服务。

这位客人说:“我必须要告诉您一件往事:20年前我还是个不务正业的流浪汉,一天流浪到你们这个镇上,已经好几天没有进食了,我偷偷地从您这家店的后门溜进来,并且将收银机里面的一美元取走。虽然时过境迁,但对这件事情我一直无法忘怀。一块钱虽然是个小数目,但是深受良心的谴责,我必须回到这里来请求您的原谅。”

当说完原委后,这位访客很惊讶地发现店主已经热泪盈眶并语带哽咽地请求他:“是否也能到隔壁商店将故事再说一次呢?”当这位陌生男子到隔壁说完故事以后,他惊愕地看到两位面貌相像的中年男子,在商店门口痛哭失声、相拥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