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们没有预约。但是,我们想见校长。”那穿着破旧的手织套装的丈夫轻声地对校长秘书说。
秘书的眉头微皱:“噢,校长,他整天都很忙。”
“没关系,我们可以等他。”穿着褪色方格棉布衣的妻子微笑着说。
几个小时过去了,秘书没再理他们。秘书不明白这对乡下夫妇和哈佛大学会有什么关系,她希望他们会气馁,然后离开。可看到他们丝毫没有想走的意思,尽管不太情愿,秘书决定还是去打扰一下校长。
“可能,他们只需要见您几分钟。”秘书对校长说。
校长的确很忙,他可能不会将太多的时间花费在那些他看来无关紧要的人身上。尽管忙得很烦,校长还是点头同意会见他的客人。
女士告诉校长:“我们的儿子进入哈佛大学一年了,他爱哈佛大学。他在这里很快乐。”
“夫人,谢谢你的儿子爱哈佛大学,你知道,哈佛大学的学生都会爱哈佛大学。”校长说。
“可是在一年前,他意外地死了。”
“噢,真不幸,夫人。”
“我丈夫和我想在学校的某个地方为他竖立一个纪念物。”
“非常遗憾,夫人!”校长被这个想法感动了,但他说,“你知道,我们不可能为每一个进入哈佛大学后死去的人竖立纪念物。如果这样做,这哈佛大学不就成公墓了吗?”“噢,对不起,先生!”女士赶紧解释,“我们并不想要竖立一尊雕像。我们只是想说我们愿给哈佛大学建座楼。”
校长的目光落在这对夫妇粗糙简陋的着装上,惊叫道:“一栋楼!你们知道事实上建一栋楼要花费多少钱?仅哈佛大学的自然植物,价值就超过了750万美元!”
校长为这远道而来的夫妇感到悲哀,他们真是太幼稚了。女士沉默了,校长松了口气,他终于可以和这夫妇俩说再见了。
女士转过身平静地对她的丈夫说:“亲爱的,这笔花费不是可以另开一所大学吗?为什么我们不建立一所自己的学校呢?”
面对校长的一脸疑惑,她丈夫坦然地点了点头。
这对夫妇离开了,他们去了加利福尼亚州。在那里他们建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大学——斯坦福大学。
艾略特校长没有料到的是,这对夫妇用其姓名命名的斯坦福大学后来会与哈佛大学齐名。更难预料的是,在艾略特校长卸任后60年,斯坦福大学一位名叫博克的毕业生竟会成为哈佛大学的校长,并且主政哈佛20年,其任期之长仅次于艾略特本人。
哈佛大学的校长应该是一个优秀的人,然而正因为他的不屑和他对着装粗糙的斯坦福夫妇的偏见,失去了一笔相当可观的捐献,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哈佛要教给学生的并不单单是平等待人这个简单的道理,还有要善于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探讨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实质,从自己的身上找出更多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哈佛校长为什么会对斯坦福夫妇产生偏见?因为他们着装粗糙简陋,在他的心里这样的人就代表着贫穷,怎么有实力为世界最著名的大学投资?为什么哈佛校长会有这样的思维?因为是他自身的地位让他有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让他容易与“卑微”的人去比较,从而产生一种观念,着装粗糙简陋的人与自己相比大多都平庸无知,看不起别人也是“顺其自然”的事了。
有人说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值得怀疑,但是它在哈佛校园却人人耳熟能详,因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了,重要的是哈佛人用这样的轶闻提醒自己要放下傲慢与偏见,尊重任何一个人格独立的人,对他人的尊重,正显示着自己的谦逊、修养和风度,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哈佛人的形象。
一个人首先应该学会自重,任何人取得任何成绩都不值得炫耀;其次应该学会尊重别人,任何人都不应该看不起别人。因为你是如此渺小,别人未必卑微,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在美国遇到“雷锋”
在哈佛,校园里永远不缺少善意的微笑,尽管教室里充满激烈的竞争气氛,但是每个人心中都有接受素不相识的同学的帮助和帮助他人的感人故事。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热情帮助他人,做个慷慨大方的人。在写作文的时候此类题材更是炙手可热。美国人也同样注意培养助人为乐的品质。在哈佛,校园里永远不缺少善意的微笑,每个人心中都有接受素不相识的同学的帮助和帮助他人的感人故事。哈佛文化是美国文化的代表,哈佛作为美国精英的摇篮,自然会将美国文化中的精华散播给来到这里的每个人。
在美国,如果你需要帮助,并且向美国人寻求帮助的话,美国人都会尽可能地给你提供帮助。而且他们喜欢主动帮助别人,并且不需要感恩和回报,这和我们提倡的“雷锋”精神十分类似。一个哈佛留学生这样讲述他在美国遇见“雷锋”的经历:
冬季和几个朋友一起去波士顿附近的一个滑雪场,当天大雪纷飞。在临近滑雪场的途中,一不小心,汽车陷在路边的雪沟里,我们几个人下去推,无论我们怎么用力,车子就是不动弹。正在我们一筹莫展,准备拨打“911”找警察帮忙之际,一个福特四驱越野车在旁边停下,从车上下来一个壮硕的美国人,看了我们的情况,立即转身回到车里拿出一根绳子绑在我们的车上,用自己的福特车几分钟就将我们的车子拖出雪沟。
在美国“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帮助”,总会有人主动对你说:“May I help you?”
一个朋友开车沿70号高速公路从波士顿去盐湖城,刚出波士顿不到两小时,汽车爆胎。由于是在高速公路上,不得不设置警示牌,然后他自己开始换轮胎。在他换轮胎的过程中,每一个从他旁边经过的车子都会停下来,问他是否需要帮助。这在高速公路上是很危险的,因此他不得不在警示牌上写下“No help(不需要帮助)”。
美国人就是这么热情,以至于热情得都让你无法躲避。
到学校报到的时候,需要去人力资源部;到人力资源部注册以后,才能获得学校的ID(类似工作证之类的校园证件)。到了人力资源部所在的大楼,才发觉自己不知道人力资源部所在的具体房间号码。正在郁闷之际,刚好从旁边的一间教室走出一个黑人学生,于是我马上迎上去,告诉他自己刚从中国来,需要去人力资源部,但不知道人力资源部在哪个房间。黑人学生什么也没有说,就带我去人力资源部。等到了人力资源部我惊讶地发现,自己连楼都走错了。等我缓过神来,准备向黑人学生说“谢谢”的时候,他已经走了。
在许多美国人心中有一种概念:如果我一旦答应了要帮助别人,我就肩负了一定的责任。也许我们遇到的这位黑人当时就是想起了他的责任。
美国人的理念是:你如果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么在你有能力的时候,也要去帮助别人。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讲,帮助别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对于被帮助的人来说,也是心安理得,因为人人都需要帮助。让我们看看留学哈佛的央视主持人描述的美国人“雷锋”精神背后的文化背景。
如果说美国人见面说“how are you”和中国人见面说“吃了吗”一样没啥其他含义的话,那么“乐于助人做好事”实际上作为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个人发展的必然需要已成为美国人的日常习惯和生活方式之一。因为大多美国人都信仰宗教,认为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孩子,如果兄弟姐妹之间不互相帮助的话,上帝爸爸就会不高兴,后果就会很严重,也就不能成为上帝的“乖宝宝”。再加之美国理解的民主社会应该是人人参与的社会,不管你是否自愿,都把互帮互助成为各种组织的志愿者作为社会衡量和考核一个人的标准之一,否则“民主”的结果也就成了各自为营一盘散沙,社会必然无法运转,也就不可能有现在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许多美国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在录取新生时,都要看学生是否经常参加社会活动、是否是慈善机构或非营利机构的志愿者,并以此和学习成绩并列成为考核标准之一,所以美国人从小就鼓励孩子有参与社会的意识。
此外,美国人不光自己做好事,还喜欢发起非政府志愿者组织、教会等定期组织“志愿者”通过募捐、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大家联合起来,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更多的资助和实际的支持。朱棣文在哈佛学生毕业典礼上演讲时说,“在你们未来的人生中,做一个慷慨大方的人。”他以谈判为例,教育学子们在任何谈判中都要记得把最后一点点利益留给对方,不能把桌上的钱都拿走。在合作中,不要把荣誉留给自己。朱棣文这个忠告提醒我们,为人处世,要大方大气,要多为别人着想,不要只顾自己的利益。你对别人慷慨,也就赢得了别人一份信任和敬重。而信任和敬重恰恰是你走向成功的重要砝码。
帮助他人是一种古老的超越自我困难体会助人为乐快感的方式。成为一个大哥哥、大姐姐或在收容所当志愿者都将是很有价值的成长经历。这样,你会遇到很多情况,并要提供帮助,承担责任。在此过程中,你能感受到自身人格的美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而使个人品德得到升华。
另外,助人就是助己也有科学上的依据。在哈佛大学一次实验中,学生们看到一部纪录片,讲了一位美国妇女终身在加尔各答救助穷人和残疾者的事迹,学生们被她的生动事迹感动了。研究人员随后对这些学生唾液进行分析,发现他们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A的数量比看纪录片前增加了。这位行善妇女的事迹感动了他们,增强了他们的免疫系统。
帮助他人还能够影响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这是美国哈佛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对2700多人进行了14年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他们发现,一个乐于助人、处处行善和他人相处融洽的人,预期寿命显著延长,在男性中尤其如此。相反,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病死率比正常人高出1.5倍。
为什么行善会延长人的寿命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乐于助人、常常行善的人,可以得到人们对他的友爱和感激之情,从中获得的内心温暖,缓解了他日常生活中常存在的焦虑。
人生在世,要充满爱心地活着,多做一些善事,多帮助别人。充满爱心地活着,生命会再现善良的本性,让自己以真诚、信任、善意的态度来看待别人,从而也赢得他人的信任、以诚相待,和谐相处。充满爱心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做人与做学问
要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个性、观点、习惯,不以自己的标准强求别人,评价别人。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要以“尊重”为前提,更要以不侵犯他人为准则。
有一句话叫做“做事先做人”,做学问也是如此。唯有将做人与做学问结合起来,人品、学问都不断提高到一个新境界,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完整的人,才能成为一个不仅让人佩服,还能让人仰慕、敬重的人。
第一次在哈佛大学上课是1987年9月22日,上的是人类与心理发展研讨课。这是所有一年级博士生的必修课。
第一天开学,我早早来到教室,找了一个把角的座位坐下。上课时间到了,任课教师雷万恩教授准时来到教室,他不仅是哈佛教育学院心理系的系主任,也是我的指导导师。
待嘈杂声停下来,雷万恩教授对大家说:“同学们,欢迎大家到哈佛来求学,今天是大家第一天上课。在给大家上课之前,我希望大家在哈佛的学生生涯中可以做到不仅要学会做学生,学会做学问,还要学会做人。”说到这里,雷万恩教授刻意停顿了一下,此时已是一片寂静。
他接着说:“学会做人指的是大家学习处理好学习与人的关系,不要死读书,更不要做书呆子。对于学问上的争论,大家既要有自己的观点,不人云亦云,又要有虚心的态度,不要因学术观点不同而伤了彼此的和气……”
说到这里,雷万恩教授问大家:“我讲这些话,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
“能不能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有个同学开口说。
“好!”雷万恩教授笑笑说:“其实,不用你们要求,我也会举例说明的。
“我们就先说这第三点。在我们系里,论私谊我与柯尔伯格的关系最密切,我们大学同读芝加哥大学,毕业后又同留校工作,之后他先来到教育学院教书,不久就把我也给一起拉来了。但论学术见解,我们两人可谓水火不容,他极力主张人类的道德发展是一致的,而且也是一成不变的;而我则主张人类的道德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两人有一条君子协定,就是当面尽量争吵,背后尽量说对方的好话。所以我今天告诉大家,柯尔伯格是美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大家说,我是不是在真诚地夸奖柯尔伯格老兄?”
说到这里,大家都笑了起来,连雷万恩教授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但他忽然沉寂下来,一脸沉重地对大家说:“可惜你们再也听不到柯尔伯格对我的赞赏了,他已于今年年初不幸去世,他的死对系里和我本人来讲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真是一个很会做学问的人。在大学时,他就是一个很会治学的人,别人用四年读完大学,他用两年就读完了。而在后来对人类道德发展的研究中,他又巧妙运用了一个两难抉择的故事成功地勾画出人类道德判断的三阶六段,使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在美国发扬光大,也使他的案例研究法为各个学科的学者所广泛运用。你们想一想,在心理学史上,可曾有谁利用人们对一个小故事的不同判断而开创出一套十分完整而又严谨的理论体系来?没有!所以柯尔伯格给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先河。他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的贡献一点不亚于他在心理学理论建树上的贡献……”
雷万恩教授在柯尔伯格生前与他在学术上争论不休,但是他们能够认识到分歧只是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大家恰恰相互敬重这种做学问的独立、严肃的态度。学术上的分歧让他们一步步接近真理,而做学问的态度让他们成为志趣相投的朋友。
哈佛教授们之间的轶事告诉我们,做学问要先学会做人。这就是要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个性、观点、习惯,不以自己的标准强求别人,评价别人,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要以“尊重”为前提,更要以不侵犯他人为准则。因为,当别人固执己见,要求我们配合与尊重时,我们不是也会提出相同的要求吗?对待人要以极大的尊重造成融洽的气氛,这就是我国古代“君子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对待事情要本着自己的原则,要有正直、严肃、负责的态度而不失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丧失自己独立的人格。
唯有这样的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敬重,才能美名留千古。
这个道理推及到为人处世中,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懂得尊重和欣赏。做人不可偏激,仅凭一己好恶,来谈处世之道,去诽谤他人。智慧和友善的人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容他人,处处与人为善,用对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他人,用约束别人的要求来约束自己。这样的人,必然受到他人的尊重,使自己和周围的人生活在愉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