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精英课
1757800000016

第16章 与真理为友——做真理的信徒(3)

在哈佛,那些来自私人和基金会的捐款,他们只能提使用的大方向,不能对学校的自主运作施加影响。哈佛的学生一直都有一种强烈的意识——权力与金钱不可以主宰哈佛。哈佛每一年都会接到来自不少大企业的捐赠。举个例子,福特就曾为哈佛的一个研究项目捐赠了5000万美金给肯尼迪政府学院。但是即便如此,企业也无权干涉学校的研究。再如,比尔·盖茨上世纪90年代初捐了几千万美元给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用来回馈母校。他的要求就是用这些钱设立几个研究信息科学技术教授席位,但是招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标准,完全是按照哈佛的统一学术规章,校规不允许任何人以捐款作为手段,来影响大学招聘。这个学术独立的基本制度确保了学校的办学独立性。

哈佛的成功和繁荣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但是这种注意并不总是令人欢迎的。当学校的影响和重要性日益增加,声望和名气不断提高时,各种集团便会受到诱惑,希望利用学校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曾经有一家世界著名的计算机软件公司的总裁,以每年1亿美元为条件要求哈佛接收其不学无术的孙子以正常学生的身份进入哈佛,并要求在今后两年的课堂案例应至少有一半以上是有关他们公司或计算机行业的。这一要求立即遭到校董事会的拒绝。他们说,招收他进来,对其他学生是不公平的,接受他便意味着另一个本应进入哈佛的优秀青年人被拒之哈佛门外,这对于那个青年,对于哈佛,对于社会都是一种损失。

关于课堂案例的要求,哈佛认为,这更是令人气愤和不可思议的。坚持自由和独立办学是哈佛一贯的也是最敏感的问题,提出这种要求,简直是对哈佛的一种侮辱,是哈佛不能忍受的。

作为美国的一个象征,哈佛以“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为追求,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为人类“仰望天空的人”。为了这一目的,哈佛大学始终坚持拒绝与其他一些利益集团同流合污的姿态。美国有一句名言:“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大学能够在其三百年来坚持“以信念为本,以真理为本”的道德操守,无疑给学生们在各自的领域坚持追求真知,坚持职业操守,维护真理与正义做出了最好的表率。

在金钱面前保持独立人格,这对于生活在拜金主义甚嚣尘上的社会中的人而言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金钱是我们所需要的,但不是我们全部的需要。也就是说,在金钱之外还有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独立人格、品格和尊严。

人有人的尊严和人格,一所大学也有大学的尊严和人格,坚守适合自己身份的原则和道德底线,守护住自身的尊严和品格,才能得到他人、世人的尊重。唯此,不论是人还是一个组织、企业、国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为情所动,坚守原则

在维护自己的校规上,哈佛能够做到不徇私情,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节操,真正以身作则,履行“与真理为友”的训言。

有人说发现真理难,但是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真理更难。因为你可能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和压力,迫使你改变对真理的信仰。对于这一点,哈佛以实践告诉它的学子们,一旦认定那是应该守护的东西,就要义无反顾地去捍卫。因为这是唯一的真理,所以在这条原则面前你没有必要为任何干扰因素而犹豫。

在现代奥运会的众多冠军中,人们最难忘记的就是第一个冠军——美国三级跳远运动员詹·康诺利。

28岁的康诺利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他从小喜欢田径、篮球等运动,当他听说要在希腊举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消息时,便向校方请假,准备参加雅典大赛。想不到校方认为:参加如此漫长的运动会,会妨碍正常学业。如果他坚持要去,就要被除名。康诺利听后与校方领导发生了激烈争执。于是,他一气之下,冒着被开除的风险,与另外13名选手一起,登上了向希腊进军的德国福达号货轮。

1896年4月6日,第一届奥运会的第一项比赛项目三级跳远开始,康诺利以1371米的成绩夺得了梦寐以求的金牌,成为现代奥运史上的第一个冠军。

第二天,康诺利在跳远比赛中,以6.11米的成绩获得铜牌;最后,他还参加了跳高比赛,结果又以165米的成绩夺得银牌。

康诺利戴着3枚奖牌回国,他理应受到哈佛大学的热烈欢迎。可是,他做梦也没想到,校方竟因他“破坏校规”而开除了他的学籍。

无独有偶,类似的事情在哈佛的校史上不止这一件,哈佛先生为哈佛大学的前身捐献的图书馆,就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哈佛用当年哈佛先生所赠的400余本书,建立起了一座图书馆——哈佛楼。为防止图书流失,哈佛大学特意在校规中规定借阅者不能将书带到馆外阅读。但是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楼,很多珍贵的书籍在大火中消失,这让很多人痛心疾首。幸运的是,其中的一本名为《基督教针对魔鬼、俗世与肉欲的战争》的书碰巧在着火前一天被借阅者违反规定带出图书馆,躲过了这场劫难。然而,这场突发的火灾也让这名学生进退两难,因为他本准备阅读完后再偷偷归还,第二天得知失火的消息,他意识到自己从图书馆带出的那本书,已是哈佛捐赠的400余本书中仅存的一本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还是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原因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当时的校长。时任校长的亨利·邓斯特先生首先对这名学生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又以违反了“借书不得带出图书馆”的校规,开除了那位学生。

2009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宣布取消119名申请者的入学资格,理由是这些申请者在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之前,为了早日知道录取结果,利用一个在线申请软件的安全漏洞侵入了学校网站偷看了录取结果。

看完这些故事我们不禁会发出惋惜的一叹。众所周知,能够来到哈佛的人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人,只是因为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说得公正一些,这些错误有的还给哈佛带来了荣誉和贡献,但他们也都必须离开哈佛。

哈佛难道就这么无情吗?哈佛不是无情,而是讲法。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在我们对哈佛历史上的这些被开除的学生们表示同情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哈佛坚持自己办学理念的这种精神。

在维护自己的校规上,哈佛能够做到不徇私情,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节操,真正以身作则履行“与真理为友”的训言。什么是真理?这些校规就是真理,不受任何情感和利益的诱惑,顶住压力,坚持用校规看守哈佛,就坚持住了真理。

情感是一种具有迷惑性的东西,大多数善良的人,都具有同情心,甚至希望法律、法规也能够网开一面,给值得同情的人更多的宽容,但是社会的治理有其基本的原则,不能因为一个人就破坏了法规的执行效力和严肃性,所以我们做人要有规则意识,不要寄希望于别人的通融、同情心,对待他人也应该讲一定的原则,不能让“好心”泛滥,破坏了做事的规矩。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总统触犯了法律也与庶民同罪,这样就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保证了国家的安定。在哈佛,校规面前人人平等,哪怕有些人再值得同情,也必须受到校规的惩罚,从而维护哈佛的尊严,保证哈佛的品质。那么作为人我们也应该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为自己的尊严保证自己的品质。

不为权所倾,坚守节操

哈佛强调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则,无论是世俗的权贵还是神圣的权威,都不能代替真理,都不能阻止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哈佛这所享誉世界的一流大学,被认为是美国政坛精英的输送基地,在其历史上共有八位美国总统毕业于此。他们是约翰·亚当斯、约翰·昆西·亚当斯、拉瑟福德·海斯、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翰·肯尼迪、乔治·沃克·布什和巴拉克·奥巴马。在这些总统组成的内阁中,也有很多都是哈佛毕业的,比如肯尼迪政府,其麾下大多为哈佛校友。这就是哈佛的社会势力,它由现实和想象中的各种派系、关系网和社会名流之间的联系组成。哈佛作为财富和权力的中心也必然要受到来自财富和权力的压力,从而影响着它对真理的坚持。那么面对来自权势的压力,哈佛作出了怎么样的选择呢?

1986年,恰逢哈佛建校350周年,校方准备校庆与毕业典礼同时举行,并邀请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参加盛典和发表演说。之所以请里根,是因为哈佛大学300周年校庆时,罗斯福总统参加过庆典。当然,这也是为大学争辉的事。邀请函被送到白宫,里根欣然接受,同时提了个条件,他不能白来,最好授予他一个荣誉博士学位。按说荣誉博士毕竟不等同于真正的博士,所以应该算不上是什么大的原则问题,何况里根还是当时的国家元首。但总统阁下的小小请求,对坚持以学术水平为唯一标准来聘任教授和授予荣誉学位称号制度的哈佛而言,这不是一件小事,于是哈佛董事会召开专门会议讨论,讨论时发生了争执,难以敲定,旋即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最后多数人的立场是:堂堂最高学府,里根和学术一点都不沾边,岂可随便授予他博士学位?最后为了大学学术声誉的尊严,鲍克校长毫不客气地向报界宣布,他无意奉承“另一个President”。里根没有得到学位,也没有莅临哈佛校庆。

国家的President(美国总统)向另一位President(哈佛校长)暗示,要求获得哈佛荣誉方帽,这场被新闻界称为两个“President”之争的故事,以堂堂美国总统铩羽而告终。

当时一些有识之士指出,鲍克此举虽属空前却不离谱,但哈佛传统的形象和地位,及它自认为对社会、对学术尊严应有的责任感,会驱使任何一个哈佛校长作出类似的决定:绝不拿学术尊严作为变换条件。

是的,让我们从哈佛的校徽和校训中找到答案吧——真理。哈佛强调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则,无论是世俗的权贵还是神圣的权威,都不能代替真理,都不能动摇哈佛人对真理的忠实。

德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说:“大学是研究和传播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所以哈佛大学的荣誉不在于聘请了多少社会名流,国家政要来做教授,而在于有多少真才实学的一代又一代的教授们去真正实现哈佛大学的校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并永远高举“求实崇真”的旗帜。哈佛在权力面前,坚持维护学术的纯正性,不怕因此得罪总统。这就是哈佛大学的品格吧!关于哈佛的这种追求学术尊严的传统还有很多故事。

2000年,美国哈佛大学遴选校长,刚卸任的总统克林顿和副总统戈尔被提名。但哈佛很快就把这两个人排除在外,其理由是:克林顿和戈尔可以领导一个大国,但不一定能领导好一所大学,领导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丰富的学术背景,而克林顿与戈尔都不具备。后来,原任美国财政部长,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副行长萨默斯于2001年7月被选为第27任校长,这完全因为他在经济学研究方面是国际知名学者。

哈佛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成绩很大程度来自于学校的自主。众所周知,哈佛自1636年建校以来就是私立学校,它是自主自治的,完全独立于联邦政府、州政府的权力之外,也不受企业的牵制。

哈佛校长由其校友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投票选举产生,受传媒界的监督,美国政府不可以直接任命。例如,前总统克林顿的财政部部长萨默斯是在任时出任校长的,哈佛的学生得知这个情况后觉得受到了政治上的干涉,马上发起抗议。后来这位校长尽管对哈佛的发展在多个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因为一些“小小”的错误也被迫被哈佛校方和学生请下了主席台。

2008年2月,劳伦斯·萨默斯不得不辞去哈佛大学校长职位。原因是他在一个学术会议上,将女子在科学和数学领域成功的概率比男子低的原因归咎于男女先天的性别差异。萨默斯的言论引发了大学教职员工的严重不满,3月15日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进行了对校长的不信任投票,结果以218对185票通过,这表示他们“对劳伦斯·萨默斯的领导能力失去了信心”,这种做法在哈佛大学370年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尽管萨默斯在财经界赫赫有名,但在哈佛这个校园里,他不能享有一丝的特权——这是哈佛精神的生动诠释,反对特权、崇尚平等,无论他的身上有多少光环,只要他是哈佛人,就要传承和发扬哈佛的精神。只有如此,学生耳濡目染,才会深受其思想精髓的熏陶。

权力,在今天无处不在,无时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意识、品格。权力在今天是一种社会资源而且是一种稀缺资源,顺势借助他人的权力,你能得到更多凭自己的努力难以得到的东西,但是当这种权力能为你所用的时候你也必须有所牺牲,或者是金钱,或者是幸福,或者是尊严;相反,不惧权力,与之背道而行的人,心中一定有一个令其更能满足的信仰,所以当金钱、幸福、尊严等等与权力“PK”时,作出什么选择完全取决于你对交换成本的评估,不同的人价值观不同,就会作出不同的选择。

哈佛身体力行着校训,教导着每一个学子,权势再大,在伟大的真理面前也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它们根本不应该相提并论。不畏惧权威,对权势敢于说不,坚守自己的原则、坚持自己的主张,勇敢地坚持真理,就是哈佛教给学生们的精神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