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作文知识讲话
17446400000098

第98章 “宽容”是一种美德

高二张佳瑞指导教师时翠敏

人生漫漫,怎么会不产生摩擦和矛盾?而这时,在化解与结怨之间,你会做何种抉择?作为一名智者,最好的选择便是用一颗宽容之心去化解种种矛盾。培养宽容美德,做一名高尚智者。

中国古代经典的宽容故事莫过于仁义胡同“六尺巷”了。张英乃当朝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一次,他老家因垒墙占地和邻居发生纠纷。家人便写信告之求援。他却回信劝诫家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仍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将信读后,依其意主动退让三尺;邻居见状,深为感动,也自动让出三尺的地方,这就形成了遐迩闻名的“六尺巷”。试想,如果没有宰相张英的大度,而是仗势欺人的话,怎会有流传至今、名扬四方的“六尺巷”呢?张英的宽容和谦让的胸怀不仅规劝了家人,也感动了邻居,消除了双方的隔阂。仁义胡同“六尺巷”诠释了“宽容”的内涵:不以权势压人,不因私利欺人,坚持仁爱和正义,社会生活便会安定和谐。

年高德劭的学者张中行老人曾写过一篇文章,认为生在乱世的知识分子,除了效忠君主、隐居山林之外,还有第三条路可走。有人撰文批评,话说得很重。当《文汇报》编辑部将此文转给张老时,不料,张老不仅没有反驳,还给一位编辑写信说:“拙作确有不妥之处,同意在《文汇报》’笔会‘栏目公开发表批评我的那篇文章。”面对别人的批评甚至伤害,张中行老人的宽容并非示弱,而是他人格力量的体现。张中行老人虚怀若谷,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学者高尚的精神境界。

中国有这样一句充满人生智慧的话:“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宽容他人也是善待自己,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是有益的。所以,对于不是关乎国家人民利益的原则性问题,而采取适度的宽容态度,于人于己都是有利无害的。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多一点宽容,心胸就会更加宽阔,为人就会更加大度,思路就会更加开阔,理性和幸福之花就会更加灿烂。“宽容”这种传统美德,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发扬光大。

【点评】

题目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虽然是“自定”、“自选”,但是,作文审题时应该做到“立意准”,“角度新”。

题目给的材料,如果从网友的角度去考虑,可以揭批地产大佬潘石屹是在作秀,只让别人做,自己不执行,虚伪;如果从潘石屹的角度去写,可以论述他是出于善意,却遭到误解,对他表示同情、支持等等。应该说,这样的角度和立意都不好,没有做到“立意准”,“角度新”。其实,准确的立意在材料中已经点出,即“只要战争意念一冒头,就要用更为强大的和平思想来遏制它,要用更为猛烈的友爱思想去消除仇恨的念头”。

《“宽容”是一种美德》一文,以充实而典型的论据论证了宽容是美德,“坚持仁爱和正义,社会生活便会安定和谐”这一中心思想,选择的角度和立意都很好。

请以“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