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作文知识讲话
17446400000094

第94章 有没有“良心”看实践

高一傅佳欣指导教师李进飞

中华民族是崇尚“良心”的民族。良心是什么?良心就是讲诚信、重仁义,不存损人利己之想,专做有利他人之事。古往今来,有良心的人是社会上最受欢迎、最受尊敬的人。正因为如此,人人都争“良心”这顶桂冠。打骂父母者把自己夸赞成“孝子”,骗人财物者把自己扮演成“君子”,贪污受贿者把自己宣扬成“清官”,没良心的人都说自己“良心”大大地好。怎么鉴别有没有“良心”呢?唯一的标准就是不听嘴上的宣言,而看实际的行动。

卖油条的刘洪安每天坚持用新油炸油条,不用一滴复炸油。他也曾“担心亏本”,但是他没有为了赚钱而做损害顾客生命安全的事。他之所以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良心油条哥”,就是因为他的实际行动讲究诚信。

“诚信兄弟”孙东林、孙水林的故事也说明了这一点。哥哥孙水林是某建筑队的包工头,年底为了农民工按时回家过年,不惜冒着大雪开车去工地发工资,不幸途中一家四口死于车祸。弟弟孙东林得到消息后,悲痛万分,但是他毅然决然地完成哥哥生前未竟心愿。他没有账本,就让每个农民工凭着自己的良心去领工资,结果发放的工资与预计的钱款相差不大。孙东林说:“我们得对得起我们的良心,我们不能让这么多的农民工白干一年,我们不能对不起他们。”这个真实的故事有力地表明孙东林、孙水林二兄弟和农民工群体都是有良心、讲仁义的人。

更为可贵的是他们这些真正有良心的人,从来不在人前炫耀自己的品质有多么高尚,而是认为自己所作所为是分内之事。刘洪安认为他做的只是一件最普通最简单的小事。孙东林没有因为哥哥的死而赖账,他想的是上百名农民工一年的辛苦和全家的生活。

有良心,讲诚信,重仁义的人并非都是英雄模范,他们大多数都是平凡的人,默默无闻的人,他们之所以是有良心、讲诚信的人,是由于他们的实践给群众生活带来幸福,给社会带来安定,给经济带来繁荣。实践是检验良心的唯一标准,我们要高举这一旗帜,大张旗鼓地宣传许许多多的有良心的代表人物的事迹,树立优良的社会主义的文明风尚;我们要高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武器,揭发、严惩那些在阴暗角落里搞“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胶囊”等坏人坏事,让他们如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无处藏身!

【点评】

材料作文,对所给的材料的看法和感想,当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写。就这个作文题来说,恐怕多数同学会选择赞美刘洪安有“良心”的高尚品质这一角度去写。本文作者却没有,而是选择了如何鉴别有没有“良心”这个角度写的。第一段提出论题,鉴别有没有“良心”“看实际的行动”,采取了从反面议论中提出。这样选择写作角度,这样提出论题,都会给人新颖、深刻之感。这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