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作文知识讲话
17446400000092

第92章 奉献就是幸福

高一李佳慧指导教师屈海庆

有一种花,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它的花瓣很小,也不艳丽,但是它的种子被风吹到每一个地方,都会迎着阳光,绽放美丽的笑容。它笑诉,那片土地就是他的可爱家乡。

有一种人,不惜放弃城市繁华的环境、舒适的生活和优厚的工资待遇,欣然来到大西北的深山里,忍受寂寞,坚守教育岗位,过着十分艰难的生活。他们就是大城市的大学毕业生来到山区支教的志愿者。我从他们走过的足迹中看到,无私的奉献就是最大的幸福。

他是大学生来到山区支教中的一员。他在毕业前读到关于山区教育落后、山区孩子们需要老师的通讯报导后,就毅然决定放弃城市生活、走进这个山村里当一名普通的老师。山里的路实在太难了,孩子们的家又太分散,根本无法组成一个统一的教室。这是一个又艰难又棘手的事,可孩子们不能不上学,于是他拿起书包,装上课本,到一个个学生家里去讲课。多少年来,他不知磨坏了多少双鞋,摔过多少次跤。一些家长从不重视孩子的学习,不理解他的做法,到每天主动到门口来迎接老师。这一天天的辛苦,他不求别的,只为能够看到一张张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笑脸。

一天,窗外的雨不停地下着。他撑起那把旧伞,在山间跋涉,为了不误上课,他加快步伐。雨下的越来越大,就在他小心翼翼地迈过山崖的一瞬间,脚底一滑,从山崖上滚了下去,失去了知觉。当他醒来以后,发现自己躺在老乡家的床上,是老乡把他抬回家,焦急地给他搽药治伤。他看到在场的许多人流下了眼泪。这使他深受感动,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

大山外面的教育管理部门来过几次人,要把他调回城里去,可他坚决不肯。他说:“这里的孩子们需要我,我不能为了自己而离开这里。”这是多么朴实的话语,又是多么令人感动的话语。什么是幸福?这位山区支教的大学生作了回答: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尽心尽力地为别人、为国家做奉献,就是幸福。

【评点】

有一种花,在贫瘠的土地上,也会绽放美丽的笑容。有一种人,来到大西北的深山里,忍受寂寞,坚守教育岗位。文章开端,以花喻人,加强艺术性,贴切而动人。

正文部分,叙述一名从大城市来到深山支教的大学生的艰难历程,他使进不了校门的山里孩子能够上学读书,他使山里的群众对他从不理解到完全信赖、从态度冷漠到亲人般的关爱,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诠释了自己的幸福观,“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尽心尽力地为别人、为国家做奉献,就是幸福。”作者选取的素材,有力地支持文章的立意。

本文选取的素材来源于报端或电视,作者不可能亲见亲历,采取第三人称的写法,客观地进行叙述,既是作文素材的要求,又能增强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