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作文知识讲话
17446400000034

第34章 2012年中考河北省作文试题、例文和点评

【作文题】

我与___的亲密接触

请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例文1】

我与奶奶的亲密接触

迁西县考生于童

“拉大锯,扯大锯,奶奶家,唱大戏。接闺女,接女婿,就是不让妞妞去。”

我的乳名叫妞妞。这则童谣,就是在我小时候,奶奶轻轻拍着我睡觉时唱给我听的古老的童谣。每当听到这则童谣,我就会想起奶奶,想起我童年时代的生活。

在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工作忙,常常把我送到奶奶家托付奶奶照顾。我小时候不懂事,睡前总吵着要妈妈,奶奶便用这则童谣来哄我入睡。看我慢慢老实了,就把我抱到床上,一只手伸平,让托着我的小脑袋,另一只手则轻轻拍着我,两只手的弧度正好围成一个圈,让我安安稳稳地把身体钻到里面安心的睡觉。奶奶就是这样手把手地照顾了我好几年。我一天天长大起来,然而奶奶却渐渐老了。

我13岁的时候,远离家乡,到唐山市读书,与奶奶相见的机会少了,可是,我的心里时时刻刻惦记着奶奶。一年前,奶奶得了肺炎,我听说后非常焦急。学校休假时我回到家里,马上带着水果跟妈妈一起去看望奶奶。奶奶瘦了,头发白了,靠在沙发上,不停地咳嗽。奶奶看见我,一下子来了精神,要起来给我做饭,硬是让我和妈妈给拦下了。那天吃完晚饭,我说要留下来陪奶奶一起睡,妈妈说:“好啊,休假这两天你多陪奶奶吧。奶奶在病中还经常惦念你,担心你吃不好,担心你夜间睡觉着凉。”奶奶躺在床上,我躺在奶奶身旁。我怕奶奶冷,伸出一只手来抱着她,她的头部紧紧地贴在我的胸前。我看到奶奶的脸,已经被岁月无情地刻上了道道皱纹。慢慢地奶奶不再咳嗽,安稳地睡着了。我多么愿意永远这样亲密地陪伴在奶奶身边呀!

我久久不能入睡,耳畔仿佛萦回着奶奶轻唱童谣的声音。

【简评】

2012年中考作文是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介于全命题与话题作文之间,既有命题部分所体现的限制性,又具有话题作文的部分开放性,即在空白处填补的内容完全由考生自己来决定。半命题作文填补内容的位置可以在题目前面,也可以在题目后面,还可以在题目的中间部位。

“我和的亲密接触”这道半命题作文必须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我”是故事中的人物之一;必须注意题眼“亲密”,要写“亲密接触”,如果是写一般性的接触,就不符合题目要求;从题目来看应该具体地记叙人物和故事,所以体裁是记叙文,这些都是题目对作文的限制。而横线上的填空部分又给作者提供了比较广阔的空间,可以填人,也可以填物,如:“她”、“他们”、“妈妈”、“爷爷与奶奶”、“小溪”、“故乡”、“大自然”等等。到底写什么好呢?题目中的“亲密”一词是必须重点写的关键词。“亲密”不是指距离而言,而是指心灵上的亲情、友情、爱情。所以,应该从自己掌握的素材中挑选出与自己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最激动人心、永远不能忘怀的人和事来补全题目。范文《我和奶奶的亲密接触》,作者补充的成分是“奶奶”,在与奶奶的十几年的接触中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作者选择了两件:第一件是写奶奶唱着童谣哄“我”睡觉的情形,这是时过十几年不能忘怀的事情;第二件是写奶奶生病时“我”的焦灼心情和前去看望奶奶的情形。这两件事作者以细腻的笔墨进行描写,叙事中饱含着深沉的感情,充分展示了“敬老爱幼”的主题。

作为考试作文,要想得到高分不仅要扣紧题目、主题鲜明,还要材料新颖、结构巧妙、语言准确生动。《我和奶奶的亲密接触》以传统的童谣开头,而没有像通常那样写奶奶如何如何好,所以文章开端就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文章结尾写道“耳畔仿佛萦回着奶奶轻轻唱童谣的声音”,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例文2】

我与四季的亲密接触

迁西县考生刘文硕

春风和煦,播撒希望的种子;夏日炎炎,禾苗茁壮的成长;金风扫叶,果实挂满枝头;白雪皑皑,孕育又一个春天。我爱一年四季,我用诗的语言抒发我对春夏秋冬的情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看,十几只大白鸭伸长脖子,排成一队,像是春天里的游行者,向小河边自由自在地走去。雪白的羽毛,在春光的照耀下闪着银色光芒,多么美丽。“呷呷,呷呷”,它们可爱的红色扁嘴巴唱着快乐的歌。我忍不住跑过去,蹲下身子,抱住它们的脖子,柔软的羽毛在我的脸颊上抚摸,好温暖的感觉。一缕清风从我的耳畔吹过,放眼望去,满眼都是可爱的新绿。我张开手臂,满怀深情地与春天拥抱一起。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听,是谁在窃窃私语呢?我起身,随着神秘的声音向前走去。哇,好一派瑰丽的景色,满池的荷花一朵挤着一朵,朝着太阳绽开粉红的脸庞。“沙沙沙沙”,在风的鼓动下,它们跳着舞着!荷花姑娘们身上晶莹的露珠,如它们佩戴的珍珠首饰。荷叶碧绿碧绿的,把花朵映衬得更加美丽。我俯下身去,嘴唇触到了花的羞涩的脸庞,心中立刻泛起丝丝甜意。站起身来,放眼望去,荷塘四周一片苍绿,生机盎然,丰收在望。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骑着单车,洒脱地在小桥上跨过,穿行在田野的小路上。田野里玉米成熟谷子黄,农民开镰收割忙。山坡上,沟谷里,梨树、栗树、苹果树,各种果树果实累累。还有那片片枫林,枫叶淡黄、深黄、艳红,绚烂无比。“四季之美尽在晚秋”,于是我停下单车,驻足欣赏秋的美景,聆听丰收的笑语欢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推开一扇窗,只见“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银装素裹。伴一股寒风,香气扑鼻而来,叫你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一股暖意。那是院子里的梅花不畏冰雪,傲然开在枝头,它们坚强的“脸庞”,令人增强信心,我握住它们的枝干,默默地与冬天牵手。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严寒的冬季不正在孕育着美丽的春天吗?

【简评】

本文的作者很有创意,在构思选材上没有像多数同学那样写“我”与某个人的亲密接触,而是写与“四季”的亲密接触。为了表现这一主题,作者选择了四季中的典型形象加以描写,春写鸭,夏写荷,秋写果实,冬写雪花,正是通过对这些典型的景物和特有感受的描述,表达了“我”与“四季”的亲密接触的主题,抒发了对四季无限赞美和热爱的感情。

本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全文采取了“总分式”的结构。第一段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地抒发了对春夏秋冬四季的认识和赞美,为全文定下了基调。然后分四层分别写春夏秋冬四季,抓住每个季节的特点进行描述和赞美,而且在每一层开始都恰当地引用了两句诗歌,突出了这一季节的特点,强化了赞美的感情。全篇都是散文诗般的语言,语言优美也是该文的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