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职场菜鸟升职记
1743200000031

第31章 Kickoff会议

10:25,我来到5A01会议室。

灯已经全亮着了,投影仪也已经打开。

投影屏幕上显示的标题是“韩国喜视Kickoff报告”,报告人是“王松”。

整个会议室只有王松一个人。他坐在最靠近投影仪的位置上。

“哎!午阳,来了!”王松很少主动和别人打招呼,这次和我说话,着实让我吃惊。

“是!今天您主讲呀?”

“对!哦!午阳,今天你认真听,认真记,回头你写一个会议纪要,发给参加会议的人。”

“行!没问题!”

真没想到,一个踢球还整的这么复杂。开会就罢了,还要会议纪要,看来,这球踢的有水平。

陆陆续续的,赵经理,蒋文兴和陈博士都到了。王松关上5A01的门。

怎么没有王天勤?他可是运动好手,估计他踢个前锋应该有不少攻击力,至少“争顶头球”就没人能和他这1米9几的大个子抗衡。

王松看了看陈博士。陈博士点了一下头,表示可以开始了。

一共算上我就5个人,连陈博士都参加这个开球会议,看来新月对这场比赛是挺重视的。而且和客户踢球还要做PPT?这气氛,似乎有点……有点不像要踢球呀?

一连串的问号从我的脑子里不停的向外冒。

“好,下面由我向大家做韩国喜视Kickoff报告!”。

王松点了一下手里的激光笔,PPT就自动的向下翻了一页。这时候,我看到王松向我笑了一下。本来我没有领会,只是礼貌性的向他也回敬了一个微笑。后来我才明白,原来,这是王松接下来展示的从我为永乐的演示报告中借鉴过来的“导航页”。

慢慢的,我仿佛琢磨过味道,原来,Kickoff不是要和韩国喜视踢足球,而是韩国喜视项目的“项目开题”讨论。

“我先就韩国喜视公司提出的联合打造‘家庭硬盘录放机’的项目目标向大家做SMART分析报告!”

SMART分析,又是王松抄我的吧?抄都抄错了,我明明用的是SWOT分析,他说成是SMART。刚才看了王松使用我的“导航页”,心中一种自鸣得意的感觉油然而生。

王松点了一下激光笔上的按钮,我发现他的下一页PPT上写清楚的写着“SMART(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levant, Time-Bound)”。

“我们的SMART方法,是为了将韩国喜视公司提出的需求目标从:明确性、可度量性、可完成性、相关性、可跟踪性5个方面更好的进行分析。”

听到这里,突然感觉耳朵根子发热,脸也跟着热了起来。自己刚才确实有些骄傲。没有仔细的看清楚、想明白就妄下结论。人家王松说的“SMART分析”和我用的“SWORT分析”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我还这里自鸣得意呢,真是“没见过多大天”-- 井底之蛙呀。

“我先向大家针对韩国喜视项目的需求目标中的‘明确性’进行分析。通过‘明确性’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最终目标是否明确了应该做到哪一步以及何时完成。”

我这回参加Kickoff可真没白来,上来就学到了一个新的方法。于是,我把大学上课抄笔记的本领都拿了出来,在本子上照着王松的PPT不停的记录。

“最后我会将这次Kickoff的PPT文件发送给大家,所以大家不用忙着记录。”

听到这里,我才抬头去看王松的脸。当我和王松目光相对的时候,我看到一张没有表情的脸。虽然这张脸没有特殊表情,但是,从中我感觉到王松这句话包含着一种对我的关怀。不太喜形于色,这就是王松的表达方式。我放下笔,看着王松,笑了。王松的嘴角也微微的抖动了一下,如果不是当时我正视着他肯定发现不了。

“通过‘可度量性’分析,可以了解到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测量最终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可完成性’分析,可以让我们了解在规定的时间内,最终目标是否合理,能够实现。”

王松没有再看我,继续向在场人进行报告。我放下笔,两只手相互搓了搓,让手心上的汗水散开些。不用忙碌着抄笔记,就可以一边听王松的报告,一边看投影仪上的演示,一边思考。

王松继续讲。

“‘相关性’分析,让我们就最终目标是否很重要、很有价值、是否值得进行下去进行评估。通过‘可跟踪性’分析我们能够明确是否可以对整个项目的时间进程进行跟踪检查。”

……

“好,分析完需求目标,我们再对整个项目的实现进行分析。”王松继续讲。

恩,第一步分析“需求目标”,现在是第二步,分析需求目标的实现。我一边听着台上王松的报告,一边把自己认为的重点部分画成脑思维导图。这哪里是在进行项目开题报告,简直就是王松在为我讲授的“项目开题教学课”。

……

大约1个半小时的样子,整个Kickoff会议结束。这次会议,我主要是听和想。原来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也学过软件工程的课程,以为自己对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方面了解的差不多了。这次听了王松的“项目开题教学课”才发现,自己还差的远那。我了解的那点儿东西,首先是停留在书本理论阶段,其次就是肚子里的东西还是太少太少。而且,看看王松,工作那么多年,还向我学了在PPT中使用“导航页”,这种学习精神,值得借鉴。我老爸有的时候就总说我有些自大,我还不服气。看来,自己是该好好反思了,夜郎自大,盲目的自我感觉良好可当不了饭吃。

回到工作位,我赶快在Google和百度里将今天听到的新名词搜索了一遍:Kickoff、SMART分析、逻辑树……。

这叫做趁热打铁。我发现,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有的时候脑子想到一个问题,如果不马上解决,便会就此搁置了。过一段时间,可能这就会被抛到九霄云外了。我原来遇到事情就经常向后拖,结果不是忘记这个就是没做好那个。做事情向后拖是很多错误产生的根源。问题在那里,不会因为我们现在不处理它就会自动消失,该在那里的还在那里。所以,慢慢的我从办事情拖沓转变为“立即行动”。记得绩效考核的时候,主管打分,我的执行力分数特别高,可能就和这个“立即行动”的习惯有关系。好的习惯受益终生呀!

“喂!张工吗?你们那里弄过来的系统是怎么回事情?接到监视器上,根本就看不到调试信息。这叫我们怎么调试系统!你们就这么对待客户吗?2个样机,我已经都快递回去了,我们现在着急给客户演示,你赶快修好。再这样,我要找你们陈博士理论理论啦!”

电话那边,永乐公司的宋经理不问青红皂白,我这边刚一“喂”电话那边就是这劈头盖脸的一通数落。听的我脑子一下子嗡嗡直响,心跳加快,手也有些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