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文人骚客
1740200000110

第110章 蒲松龄小传

《聊斋志异》的作者,这位“有生产斗争知识”的“温情主义”者,正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

蒲松龄,字留仙,另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因为其代表作品《聊斋志异》流传甚广,所以世人皆称“聊斋先生”。聊斋先生的才情人人称叹,却仕途不显,一生有起有落,逃不出坎坷与落魄①①见《聊斋文集·卷下·柳泉蒲先生墓表》。

一、风流才子,春风得意

蒲松龄出生在山东淄川城东八里(现为淄博市)的蒲家庄,传说蒲家庄的远祖是元代淄川县城的般阳总管蒲鲁浑,这位总管的墓葬今天还在旧淄川县城西北方向五里的地方,今天还能见到墓上的华表、翁仲、墓碣和茔坊。当年元朝亡国之后,几经战乱,蒲家的后代只剩下了一个孤儿,被一户姓杨的人家养大成人,就改姓了杨。到了明代洪武年间,他又重新改为姓蒲,蒲家慢慢地人丁兴旺,成了一个大村子。蒲家庄的东面有一口水井,因为地势较低,井里的水总是满的,不停地溢出来的井水流成了一条小溪,溪边长着一百多株大柳树,随着溪流逶迤蜿蜒,人们也就把这眼泉称为“柳泉”。后来蒲松龄成了这一带的大名人,给自己取的号就是“柳泉居士”。

蒲松龄的祖先还算有名气,他的曾祖、祖父都是读书人,而且都考上了秀才。到了他的父亲蒲樱虽然也读过书,却始终是个童生。早年也考过几回,总是名落孙山,在举业上不得志,后来又正好碰上明代末年的兵荒马乱,干脆也就把书扔到一边,弃儒经商,在蒲家庄的庄头上开了一间小店,售卖各色杂货。这样的店子经营下来,居然一二十年间也积攒了一些家财,日子过得还算宽裕。但是蒲邮歉隼稚坪檬┑娜耍常常周济亲友们,自己的积蓄,实际上也就没有多少了。蒲拥剿氖岁的时候还没有子嗣,从兄弟那里过继了一个儿子来,后来又一连生了四个儿子,对他们都很珍爱。蒲松龄出生在明代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据说他出生的时候,蒲用渭一个和尚,袒着右肩走了进来,胸口上贴了一块膏药,像铜钱那么大。恰巧这时蒲松龄出生,胸口上有一块黑痣,父亲看了觉得惊奇,把这件事告诉了大家,村里人都说蒲松龄有仙气在身。蒲松龄从小就机灵可爱,学习说话、走路都很快,蒲右簿吞乇鹜窗这个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他识字。

蒲松龄五岁的时候(公元1644年),明朝的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杀,清世祖进了北京城,即帝位。这之后还是没有安定下来,战争连接不断,好在偏僻的蒲家庄里似乎还比较平静,乡亲们最关心的不是谁家做了皇帝,而是今年有没有好收成。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子里,蒲松龄开始和哥哥、姐姐们一起读书写字,而他们的老师就是蒲印8盖灼妖铀淙恢皇歉鐾生,却是周围方圆好几个村子里的大学问家,他学识渊博,不仅熟读四书五经,对历史掌故也耳熟能详。有了这样的启蒙老师,蒲家的孩子们学得很快。在兄弟姐妹中,蒲松龄的记性最好,可以过目不忘,所以最得宠爱。父亲自己没有功名,因而对蒲松龄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努力读书,名列皇榜之后光宗耀祖。然而蒲父在蒲松龄十二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去世以后,不仅失去了一位好老师,蒲家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影响,收入更少了。第二年到了正要收麦子的时候,忽然老天下了一场冰雹,眼看要收获的粮食全坏在了地里。生活在这样的困苦环境里,蒲松龄仍然坚持专心读书,他牢记父亲的期望,下定决心要在科举考场上扬名。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九岁的蒲松龄第一次去参加乡试,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气势如虹,看得众考官齐声称好,他连中了县、府、道三个第一名,榜一张贴出来,人们在街头巷尾到处议论着这个年轻的才子。蒲松龄的名字被千万人讲述着,他不仅名震一时,而且被选为博士弟子员。更重要的是,他当上了名儒施闰章的学生。施闰章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学者,博学多才之外,又很会提拔教导后进学生,所以学子们都以师从施闰章为幸。施先生是这一年乡试的考官,对考了头名的蒲松龄慧眼识才,认为他是可造之才,于是招至自己门下,悉心教他经书和八股文。名师的引导使天资聪颖的蒲松龄如鱼得水,学问和见识日增;名师的赏识又使他信心百倍,更加坚定了他在仕途上勤奋进取的决心。

蒲松龄的名气和学问相得益彰,他的朋友也都是不凡之人。公元1659年,他和同乡的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一起,组成了一个“郢中诗社”,常和他们在一起切磋学问、吟诗作赋,周围的人都知道这个诗社,把它奉为“阳春白雪”,三个才子学问相长,惹人欣羡,好不风光!

二十岁的蒲松龄,正春风得意,放眼望去,前途铺满阳光,一片花团锦簇。

二、执著书生,仕途失意

蒲松龄有幸拜到施闰章的门下,却时间不长。公元1660年,本来在山东任学道的施闰章辞官卸任,将要返乡去了,尽管师生情深,却也只有自此分别。蒲松龄将老师的嘱咐记在耳边,将老师的勉励话语留在心里,拜别恩师,仍旧用心攻读。

终于到了会试的日子,蒲松龄早早地准备好行装,和学友们一起来到了省城。许多人都听说过这个才学出众的青年,大家觉得他肯定是要当上新举人的,即使考不了第一名,也会名列前茅。可是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蒲松龄不但没有在会试中崭露头角,反而榜上无名!这一次的失败使蒲松龄十分悲伤,但是并没有从此气馁,他坚信这只是偶然的一次发挥失常,决心再读几年书,准备参加下一次考试。可是命运有时确实不公,在此后的几次会试中,他又几次落第了。蒲松龄仍没有放弃参加科考。

这个时候,蒲家店子的经营状况也不如从前了,蒲松龄和兄长分家之后,经济上一天比一天困窘,他一面要准备应考,一面又要为家中生计着急,开始时常觉得力不从心。

他在困顿中度过了三十岁的生日。一天,他收到了一个让人兴奋的请帖,是同乡进士孙蕙发来的。孙进士在江南的宝应县做县官,向来钦慕蒲松龄的才学,特地请他前去做幕僚。蒲松龄并不愿意远离家乡,但迫于生计,而且也需要条件继续读书应考,所以,他辞别妻儿,南渡黄河去了宝应。

也是这一年(公元1670年),蒲松龄结识了一批新的文友,如进士成康保、王令壮和王式丹兄弟。他们结伴南游,登过北固山,渡过长江,游历广陵,又泛舟邵伯湖。他们都是饱读诗书、有所识见的人,沿途评点风景人情,也写下了很多诗句来抒发感想。一次,他们在途中路过青石关,只见周围崇山峻岭,绵延数百里,气象万千。蒲松龄即景生情,作了一首五言古诗,用“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的诗句来表现林木茂密、山势高险,描绘出好一幅生动逼真的图景来!回去后,他把这次旅途中所作的诗集在一起,汇成了一卷诗集《南游诗》。

这次南游使蒲松龄的眼界更加开阔了。他看到了许多贫苦百姓的生活,也看到一些贪官污吏横行霸道,使他对社会现实中的世态百相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体会。与此同时,他还听到了不少离奇怪异的故事,为《聊斋志异》的编撰积累了更多的素材。例如他在沂州的一家旅舍里遇到一个叫刘子敬的书生,两人熟悉以后,刘子敬给他看了一位朋友所作的《桑生传》,蒲松龄饶有兴趣地读完,而且印象深刻,后来撷取《桑生传》中的离奇情节,写成了《聊斋志异》中的《莲香》篇。

蒲松龄曾以为作幕宾也可以参加政事,可以为广大百姓办一些事情,实现一些“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事实并非如此。幕宾的职责,是代主人写作各种上传下达的文件之外,大多都是些与同僚们应酬唱和的往来书札,蒲松龄觉得这是“无端而代人歌哭”,和自己的济世之志相去甚远,不由得心生苦闷。何况又是远离乡井身处异地呢!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想到自己难以施展的抱负,想到父亲的嘱托和亲邻的厚望,更加想念家乡和亲人。这期间,他写下了不少七律诗来寄托乡愁,如“秋残病骨先知冷,梦里归魂不记身。雁足帛书何所寄?布帆无恙旅愁新。”还有如“江城何处吹杨柳?望断关山客梦长”等等。

不久,他决心辞幕还乡。这一年的春天(公元1671年)淮扬发生了大饥荒,清廷下令地方把运往京城的漕粮留下来,赈济给灾民。蒲松龄和孙蕙一起去扬州监督漕粮的发放,途中看到了一些官员借民众的饥荒,营私舞弊、中饱私囊,十分愤慨,更坚定了他返乡的决心。不久,他就沿去年的来路返回故乡去了。解开了束缚的他心情愉快,在黄河的浪头上吟出一首诗来:“归途过黄河,一叶大如掌,飕┪髂戏纾饱帆荡双桨。船小随风侧,高低任俯仰……”

从宝应回到家乡,蒲松龄像其他的读书人一样,一边做塾师,一边应考。他回家没几个月,就在一位姓毕的同乡家里做塾师,在毕家呆了几乎有三十年才回家养老。其间,他对举业始终没有放弃,四五十岁的时候还一直在参加考试,但是最后仍然还是个秀才,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

三、坐馆授徒,潜心著书

蒲松龄虽然屡试不中,但是他在毕家当塾师的时候,在著书上却成果累累。

毕氏曾做过明朝的大官(户部尚书),宅第豪华壮丽,而且有一个很大的花园,名叫“石隐园”,遍地怪石奇花,幽静雅致,园内有绰然堂、效樊堂等房舍。主人毕际有,是尚书的儿子,曾做过知州。他是家藏书万卷、交游四方的名士,《聊斋志异》里常常提到他。毕际有死了,蒲松龄还写过哭祭他的诗句:“海内更谁容我放,泉台无路望人归。”可见二人的情谊。在毕家的这个园子里,蒲松龄可以安心地读书、教书、潜心编撰。到1679年他四十岁的时候,《聊斋志异》这部书已大致完成。

蒲松龄作《聊斋志异》,耗费了大量的心血。从小时候起,他就对奇闻怪事很感兴趣,多半是因为自己出生时父亲的怪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听到和鬼怪狐仙有关的故事,他就特别留心地听。慢慢地,这成了他的一大爱好,不仅爱听,还作记录,有时在路边设茶棚,请人来喝茶,给他讲故事。长时间的积累使他最后写成了六十卷的《聊斋志异》。这部书的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所以很快就流传开了,蒲松龄因此还得了个“聊斋先生”的别号。

蒲松龄在这漫长的塾师生活中,感到舒适,曾写有赐给他的门人的诗:“他日移家冠盖里,拟将残息傍门人。”就这两句来看,他有“终老是乡”的意思。他在毕家当塾师计有三十年之久,直到暮年才辞馆回家,三十年间,他也曾进了几次考举人的试场,但都没考上。自己虽是满腹的牢骚,但抱着“岂为功名始读书”的态度,毕生为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取得了很多成就。蒲松龄一生著述丰厚,除了最著名的《聊斋志异》以外,他又把志异中和社会上广泛流传的警世劝俗的故事,写成白话文,演成多种通俗的俚曲。如《姑妇曲》(演珊瑚的故事)、《慈悲曲》(演张诚的故事)、《翻魔殃》(演仇大娘的故事)、《寒森曲》(演商三官的故事)、《蓬莱宴》(演吴彩鸾的故事)、《俊夜叉》(演一个赌棍浪子回头的故事)、《禳咒》(演江城的故事)、《富贵神仙后变磨难曲》(演张鸿渐的故事)、《增补幸云曲》(演明朝正德皇帝嫖娼的故事)、《快曲》(演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故事)。对于这些俚曲,清末叶淄川学者孙锡嘏曾有评云:“事虽涉俗,各有用心,皆是挽浇薄之风,而扶伦常之正。亦见其嬉笑怒骂,无不本以为善之意!非漫为游戏而已也。”可见蒲松龄的俚曲早就被人重视,而且受到了高度的评价。

蒲松龄到了六七十岁,体会到疾病是人人都避免不了的,乡村中不但无处可以请医生,而且也没有钱买药,所以他搜集了一些偏方,又选录了《本草纲目》上的一些内容,以备乡邻们需要时给予一些指导。这里头不列大的药方,不用值钱的药,老百姓一旦有需要,开卷即得。蒲松龄给它取名为《药崇》,这是一册既方便又简单的大众医学书。

他又发现乡村人家最重要的事,就是农业种植和养蚕收丝。于是,他采集了农事上的若干经验,如选种、积肥、养蚕和植桑等,汇集成书,取名为《农桑经》。

他还写了《日用俗字》,写的都是社会上各个行业、人身部分,以及百货名称。所用的名词和单字,都编成韵语,使人既易诵读,且又适用。

旧社会里的婚丧嫁娶,必须选在良辰吉日举行。某年某月某日的选定和男女婚嫁的年龄都有不同的禁忌,也必须请先生查算日子,这种规矩是富人穷人都要遵循的。在乡村中找先生,要送礼送钱,又很麻烦。蒲松龄体会到贫苦百姓的困难,以他的博学多记,把关于选时定日的事情,取出简要明了而又适用的部分,汇成一册《婚嫁全书》。

此外,他还著述了《怀刑录》、《历字文》、《家政内外编》等方便大家日常生活的册子。所以说,他的贡献,绝不仅仅在文学上。

到了公元1710年,七十一岁的蒲松龄已进入暮年,再也经不起远路跋涉,就辞了学馆,住回了家里。这一年他成了岁贡生,并和同县的张笃庆、李尧臣一起做了乡饮介宾,参加乡饮酒礼。七十三岁时,淄川县官谭襄赠给他贡生的匾额,第二年挂在新建的房子里。新屋落成,取名“磊轩”,请来大诗家赵执信写了一方匾额。他晚年的生活,总算还安逸。

到了公元1715年元旦,蒲松龄自己算一算觉得不吉利,率儿孙去父亲墓前祭扫回来,就得了病。不久的一天,竟倚窗危坐与世长辞。就这样,聊斋先生告别了他坎坷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