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实权
1737300000023

第23章 大胆地试 (2)

裘耀和得知省卫生厅调查组突然来到高楼镇卫生院,他已经猜出八九分,省卫生厅的调查多数是冲着沂州市乡镇卫生院医疗体制改革而来的,而且他们一定是带着反对的观点来的。

裘耀和在电话里要求葛以建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配合省卫生厅的调查,而且还要确保高楼镇卫生院的正常工作不受影响。县卫生局要派专人坐镇高楼镇卫生院,稳定职工情绪,更不能出任何医疗事故。

与此同时,川杨县纪委经过对原院长侍文华的调查,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证明侍文华除了贪污公款五十多万元,还用各种假发票报销公款二十多万元,挪用公款三十多万元。

这天夜里,侍文华从床上被县纪委带走了。

当时,侍文华的老婆又哭又闹,说县里报复他丈夫,侍文华是向省卫生厅反映了高楼镇卫生院的问题,但是省卫生厅为什么派人调查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并说市委书记裘耀和和市卫生局局长葛以建打击报复侍文华。

第二天下午,省卫生厅纪检组组长韦世民给葛以建打电话。葛以建一接电话,韦世民便自报家门。葛以建心想,韦世民作为省卫生厅的纪检组组长,虽然也算副厅级领导干部,从职务上来说高于葛以建这个正处级,但是从工作范围来说,省卫生厅的纪检组组长只负责卫生厅的机关和直属单位职工的纪检工作。所以在每次召开全省市卫生局局长的大小会议时纪检组组长也坐在主席台上,但具体工作上没有多少交道要打。韦世民的这个电话显得有些唐突了。

“喂,是葛局长吗?我是省卫生厅老韦呀!”

“哟,是韦组长啊!”葛以建说,“领导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啦?”

“葛局长,你如今占裘耀和的光了,马上也要成为改革家了。”韦世民笑了起来。

葛以建并不在意韦世民带有几分不友好的语言。但是他感觉到了,省卫生厅对沂州市的医疗卫生改革是不支持的,或者说是持反对态度的。不过葛以建设想,这样大的事也轮不到纪检组组长抛头露面啊!

“领导有什么指示,尽管批评,我们作为下级,而且沂州市是全省的经济洼地,我甘心接受批评啊!”葛以建依然态度谦和地说。

“葛局长啊!”韦世民压低声音说,“你知道吗,省卫生厅派出了调查组,专门去调查你们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改革的。”

“这么大的事我能不知道吗?”葛以建说,“就算省卫生厅派下来调查组不通过市卫生局,但是乡里也会通报给我的呀!”

“葛局长,我是好心给你透点儿信息呀!”韦世民说,“你是沂州市卫生部门的主管领导,你的责任重大啊!你可不能和裘耀和比,他如今成了改革的风云人物,他不懂业务,打着改革的旗号,胡干蛮干,可你……”

“韦组长,”葛以建打断了韦世民的话,“你不了解裘耀和书记,最好不要随便发表意见。至于我……”葛以建没有说下去。

“你知道吗,沂州市把医院卖光的事已经被捅到国家卫生部了。”韦世民说,“恐怕有大麻烦了!”

“是吗?”葛以建笑笑,“说来我听听,会有什么样的麻烦?”

“好了,葛局长,我知道你有你的为难之处,你这个卫生局局长属市委管,好,不说这个了,我是出于好心,出于朋友的关心,没别的意思。”

“好,那我得谢谢韦组长了!”

“葛局长,”韦世民停了一会儿,说,“还有一个小事,顺便问一下。”

“什么事?”葛以建说,“请领导指示。”

“葛局长,你别多心,我只是随便问问的。”韦世民犹豫了片刻,“怎么高楼镇的侍文华院长突然被县纪委叫走了?”

葛以建一愣,他不知道韦世民是什么意思。

“是吗?”葛以建说,“果真有这事那也是县里的事,按照业务隶属关系,省、市卫生部门和县纪委没有什么直接的隶属关系吧!”

“对对对!”韦世民说,“只是这事那么巧,侍文华刚刚到省卫生厅反映了高楼镇卫生院的问题,省卫生厅又刚刚派出调查组,怎么会在这关键时刻县纪委突然把侍文华带走呢?”

“韦组长,你们如果怀疑这其中有什么问题或者认为有什么不妥的话,可以直接找县纪委或者省纪委。”

“不不不,我……我只是和你随便说说而已!”

“韦组长,谢谢你对我们的关心。”葛以建说,“欢迎你到沂州来指导工作,沂州虽然穷,但是沂州人还是热情好客的,你还没到沂州来过吧!沂州的酒名扬中外呀!”

半个月后,由省卫生厅四位正副厅长共同签发的洋洋六千多字的对沂州市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改革的调查报告送到了裘耀和手里。

省卫生厅是全省六千多万人民的医疗卫生主管部门,这份沉重的调查报告不仅给沂州市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改革定了性,还对沂州市乡镇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归纳出了五条罪状。

这天夜里,裘耀和一个人坐在办公桌前,阅读这份调查报告,在每条“罪状”旁边都加上批注。名为批注,实际上是裘耀和对省卫生厅的长篇调查报告的反击,有些地方文稿的空白处不够写的,他就用附加纸。

随后,沂州市召开了全市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参加会议的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领导,市直机关各单位一把手,县区党委负责人,县区卫生局局长,乡镇党委书记、镇长。

裘耀和让宣传部通知媒体,欢迎各种媒体参加大会。

会上,裘耀和说:“沂州市委、市政府把卫生事业当做经济工作来看待,当做产业来办、项目来抓、实体来运作。”

“改革的思路是先易后难,全市公立医院产权制度的改革先从乡镇卫生院破题,拍卖将成为点睛之笔。”

裘耀和在最后的总结讲话中说:“沂州市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口号是:强势发动、强行入轨、强制规范、强力推进。”

这次会议之后,仅仅一夜之间,沂州市的医疗卫生改革被炒得热火朝天,许多报道把沂州市大踏步向前迈进的步伐说成是和省卫生厅对着干。

一时间,从市级报纸到各种小报、省报,甚至外省大小报刊,直到国家级各类报纸几乎是一个腔调地指责沂州市的医疗了卫生制度改革。

与此同时,告状信如雪片一样飞到各级领导手里。这些告状信的内容大都大同小异,无论怎么写,都离不开省卫生厅调查报告中所列的五大罪状。

葛以建终于坐不住了,他花了三天时间,实地考察了改制后的具有代表性的十家乡镇卫生院,连夜写了五千多字的反驳文章。为慎重起见,他把文章交给裘耀和,裘耀和看后说:“文章写得不错,有理有据,只是改革不是一时发泄心中的不快,媒体也好,省卫生厅也好,他们有他们的看法、观点,他们也是对事不对人,总之,大家都在关心改革,是好事,不是针对哪个个人,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

“但是,”裘耀和说,“对于需要解释和说明的问题,也要通过适当的方式、适当的渠道,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把我们要说的话说出去,当然也是必要的。”

就在这关键时刻,沂州市委、市政府顶着风浪,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又向前推进一步,那就是改革沂州市人民医院。这一举动不仅牵动了全市五百多万群众的心,也触动了省卫生厅领导及相关部门人的神经。

市人民医院在沂州市不仅是全市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而且是一所已经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医院,全院近千名职工,五百多张病床,在全市享有一定的威信。改革大会那天下午,除市委书记裘耀和因参加省里重要会议没到会之外,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成员都提前赶到市人民医院会堂,出席这个令全市人民瞩目的改制动员大会。

可是,开会时间到了,近千人的会场只到了十来个退休职工。而医院全体职工、家属却挤在会堂大门外喊着口号,抗议医院的改制。

这时,葛以建慌了手脚,带着卫生局的同志站在桌子上,喊破喉咙,还是没有人进场。几十名市级领导坐在主席台上,面对空空的座椅。

这样僵持了半个多小时,葛以建给裘耀和打了电话。这时的葛以建嗓子早已喊哑了,他把现场的情况简单作了汇报,裘耀和在电话里说:“开,哪怕只有一个人,这个会也要开下去!”

随后,葛以建决定,打开会堂大门,任凭围在会堂外面的近千名职工抗议、喊口号,市长章诚施就像面对坐满会堂的职工一样,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作了一个多小时的改制动员报告。

动员大会一结束,葛以建就立即召开了医院党委会,九名委员参加了会议。大家七嘴八舌,归根结底,是因为改革触动了有些人的既得利益。在人们的惯性思维里,一个堂堂的市人民医院,职工近千人,平日大权在握、高高在上的院领导们,要突然间要把这样一所医院拱手让给别人,领导当不成了不说,还要砸了自己的铁饭碗,他们说什么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这时,葛以建才恍然大悟,这场抗议改革动员大会的根子就在医院领导层。

紧张了一天的葛以建,已是筋疲力尽,回到家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多。这时,他的手机响了。

“老葛啊,为什么我们一心为大家着想,职工反而不理解呢?”裘耀和感叹道。

葛以建说:“我们不仅召开了医院领导班子会议,还了解了群众的思想,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想要大家理解、支持改革,却不让他们知道内情,工作没有做到位;二是想要大家参与改革,却没有保障医务人员的利益,所以他们不支持这场改革。”

“是啊!”裘耀和说,“本来是好事情,为什么搞得神神秘秘的!现在什么事都讲究公开透明,你一神秘,大家自然就以为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我的意见是,把方案如实公开,必要时还可以搞一个新闻发布会。”

第二天上午,再次召开了人民医院党委会,葛以建向九名委员传达了裘耀和的指示,在征得党委成员的同意后,将会议扩大到中层干部。

葛以建说:“人民医院的改制,是让医院从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的一次尝试,大力吸收社会资本投入医院建设,以弥补欠发达地区卫生资源的严重不足,从而提高办医水平,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状况,激活整个医疗市场,降低服务价格,改善服务态度。”

“我认为,把医疗卫生事业推向市场,这只是迟早的事。”葛以建显得几分兴奋,“多少年以来,公立医院垄断服务,质次价高,唯我独大,缺乏竞争,动力不足,效力低下。正因为公立医院在原有的医疗体制中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不可能形成竞争机制。而没有竞争,就没有比较与差别;没有比较与差别,就没有发展动力与活力。所以说,垄断之下的医疗服务对消费者是不公平的,发展也肯定是缓慢的。”

五十多人的会场上鸦雀无声,其实,葛以建说的这些道理一点儿也不深奥,改革开放以来公平竞争的事例比比皆是,而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也是随处可见。其实参加会议的中层以上干部们的内心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们从报考医学院校那天起,就认定自己这辈子都将端的是铁饭碗。当真的要把他们手里端了十几年、几十年的铁饭碗给砸了,他们自然无法接受!

这个特殊会议,只是葛以建一个人唱的独角戏。他原本没准备讲这么多道理,因为这些太普通的道理,对于眼前的这些知识分子来说没有半点儿新意。

“我要实事求是地告诉大家,”葛以建说,“市里并不是刻意要把医疗改制的真实情况瞒着大家,更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大家知道,这么大的事,谁敢瞒天过海?我们确实是把乌纱帽拿在手里,提心吊胆来进行这场改革的呀!”

“决定收购市人民医院的是省里一家著名的国有企业,是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葛以建说,“他们将出资八千万元,占百分之七十的股份,而市政府占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葛以建的话一落音,会场上就有人低声议论开了。

这时,小会议室悄悄地进来一个人。

葛以建一抬头,见是裘耀和书记。葛以建急忙站起来,裘耀和摆摆手,来到葛以建身边。

“我从各位的脸上猜到了大家的心里在想什么。”裘耀和说,“最近一段时间,针对我们市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种议论都有,有的简单地把我们的改革归纳为两个字——‘卖光’,这结论是何等的片面,何等的轻率!我们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穷变富的困境,更要解决一个效率问题。”裘耀和看着面前一张张严肃而认真的面孔,“我给大家说一个简单的道理。一是花自己的钱给自己办事,一定是既讲节约又讲效果。比如大家上街买菜,经常要讨价还价。还有,在座的各位一定自己花钱到饭馆里请过客,因为花的是自己的钱,都要反复研究,精打细算,既要少花钱,又要吃得好,还要面子上过得去。二是花自己的钱给别人办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如到医院看病人、买礼品,其实那个果篮子里是什么东西,谁去过问过。三是花别人的钱给自己办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比如过去的公费医疗看病,往往开的药不吃就扔掉。四是花别人的钱给别人办事,不讲节约也不讲效果,如过去的国有企业采购原料,现在的所谓政府采购也属于这种,同样一台电脑,私人购买和政府采购,价格往往相差百分之三四十,那些卖东西的人说,某某产品留给政府采购,私人购买我们绝对保证质量,价廉物美。”

裘耀和言辞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