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口才叫幽默(第2版)
17319500000034

第34章 幽默要注重得体与分寸(2)

“那就是说,您曾经担任过,对吗?而且,职务还挺高,是吧?”

“最高职务是副排长。不过实际职务还高些。我们的排长因为实在迟钝和无能被送去进修,进修出来之后至少得当个炮兵连长,但不再回到我们炮兵营。因为我是个挺棒的测绘兵,小伙子们也都听我的。这样,我虽然只有上士军衔,却担任了两年代理排长。”

“既然是这样,您何必推辞呢?如今这差使也会使您满意的。”

“这真是妙不可言的逻辑——会使我满意!而民主呢?您岂不是在践踏民主原则:病房的人又没选我,选举人连我的履历也不知道……顺便说说,您也不知道……”富有幽默感的主人公是一个懂得拒绝的人。他婉言谢绝了薇拉要他担任临时病房里的组长的建议。他首先摆出自己谢绝的理由,并让被拒绝者完全认同了这些理由。总之,好的婉言谢绝往往产生幽默的笑声。而当你带着幽默的态度去拒绝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会产生委婉曲折富有说服力的幽默故事。在一个酒吧里,两位朋友的谈话如下:甲:“威士忌加点水,好吗?”

乙:“谢谢!我可以喝点别的饮料吗?”

甲:“当然可以。不喜欢威士忌吗?”

乙:“我好像还没有品尝出威士忌的妙处,大概是还没长大吧!”

甲:“那么,要喝点什么?”

乙:“我喜欢凤梨这些水果掺在一块的综合果汁。”会话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自然能够酿出快乐的氛围。虽然是同样的意思,如果说“这个我不喜欢”或是“那个我不喜欢”,感觉上则相差甚远。

一个人要会说“好”,也要在该拒绝的时候会说“不”。不会说“不”,你就不是一个品格完整的人,你会变成一个不情愿的奴隶,你会成为别人的需要和欲望下的牺牲品。

画龙点睛,含蓄幽默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它能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同一个意思,长短不同的句子具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一般书面语中用长句子的时候较多,因为书面语讲求逻辑严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表达和接收的方便,我们则较多使用短句表达我们的想法。

所以,一般的生活用语大都简短有力。比如在日常交流中,经过很长时间的沉默后,以一两句画龙点睛的话去作总结,就会产生令人难以抗拒的幽默效果。在一次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向一位女作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女人要婚姻持久,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

“一个耐久的丈夫。”女作家随口答道。那位主持人提出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但女作家又不能不回答,为了避免过多的纠缠,女作家一句“一个耐久的丈夫”,既幽默、简洁,又发人深省,可谓“一语惊人”。

其实,生活是个很大的舞台,在这个大舞台的很多场景里我们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演出一幕幕“一语惊人”的剧目,女作家可以成为主角,小女孩也可以。在萧伯纳访问苏联期间。一天早晨,他照例外出散步,一位极可爱的小姑娘迎面而来。萧伯纳叟颜童心,竟同她玩了许久。临别时,他把头一扬,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的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可是世界上有名的萧伯纳!”萧伯纳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自己偶然间竟会遇到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

“您就是萧伯纳伯伯?”“怎么,难道我不像吗?”“可是,您怎么会自己说自己了不起呢?请您回去后也告诉您的妈妈,就说今天同您玩的是一位了不起的苏联小姑娘!”上面故事中,苏联小姑娘不但“一语惊人”,“惊”的还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她聪明幽默地展示了人人平等、自信等值得赞扬的信念,从而一语惊醒了表现得有些骄傲的萧伯纳。

就像上面故事中的萧伯纳一样,一些做出了伟大成就的人往往有自大的毛病,他们说话、做事也往往以自己为中心,甚至把自己看成别人的骄傲。作为他们身边的人,你有责任委婉地提醒他们不要过于狂妄自大,这不但能够保护自己免受他们的伤害,而且这对他们自己也是很有好处的。有一次,拿破仑对他的秘书说:“布里昂,你也将永垂不朽了。”布里昂迷惑不解,拿破仑提示道:“你不是我的秘书吗?”布里昂明白了他的意思,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反问道:“那么请问,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拿破仑答不上来,便高声喝彩:“问得好!”上面这个幽默例子,应该属于机辩的类型。机辩在某种程度上讲,有一定反击性。当对方出言不逊足以伤害你的自尊心的时候,及时地、机智幽默地加以反击,也就能一语惊醒他。下面这个故事中病人所用的也是一语惊人式的幽默。“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从手术室跑出来吗?”医院负责人问一个万分紧张的病人。

“那位护士说:‘勇敢点,阑尾炎手术其实很简单!’”

“难道这句话说得不对吗?她是在安慰你呀。”负责人笑着对病人说。

“啊,不,这句话是对那个准备给我动手术的大夫说的!”病人幽默地画龙点睛,鲜明地表达出自己对医生手术水平的怀疑。本来一个不容易启口的事情,被他用三言两语幽默含蓄地表达清楚了。

语言不是万能的,不过有时候一句话却能够在适当的场合发挥出千言万语都不能达到的作用。“一语惊人”的幽默有“秤砣虽小压千斤”的力和“片言明百意,坐役驰万里”的广度。由于“一语惊人”的幽默具有这一特点,我们在交谈中使用这一技巧时,就应该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切忌拖泥带水。

在语言模仿中酿造幽默

大多数人都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走路时不停地自言自语,讲话时带有口头禅,说话语调阴阳怪气等。这些语言上的坏习惯经常出现,身旁的人也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但如果有人突发奇想,对他人语言上的一些坏习惯进行模仿,使这些坏习惯忽然离开了他的主体,出现在模仿者身上,那么这些坏习惯就会令人感到可笑了。他人语言上的坏习惯是我们用来制造幽默的好材料。

模仿愚人说话能产生幽默。当年,适逢齐鲁大学校庆,山东军阀韩复榘在演讲台上说出下面这么一大段信口雌黄、狗屁不通的“笑话”。诸位,各位,在齐位:

今天是什么天气?今天是讲演的天气。开会的来齐了没有?看样子大概有五分之八啦,没来的举手吧!很好,都到齐了。你们来得很茂盛,鄙人也实在是感冒……今天兄弟召集大家来训话,兄弟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应该互相谅解,因为兄弟和大家比不了。你们都是文化人,都是大学生、中学生和留洋生,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是科学化的、化学化的,都懂七八国的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你们是从笔筒子里钻出来的,兄弟我是从炮筒子里钻出来的,今天到这里讲话,真使我蓬荜生辉,感恩戴德。其实我没有资格给你们讲话,讲起来就像……就像……对了,就像对牛弹琴。话语间,他一再表明自己是大老粗,可又一心想充文化人,以至于滥用辞藻,颠倒黑白。看过这段话,大家一定会发现,这段话绝对符合幽默学上所说的出人意料的效果,毕竟谁能想到时任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榘竟是这样一个没有文化的大草包呢。不过就是上面这么一段,从模仿的角度来看,却是模仿的好素材。如果在某些场合说话时,你也来上这么一段,一定会令听众笑掉大牙。

学习结巴也能产生幽默。小孩子就特别喜欢学结巴的人讲话,大人们听到了总是厉声呵斥。大多数人的结巴是天生的,有些人的结巴是后天因素造成的,正常人在紧张时也会结巴。结巴不利于语言表达,但结巴可以被用在制造幽默上。一个结巴去买西瓜,发现只带了两元钱,就去问老板一个西瓜要多少钱。

结巴:“老老老老老老板板,一一一一一个个个西瓜瓜瓜……”

老板听得很不舒服,没等他说完就帮他拿一个西瓜称了。

结巴:“多多多多少钱?”

老板:“三元八角!”

结巴:“买买买买买买买买买……”

老板听得头皮发麻,没等他讲完就帮他切开了。

结巴:“买买买不不不不起!”

“……”你可以在这样的时候模仿结巴制造幽默,别人问你:“你知道小王最近结婚了吗?”你可以故意这样说:“啊……啊,我怎么没……没听说啦,那那那你……你讲讲看。”运用这种幽默技巧时,结巴的口气要自然,停顿不要太多,但也要注意不要经常使用这种技巧,要知道结巴是能学出来的,如果真的变成结巴,到时候恐怕你就幽默不起来了。

掌握讲笑话的艺术

奥格·曼狄诺认为:笑话是很短很短的故事,精心设计的情节随徐徐而进、不动声色的舛误而小心展开。许多笑话都预期达到突然而令人惊奇的效果——足以激起爆发的笑声。优秀的说笑话者有一系列本领,诸如一丝微笑、一耸肩、欣然赞许、做作的哼哼、使人镇静的喃喃低语、意味深长的停顿、讥讽的变调、激动得喘不过气、突然回忆起来的惊愕、接近尾声的快节奏等,这些都能暗示和控制听众的反应。

你觉得自己缺乏讲故事的天资,缺乏对叙述速度和喜剧性的把握吗?你可以参考拿破仑·希尔总结的以下三条规则:

第一,用活泼的语气;

第二,直接叙述,而不要故意将高潮提前;

第三,借用清晰而准确的妙语。

这里还有马丁·科尔的六点提示:

第一,在讲笑话之前,先别忙作言过其实的应允或卑下的谦逊,什么“这会叫你笑掉大牙”呀,“我不敢肯定我能讲好”等。过高或过低的估计都会使听众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