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得意的时候。但是,在得意的时候向人炫耀正是承受不了寂寞的表现,因此他们也不会从这些令人得意的事情中获得对自己有益的经验。能够平和地面对人生得失的人,才是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在寂寞的过程中积蓄促进自己成功的力量。其实,在人生得意的时候能够淡然处之就是一种境界,在失意的时候坦然面对也是一种修养。
不过,现代人若想拥有这种平和的心态、拥有承受寂寞的能力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负荷越来越重,这可以算得上是现代人的一个通病。同时,他们也因此而感觉到精神空虚、思想浮躁。不仅如此,人们还要时时刻刻面对金钱、诱惑和权力的纷争,而这一切都会令人们感到殚精竭虑。因此,成败得失等各种情绪起伏将会时时刻刻围绕在人们周围。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心理失衡或者心理倾斜。如果这种情绪得不到遏制,向更深的层次发展,人们就会变成心理失调,而这就是彻底的颓废,是情绪低落的最极端表现。想克服这种心理,就必须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荣辱。正所谓“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然而,“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心态说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却十分困难。很多人将功名利禄视为毕生追求的目标,无论经历怎样的辛酸也不肯放弃。即使他们成功地将功名利禄握在手中,最终也将会使自己的青春消耗殆尽。这些人无一例外地都被物欲控制了身心。此时,人们就像跌入了一个无底洞,一生都难以摆脱物欲和负面情绪的纠缠。当人们的心灵被功名利禄占满之时,就会彻底沦为世俗的囚徒,失去快乐而平和的心境。当然,当人们以平和的心境面对得失的时候,自然也要面对寂寞的到来。因此,能够平和地面对得失的人自然也是耐得住寂寞的人。虽然身处寂寞,但却能更强烈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精彩。
绚烂的生活属于摆脱消沉情绪的人
承受寂寞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通向事业成功道路上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当然,寂寞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人们会遇到各种障碍和困难,同时遭遇很多失败和痛苦。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会表现出暴怒、恐慌、悲哀、消沉等情绪。无法走出消沉情绪的人会走上失败的道路,而能够摆脱消沉情绪的人才能迎来绚烂的生活。
能够走出消沉情绪的人能够令自己的思想变得成熟,意志更加坚强,而这一切都需要在寂寞中实现。只有成功地走出消沉情绪,才能丢掉曾经的失意带来的沉重包袱,才能拥抱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实际上,消沉是一种极其消极的情绪,一般由外界事物的强烈刺激引起。一个年轻人因为失恋而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变得十分消沉,曾一度想自杀。不过,在自杀前,他与最好的朋友进行了通话,向朋友进行了最后的道别。此时,朋友所在的城市正在发生水灾。这个朋友在电话中劝导这个年轻人不要做傻事,但年轻人却一心一意想要寻死。于是,朋友停止了劝导,问道:“你打算怎么自杀?”年轻人想也不想地回答:“吃安眠药。”
听到这话,朋友说道:“这是懦夫的表现。”之后,朋友接着说:“你既然下定决心要死,那么我也不劝你。但是,你服安眠药自杀,不如到这里来抗洪救灾。献身于抗洪斗争,不是比吃安眠药自杀更有意义吗?”他听从了朋友的建议,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城市,投入了抗洪斗争。
与其他抗洪救灾人员不同的是,他只求速死。因此,他扛最重的麻包,跑得最快,渴了不喝水,饿了也不吃饭。就这样,他坚持了五六个小时,浑身像散了架一样,最终昏倒在泥泞的大地上。后来,他被别人送到医院。当他醒来后,鲜花、掌声和荣誉已经将他紧紧地包围住。面对这一切,他羞愧不已:“我并不是什么英雄,而是一个懦夫。曾经,我因为失恋而一度想自杀,是一个朋友建议我……”他叙述了整个事情经过,但却没有人相信他。最后,这个人当然没有自杀,反而成了英雄。
这是一个成功走出消沉的案例。聪慧的人们也从中总结出了人生经验:当事情没有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千万不能轻言放弃,更不能随意放弃自己的生命。其实,人生的际遇是奇妙无比的。当它令一个人处于寂寞中的时候,自然会将事情的转机置于前方不远的位置。也许就在下一分钟,处于消沉中的人们就会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绝妙主意。不过,当消沉情绪向人们袭来的时候,空虚且寂寞的心态也会将人们的生活填充得满满的。如果将自己的整个身心沉浸其中,自然会远离精彩的生活。
其实,在人的一生中,必然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不管人们是否承认这些事情的发生,都必须在这种极度不如意的状态中继续求生存,他们的职业、工作、生活和家庭都会成为这些不如意的来源。很多人在这个时候都会因为这些事情而消沉,独自一个人品味寂寞的滋味,也非常容易因此而远离绚烂的生活。因此,当一个人被消沉的情绪包围并且因此陷入寂寞中的时候,应该思考:这种情绪对他的人生有益吗?能否为他带来绚丽的生活?
可以肯定的是,消沉的情绪对一个人毫无益处。这是因为,当人们处于不如意之中的时候,自然会陷入寂寞。此时,人们就会寻找办法使自己摆脱寂寞。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通过诉苦或者抱怨等方式来令自己从寂寞中解脱。然而事实却是,这种方法不但不会令人们从寂寞中得以解脱,反而还会把事情弄得更糟糕。而能够令人们不再受孤独和消沉情绪困扰的正确方法是:改变自己,使自己赢得别人的喜爱。
受到消沉情绪的困扰而倍感寂寞的人,如果始终试图通过抱怨和诉苦来使自己得到解脱,他永远都不会明白,绚烂的生活绝对不会主动走进他的生活中,他也不会轻易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和接纳。而当人们试图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接纳而遭遇拒绝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到更加寂寞,消沉的情绪也会越来越浓。如果因此而放弃了摆脱寂寞的努力,只会变得更加痛苦,也会使人们从心理上产生“我是一个痛苦者”的认识。反之,聪明的人则懂得,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使自己的情况好转而做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事情。这些人最终都能够成功地摆脱寂寞,走进一个更加精彩的生活。一个发生在两个女孩子身上的故事向人们道明了这个道理——选择不同的摆脱寂寞的方法,让生活精彩不同。
这两个女孩子都是从外地来到这个大型城市谋求发展的。在一个远离城市市中心的地方,她们合租了一栋公寓,并且在这个大城市中寻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当然,刚刚进入大城市的时候,她们都被寂寞包围。同时,她们在工作之余也都渴望能够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和接受。因此,两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其中一个女孩子极富智慧,她能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事情。不过,身为一个女孩子,想在大城市中寻找一个幸福的生活,必须有缜密的计划。为此,她加入了一个教会,认真参加教会中的任何活动。她不仅参与各种讨论会,还选修了关于人格修养的功课。她努力与优秀的人成为朋友,用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健康幸福。
为了能让自己尽快地从寂寞中走出来,这个女孩子总是理智且有节奏地享受生活、追求娱乐,谨慎地安排自己的社交生活。最终,她嫁给了一个年轻有为的人,走出了寂寞,获得了一个幸福无比的生活。而另一个女孩子,在最初来到大城市的时候同样寂寞,但她却选错了摆脱寂寞的道路:她结交了一些酒肉朋友,也常常去酒吧。最后,她不得不加入一个戒酒俱乐部。
其实,每个人初到陌生城市的时候,都会感觉到孤独。同时,他们还会感觉到与周围的社会格格不入或难以被周围的人接受,而这种情绪则会加深他们的寂寞感。人们也会因此产生消沉的情绪。卡耐基告诫人们:“若想摆脱寂寞,就不能自我怜悯,应该走进光明,努力结识新的朋友,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然而,这却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做到了。”不过,在这些人中间,很多人有一个共同的成功摆脱寂寞、走出消沉情绪的办法: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都是十分有益的。当消沉的情绪在他们心中扩散的时候,他们不会像其他人那样束手无策地只会抱怨,他们而是迅速将自己调整到一个对抗消沉情绪的状态。他们会尽最大能力让自己安静下来,不浪费时间和精力在诉苦和抱怨上,而是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到令人愉快的事情上。一旦自己的思维向自己不愉快的事情上发展,他们就会立刻停止思考,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充分利用心中的潜意识将自己的思维引向令自己愉快的事情。当一个身处寂寞的人思维被愉快的事情占满之时,他的寂寞感自然会消退,他的消沉情绪也有所改变。
但是,人们应该意识到的是,这种改变寂寞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成长中逐渐形成的。当人们能够通过这些方法摆脱消沉的情绪和寂寞的时候,他们就会得到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都十分有益的经验,他们也会成为能够承受寂寞、懂得享受寂寞的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在寂寞中修炼广阔的心境,使理想的绿洲开出希望的花朵,也可以使自己拥有乐于奉献的情怀和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寂寞和消沉中,人们用自己的理性塑造自己、鞭策自己和完善自己。
能够在寂寞和消沉中完成对自己意志和品格的塑造,才是真正能够承受寂寞的人。只有这种人才能摆脱消沉的情绪,使自己的生活进入一个绚丽的阶段。其实,任何人都不能躲避消沉的情绪,而寂寞也是人生中不能避免的。但是,能够不被寂寞和消沉所伤害,能够走出寂寞,摆脱消沉的情绪,他一定是一个幸福的人。其实,寂寞只是一种心境,消沉也一样。当人们走出寂寞、消沉的心境之后,会发现世界依然喧嚣、热闹无比的同时,他们走出寂寞、摆脱消沉的人正体会着生活的乐趣。如果说寂寞是一种心境,耐得住寂寞就是一种智慧和精神。尤其是当无边的消沉情绪向人们袭来的时候,更应该学会摆脱消沉,这样才能拥有一个绚烂的人生。
能承受寂寞,才能品尝成功的滋味
无论世界怎样千变万化,人们都不能彻底摆脱寂寞的纠缠。不能承受寂寞的人终究会失去自己的光芒,而能够承受寂寞的人才有走向事业巅峰的希望。无论身处哪一行业,都有不能承受寂寞的失败者,也有耐得住寂寞的成功者。只有些能够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是这个行业中日行千里的良驹。
其实,寂寞是一种难得的感觉。在感到寂寞的时候,不妨将自己置于喧闹的世界之外,默默地用知识充实自己,或者独自思考,为事业的成功积蓄小小的力量。如果人们在寂寞的时候焦躁不安,只能令自己走上与成功背道而驰的道路,而胸怀大志的人往往能够独守寂寞。因为他们知道,若想成功,必须承受寂寞,就像中国女子曲棍球队一样。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后,人们惊喜地发现,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已经脱离了亚洲二流球队的身份,正跻身于世界一流强队的行列。从这之后,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开始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旅程,一次次击败了其他世界强队,最终将冠军捧回。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队员们在背后所承受的寂寞之苦。
在1999年,韩国籍教练金昶佰入主中国女子曲棍球队,中国女子曲棍球队的队员们便开始了一个寂寞的旅程。金昶佰是一名严格的教练,他对队员们实行了高强度、严标准的训练,不会放过队员们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和偏差。金昶佰信奉“天道酬勤”的道理,他对女孩子们的严厉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并且将自己信奉的观念灌输给每一位中国女子曲棍球队队员。
于是,女队员们开始了艰辛的训练:每天早晨要进行5到7公里的耐力跑,紧接着要在上午进行长达两个小时用来提高队员们爆发力和灵敏性的训练,下午是两个半小时提高速度、体能和技术的训练,而晚上是力量训练。为了让这些训练真正起到提高队员水平的作用,金昶佰常常手持一把与戒尺相似的“必胜棍”,并将它高高举过头顶,用生硬的汉语向队员们喊:“快点跑!只要落伍一分钟就挨打!”于是,无论多么累,队员们都不敢懈怠,只能坚持跑下去。
于是,队员们将一年又一年的时光花费在这些艰苦的训练上。无论教练还是队员,中国女子曲棍球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寂寞和孤独,甚至连春节也不放假。尤其是中国女子曲棍球队的教练金昶伯,他远离故土,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光,与队员们一起承担寂寞和辛苦。最终,他们在悉尼一举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