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1720000000019

第19章 民俗文化(1)

民俗是人类民间社会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经文化传承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习尚风俗。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程紧密相连。在人类史和民族史上,民俗文化反映了社会文明发展深化的历程。

民俗文化包含了整个民间的物质、精神生活与文化。民俗中所表现出的文化事象,具有如下一些特征:(1)世代传承,并对现实生活继续产生影响;(2)相对稳定;(3)表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口头和心理上;(4)具有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民俗文化是指我国各族民众在长期历史生活过程中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根据其不同的特点,我们大致可以将中国民俗文化的内容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和游艺民俗等四个方面。

今天对中国民俗文化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华民族辉煌深邃的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用历史的、唯物的眼光看待各种民俗事象的过去和现状,从而提高我们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第一节) 经济民俗文化

经济民俗文化是指人类在物质的生产、流通、消费三大领域内具有文化色彩的民间习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及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决定社会民俗构造及其发展的力量。我们探讨民俗文化的发展,首先应当重视经济生产的民俗传承,它是民俗文化的起点。

一物质生产的礼仪民俗

人类在物质生产上的文化事象,包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对劳动技巧及其相关知识的总结与学习,对劳动成果的处理等,一般都通过生产民俗体现出来。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很多方面,就我国民间而言,首先体现在民间村寨经济的民俗中。村寨经济民俗是物质生产民俗的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信仰、游艺民俗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一点更为明显。

我国民间村寨经济主要包括山村经济、渔村经济、牧村经济和农村经济等四个方面。在这四种类型的经济发展中,各自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民俗事象。

山村经济民俗是指山地生产的民俗。它与山区自然条件和生态资源的影响密切相关。其民俗传承更多地受到山地生产方式的制约。山村经济习俗以自然采集、狩猎、驯养、林木、采矿等为主要内容。一般来说,民俗文化的发展在这里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封锁性和孤立性。山村经济习俗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山村经济生产的过程中,如狩猎中的捕猎方法和形式,采集中的采集品种和部位、采集的技巧等。

渔村经济民俗是指渔业生产民俗。一般而言,渔村经济以水产捕捞为主,依地理特征不同,可分为海上捕捞和内地江河湖泊捕捞两类。渔村经济习俗主要体现在渔业生产的过程中,即体现在水上捕捞(多种多样的捕捞方法传承)、人工养鱼(以草、青、鲢、鳙四大家鱼的饲养为主)、水产加工(及时处理水产物)和渔具修造(修船、织网的技艺传承)四个方面。同时,它还具有时序、节令性、海上占验,以及禁忌、祭祀的习俗特征。

牧村经济民俗是指畜牧业生活民俗。牧村经济是从古代狩猎经济发展起来的畜牧业经济。这一民俗事象主要体现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在我国古代,由于牧村经济以不定居为主体,因此,游动所带来的畜群管理方法与技术,牧草水草区划的惯制,成为牧村经济习俗的主要内容。在牧村经济习俗中,放牧方式(个别家族游牧、集团性游牧)选择,畜产品的生产加工,都有其稳定的习俗惯制。

农村经济民俗是指农业生产民俗。农村经济从原始的采集植物的古俗发展而来。农业村寨经济习俗的形成,与农业生产的进行密切相关。农村经济习俗主要内容有:第一,土地的精耕细作,包括北方的耕、耙、耱,南方的耕、耙、耖。第二、水利资源的合理使用,包括水利工程建设、各种水源的利用。第三,施用肥料,包括肥源种类(草木灰肥、人畜类粪便、绿肥、骨肥)、肥料储存、施肥技术等。第四,农田管理方法,包括保苗、除草、驱鸟兽、灭虫、防旱涝等经营管理方法。第五,农业工具的创造和发展,包括木、石、骨、青铜、铁器等农业工具的创造与改进。第六,农作物种子的选择与栽培技术等等。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下几个重要的习俗特征:重视耕作的时序、节令性;占天象、测农事;禁忌与祭祀的习俗。

二 工匠民俗

与民间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种世代传承的经济生产力量存在于各种经济结构之中,那便是游动性的工匠职业者集团。工匠民俗的传承,对民间经济习俗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山村经济中狩猎工具、伐木工具、采矿工具的制作,渔村经济中船、网的制造,牧村经济中马具、皮革、车辆的制作,农村经济中各种大小农具、运输工具、贮存工具,以及人们生活必备条件的创造,都要依赖这些工匠职业者。他们利用自己的手工业技术,在各种经济生产领域中游动,成为发展传统经济的重要势力。

在工匠习俗中,工匠的技法传承尤为重要。我国民间工匠所创造的“百工五法”,历数千年而不衰。“百工五法”和各种工匠行业的工具使用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各种工匠生产技术最基本的民俗形态,代代师承,发展着各种工匠行业独特的生产职能。在我国,工匠生产的行业习俗主要表现在行业分工、师承制度、职业行话、行业禁忌和祖师崇拜等方面。工匠习俗在传承过程中,因其职业的特殊性,体现出下面三个特征:一是师承关系的系谱性,二是生产活动的神秘性,三是技术传授的封锁性。

三 交易和运输的民俗

(一)交易民俗

物质生产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品的使用和交换的发展,在物质生产习俗发展的过程中,交易的习俗也就产生了。交易习俗主要是指在物品交换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交换准则的习俗,它体现在市的民俗和商的民俗两个方面。

市的民俗是指市场交易的民俗。据史料记载,我国的市俗大约产生于商、周时期,最先是一种定点定时的原始集体贸易。在古代,市的民俗发展主要有四种形态:原始的无言交易、按需进行的自然交易、按数量和质量进行的等价交易、用商品媒介和支付手段进行的交易。到现代,由于货币、票据等信用货币的广泛使用,古市习俗逐渐被取代。在标志上,市民俗以“市声”为代表。“市声”分两种:一种是叫卖声,一种是代声。叫卖声是直接说明所售商品的口头传承,内容带有极大的宣传性或诱惑性,形式上多有节奏性。代声则是以其它物器声音代替叫卖的一种方式。

商的民俗是指商人的民俗传承。商人产生于频繁的市的交易过程。在我国古代交易中,商的民俗类型主要有三种:第一,居间商。这是纯媒介式的商俗形成的类型。它的最典型形式是我国古代即已发展起来的垄断交易的“行”、“栈”。第二,行商。它是从市的交易发展起来的游动性交易形式。行商的买卖习俗是交易习俗中较为活泼生动的内容。第三,坐商。它是由市的交易形式发展起来的固定性交易形式。它以定地点、定时间、定商品为其主要习俗特点。商的民俗标志主要以坐商的招牌(俗称“幌子”)为主,具体类型有七种:商品实物、实物模型、商品附属物、含有隐语暗示的物件、灯具、旗帘、文字匾牌等。

(二)交通运输民俗

交通运输民俗是与人们的物质生产和消费,尤其是商品交易习俗密切相关的民俗传承。交通运输习俗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交通运输设施的传承。最基本的是陆路与水路的开辟,具体体现在道路的开辟和修补、桥梁设计、水道开凿、航标创设等方面。第二,交通运输工具的创造与使用。传统的运输工具有背、扛、抬的木具、铁具,利用动物作运输工具的车、撬和广泛运用于水路的船舶。第三,交通运输职业集团。交通运输的发展相应地出现了专业分工,并逐渐形成“车、船、店、脚、牙”五大行业,各行业又各自传播着特有的行业习俗。

四 消费生活民俗

消费生活是民间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其礼仪习俗是经济民俗中最为活跃的事象,也是民俗文化中最有影响的民俗传承。它主要有三大方面:食、衣、住。

(一)饮食民俗

饮食民俗是经济生活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人们在加工、制作、食用有关食物和饮料过程中形成的习俗风尚,是民俗中最有特色的事象之一。饮食习俗的产生是人类在知道火的使用,并用火来烹调食物后开始的。饮食民俗的发展,一般要受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状况、自然环境与条件、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原因。

饮食民俗的范围很广。其内容主要包括:(1)饮食调制法的传承与类型,主要是菜肴的调制、米面食品的调制和各种酒类的酿造;(2)炊具、食器的传承及其类型,以陶瓷器、铜铁器、金银玉制食器为主,并有少量木漆制器等;(3)饮食方式、餐制的传承及其类型,包括集餐制、一日三餐制、一日两餐制;(4)食物原料、结构的传承及其类型,包括各种可食用的动、植物原料调配;(5)饮食职业者的传承及其类型等。此外,饮食习俗在发展中还受到社会民俗、信仰民俗的影响,出现节日仪礼需要的饮食惯制和信仰上需要的饮食惯制。前者有岁时节令中的饮食习俗、民间婚丧礼仪上的饮食习俗,以及宴席上的座次、礼节等;后者则有祭祀中的食制、民间禁忌中的饮食习俗等。这些也都是饮食民俗所应探讨的内容。

我国饮食民俗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特有的文化内涵。我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一是和谐的饮食调配原则,二是强烈的“食补”观念,三是倡导节俭的饮食观。

(二)服饰民俗

服饰民俗也是经济民俗的一个组成部分。服饰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服饰民俗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服饰民俗所要研究的就是构成服饰的所有要件,以及人们在穿戴服饰方面形成的行为和文化习惯。服饰民俗作为一种物质文化现象,既是人类物质生产的产物,又是精神文化的一种反映,也是人们政治、宗教、哲学、伦理、审美等观念的结晶。

在服饰习俗中,衣服(上、下衣)的传承范围最广,是最基本的、最典型的事象;脚下的鞋、袜,头上的帽子的使用并不广泛,是次要的、不典型的、附属的事象。服饰在世世代代的民俗传承中形成为各种类型和品目。它们又形成了多彩多姿的民俗风貌。影响服饰习俗构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地位、用途、民族、季节、质料、色彩、工艺、样式等。这十多个要素融会在一起,才形成了整个服饰的民俗。同时,从消费生活的特征来看,服饰习俗还有它自身的习俗惯制,这就是实用的习俗惯制、观赏的习俗惯制、礼仪上的习俗惯制和信仰的习俗惯制。

服饰习俗是人类消费生活中的一大内容。服饰民俗所展现出来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程度,异常醒目。我国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四个方面:(1)反映了我国传统的崇宗敬祖、礼仪伦常的观念;(2)反映人们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意识——求吉心理;(3)反映了民众的民族自我意识;(4)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一定政治观念。

(三)居住民俗

居住,包括一切供人们生活的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同时又指人类关于何时居住于何地,又如何居住休息的行为活动。居住民俗就是指人们在住房选址、修造、居住过程中形成的民俗传承。居住习俗是在人类适应自然与改造自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伴随物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居住方式的演进而向前发展的。我国居住习俗的形成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创阶段、过渡阶段和发展阶段。从原始文化史料看,初创阶段相当于旧石器时代。这时,我们的祖先在夏季开始用树枝、树叶、树皮等植物编制成遮蔽风雨的粗糙棚屋,古文献称之为“庐”;冬季则用泥土或树枝、茅草封盖地穴,留出入口,留天窗的一种住所,古文献称之为“窟”。这样,人类居住生活的古俗产生了。过渡阶段相当于新石器时代。这时期,人们改进和创造了三种住室:一是沿着“庐”的发展演变,构成更为坚固的窝棚,有了粗大的构架;一是沿着“窟”的发展演变,构成了土窑,由穴居上升为半穴居;一是可以拆除或迁移的帐幕或穹窟。发展阶段是指人类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过渡的时期。这时期,人们创造了有顶盖与四墙结合的建筑,多数是永久性固定住所。

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由于我们祖先的辛勤创造,最终形成了我国住房的特殊建筑体系。从我国民居景观的式样上看,我国住居可以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是利用自然物可居住的条件进行加工修造的固定生活空间。这类居室基本上沿袭了古俗,用挖掘窟穴的办法修造的。它的主要结构特点是利用地形、地势、地物等天然条件,修造“窑洞”、“地窨子”而形成住屋。第二类是利用自然环境,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制造成的移动生活空间。这种住屋不固定,经常拆卸迁移,处于游动状态,如蒙古族的“蒙古包”和鄂伦春族的“歇人柱”等。第三类是有天棚、地基和四壁的固定生活空间。这种居所一般称为“上栋下宇”式房屋。它是我国最普遍的民居形式。第四类是流行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干栏”式住房。

从民俗文化考查,我国居住习俗的若干事象主要表现在住屋设施与格局(居室、厨房、厕所、仓库、畜圈等设施和布局)、住室的造型工艺(建造艺术、内外装饰等)、住宅的分布与坐落(群体建筑、坐向等)、有关住屋的仪礼和信仰(建造住房时的各种仪式)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民俗事象汇集在一起,构成了我国居住习俗的多种类型和样式。

(第二节) 社会民俗文化

社会民俗是指民间社会风俗传承和家族的习俗惯制,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礼仪习俗。社会习俗深刻地支配着社会生活的事务,直接关系着社会发展的进程。

一 家族的民俗

家族(或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它通常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所构成的生活单位。家族民俗是社会民俗发展的基础或传承单位。社会民俗文化首先体现在家族的习俗方面。我国古代家庭习俗经过千百年的发展而形成比较稳定的形式,并具体体现在以下众多的民俗事象上:

其一,家世。家世是家族世系的社会地位。这种社会地位一般以其家世的职业特征为标志。在古代,家世一般指家族的世业或门弟、门柞、门阀。新社会所讲的家庭出身,大致与家世相似。家世在家族内部及整个社会中都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往往表现为两种状况:一是家世受到社会(主要指民间社会)舆论肯定、称赞、尊重而形成的积极、正面的影响;一是家世受到社会舆论的否定指责、鄙视而形成的消极、反面的影响。在这里,历代民间社会广大人民对家世的评价起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