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充县志·忠烈篇》记载:“马骧字尚德,高阳里(今西充紫岩乡高阳山境内)人,以贡(明朝岁贡)任都察院都事(都御史),正统(明英宗年号)中,遭土木之变,马骧从征阵亡。景泰四年(1453年)追赠承务郎,赐祭葬,荫其子惟善(马惟善)入监。后惟善官湖广临武令,邑人贾魁筑譔墓志,比于汉之纪公(纪信)焉。”查之史籍:“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贵族也先率军攻明。宦官王振挟持英宗率军五十万亲征,至大同(今山西大同市),闻前方小败,遂惊慌撤退。后来,王振又想要英宗亲幸他的家乡蔚州(今河北蔚县)。行军路线屡变,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统漠镇),被敌追及。将士饥渴疲劳,仓卒应战,死伤过半,英宗被俘,王振也为乱军所杀,史称土木之变。”
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七月,蒙古瓦剌部落首领顺宁王也先,统率数万骑兵南侵明朝,先后占领了辽东、赤城、大同等城池。杀死了猫儿庄参将吴浩、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率兵往援,皆战死宁和。警报与雪片相似,飞入京城(今北京市),英宗大惊,遂问计于司礼监王振。王振说:“我朝以马上得天下,太祖太宗(朱元璋与朱棣)都是亲经战阵,皇上春秋鼎盛,年力方强,何不上法祖宗,出师亲征呢?”英宗闻言大喜,便召集群臣,谕令随驾北征。当时兵部尚书邝埜、侍郎于谦、吏部尚书王直,再三谏阻,王师不宜轻出。英宗不纳,竟下诏令郕王朱祁钰(英宗异母弟)留守京师,自率六军五十万亲征。以英国公张辅为帅,暨公、侯、伯、尚书、侍郎以下,一律随行。王振侍帝左右,寸步不离,沿途军令,统由他一人主持。王振是蔚州人,本无才识,更没军事才能。英宗为太子时,王振陪侍玩乐,朝夕不离,深受喜悦,当了皇帝,便委任王振为司礼监,替他批阅奏章,自己一味贪玩,不问国事。王振借机把朝廷军政大权独揽手中,结党营私,排除异已,权倾朝野,杀害忠良。这年(正统十四年)七月十六日,王师抵达大同,纪律涣散,士气低落。兼之粮草给养接济不上,途中又遇狂风暴雨,士兵们又饥又冷,叫苦连天。也先骁勇善战,率领轻骑精锐,在大同城边击败王师的两支先锋部队。英宗十分震惊,王振也作了慌,只想赶快离开险地,于是下令退兵回朝。也先率兵从后追来,打败了殿后部队,几十万明军边战边退,退到了土木堡。大军到达这里,天还没有黑,王振却下令就地宿营。统帅张辅对英宗建议说:“敌军精于骑射,锐不可挡,此地丘陵,山低树稀,无险可守,倘敌军追来,何以御敌?不如趁着天色尚明,迅速赶进怀来城中,据城防守,方保无虞。”随军大臣们亦劝谏英宗火速进城御敌,英宗不纳众议。次日拂晓,瓦剌数万骑兵赶至,把明军包围起来,猛烈攻击;明军奋勇拒敌,损伤严重。也先见明军兵将众多,硬拼难胜,使出诈退之计,遣使议和。英宗和王振信以为真,遣人去也先军营谈判。王振见众军又渴又乏,命令军兵找水解渴,众人争先恐后,跳越壕堑,乱作一团。这时,埋伏在周围的瓦剌军,趁势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杀死明军无数。混战之中,英国公张辅、附马都尉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等文武重臣五十多人,皆在战斗中牺牲。护卫将军樊忠恨透了王振,抡起大锤,将他打死,说道:“我替天下的百姓杀死你这个奸贼!”守护在英宗身旁的马骧纵马挥刀率军冲向敌众,万千勇士随后紧跟,一时杀得敌军人仰马翻。时敌军箭射如雨,马骧中箭阵亡,明军终败,英宗被俘,震撼中原的土木之战,方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