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周,字允南,生于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世居巴西郡西充国县槐树庄(今西充槐树镇境内)。他的父亲名叫谯字荣始,博学多才,精通经史,对《尚书》研究得很深透。州郡官员爱其才能,多次聘请他为幕僚,皆婉言谢绝,于是州官就给予他一个师友从事的官名。谯周生在书香门第家庭,幼年死了父亲,成了孤儿,与母亲和兄长住在一起。谯周志趣不凡,从小就勤奋好学,迷恋经史典籍,家中虽很贫穷,却从不过问家事,一心专研《六经》(诗、书、易、礼、春秋、乐经),诵读典籍,欣然独笑,忘寝废食,对天文最感兴趣。他身高八尺,体貌朴素,性格诚实,不爱修饰,虽然没有雄辩的口才,洞察事物却很敏捷与精辟。为了学得更多的知识,年轻的谯周便离开故乡,远去广汉绵竹(今四川绵竹县),拜蜀中名儒秦宓为师。谯周受业多年,学识大进,将秦宓所言,记录下来,著了一部《春秋然否论》的书,惜年久失传。
秦宓,字子敕,世居广汉绵竹,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多才善辩,口若悬河。刘焉据蜀时期,慕其才华,聘他为官,皆称疾不往。其子刘璋继任益州牧时,给秦宓去信说:“贫贱困居,何时可以终身!卞和炫玉(卞和献璞)以耀世,宜一来与州尊相见。”秦宓回信说:“昔尧优许由,非不弘也,洗其两耳(尧欲把君位让给许由,许逃至箕山务农,尧请他做九州长,他到颍水去洗耳,表示不愿听到);楚聘庄周(楚王聘庄周为相),非不广也,执竿不顾。《易》曰‘确乎其不可拔’,夫何炫之有?且以国君之贤,子为良辅,不以是时建萧、张(萧何与张良)之策,未足为智也。仆(秦宓)得曝背乎陇庙之中,诵颜氏之箪瓢(孔子的学生颜回,贫居陋苍,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咏原宪之蓬户(孔子的学生原宪,孔子死后,隐居于卫国),时翱翔于林泽,与沮、溺(长沮和桀溺是春秋时的两个隐士,隐居不仕,从事耕作)之等侍,听玄猿之悲吟,察鹤鸣于九皋(深泽)。安身为乐,无忧为福,处空虚之名,居不灵之龟,知我则希,则我贵矣。斯乃仆得志之秋也,何困苦之戚焉。”刘璋多次聘请,他才屈任治中从事。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攻占益州,聘秦宓为从事祭酒,后来刘备称帝,将东征吴国,秦宓陈天时必无其利,被下狱幽闭年余遂辞官反乡教学为乐。蜀后主建兴二年(224年),诸葛亮丞相领益州牧,任秦宓为左中郎将、长水校尉。一次东吴遣张温出使蜀国,诸葛亮率百官为他饯行,众人都到齐了,唯秦宓未来,诸葛亮多次派人催促。张温说:“秦宓是何人呀?”诸葛亮说:“他是益州的著名学士啊。”秦宓刚到,张温自恃多才,便骄慢地问秦宓说:“天有头吗?”秦宓爽然答道:“有头。”张温问:“头在何方?”秦宓答道:“在西方。《诗经》上说‘乃眷西顾’,以此推论,头在西方。”张温又问道:“天有耳吗?”秦宓答道:“天处高而听卑,《诗经》上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无耳怎么能听?”张温说:“天有脚吗?”秦宓说:“有脚。《诗经》上说‘天步艰难。’无脚怎能步行。”张温又问道:“天有姓吗?”秦宓说:“有,天公姓刘。”张温说:“怎么知道天姓刘呢?”秦宓说:“天子姓刘,故知天父也姓刘。”张温说:“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吧(暗示东吴)?”秦宓说:“虽升于东,终没于西(暗示西蜀)。”张温和群臣听后,尽皆敬服。后来,秦宓当了大司农的官,位列九卿,荣耀已极。建兴四年(226年)病逝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