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今读新解
1719700000037

第37章 季氏第十六(2)

【注释】①侍:侍奉。侍于君子:意思是与君子相处。愆(qiān):过失,罪过。②及:到。之:代词。他。③颜色:脸色,表情。瞽:盲人。这里指盲目。

【解读】这是孔子总结的与君子相处时的说话艺术。孔子认为,与君子相处,既要坦诚融洽,又不能忽视礼节,在发表意见时要注意时机和对方的情绪。双方交谈时,不到自己说话时就不说,表现的是稳重、有礼、虚心;到自己说话时就畅所欲言,表现的是坦诚、教养、学识;发现对方不高兴、难堪,就改换话题,表现的是灵活、理解人、宽容人。孔子所总结的谈话艺术,是君子相处时采取的方法,与别有用心的人的察言观色、阿谀逢迎有本质上的区别。

16.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①:少之时,血气未定②,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需要警戒:年轻时,血气尚未稳定,要警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正旺盛,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血气已衰弱,要警戒贪图名利。”

【注释】①戒:警戒。②血气:历来有多种解释。一说为“精力”,李泽厚持此说;一说为“血脉和气血”,毕宝魁持此说;一说为“随着身体而有的本能和欲望”,傅佩荣持此说;一说为“人的自然属性”,金良年持此说。我们认为,人的“血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既有自然属性,又受环境和教育影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年轻时身体处于发育阶段,世界观尚未形成,缺乏正确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壮年时身强力壮,精力旺盛,遇事容易冲动;老年人身体衰弱,精力减退,如果追名逐利,结果势必事与愿违。为此,本著采用杨伯峻的做法:不做解释,译文中保留“血气”一词。

【解读】朱熹《论语集注》:“血气,形之所待的生者,血阴而气阳也。得,贪得也,随时知戒,以理胜之,则不为血气所使也。范氏曰:‘圣人同于人者血气也,异于人者志气也。血气有时而衰,志气则无时而衰也。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者,血气也。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者,志气也。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是以年弥高而德弥邵也。’”朱熹的理解和范氏的分析很深刻,可供研读此章者参考。孔子针对一个人在青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分别提出了需要警戒的事情,合情合理,见解深刻。可见,人的道德修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要根据所处年龄段的特点和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人为的错误。孔子的这一忠告,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仍有普遍的意义。

16.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①,畏大人②,畏圣人之言③。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④,侮圣人之言⑤。”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德行高尚的人,敬畏圣人说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而不敬畏,轻侮德行高尚的人,亵渎圣人的言论。”

【注释】①天命:一说指天神的意旨,一说指先祖的遗训。孔子对天命和鬼神“敬而远之”,仅持敬畏的态度,故从前说。②大人:一说指德行高尚的人,一说指大官、贵族。从前说。③圣人:人格品德最高的人。④狎:轻侮,轻视。⑤侮:轻慢,亵渎。

【解读】一个人有所敬畏,才有追求的目标;有敬畏之心,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孔子认为,君子作为有德行的人,应该有三种敬畏,才能不辱没君子的言行。首先,天命不可知,人无法抗拒;其次,德行高尚的人严于律己、仁德待人,是学习的楷模;再次,圣人说的话充满生活的智慧,可作为座右铭。这三种敬畏,体现了君子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对人性道德的修养,以及对文明成果的继承。小人对天命一无所知,因而不知敬畏;轻视道德高尚的人,因而自以为是;亵渎圣人说的话,因而胡作非为。可见,由于小人没有上述三种敬畏,导致了道德的沦丧,以致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

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①,上也②;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③,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④。”

【译文】孔子说:“生来就聪明的人,智商上等;通过学习而聪明的人,智商次一等;有困惑而学习的人,智商又次一等;有困惑而不学习,这种人在普通人之下。”

【注释】①知:通“智”,明智。引申为聪明。②上:上等。指智商上等。③困:困惑。

④民:指普通人。

【解读】历来把“生而知之”解释为“生来就知道”,这与孔子所说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第二十章)相矛盾。如果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是孔子的自谦之词,虽然符合他的为人风格,但仍有牵强之处。金池先生主编的《〈论语〉译注新旧对照100例》把“知”解释为“聪明”,把“上”解释为“智商上等”,比较符合孔子的思想,从心理学的角度也解释得通。孔子认为,一个人的智商有高低之分,智商高的人通过学习可以使智商更高,智商低的人通过学习可以提高智商,智商低又不学习就会连普通人都不如。导致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就是学习。可见,后天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极为重要。一个人能否成才,能否改变命运,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①:视思明②,听思聪③,色思温④,貌思恭⑤,言思忠,事思敬⑥,疑思问,忿思难⑦,见得思义⑧。”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需要考虑的事:看,要考虑看清楚没有;听,要考虑听明白没有;表情,要考虑是否温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诚实;办事,要考虑是否严肃认真;有疑问,要考虑向人请教;生气时,要考虑是否有后患;看到利益,要考虑取得是否合理。”

【注释】①思:思考,考虑。②明:清楚。③聪:明白。④色:脸色,表情。⑤貌:容仪,态度。⑥敬:恭敬,严肃认真。⑦难:灾难。指后患。⑧得:获得。指利益。

【解读】这是孔子对君子在待人处事中的各种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既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又具有可操作性。但是,一个品德低劣、为人奸伪的人,要做到这些又很难。可见,作为君子,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这些要求,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孔子所提出的礼仪规范,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对于规范人的行为、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行为准则有了较大的变化,“今人不必谨守传统仪文、规矩、观念(包括孔子教义在内),但由孔子和儒学强调‘礼’作为社会群体生存规范这一基本观念,毕竟不可废弃,‘虽百世可知也’。”(李泽厚《论语今读》)

16.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①,见不善如探汤②。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③,行义以达其道④。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译文】孔子说:“看见善良就努力追求,如同赶不上;看见邪恶就戒惧小心,如同手伸进开水。我见过这样的人,我听过这样的话。隐居避世以保持他的志向,遵行道义来实现他的理想。我听过这样的话,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注释】①不及:赶不上。②汤:沸水。探汤:探沸水会把手烫伤。比喻戒惧。③求:寻求。这里意思是保持。④达:达成。引申为实现。道:这里指理想。

【解读】孔子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他既在朝廷做过官,又带领弟子周游过列国,见过无数的人,经历过许多的事。他认为,一个人追求善良、崇尚仁德,并能戒惧邪恶、独善其身,这还可以做到;但要做到为了保持志向而避世隐居,遇到施展抱负的时机仍遵行道义就很难。前一种人的人生境界是“独善其身”,后一种人的人生境界是“兼济天下”。要达到后一种人的人生境界,即既有高尚的德行,又能在待人处世、做官从政中坚守道义,对一个人的要求很高,因此孔子感叹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16.12齐景公有马千驷①,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②。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③,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④?

【译文】齐景公有四千匹马,他死时,老百姓不觉得他有什么德行值得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老百姓到现在还称颂他们。(实在不是因为他们富有,只因为他们品格卓异。)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注释】①驷:古代一车套四马,因此一驷就是四匹马。②称:称道,称颂。③首阳: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即雷首山,又名首山。传说中伯夷、叔齐饿死处。④其斯之谓与:朱熹《论语集注》引胡氏曰:“程子(程颐)以为第十二篇错简‘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当在此章之首。今详文势,似当在此句之上。言人之所称,不在于富,而在于异也。”虽不见证据,但有一定道理。从此说。

【解读】此章的说话主体不明,从表达的观点看,应为孔子所说。齐国自齐桓公之后成为春秋时代的大国。齐景公在位58年,权势极大,财富很多,但由于他奢侈,厚赋重刑,没有德行,因此得不到老百姓的称颂。伯夷、叔齐作为商代孤竹君的儿子,因互相谦让,不愿登位而逃到周国。周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食,饿死在首阳山下。他们高尚守节的精神,得到了老百姓的称赞。此章所表达的观点是:能否得到老百姓的称颂,关键在德行,而不在财富。

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①:“子亦有异闻乎②?”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③。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④。’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⑤。’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⑥。”

【译文】陈亢问孔鲤说:“你也许听到了老师特别的教诲吧?”孔鲤回答说:“没有。他曾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走过。他问我:‘学习《诗经》了吗?’我答道:‘没有。’他说:‘不学习《诗经》,就不会说话。’我下来后就学习《诗经》。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走过庭院。他问我:‘学习礼制没有?’我答道:‘没有。’他说:‘不学习礼制,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我下来后就学习礼制。我听到的教诲就这两次。”陈亢回去后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却知道了三件事:知道学习《诗经》的意义,知道学习礼制的重要,还知道君子不偏爱他的儿子。”

【注释】①陈亢(gāng):字子禽,陈国人。孔子的学生。伯鱼:即孔鲤,字伯鱼。孔子的儿子。②异闻:听到不同的东西。意思是听到特别的教诲。③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④无以言:不会说话。⑤无以立:无法立足。⑥远:疏远。这里意思是不偏爱。远其子:朱熹《论语集注》引尹氏曰:“孔子之教其子,无异于门人,故陈亢以为‘远其子’。”

【解读】此章通过简洁、生动的对话,展现了陈亢、孔鲤和孔子的形象。陈亢求学心切,以为孔子对儿子会有“秘传”,因此向孔鲤打听。孔鲤说他只是两次经过父亲身边,父亲才告诉自己学习《诗经》和礼制的意义,自己并没有听到过特别的教诲。《诗经》的语言简练、生动、形象,礼制规范人的行为举止,提高人的品德素质,因此孔子要求学生都要学习,自己的儿子也不能例外。阅读此章,孔鲤尊敬父亲、孔子关爱而不偏爱儿子的形象跃然纸上。此章所记述的孔子教育孔鲤的情况,堪称家庭教育的典范,值得研究和学习。

16.14邦君之妻①,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②;邦人称之曰君夫人③,称诸异邦曰寡小君④;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文】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她自称为小童;国内的人称她为君夫人,对外国人就称她为寡小君;外国人称呼她,也叫君夫人。

【注释】①邦君:国君。②小童:国君夫人的自称。年幼未成人叫童。自称“小童”有自谦的意思。③邦人:国内的人。④异邦:别的国家,外国。寡小君:古代国君夫人对诸侯自称的谦词。

【解读】此章通过记述当时的典制,明确对国君妻子的称谓,体现了孔子的“正名”思想。由于没有“子曰”二字,有人认为不是《论语》的本文,而是后人在竹简空白处任意增写的。杨伯峻先生则认为“这一章既见于古论,又见于鲁论(鲁论作‘国君之妻’),尤其可见各种古本都有之,决非后人所搀入。”(《论语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