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今读新解
1719700000031

第31章 宪问第十四(3)

【解读】“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是孔子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仁者有高尚的德行,以仁爱之心待人,因此不会忧愁;智者头脑清醒,洞察世事,能见微知著,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因此不会迷惑;勇者伸张大义,能见义勇为,不顾个人安危,因此不畏惧。孔子说这三个方面自己都没能做到,这既是自谦之词,又说明他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子贡说的话,表明了他对孔子的敬重和崇拜。孔子所追求的“仁、智、勇”的人生境界,无论对他的学生,还是对后世的有志者,都是一种期望和勉励。

14.29子贡方人①。子曰:“赐也贤乎哉②?夫我则不暇。”

【译文】子贡常讥评别人。孔子说:“子贡,你就那么贤德吗?我却没有这闲工夫。”

【注释】①方:比拟,比较品评。一说为“谤”,讥评,可从。②贤:贤德。

【解读】孔子主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并要求学生也要这样待人处世。孔子有时也品评人物,但他总是肯定和称赞别人的德行和功绩,批评、谴责的对象往往是既无德又无才的小人。子贡很聪明,喜欢讥评别人,但他“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史记?仲尼弟子传》),因此孔子对他进行了委婉的批评,并希望他严格要求自己,与其有闲工夫讥评别人,不如在提高自己的德行上多花些时间。

14.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其不能也②。”

【译文】孔子说:“不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自己没有本领。”

【注释】①患:担忧。②不:无,没有。

【解读】在孔子的学说中,强调自我修养、严于要求自己是一个重要内容。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立足于人性道德的修养和文化典籍的学习,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成为有德行有学问的贤人,自然会有名望而得到别人的了解。如果不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学问的积累,急于出名而得到名利,那也仅仅是徒有虚名。当今社会,一些人不愿意下工夫,耐不住寂寞,有了一定的知识或本领就希望走捷径,通过网络、媒体的炒作一夜成名,结果却逃不过昙花一现的命运,其教训是深刻的。

14.31子曰:“不逆诈①,不亿不信②,抑亦先觉者③,是贤乎!”

【译文】孔子说:“不事先猜疑别人存心欺诈,不猜想别人不信任自己,却能够事先发觉,这不是贤德的人吗?”

【注释】①逆:预先。逆诈:事先即猜疑别人存心欺诈。②亿:预料,猜想。不信:朱熹《论语集注》:“谓人疑己。”③抑:连词,表示转折。然,却。先觉:事先发觉。

【解读】宽厚待人,以诚待人,这是孔子对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他认为,在与人交往中,事先就猜疑别人欺诈、不信任自己,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坦诚交往。但孔子又主张对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不存任何戒心轻信别人,就容易上当受骗。所以他认为能够事先发觉别人的动机,这才是贤德的人。

14.32微生亩谓孔子曰①:“丘何为是栖栖者与②?无乃为佞乎③?”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④。”

【译文】微生亩对孔子说:“孔丘,你为什么这样忙碌不安呢?不是为了显示你的才辩吧?”孔子说:“我不敢到处显示才辩,只是憎恶那些固执的人。”

【注释】①微生亩:姓微生,名亩。朱熹推测说:“亩名呼夫子而辞甚倨,盖有齿德而隐者。”(《论语集注》)②是:这样,如此。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③佞:才能。这里指才辩。④疾:怨恨,憎恶。固:固执,顽固。

【解读】旧注微生亩是年高有德的隐士。他对孔子带领弟子奔走于各诸侯国,向国君和执政大臣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的举动感到不理解,所以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既委婉,又表明了自己“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春秋末期,社会发展总的特点是礼崩乐坏,人伦丧失。诸侯国的国君和执政大臣为了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不采纳孔子的主张,不继承周代的礼制,可以说是固执浅薄,顽固不化。孔子以“疾固”两个字,表达了希望尽快改变固执浅薄的当政者及违背礼制的行为的心情。同时,也隐含着对微生亩的批评。

14.33子曰:“骥不称其力①,称其德也②。”

【译文】孔子说:“对于千里马,不是称赞它的力量,而是称赞它的品质。”

【注释】①骥:千里马。②德:指品质。朱熹《论语集注》:“德,谓调良也。”意思是经过调教成为良马。

【解读】千里马不但力量大,善奔跑,而且能理解主人的意图,对主人十分忠心。孔子借称赞千里马表明了自己的德才观。他认为,一个人要做到德才兼备,并把德放在首位。有才能而无德行的人,虽然能干,但人品卑劣,不行正道,对社会的危害很大;有德行而无才能的人,虽然人品好,不追逐名利,无害人之心,但只能空谈,不能做实事。只有像千里马那样,既有良好的品质,又有杰出的才能,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才。

14.34或曰:“以德报怨①,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仇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用正直来回报仇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注释】①报:回答,回报。怨:恨。这里指仇怨。

【解读】此章反映了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情况。“以德报怨”是老子的主张(《老子》第六十三章原文为“抱怨以德”)。老子认为,用仇怨回报仇怨,势必激化矛盾,不如用恩德来回报仇怨,从而缓和矛盾,这是老子以柔克刚思想的体现。孔子则认为,只能用正直来回报仇怨。对带来仇怨的人,如果仇恨他,报复他,必然激化矛盾,如果坚持原则,秉公处理,就会使人心服。针对“以德报怨”的观点,孔子以“何以报德”四个字明确表明了自己所持的否定态度。“在这里,儒家的社会性公德(正义公平)与宗教性私德(济世救人)又是合在一起的。”(李泽厚《论语今读》)

14.3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①,下学而上达②。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孔子说:“没有人知道我啊!”子贡问:“为什么没有人知道老师呢?”孔子说:“不抱怨上天,不责怪他人,通晓人世的各种事情进而掌握真理。知道我的,只有上天了!”

【注释】①尤:责备,归咎。②下学而上达:皇侃《论语义疏》:“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我既学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达天命,天命有穷有通,故我不怨天也。”人事:指人世的各种事情。天命:这里指自然的规律、真理。

【解读】孔子带领弟子奔走于各诸侯国,大力宣传仁德、礼制等政治主张,却不为当政者认可和采纳,因此孔子有“没有人知道我”的感慨。针对子贡提的问题,孔子不是从客观上找原因,而是从主观上找原因。他认为,一个人应该下学人事,上达天命,只有通晓了人世的各种事情,才能懂得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由于自己没能达到这个境地,所以“不怨天”;由于当政者也没能达到这个境地,所以“不尤人”。“知我者其天乎”这句话含义很深,既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有既然没有人知道我那就让实践(即“天”)来检验我的意思。

14.36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①。子服景伯以告②,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③,吾力犹能肆诸市朝④。”子曰:“道之将行也与⑤,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译文】公伯寮向季孙氏诽谤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孔子,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但我的力量还能够让公伯寮陈尸街头。”孔子说:“正道能够施行,是命运;正道将要废弃,也是命运。公伯寮能把命运怎么样呢?”

【注释】①公伯寮:字子周,又作公伯僚,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曾做季氏的家臣。愬:同“诉”,诽谤。②子服景伯:名何,字伯,鲁国大夫。“景”是他的谥号。③夫子:指季孙氏。固:已经。④肆:陈列,摆放。市朝:街市和朝廷。肆诸市朝:古代把罪犯的尸体放在街市或朝廷示众,这里指陈尸街头。⑤道:指正道。

【解读】公伯寮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又同为季孙氏的家臣。子路性格率直,处事果断,公伯寮却向季孙氏诽谤子路。子服景伯对公伯寮的行为很不满,于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并表示愿意帮助孔子处理公伯寮。孔子不赞成用暴力去清除持不同意见的人,希望子服景伯顺其自然,不要采取过激行为。孔子把正道能否施行归之于命运,实际上是抱着一种宽容的、不与之计较的态度。当然,把一切都归之于命运,并不是积极的对待和处理问题的办法。要求得问题的妥善解决,既要有宽容的、息事宁人的态度,又要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寻找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

14.37子曰:“贤者辟世①,其次辟地②,其次辟色③,其次辟言④。”子曰:“作者七人矣⑤。”

【译文】孔子说:“贤德的人躲避乱世而隐居,其次是选择地方居住,其次是避开不好的脸色,再次是避开无礼的言语。”孔子说:“能够这样做的人有七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