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译文]做学问的人既要思考细密行为谨慎,同时还要有种潇洒脱俗的高超情怀。如果只知道一味克制自己约束自己,就会感到暮气沉沉而丝毫没有生机。如同大自然中只有肃杀收敛的秋天,却没有阳光普照惠风和畅的春季,又怎么能够使万物健康正常地成长?
大儒孔子曾说过这么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初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连贯性,但认真分析起来,这正是作为中国读书人、知识分子一种可贵的学习心态。
读书的快乐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下面五个层次:
(1)体悟的快乐。“学而时习之”是说一个人通过学习、观察、反思,对人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体悟,在生活的体验不断验证这些见识时,就会在人的精神上产生愉悦之感,所以说“不亦悦乎”。
(2)自得其乐。由于读书人这种轻功利、重精神的自得其乐,却往往不为世人所理解、接受,因此难得碰到一个远方的知己,其共鸣的快乐也就可想而知了。不过,由于在精神上存在一种高层次的内在快乐,这种快乐只有读书的人自己清楚,即使身边的人一时不理解,他也不会怨天尤人。
(3)文人风流。中国自古有一种文人风流,它的主要内容是个人吟味涵咏,以乐其志,他们“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陶渊明著《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酣觞赋诗,以乐其志”。这位五柳先生,沉醉于读书、写作之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中获得最大的满足,体现了个人吟味涵咏,以乐其志的情趣。
(4)潇洒倜傥。我国古代的文人爱好潇洒,在风和日丽的大好日子里,邀上三五知己,泛舟饮酒作诗,不亦乐乎。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记载:永和九年,王羲之、孙绰、谢安等共四十一位文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里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澄清的激流映衬环绕,他们依次坐在清泉汩汩的溪水旁,边喝酒边赋诗,畅抒衷情。自然景物之美与人的才华之美有机结合在一起,两者交相辉映,成为令人艳羡不已的以文会友的佳话。
(5)精神满足。南宋朱熹《观书有感》一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所具有的精神享受。书中所见,与泉涌而成的半亩方塘近似,从文中所体会的圣学精髓,有如活水源头,让人产生一种高而旷的意境。其乐可在学中窥见。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沉醉于乐学境界中的人,既不觉寒窗面壁之累,又可免名落孙山之苦,的确是“何如此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