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学院
1718800000046

第46章 不做好好先生,该硬则硬

【原文】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以忠信,行之似廉洁,众旨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人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孟子·尽心》)

【大意】这是孟子的学生万章问孟子什么算是“好好先生”。孟子便回答说:“你说他有什么不对,又举不出例证来,你要指责他却又好像无可指责。他只是同流合污,为人好像很忠实,行为好像清正廉洁,大家都很喜欢他,他自己也以为很不错,但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却不合于尧舜之道,所以说他是偷道德的贼。”

孟子针对当时急功近利同流合污的现象,给予了很深刻的批评,认为像宦官那样八面玲珑,四处讨好的好好先生是一个偷道德的贼。在此孟子指出,一个人要坚持自己的正确原则,而不应该为了讨好别人而同流合污。在管理上,有些管理者充当一种“老好人”式的角色,他们不敢冒丝毫触动员工利益的风险,为了不得罪人而到了一种姑息迁就的程度。但好感决不等于威信,好好先生是做不了现代企业的管理者的。

作为老板,你对员工保持一定程度的宽容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如果你毫无原则地容忍员工的不良行为,那就表明你还不大称职。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界限,员工偶然的一次小错误你可以不用计较,但如果员工接连不断地犯错,势必会酿成大错,出现更大的问题。这时候你可不能再沉默了。该唱黑脸时你一定要唱黑脸,千万别心软。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难以找到一个绝对有效的是非判断标准来衡量自己和员工的行为。哪些东西可以接受,哪些东西无法令人接受,两者之间的界限往往模糊不清,而且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在确定这一标准时,个人的主观判断占有很重要的成分,你必须准确判断出哪些是可以容忍的,哪些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如果员工在你面前表现得很差,那说明他对你缺乏尊重,他也无法实现你对他的期望。作为一名管理者,你不能对此听之任之。

当一个人跨越你可以接受的界限时,你应及时处理这些不良行为,如经常迟到、不怀好意的玩笑、恶作剧、不恰当的姿态语言、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背后说三道四、衣冠不整、时常抱怨、工作中处理私事、不守承诺、撒谎等等。对这类行为切不可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再去作决定。你应该向这种不良行为进行挑战,并且要求员工向你做出解释,不要等到你听说那人已走了时再做出任何毫无意义的决断。

身居管理者之位,你的员工每一分钟都在观察你。你处理不良行为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员工对你的印象。你必须在员工心目中建立一个明确的概念,即让员工在心目中明确哪些是可以令人接受的,哪些则不能。对员工的行为你不必闭上一只眼睛,假装视而不见,因为他们会很快发现这一点。当你在制定一个你可以接受的标准之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标准可以成为今后处理不能接受行为的依据。如??某人超越了这一界限,就应与他们谈谈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经过这些努力,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将会检点自己的行为,保证自己的行为令每个人接受,其中也包括你。

在任何一个公司,并不是每个员工都十分完美,都能出色地完成工作,都能在你的引导和培养之下尽职尽责。有时,你还会碰上一个根本不中用的人,不管你怎么努力,他也不能完成你期望值的1:10。

在当今商海中,由于竞争的残酷,慈善行为的生存空间是十分有限的,你不可能总是对那些不能完成工作的人都提供一种慈善性的宽容。当你觉得这类员工无可救药时,你应在他导致灾难性后果之前将其解雇。

一般来讲,对于公司的某些问题,有些员工可能比你知道得更早、更清楚,他们期望你能采取行动,他们希望你解雇那些怪异的同事。如果你忽视了那些不良行为,并且不能正视和面对表现很差的员工,你的信任度将受到极大影响。每个员工都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和取得的成功感到自豪,他们不希望有人拖他们的后腿。

作为管理者,你也可能被一些统计数字所迷惑,使你不能从中发现一些令你失望的员工。有些员工可能达不到你的期望,而且这种人还会消耗你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你还必须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解决问题。

你的决定十分重要,你决定实施的方式也十分重要,所以小心是很必要的。这里的小心意味着对待被解雇的员工要敏感、公正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