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更加生气了。即使如此,释迦牟尼还是第三次这么称呼他。释迦牟尼有计划地让那个人生气,好让对话继续进行下去。果然,那人生气地冲着释迦祖师大吼起来:“荒唐!这种称呼怎么可能配得上我?居然把我这种人跟那些凡人一起称作‘先生’,太荒唐了!”于是,释迦牟尼就回应道:“事实上,你穿着在家人的衣服,怎么看都是在家的人。你觉得呢?”
于是,那人就开始讲述自己的学问:“我把所有的工作都辞了,还摒弃了世间所有的常识,断绝了与所有凡人的交往。”听了这些,释迦牟尼回答道:“有理性的圣人的教诲,并不是‘打破世间的常识’这么简单的东西!”
于是,那位在家之人才说“请指教”,并开始聆听佛陀的教诲。
修持八种戒律
诚然,佛教中确实有“不要走世间的人所走的路”这条教诲。但是,那个人误会了。他理解成幸福之路与世间道路完全不同,所以必须打破一切世间的道路。释迦牟尼于是跟他说了上述的话。这个在家的人因为“一般人所做的事情自己都不做”而自豪,在释迦牟尼看来,这种想法非常奇怪。
耆那教的信徒通常都全身赤裸。但是,在佛陀看来,“世间的人都穿衣服,而唯独我不穿,所以显得尊贵”这种想法很奇怪。不就是裸体吗?重要的并不是这个。
因为这位在家之人也许过着自己不工作,靠从别人那里拿钱的奢侈生活,或是做一些帮人祈祷之类的工作。总之,他做的事情都是一些很胡来的事情。
于是,释迦牟尼便提出了如下的教诲。佛陀传授了关于冲破世间常识、冲破“肉体至上主义”,让心能够健康成长的正道教诲。
完全脱离尘世的空间并超越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不杀生,停止现在所做的杀生行为。
只收别人给自己的东西,不去偷窃。
说真话,不打诳语。
不议论别人。
不执着于欲望。
不责难、诽谤他人。
不憎恶,不仇恨。
谦虚,戒傲慢。
我们要实践这“八戒”,超越尘世的活法。
单纯地说“要破坏世间的常识”的行为,也被佛陀列入了必须“戒”的范围之内。
严守八戒,让你拂去心尘
接下来,我要说明“心”的问题。因为释迦牟尼会根据说话对象的理解程度循序渐进,而不是一股脑儿地将自己的智慧强加于人。
无论何等之结缚,因其可能使予为杀生者,予为舍离、正断此等诸结之行者。若予为杀生者,缘杀生得对予自非难之,智者了知,缘杀生当谴责“予”,身坏命终后,缘杀生当豫期生于恶趣。实此为结、为盖者,此即杀生也。而缘杀生,能生诸漏、烦劳、热恼;回避杀生者,则无有诸漏、烦劳、热恼也。
释迦牟尼想说的杀生,并非表面上的不杀生而已。愤怒、憎恶、欲望等,都会让人产生要杀生的想法。因为这些情感会导致我们去杀生,所以要拭去心上的尘垢,消除杀生的情感原因。
若大家问我们为什么不能杀生?这是因为杀生之后,我们的良心会产生愧疚,会责备自己为什么是个恶人,更会被贤者责难,会遭死后要入地狱等恶报。怎么看也不算是得到幸福。所以我们要停止杀生,要医治自己的心病。
就像这样,释迦牟尼还分别对“八戒”进行了解释。
不偷别人东西很简单,不是吗?不说谎或议论他人也很容易,不是吗?不执着于欲望也应该能够做到吧?恶语相向或是憎恶他人的行为也能停止,不是吗?戒掉傲慢不也是小事一桩吗?
这些仅仅只是开始。然后,就要做到不仅不说别人坏话,而且连说别人坏话这种念头都没有。不仅不憎恶别人,而且连憎恶别人的念头都没有。从这些简单的事情开始,慢慢地,我们便走上拭去内心尘垢的道路。
欲望带来虚幻的幸福感
在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就要进入下一个步骤了。释迦牟尼在举出许多例子的同时,彻底否定了“肉体至上主义”这种观点。所谓“肉体至上主义”,就是主张给予身体刺激的意思。具体来说,就是看、听、吃与睡。佛教之中,这些行为被统称为“欲望”。
同时,佛教中也提到“爱欲(身体的刺激)如同骨头一般”。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大家要想理解的话,就必须听释迦牟尼的解释。佛陀是这样说的。
在一条饿狗面前扔一根刚杀的家畜的骨头。这根骨头上的肉基本上都被剔除干净了,但还是血淋淋的。这条饿狗就会闻着这个味道,并把骨头衔在嘴里不肯放下。但这样做,这条饥肠辘辘的狗真的可以吃饱吗?肯定没有,因为骨头上根本没有肉。饿狗纠结于鲜血的味道而不肯放弃,只是徒增痛苦而已。
释迦牟尼认为,尘世的肉体刺激和故事中那根鲜血淋淋的骨头是一样的,只是一丁点的快乐而已。狗舔了骨头上的鲜血确实很快乐,但只舔几下血就没有了,饿狗还是饿狗,还是空着肚子,并且越嚼骨头越会觉得痛苦。就像这样,“爱欲”只能带给人疲劳,却无法令人满足。
所以我认为,欲望使人“失远多于得”,我们要做到摒弃欲望,也就是摒弃“肉体至上主义”。
佛陀的比喻(1):叼着肉片的鹰
下面,我还要举一个雕的例子。
雕夹着肉片飞上天空,引来以肉片为目标的雕群的攻击,这个雕处于危险之中。但是,这只雕想着“这是我的肉片,我谁也不给”而死死抓住肉片不松开,结果被别的雕杀死了。
雕是不能边飞边吃的,所以那只雕满足于获得肉片的快乐,结果却为肉片而死,真是非常愚蠢的行为。聪明的雕会把肉片扔掉,保全自己的性命。
佛陀的比喻(2):手举火把,逆风前行
同时,还有一个关于火把的比喻。
想象一下,我们用草做成火把,点火后走夜路。但是,当迎面的风呼呼吹来时,火焰吹向了自己。我们为了用火把照明,结果却使自己被烧伤。
欲望与肉体至上主义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得到的很少,失去的却很多。所以,佛陀希望人们能够抛弃欲望。
佛陀的比喻(3):欲望如火坑般恐怖
此外,释迦牟尼还说,“肉体至上主义”的危险就如同人们正在被推入火坑一般。
假设一下,你的面前有一个火坑,坑中炭火熊熊燃烧。那些不想经历不幸的人正在被力量强大的人推着,随时有被推入火坑的可能,这些人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因为不想经历不幸,所以那些人会害怕地马上逃跑。
刺激肉体、活在欲望的世界之中沉沦下去的人们,就如同正在被推入火坑之中一样恐怖。
佛陀的比喻(4):梦中的丰饶
“肉体至上主义”宣扬的快乐,就如同梦中的丰饶一般。
想象一下,一个人梦见了美丽的海,美丽的公园。结果一睁眼发现,自己待在一个破破烂烂又荒凉无比的地方。
“肉体至上主义”的快乐,就如同这些梦境一般。做梦的时候以为自己在吃大餐,只是感觉自己吃了大餐一样快乐,实际上什么都没吃到。
佛陀的比喻(5):用借来的东西装点自己
下面这个例子非常有趣,是有关用借来的东西装点自己的。有人用借来的华服与首饰出席婚礼等重要场合,在人们面前表现得像个富豪一样。结果周围的人对那人说尽好话:“真厉害啊!这条项链要上千万日元啊!这个戒指肯定也很名贵吧!”事实上,这些东西是借来的。这个人只是为了虚荣而表现得像个有钱人罢了,他欺骗了大家。
但是,那个借出华服和首饰的人就站在那个人身边。在这些东西真正的主人面前接受大家的奉承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会觉得又羞愧又可怜吧。
欲望就和这种借东西来装点自己的行为一样。
佛陀的比喻(6):执着于树上结的果实
还有一个关于旅人爬到果树上的比喻。
一个肚子饿得不行的旅人看到远处一棵树上结满了果子。于是他爬上那棵树摘下果子,在树上开开心心地吃起了水果。这时,又来了另一群人。他们也看到了那颗结满果子的树。于是,为了吃到果子,那群人砍倒了树。
树上的旅人在吃水果的时候是很幸福的。但是,他执着于水果不肯从树上下来,最后只好死了。因为后来的人们用斧头砍倒了树,那个旅人摔死了。
所以,旅人不应该纠结于肚子饿、水果好吃等事情,而应该赶快从树上下来。若是执着于爱欲便会遭遇不幸,所以要摒弃一切执着。摒弃一切欲望才能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
像这样,无论是看到的还是听到的,都是要摒弃对万物的欲望,进入一种“舍”的状态。所谓舍,就是“内心平安的状态,没有执着、很和谐”。佛门弟子摒弃了执着,为的是养成一种超越的舍的状态。
摒弃执念,获得幸福
接下来,我想用释迦牟尼的言说来总结一下前面的内容。
在道德上有罪过的人,是因为他对于外部世界有一种病态的依赖情感。但是,外部世界并不能给人带来幸福。一般人不会犯这种道德上的罪过,但是依靠说谎挣钱的人就有这种病态的依赖症。
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严守道德。从那一刻开始,人生就会变得又幸福又有意义。若能拭去造恶业的心上尘垢,便能感知到内心清明和幸福。并且,还能不被身边的事情牵绊,快乐地生活。
这就是释迦牟尼倡导的活法,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下雪都能快乐的活法。出家人手捧托钵化缘,不论能不能化到饭食,内心都会很平稳,幸福不会消失。因为他们的快乐不依赖于世间的任何事物。
依赖于世间的事物不仅不能让人幸福,而且会增加人的束缚、烦恼与痛苦。
如果人们能够感受到正确的幸福与喜悦,他们的心便会更加自由。然后,成长为一颗没有任何执着的心,获得完全的幸福。
但是,这一点非常难做到。所以首先,我们有必要循序渐进,慢慢实践。严守道德与戒律是最简单的。其次,为了不说谎,就要摒弃与之有关的所有执着。因为这是摒弃执念的训练,循序实践释迦祖师的教诲,才能彻底摆脱执念。
走这样的路,才是有意义的活法。
让心清明并非利己之举
有意义的活法主要就是以上几点,现在我想说一些附加的内容。我想向大家提一个这样的问题:“我能让大家幸福吗?”
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感受到的都是如何让自己幸福。
但事实并非如此。让心清明,并非只是让自己一个人幸福的利己之举。只考虑自己幸福的那种人,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活法并不能真正让自己幸福,还会给身边的人带来许多麻烦。
但遗憾的是,尘世的人们往往只考虑自己的事情,导致最后建立了一个充满痛苦、矛盾、不公平的世界。
只考虑自己的人们,正在给世界上的其他人增添烦恼。
但是,如果我们能践行让心清明的行为,就不会给身边的人带来烦恼。让心清明的方法,是一种怀着对一切生命慈爱的活法,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都有意义的活法。
不说谎,就不会给大家带来烦恼,不是吗?同理,如果不非议别人,不就能帮助别人吗?不偷别人东西,不也是帮助别人吗?若是世界上不说谎、不偷盗的人越来越多,那这个世界不就会变得更幸福了吗?
我们每个人都为了拭去内心的尘垢而进行努力,这便是一种对于一切生命的慈悲之情。人是一种不断学习他人的生物。有一个内心清明的模范人物,大众便会向那个人学习,从而获得幸福。所以,佛陀所说的正道,并非只考虑自己幸福的利己主义,也不是不管自己的事,仅向他人说教的利他行为。幸福之下,没有利己利他之分。
佛教能带来幸福
通过抑制欲望、愤怒、憎恶与嫉妒等情感来让自己与周围的人获得幸福的方法,令人觉得安心。
对公司的同事怀着憎恶,是不能过上安稳生活的。所以,行走在佛教的正道之中的人都能获得幸福,他们还能将自己的幸福之光洒向别人。我们自己的心必须由自己来善养,然后通过善养自己的心,使他人不会陷入不幸,并能给予他人幸福。
所以,理所当然地,一个人的修行关系着许多人的幸福。只要他修行,便能给其他人带来快乐。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必须由自己来保持清明。即使别人请我帮他的心保持清明,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所以,要通过自己让大家都能获得幸福。我们从培养自己的慈悲情怀、不轻易发怒、严守道德的一瞬间开始,便能理解幸福的定义了。因此我说,医治心病才应该是每个人的人生信条,否则的话,世间就不会有幸福可言。
简单来说,解决人类问题之道,并非释迦祖师口中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