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生气的法门
17184100000012

第12章 向“永远不生气”看齐(4)

像这样,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不管发生什么都能笑出来的话,要发现有趣的事物就不难了。

不可思议的是,所有现象必定都有新奇之处。这世上没有一件事是完美的,所以不会缺少奇异的事物,只要想笑,不怕找不到对象。

不过,我没办法向任何人具体描述那些对象,只能靠各位自己去发现。

有时候,即使告诉身边的人某件有趣的事,对方也无法理解,于是我只好自己一个人笑,暗自开心不已。我虽然没有表现在脸上,但在心中把许多现象都视作可以用来笑的工具。

不管任何事物,一定都能从中发现有趣的现象。

没有任何事物是完美的。从这个立场来看世界,就能渐渐发现笑的题材。

比方说,下雨时撑着伞出门去搭电车。把伞收起来时,雨伞尖端不是会有雨水流下来吗?我看着淌下来的水滴,心想:水会流到哪个方向呢?一旦电车停下来时,又想:这次会流向哪里呢?只要水滴一流动,就开始猜想这次会流向哪里。光是看着水滴在电车地板上的冒险,就非常有趣。如果水滴没有流动,我也会观察水滴汇聚而出的形状。或许坐在我前面的人完全没注意到,其实我总是做着这样的事情。

能笑是强者的证明,发怒是败者的烙印。为了更开心地活着,从现在起开怀大笑吧!那么,你就会和愤怒绝缘。

生气是选择失败的愚者的行径,有智慧的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笑的道路。做哪个选择,一点都不困难,你心里应该已经有答案了吧?

换位思考,多一点点理解,多一点点冷静

“同理心”(understanding)也是一大重点。这不只是以头脑来思考,作出知识性的理解,而是对于状况及其背景的掌握。

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冷静下来。

比如,听到孩子说不想上学时,我们一开始会心慌意乱,焦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于是忍不住命令孩子:“不可以说这种话!赶快去上学!”当你这样说出口的同时,你已经处在愤怒中了。

要是你能够稍微平静下来,稍稍以同理心去思考,或许就能想到孩子不想去学校,一定有他的原因。

不了解这一点的家长,就会开始萌生一连串不相关的想象:要是跟不上课业就糟了;要是被邻居知道了,不知道大家会怎么议论;隔壁邻居的孩子都乖乖去上学呢……结果,完全只考虑到自己,没有考虑孩子的心情,只是下意识地命令孩子去学校。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不是父母的奴隶。

这种情况下应该先说:“是吗?”然后自己调整一下呼吸,汇整一下目前的状况。只要这么做,就能想到孩子不想去学校,一定有什么原因,而心情也能渐渐冷静下来。

这时候,你脸上的表情就不会露出一副“啊!糟糕了!”的神情,而是以笑脸面对孩子,孩子也能够被这种不紧张的气氛所感染。

接着,你就可以进一步问孩子:“没办法去学校是不是有什么原因?”或是“有什么我能够做的吗?”就算自己暂时什么都做不到,至少也能跟孩子说:“要不要跟我聊一聊?”

在谈话过程中,注意不要又变回从家长的角度来思考。要尽量和孩子的频率保持一致,站在孩子的角度认真倾听孩子说了什么,理解问题的真正所在,这样一定能想出解决的办法。

又好比说,丈夫回到家后表现得很不开心,说不定还对太太说了些过分的话。这时候,要是太太也跟着生气,针锋相对,小两口绝对会闹得不可开交。

这种时刻,只要太太先冷静思考一下,就能够平静地开口询问丈夫心情不好的原因。

在公司里也是如此。

有个人希望自己的业绩能提升,因此完全不给别人工作或情报,只知道自己拼命埋头苦干。假设公司状况变得越来越糟,沉不住气的主管或同事就会开始生气:“这个家伙什么都不报告,擅自把工作全都揽在自己身上,真伤脑筋!”

这种时候,主管和同事要是能够平静下来的话,就能想到当事人行为背后的原因,比如:“他因为想提升业绩所以拼命努力”,“他只是爱面子”,或是“他实际上做不来这个工作,但是如果跟公司报告,公司会把工作委派给比他有能力的人,所以才想自己揽下来做”……

这么一来,答案就出来了。要是继续下去暂时还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话,就暂且不管他;如果放任不管对公司会有负面影响,只要平静地告诉他:“这个工作我们来做,你做其他的工作。”

像这样多付出一点同理心,也是消除怒气的一种方式。

假设自己因为失败而受到责备,不要只想着“烦死了”,而是客观地看待事情:“是自己出了这样的错,对方才会这么骂我。这样的小差错只需要劝说一下就好,对方似乎有点骂过头了。不过,的确是自己有错在先呢!”

只要能够让心平静沉稳下来,就能在当下有所精进了。

身边的人还在生气,怎么办?

假设你想努力实践“不管发生什么都不生气”,但就算你足够冷静,周围也总有人会生气吧?这种状况下该怎么办呢?

这种时刻,一定要比平时更冷静,更客观地觉察事物。

比方要是公司的经理生气了,你不妨这么想:“因为他是经理,所以他会站在经理的角度来看事情。要是我变成经理,说不定也会跟他一样。因为我们的工作总是出错,所以他只能对我出气,他也是受害者。”

又好比被婆婆虐待的媳妇,可以这样想:“婆婆也是被害者。原本她一直都像女王一样可以支配所有事情。结果儿子被抢走,一个外来的人握有全部权力。现在她被排除在外,变成孤零零的一个人。她是受害者呢。”

像这样,尝试理解对方的状况后,很快就能找到解决方法,对吧?将自己和他人都看作受害者,也是一种解决方式。

不是和对方一起生气,而是观看对方的内心,你会发现:“这个人因为没有自信而感到不安,所以才会欺负别人、贬低别人、无视别人。他之所以贬抑我的能力,是因为自己缺乏能力。这个人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怒而已,是个受害者。”

被生气的人激怒,就是在吃他吐出来的东西

愤怒就像滚雪球般会越滚越大,大部分处在生气状态下的人,都是越气越怒不可遏,最终演变成不可收拾的地步。

无法自己消解愤怒的人,内心充满了愤怒的毒素,只好把这个能量往外释放。因此,处在愤怒状态下的人,就会骂骂咧咧个不完。对听者来说,其实不胜其扰,因为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

假设有个无能的上司故意贬低有能力的部下,这种状况下,被贬低的部下心中只要想着:“这个人年纪大了,却没有能力,所以为此烦恼不已,只好发泄他的压力,所以我就当作帮他消解这种压力吧!”记得,我们只要聆听着就好了。

不过,即使聆听对方的烦恼,也没有必要在情感方面承接对方的愤怒,导致自身的沮丧。因为他只是把体内的垃圾倾倒出来而已,我们没有必要特意把自己变成垃圾筒。

处在愤怒状态下的人,就像吃了腐败的食物,肠胃不舒服而吐出来一样。

因为当事人的言语和行动都是为了排放囤积的愤怒毒素,只要清干净了就能平静下来,所以让他尽量地排放出来即可,没必要把他吐出来的东西吃下去,连自己也弄坏肚子。只要抱着这样的态度就好了。

不管原本是多么美味的食物,谁都不可能把别人吐出来的食物再吃下肚子吧!愤怒就好比这样的东西。

所谓生气的人,不仅独自一个人生气,还会连带着激怒他人。这跟自己吃了对身体不好的东西又吐出来,然后叫别人吃是一样的。

因此,绝没有必要把那样的东西捡起来吃。周遭若是有人怒气冲冲地讲话,自己也连带受影响而生气时,请你一定要铭刻在心,绝对不要把他人的愤怒照单全收。只要你能把自己的心境培养成这样的状态,对于他人的愤怒,很快就能烟消云散了。

“不生气”会带来奇迹般的幸福

若是面对正在生气的人或是怒骂自己的人,试着挑战一次不让自己动怒。你应当会很惊讶地发现,竟能和对方变成朋友,双方谁也没有损失,得到双赢。

因为对方毫无道理地怒骂你,而你却能不动怒,反而微笑镇定地说:“没办法,心是自由的。我没办法干涉别人的愤怒。”你想情况会是什么样呢?

即使对方勃然大怒,你也要毫不在意地一笑了之,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对方的愤怒逐渐平息,也随着你露出笑容,两个人言归于好。以后他应该就不会再找你胡乱出气了。

只要你试着做做看,就宛如咒语般有效,能产生奇迹的能量。

你可能会怀疑,有可能吗?

事实上,“不生气”的确会带来奇迹。

其实,这是必然的逻辑,称作“奇迹”并不特别合适。但当周遭的敌人,一个个变成自己的朋友时,你会觉得这就是“奇迹”。

不仅如此,因为“不嗔”(没有嗔怒的状态),这样的力量将使你迅速成长为有自信的人。

只要试试看,你就能开始感受到“不贪”(没有贪欲的状态)、“不痴”(处于理性的状态)这些正面的能量。

能够做到“不贪、不嗔、不痴”,过去的事就能成为平静的回忆。

要是生出“贪、嗔、痴”,就会有不愉快,还会成为你日后不想回顾的记忆。

但是,只要你有战胜贪嗔痴的经验,不管何时回想起来,心情都能感到愉悦。

不管对自己或他人,贪嗔痴都是一种困扰,因此,战胜贪嗔痴,就能给周遭带来安宁和平静。

每一个个人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和平宣言、和平运动而战”,或是“为了和平,生命也在所不惜”,在佛教世界中,可以不必做那些无谓的事。能够控制贪嗔痴的人,就像火烛般能为他人带来和平的光亮。若是能够战胜贪嗔痴,自身就能散发和平的光芒。

永远不生气,成为最强者

愤怒的人,不管在精神或肉体上都是彻底的弱者。

因为缺乏勇气,所以只好以言语暴力来贬抑对方。这个社会也充满了制造武器以使自己更强大的思考,这是因为本质上他们脆弱得可怜。

反过来说,因为能够不生气,使得我们自身不管在精神上或肉体上,都成为真正的强者。以社会性语言来说,能够倡导和平的人是强者;认为自己一定不能输,要跟对方奋战到底的人,才是彻底的弱者。

和平需要勇气,而战争根源于怯懦。

我们若是真正了解“愤怒最是丑陋无比”,在生气的瞬间就会感到羞惭。

要是生气了,请马上提醒自己:我真是脆弱,不管是精神层面还是肉体方面,都很脆弱。

或许我的说话方式,会让部分人觉得自己好像被看轻了,有如被视为垃圾一般。

这是我故意的。

要是你因此感到生气,不要老想着老和尚是不是在瞧不起人,而是要设法彻底消除“自己当下的愤怒”。请把怒气当作肮脏的垃圾、错误的肿瘤。

对于愤怒,请你要比过去更加引以为耻,如果不这么做,怒气就不会消失。

心念稍转,每个人都能活在幸福中

“愤怒”将会招致不幸。

我由衷祈愿众生皆得幸福美满。哪怕是一分钟、两分钟、甚至三十秒的须臾苦恼,均是徒增自扰。

当你懊悔并咒骂“可恶!我输了!”的瞬间,不幸已然匍匐逼近。

芸芸浮生若寄,何须自寻苦楚与烦忧。期盼大家永保开朗、常怀喜乐,只要心念稍转,即可愉快自在地过生活。

无论如何,绝对别让愤怒所衍生出来的不幸,悄悄地溜窜进你的心里。

这么一来,我们在当下的环境、当下的每一刻,都必能品尝幸福的滋味。同时,因为积累了消除愤怒的训练,智慧一定也会成长,更能透彻地洞见万事万物。

因为实践“不生气”,是为了追求更大的智慧,迈向更加幸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