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说话闯天下
1717500000016

第16章 拒绝时让“说话”更有效(3)

细究这句话的幽默技巧,关键是把“石”词义变换了:即从“姓氏”变到“物体”——石头。这种语义的随机变换,在听众心中形成鲜明的不协调。因为“石延年”的“石”是“姓氏”,听众十分清楚,“根深蒂固”,现在突然变成“石头”的“石”,则感到怪异、滑稽,因而引起众人的笑声。

使用变换词义法应注意的几点,一是所变换的词一般应为较通俗的多义词,普通听众一听就能理解;二是未变换的词义应十分明确,要通过讲话时强调句子的重音,放慢语速,适当解释等,给听众明白清晰的印象,以便为后面的变换设置铺垫;三是变换后的词义应是该词的常用义项。一般不宜选用生僻难懂的义项,更不能任意杜撰,否则,听者对所变换的词义不理解,前后差异就难以产生,幽默感也就难以形成了。

5.对比失调的大词小用

所谓大词小用法,就是与分辨语意轻重、范围大小而遣词用语的情况恰恰相反,偏要运用一些语意重要、语义范围大的词语来表达某些细小的、次要的事情,通过所用词的本来意义与所述事物内涵之间的极大差异,造成一种词不符实、对比失调的关系,由此引出令人发笑的幽默来。

将一些用于庄重场合中比较严肃的语言运用于表现“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中去,这是大词小用法的根本技巧。

大词小用法可作为幽默技法之一,随着它在日常生活和现代社交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它将给你的生活带来欢乐和笑声。

6.同因异果的推理幽默

推理幽默法是借助片面的、偶然的因素,构成歪曲的推理。它主要是利用对方不稳定的前提或由自己假定的前提,来推理引伸出某种似是而非的结论和判断,它不是常理逻辑上的必然结果,而是走入歧途的带有偶然性和意义性的结果。

人们的言论或行为,一般情形下,不可能像科学推理那么严密、周全,都有其变幻性和动摇性,有幽默感的人,就是善于抓住这点推理变化莫测的花样,去调侃对方或调侃自己。

因此,推理幽默是很容易找到其幽默前提的,只要你思维自由,才思敏捷,就有应用自如的可能。

人们都知道,通常情况下,相同的原因,产生相同的结果;不同的原因,产生不同的结果。

如果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件事,同样的原因、条件,却产生不同的结果,从常理来讲,这不合逻辑,做这样的推理者是弱智的表现,然而对于幽默的构成来说却不然,在许多情况下,越是同因异果,越可能构成幽默。

推理幽默法就是根据别人话中的事理或一般的道理、规则,合乎逻辑地推理出含有新意、具有幽默感的结果或新命题。推理幽默就好像一棵苹果树上结出的果实,不是苹果而是梨子,这虽然不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但对园艺术家来说却是技艺高超的表现。

推理幽默法在你的社交生活中极有实用价值,它能让你在情况不断变幻的条件下,总是可以找到有利于自己的理由,哪怕互相反对的理由,也都能为己所用。

做人总不能在同一事情上颠三倒四,然而幽默却是这样,若真能颠倒有理,左右逢源,则属上乘的谐趣和智慧。

清真寺要阿凡提走上讲台,他对大家说:“我要跟你们讲什么,你们知道吗?”

“不。阿凡提,我们不知道。”大伙说。

“跟不知道我要说什么的人,还有什么话说呢?”

阿凡提说完,走下讲坛便离开了。

后来,阿凡提又被请到清真寺来。他站到讲坛上问:“喂,乡亲们!我要跟你们说什么,你们知道吗?”人们马上齐声回答:“知道!”

“你们都知道了,我还说什么呢?”阿凡提又走了。

当阿凡提第三次登上讲台,又把上两次的问题重复一遍后,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一半高喊:“不知道!”另一半则喊:“知道!”

他们满以为这下可难住阿凡提,哪知道,阿凡提笑了笑说:“那么,让知道的那一半,讲给不知道的那一半人听好了!”说着扬长而去。

阿凡提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利用“知道”与“不知道”这两个不具体而虚幻的原因,从而推理出与大家希望完全相反的结果,以不变应万变,不管对方怎么变幻情况,理由也跟着变幻,而行为却一点不变。这就是推理幽默术使你在社交中能够超凡脱俗,潇洒自如的妙处。

7.揭示差异的类比幽默

类比幽默法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干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彼此之间没有历史的或约定俗成的事物放在一起对照比较,显得不伦不类,以揭示其差异之比,即不协调因素。

在类比幽默中,对比双方的差异越明显,对比的时机和媒介选择越恰当,所以造成的不协调程度就越强烈,对方对类比差异性的领会就会越深刻,所造成的幽默意境也就越耐人寻味。

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一样,凡分类都是约定俗成,得用同一标准,否则,必然造成概念的混乱,导致思维无法深入进行。人们从小就训练掌握这种最起码的思维技巧。如:猪、牛、羊、桃就不能并列在一起,人们会把桃删去,这是科学道理,但并不幽默。

在类比分类时要产生的幽默的趣味恰恰要破坏这种科学的逻辑规律,对事物加以不伦不类的并列。

类比幽默法自古就是人们常用的幽默基本手法,它能使人在会心的微笑或难堪的情况中开启心智,受到教育。

请看古人的类比幽默。

例1

甘罗的爷爷是秦朝的宰相。有一天,甘罗看见爷爷在后花园走来走去,不停地唉声叹气。

“爷爷,您碰到什么难事了?”甘罗问。

“唉。孩子呀,大王不知听了谁的挑唆,硬要吃公鸡下的蛋,命令满朝文武想办法去找,要是三天内找不到,大家都得受罚。”

“秦王太不讲理了。”甘罗气呼呼地说。他眼睛一眨。想了个主意,说:“不过,爷爷您别急,我有办法,明天我替你上朝好了。”

第二天早上,甘罗真的替爷爷上朝了。他不慌不忙地走进宫殿,向秦王施礼。

秦王很不高兴,说:“小娃娃到这里捣什么乱!你爷爷呢?”

甘罗说:“大王,我爷爷今天来不了啦。他正在家生孩子呢,托我替他上朝来了。”

秦王听了哈哈大笑:“你这孩子,怎么胡言乱语!男人家哪能生孩子?”

甘罗说:“既然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

本来秦王的公鸡下蛋已够荒谬,就当时来讲从理性上说服秦王是很难的,因此甘罗就以谬对谬,将两个同样荒廖的事并列一起,就揭示了秦王要求的不可行性,显示极不协调感,这样幽默之趣油然而生。

这是古人类比幽默中的精品。

由于类比幽默的方法简便,在现代人们的社交活动中,可以广泛地用作自我调侃和朋友之间的戏谑。

类比幽默虽说简单,但也需要智慧和超脱精神,否则是很难发挥出来的。

例2

一个吝啬的老板叫仆人去买酒,却没有给他钱,仆人问:“先生,没有钱怎么买酒?”

老板说:“用钱去买酒,这是谁都能办得到的,如果不花钱买酒,那才是有能耐的人。”

一会儿,仆人提着空瓶回来了。老板十分恼火,责骂道:“你让我喝什么?”

仆人不慌不忙地回答:“从有酒的瓶里喝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如从能从空瓶里喝到酒,那才是真正有能耐的人。”

不花钱买酒与空瓶里喝酒同类一比,其内在就出现了针锋相对的矛盾,谐趣顿生。老板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同时也表现了仆人的智慧。

这里不但表现出类比幽默手法,同时有反还幽默形式在内,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见,幽默的表现形式往往不是单一的,同时又是几种幽默形式的交叉使用。

8.耐人寻味的一语双关法

一语双关幽默法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语句的同义、谐音关系或能容纳不同内涵的概念,有意识地具有双重意义,简而言之为“话中有话”。表现得含蓄委婉,生动活泼,风趣诙谐,能给人以意外之感,又使人回味无穷。

为了保证思路的一贯,所使用的概念必须统一,不能朦胧模糊,不能任意转移或偷换,否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都无法深入进行下去。所以,人们为防止概念被偷换,都得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是一又是二。

然而,幽默却可以是一又是二,一语双关常常是用来转移概念的良好媒介。幽默可以超越通常的理性逻辑规范,它可以因概念转移而提高其价值,这一点与科学研究有着明显的不同。在科学论文中,为了防止概念转移,就要对基本概念下严密的定义,而在幽默思维中,就绝对不用这种方法。为了方便于概念转移,有幽默感的人专在那些界限比较模糊的概念上做文章,以达语意双关的效果。

一语双关幽默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喜欢的幽默形式,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幽默特色。

请看我国的古人怎样对付刻薄的主人。

例1

有个有钱人,待人很刻薄。这天吃饭的时候,来了客人,他把人家留在厅堂里,自己偷偷地溜到里面吃饭去了。

客人一气,大声说:“这座厅堂很可惜,许多梁柱被蛀虫蛀坏了!”

主人听见了,急忙走出来,问道:“虫子在哪里?”

客人笑了笑,答道:“它在里面吃,外面怎么知道?”

客人的答话是语意双关,一是指虫子在吃,二是指主人在吃,这就是一语双关幽默法,即人们常说的“话中有话。”

一语双关幽默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同一概念中包含着两种不同的意思。即最后出现两种概念并存,一个意思在外,一个意思在内。

在偷换概念构成幽默的方法中,一语双关的难度最大,它既要找到一个能容纳不同意思的概念,又要让两个意思在具体上下文中同时显现。

如果最后这双重意思是互相抵触的,那么其幽默感就强;如果这双重意思并不互相抵触,而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则喜剧性就微妙些。但不管两者是否冲突,均以互相不相协调为上。

一语双关幽默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把你攻击的锋芒掩盖起来,让对方在你的表面上无锋芒的语意里,明白你真正的意思。它的效果将使你的智慧、情感和人格得以升华,使你在社交、交谈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语双关的幽默并不为中国人所独有,外国人也常用此法。不管古今中外,往往都以同字异义词为媒介。

例2

以前有个财主待塾师很吝啬,每饭只有一碟萝卜菜,塾师心中有气却不说。一日,财主请塾师喝酒,想藉此来考考学生的功课。

塾师预先嘱咐学生说:“你父亲如果在席前让你对对,你看我筷子夹什么,就以什么相对。”

酒席上,塾师上坐,学生侧坐。财主说:“先生日日费心,令徒功课想必卓有成就了。”

塾师说:“小徒学业未就,若对对尚可。”

“我出两字对,让令徒对。”财主说:“绸缎。”

学生望着塾师,见他用筷子夹萝卜,于是对:“萝卜。”

财主说:“绸缎如何对萝卜?”

塾师说:“萝是丝罗的罗,卜乃布匹之布,有何不可?”

财主无言,抬头隔着窗望见东岳庙,又出对说:“锣鼓。”

学生又见先生夹萝卜,即对“萝卜”。

财主向儿子瞪眼说:“胡对,钏鼓怎能对萝卜?”

先生说:“萝是锣鼓之锣,卜是铙钹之钹,为何对不上?”

“十分勉强。”财主说:“再对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