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之际,儒墨齐名,直到战国时期,墨家弟子仍“充满天下”、“不可胜数”,故史称“孔墨显学”。这个学派创建人——墨子,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大约生于公元前468年,死于公元前376年,比孔子要晚一些。他出身于手工业劳动者,当过木匠,造过车子。其技术与当时的名匠公输班齐名。同时,墨子也是一个自然科学家,在物理、数学方面,有许多杰出的成就。墨子做过小官,读过许多书,参加过政治活动。因此,他很能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斗争情况。他也熟习古代的经典,常与儒家学派辩论,形成一大学派。
由墨子及其弟子组成的墨家团体,其成员多是“耕稼树艺”、“纺绩织纴”的手工业者,也有少数是来自社会下层的“士”。墨家的团体,在墨子死后,其首领称为“巨子”,代代下传。他们有严格的纪律,其违禁者,轻则开除,重则处死。今存〈墨子〉一书,为墨子的门徒所编,代表了墨子和后期墨家的思想。
墨子处在奴隶社会快要瓦解,封建社会已经兴起的时代。这时的孔子已提出了“举贤才”的主张,但他强调的是在贵族范围内选贤。而墨子则进了一步,认为即是农夫工匠,“有能则举之”。因此,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尚贤”的主张。在他看来,“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原来贫贱的“农与工肆之人”,只要有贤能的就应当举用,原来富贵的人,无贤无能的,就得降为贫贱。这是墨子主张打破儒家所维护的等级制度和宗法亲亲制度。由此,墨子进而谈到国家的产生问题。他以为最初没有政治法律,每人都有不同的是非标准,意见不统一,互相争夺,所以才选出贤者为“天子”和各级“正长”,统一是非,建立了国家,因而这些贤者们都是“兼爱”的,推而广之,人人都“兼相爱、交相利”,即所谓“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以为这种相爱相助的社会,就可以去掉社会上的祸乱,天下太平。而对于那些侵犯弱国小国的战争,他表示痛恨,主张“非攻”,要人们修城造械,制止以强欺弱的战争。前面《班门弄斧》那篇有名的“止楚攻宋”的故事,就是墨子反对战争的一个实际行动。但是,墨子不懂得国家起源和战争的阶级本质,而他以小生产者之间互爱互利的想法,扩大到社会上不分阶级的“皆相爱”,这是小生产者阶级的天真幻想。
墨子在政治上的这种观点,反映在他的宗教思想上,提出了超越于人间之上的天。这个天是有意志的上帝。上帝能赏善罚暴,人间最高统治者的天子,也要服从这个上帝的意志。这个上帝的意志是叫人们“有力相营,有道相教,有财相分”。上帝是爱人的,他为民兴利除害,反对“强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墨子以这种“天志”,作为地上的统治者的标准。不仅如此,墨子还相信有超越于常人能力的鬼神存在。这种鬼神的形象,也和他提出的上帝一样,不是危害人民的,而是为民谋利的。墨子这些宗教观点,是按照小生产者的愿望,塑造出来的上帝和鬼神,是他们这个阶级的幻影,企图摆脱阶级压迫和社会灾难的表现。这种宗教观,虽然它的内容是对统治者的反抗和控诉,然而它终究是这个阶级在政治上软弱无力的表现,它虽然不同于奴隶主阶级传统的宗教观,但它毕竟还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宗教现。
在哲学上,因为墨子重视实践,认为一切言行要有实际的价值,反对那些空话废话的“荡口”之言。这样,墨子在强调实践的基础上,就有可能在认识论上产生唯物的思想。墨子说:“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莫闻莫见,则必以为无”,认为认识是来源于感官的实践。墨子这种带有初步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名”与“实”的关系上,提出了“实”是第一性、“名”是第二性的正确观点。对于如何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问题,墨子提出“三表”(又叫“三法。),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根据。他提出“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乏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所谓“本之者”;就是要根据过去的历史教训,所谓“原之者”,就是在个人的经验之外,还要察看群众的亲身经验;所谓“用之者”,就是要看看它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其中,所谓“用之者”,是墨子“三表”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他以此反对战争,反对贵族的世袭和特权,提倡节用、节葬和非乐等等。他也以这个标准,批判命定论在历史上是没有根据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强调了实践的效果。因此,墨子的“三表”,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沦,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墨子的认识论,还停留在感性阶段,没有上升到理性阶段,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这种认识论也可以说是属于经验论。而经验论就有它的片面性。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一文中,曾经分析过这种情况。他说:“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我这里不来说经验只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67—268页)这种原因的造成,对于墨子来讲,是由于他代表的小生产者这个阶级的狭隘性。
以上,是墨子在政治、宗教以及哲学上的观点。这些观点是根源于墨子所代表的小生产者阶级。这个阶级是处在春秋未战国初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与奴隶主阶级是对立的,与新起的地主阶级也是对立的,因此在思想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他们自己的要求和愿望,然而又表现了他们的软弱无力,甚至他们把希望寄托在“王公大人”的统治者身上。可是,王公大人们从来没有采纳过他们的思想。
由于墨家所代表的小生产者这个阶级,并不是独立的阶级和独立的政治力量,所以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变,就导致墨家集团和其思想的分化。这在墨子死后的战国时期,比较明显。正如儒家在孔子死后,就“儒分为八”,而墨家在墨子死后,也“墨离为三”了。
因此,墨家从春秋到战国,在其思想上也有了发展和变化。一般的就把墨子在世时称为前期墨家思想,墨子死后的战国时期称为后期墨家思想。至于后期墨家的思想材料,主要是依据《墨子》书中的经和经说上下及大小取等六篇。这六篇也称为“墨经”。
从“墨经”中可以看出,后期墨家继承了前期墨家的进步思想,而克服了前期墨家思想中的唯心主义成分,在认识论、逻辑学和社会政治思想上以及科学思想上,大大向前发展了一步。
在认识论上,后期墨家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相接触而来的。而认识的过程,认为是先通过感觉得来的知识,再经过思维的作用,就可以获得真正的知识。并且,对于知识来源问题,分为“闻、说、亲”三类,闻、说是指传闻和推论得来的间接知识,亲是指直接的知识。三类之中,又以亲知为主。由此,后期墨家在认识论上,对于概念、认识、动机、行为(“名、实、合、为”),能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并且把动机和效果也联系起来,这比起前期墨家的经验论和“三表”法,不但细密而且深化了一步。
逻辑思想是后期墨家思想的最大贡献,也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最有体系的逻辑理论。这种逻辑理论,在过去的史籍上称为“墨辩”,它不同于当时庄子和名家当中的一些人带有诡辩的思想方法。诡辩论多在概念以及判断,推理上做文章,这固然在逻辑思想史上有片断的贡献,但它终究要流于唯心的概念游戏,诸如白马不是马(“白马,非马也”),就是诡辩论者有名的一个典故,而后期墨家的逻辑是建立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并且,他们所以重视逻辑,是为了有益于社会政治的目的,即为了要“明是非”、“审治乱”、“处利害”、“决嫌疑”等等,不是为了概念的游戏。因此,他们在概念、判断、推论等方面,强调要验之于人们所亲知亲闻的社会实践,而且要有益于社会实践。故在逻辑思想上,不但丰富和深刻,并且比起先秦其它各家有更多的科学内容。
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同前期墨家比较起来,后期墨家更强调君主要顺从人民的意志。过去墨子也讲“利害;是善恶的标准,但利害的内容并不太清楚。而后期墨家认为,利就是老百姓“所得而喜”的利,其害,就是老百姓“所得而恶”的害。把利害即善恶观,使之下合于百姓人民,而不是上符于统治者。由此,后期墨家又把利解释为“义”,即所谓“利,义也”,认为义就是利,义和利并不矛盾。这就不同于儒家孟子义、利对立的思想。至于利,后期墨家不主张个人的小利和眼前的利,而是大家的利和长远的利,个人的利能够与大家的利一致起来。这是发展了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
至于在自然科学和自然科学思想方面,墨家在先秦时代也是比较突出的。例如圆与四方形的几何学和数学,折射与倒影等等的光学和物理学,进而对于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以及解释人的生命、梦幻等等的科学思想,在当时是具有很高的水平。
但是,在先秦一度与儒家并名的墨家“显学”,到了秦代,尤其到了汉代独尊儒家以后,墨家思想消沉下去了。这是因为他们所反映的小生产者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及其哲学思想,不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因而被压抑和排斥。然而,墨家思想中的认识论、逻辑学和科学思想,还是被荀子及以后的进步思想家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