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电视新闻
1711900000010

第10章 电视新闻采制特点

一、立体化信息传播

电视的信号系统,从形式上分有声音系统,即语言符号,图像系统,即非语言符号。由于中国电视新闻发展历史的原因,中国电视界曾长期争论的一个命题:声音和画面以谁为主?参考国外的相关论著,我们发现主流的声音无外乎有两方面,“声音在电视中是意义的主要载体,而在电影中则由影像来承担这个作用”。(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华夏出版社)。中国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实践工作者也赞成这方面的观点。“视觉”是电视的优势,这是电视得以称之为“电视”的原因,“语言”更是电视的依凭,理性符号,或者说“语言”,则是电视得以称之为“媒介的根本理由”。另一种观点认为,与其去谈论声音和画面谁重要,还不如探索如何使语言符号(声音)和非语言符号(画面)信息的结合能达到最佳传播效果。针对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现状,我们更认可后一种观点,即充分发挥声画结合的效果,确立立体化信息传播。

1、重视同期声的作用

电视新闻中的声音元素分为:同期声、解说及音乐音响效果,尤其是前两者承担信息传递的主要任务,解说首先以新闻稿的形式出现,我们在新闻写作章节里再行阐述。

同期声是指伴随画面形象而存在的声音。包括记者在现场报道、采访的语言,被采访对象向记者反映、提供情况的语言,以及新闻现场人与物所发出的声音,即效果声(环境声、背景声),前两种声音在新闻报道中是准确传达信息的重要渠道,效果声也是再现现场真实不可缺少的因素。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1)同期声使观众不仅能观其形,还能同时闻其声,真正做到视听立体感知的亲临现场,目睹事态的真实感和强烈的现场感。

(2)同期声再现的是“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是最佳传播形式,在电视新闻中,它是现场报道记者和荧屏前观众的面对面交流,是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面对面交流,它缩短了观众与荧屏的距离,具有一种亲近感,也因此易激发观众的认同、参与意识。

(3)展现人物个性。俗话说“文如其人”,同理,话也“语如其人”,说话是极具个性色彩的,因人而异的个性化语言,使报道也因此具有展现个性的魅力。崔永元的幽默,白岩松的理性,柴静的感性是通过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他(她)们的个性化语言展现出来的。被采访对象由于身份、人生经历等的不同,他们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一方面体现真实感,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人物的个性。

重视同期声的运用,并不意味着对同期声的滥用。它的缺点也很明显:节奏慢,同期声的语速一般为120——130个字左右,而现代播音,解说的语速为260——280个字。沉闷,不具有电视特点,一般来说,一段完整的同期声要配合长镜头来使用,相对比较枯燥。美国CBS《60分钟》节目规定同期声段落不超过1分钟。我国电视新闻节目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合理使用同期声是必需的。一方面消息类同期声相对较少,而专题类使用同期声较多。后期编辑时把记者在采访时对一些关键内容,中心内容用同期声表现,而其它部分采用解说,控制好节奏。

2、重视非语言符号的信息传播

伴随着人物同期声时的手势、动作、神态、表情、语气、语调乃至空间环境、氛围等非语言符号都是具有潜信息的,即通过观众的联想而产生信息。

在采访现场,镜头要始终对准被采访对象,以中近景为主,其主要目的就是摄录下被采访对象的声音和伴随着的神态、表情以及手势等,给观众以完整的信息。

环境作为电视采访现场的重要构成元素,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富含的信息量使事件和人物摆脱了孤立性,成为相互关联的整体,这也正是电视采访的优势所在。然而在我国很多现场感不强的新闻节目中,如人物专访、谈话类节目对环境都重视不够(演播室除外)。美国CBS著名主持人华莱士1986年采访邓小平,他根据电视的特点提出把采访地点由邓小平通常会见外国客人的人民大会堂改为中南海,因为华莱士认为,一方面中南海的古建筑更能体现中国的特点,另一方面,通过外景的喧染,也可以让观众更多了解中国领导人日常工作的办公所在地。采访快结束时,华莱士特意请邓小平同他一起走出大门,在紫光阁的雕梁画栋前聊了几分钟。所有这些努力,华莱士都是为了把被采访的人物置于最合适的环境中进行采访,让环境对采访内容和人物进行有益的补充和促进。

二、现场纪实再现

1、现场的视角

一般来说,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都需要在现场进行,而电视最能发挥新闻现场感的优势。

电视新闻的现场视角是指记者必须到现场采访、摄录,要把现场的情景、氛围传达给观众。记者在现场的聚集点应该是人,新闻事实也总是围绕人展开的。摄像机要展示人物的行为、语言和情感,而人物行为又是在一定空间中,记者应立足于“现场”,把新闻现场的环境、氛围、细节,以及现场各方反应等都展现在观众面前,诉诸于观众的视、听,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过程的纪录

过程在电视新闻中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真实流程。电视中对过程的展现采用的是现场的纪实和再现的方法(语言、真实再现、演示、通过电脑特技、模型等),显然,现场的纪实是最主要也是效果最好的展现过程的方法。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中国的电视新闻记者过多地注重“结果”的拍摄,而不是重视“过程”。许多时候,记者虽然也在事件发生的现场,但记者感兴趣的是高潮的结果部分。对正在进行,一切尚处于未知的阶段都不善于去发掘,而一定要等到结果才开机。如中国电视新闻记者由于拍摄过多的会议新闻和请柬新闻,已经习惯于对一个新闻事件只用几个固定类型的画面去表现,而不纪录整个事件的过程。这一弊病的危害是:记者会漏掉现场许多重要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环节和丰富的人文信息。其实,许多的信息,如人的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心态,在行为过程中,在追求某个结果的过程中,会显露得更为丰富和细腻。

比如:一位官员刚刚出席一个重要会议,从会场出来,假设现在有两种拍法:

第一种,只拍结果,等到这位官员走到摄像机前开机和提问;

第二种,拍摄过程,记者从这位官员还没出门就开机,记录官员从会场走出到走近摄像机的过程。

比较一下我们会发现,在记录过程的镜头中多了许多信息,比如,那位官员走出会场时的表情,走近摄像机的姿态、神情、动作以及他与其他与会代表交谈的神情,他是否乐于回答记者的提问等,这一切都饱含信息,会谈气氛到底如何呢?观众也会自己进行判断。

有些事件的采访过程本身也具有独特的价值。如记者在寻访对象的过程比那些采访对象就等在旁边的采访,更具有真实感。

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记录的主体不同。消息类新闻更多记录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而专题类新闻更多记录的是记者调查、采访的过程。

获得98中国电视新闻一等奖的《生命之舟》,是由湖北电视台记者拍摄解放军抢救5岁女童江珊的消息类新闻。这条新闻拍摄的不仅是一个营救的结果,而是完整地纪录下了一系列的全过程。

冲锋艇在黑暗中寻找被困人员;

发现小江珊,波涛滚滚的洪水中,一个小姑娘紧紧地抱着一颗大树;

第一次施救失败,小冲锋艇接近小江珊时,一个巨浪又把船冲开了;

第二次施救成功,历经磨难的小.、江珊被解放军叔叔抱下了树枝;

船上的人为小江珊换下湿衣服,小江珊的手一时伸不开,仍保持抱树的姿态……

《焦点访谈·千里追踪访菜价》展现记者采访调查过程。对北京菜价上涨的原因作了一次详尽的调查。

调查由头(群众对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的怨言),(北京蔬菜最大的供应基地)山东寿光采访菜农、运输户,采访蔬菜集散地大钟寺市场、贩卖蔬菜的小商贩,采访在农贸市场上购菜的群众。整个报道从蔬菜生产为起端,到购菜群众为终端,伴随着蔬菜流通的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把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反映得清清楚楚。

三、直观形象思维

相比较三大传媒:报纸、广播、电视,电视的最大优势在“视”,用直观的画面来报道新闻是电视新闻区别其它媒体的重要特点。

1、抓拍典型的关键的情节和细节

(1)关键的情节。情节是事实的构成单位。过程是流动的,而过程的发展总有“点”式的要素,它们是事实发展的关键情节,关键情节是包含在过程中的,但它是过程的价值所在。

关键情节是电视新闻记者记录的要点,它们有的是事件的结果,有的是事件的高潮,有的是故事的转折点,它们对记录一个完整的事件十分重要,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了关键情节,事件是残缺,或者是逻辑断裂的。比如2004年奥运会中国女排历经艰辛获得冠军的过程中:关键球的处理,获得最后一分的过程,以及胜利后的庆祝等等都是事件的关键情节。在《农机下乡了》敲锣打鼓的场面,中午就餐时的场景和到农村后农民热切的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典型的细节。细节,是指在电视屏幕上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画面从来就是具体、逼真、生动、感性的,细节是这一要求的最好体现,它在表现主题,提示人物性格和情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细节对观众有极强的感染力。

《朱颖父亲痛悼女儿女婿》新闻中,墙上的字,带血的被子,炸得七零八落的房间,父亲对女儿的爱抚,父亲的颤抖和控诉,这些细节对表现主题“北约的野蛮”和表现父亲情感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细节分为动作细节,神态细节,环境细节,大多以近景和特写景别加以强调。

2、蒙太奇思维

蒙太奇是指后期画面编辑的技巧,主要指镜头组接。把先期拍摄的镜头按一定的逻辑性(生活逻辑),一定的原则(美学原则)组合起来,叙述一个事件,阐述一个主题的方法,它要符合观众的视觉习惯、思维规律和生活逻辑,使人觉得顺畅合理。

而蒙太奇思维已不单是编辑的技巧,而是包含编导、记者对现实生活,对事件的思考和解释,它是一种进行思考的方法。在新闻专题节目中,蒙太奇思维充分体现编导对问题的思考,它体现着编导的能力。

《新闻调查·眼球丢失的背后》充分体现编导思考问题的能力,节目从四个方面来讨论:(1)高伟峰为何偷取眼球?(2)高伟峰有没有为自己牟利?(3)高伟峰的行为是否犯罪?(4)《器官移植法》能否出台?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层层分析,不断追问,逐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四、观众多层次参与

大众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说:“需要电视观众来完成的电视节目是最有效的,电视新闻的视觉传播,给观众不是被动地观看,而是积极地参与到报道中去,它能增强观众的收视兴趣,满足观众对电视新闻的审美要求。”

电视新闻从选题、采访制作到播出的整个传播活动中,观众的参与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间接参与

观众反映情况提供线索,或以来电话、来信等各种形式,提出意见,采访建议等。

名牌栏目《焦点访谈》《第七日》的大量线索都是观众提供的。观众提供新闻线索,不仅能提高节目的新闻性,更能提高节目对社会的关切度,使报道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真正满足受众的需求。

2、直接参与

受众直接介入节目制作中,在新闻事态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或者通过电话、网络形式接通新闻演播室,提供有关事实,述说自己的观点见解,这都是具有电视特色的,在屏幕上直接展现的参与。

3、思想参与

思想参与是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参与。它是指观众在看新闻时,被报道中的人和事所吸引,观众喜怒哀乐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并由情感而引发自己的思考,当然前提是从内容到形式能吸引观众。

成功的报道展现的是活生生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人的情感,人的命运,观众被报道中的人和事吸引,他就会结合自己的知识、修养,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感受、体验、解释和理解,能最大程度把声画形象的潜能挖掘出来。

4、参与再传播

再传播是指新闻报道结束了,但传播并未停止,观众以口头式等形式把新闻反复传递,继续传播,从而产生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电视新闻中特别是一些能体现新闻舆论监督功能的调查报道,报道后很快会形成群众舆论,从而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推动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也提高了新闻栏目的影响和威望。

引发观众的参与感,缩短新闻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以增强传播效果,这是电视的一大优势。

五、表现多元素综合

构成电视传播的视觉、听觉诸元素是丰富多样的。从视觉画面上看,有现场拍摄的画面素材,有照片、图片、幻灯、动画以及文字、电子特技等,听觉有同期声、解说、音乐、音响等。电视新闻每一个报道节目的构成,都是对上述诸表现元素的综合运用、处理的结果。

多元素的使用,当然要从内容需要出发,灵活调动和安排,由于节目时间的关系,多元素的综合运用在新闻专题节目中体现得更为充分。

《新闻调查·透视运城渗灌工程》在视觉方面,采用图片、动画示意图、现场拍摄的画面素材、影像资料、文字资料,听觉方面除了同期声的现场报道、现场采访还有节目结尾音响的运用,充分发挥了电视视听结合的优势。

在电视新闻中,重要信息传达需要强调,需要调动观众情感时,还可以利用定格、慢动作、黑场结合话外音的形式,对画面进行特别处理。

六、报道多工种配合

电视新闻报道是集体的工作,完成一个报道,从选题到播出,需要多工种的配合。一般情况下,一个报道小组,记者和摄像是必须的。电视新闻记者担负采访、构思和现场报道的职责,是完成任务的主角,是摄制组的主体。而电视新闻摄像则按要求提供所需的画面和声音素材。

以记者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角,便于推出名记者、新闻主持人和评论员,这对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权威性都有极大的益处;也是中国电视新闻与世界电视新闻传播、报道形式上接轨的必然趋向。

电视新闻摄像也并不是被动地工作,在按要求拍摄情况之下,充分发挥现场的观察能力和挑、等、抢拍等手段,配合记者共同完成新闻报道。

电视新闻业务流程可以基本分解成:新闻栏目策划,确定选题。采访前的准备,采访实施,拍摄,编辑,写作,播出等几个环节。当然,这只是为了讲解上的方便,在实践工作中,有些流程是不分先后的,如采访与拍摄,而有些流程如编辑与写作需要根据具体的题材来考虑先后顺序。